标题:对从政者的告诫 内容: 【原文】 曰若稽古。 皋陶曰:“允迪厥德(2),谟明弼谐(3)。 ” 禹曰:“俞,如何? ” 皋陶曰:“都! 慎厥身,修思永④。 淳叙九族⑤,庶明励翼(6),还 可远,在兹。 ” 禹拜昌言曰:“俞! ” 皋陶曰:“都! 在知人(7),在安民。 ” 禹曰:“吁! 咸若时(8),惟帝其难之。 知人则哲(9),能官人(10)。 安 民则惠,黎民怀之。 能哲而惠,何忧乎讙兜? 何迁乎有苗(11)? 何畏 乎巧言令色孔壬(12)? ” 【注释】 (1)皋陶(gao yao)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 谟的意思是商讨,谋 划。 本篇的内容是舜帝、大禹和皋陶在一起商讨大事的讨论记录,虽然经过 了后人的加工润色,但仍保存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②允:诚信。 迪:履 行,遵循。 ③明:高明,英明。 弼:辅佐。 ④都:埃永:长久。 ⑤淳:敦厚。 叙:顺从。 (6)庶:众人。 励:努力。 翼:辅佐。 (7) 人:这里指官员。 (8)咸:全部,完全。 时:这样。 (9)哲:明智。 。 (10)官:管理,任用。 (11)迁:流放。 (12)巧言:花言巧语。 令:善于。 色:脸色。 孔;十分,非常。 壬:奸侫的人。 【译文】 考察古代传说。 皋陶曾说:“要真正履行先王的德政,就会决策英明,大臣们团结一致。 ” 禹说:“是啊! 怎样才能做到呢? ” 皋陶说:“啊,对自己的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修养要持之以恒。 要使亲属宽厚顺从,使众多贤明的人努力辅佐,由近及远,首先 从这里做起。 ” 禹十分佩服这种精当的见解,说:“是这样啊! ” 皋陶说:“啊! 重要的还在于知人善任,在于安定民心。 ” 禹说:“唉! 要是完全做到这些,连尧帝也会感到困难啊! 知人善任是明智的表现,能够用人得当。 能安定民心便是给他们的 恩惠,臣民都会记在心里。 能做到明智和给臣民恩惠,哪里会担 讙兜? 哪里还会放逐三苗? 哪里会惧怕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 奸侫之人呢? ” 【读解】 皋陶对参与治理国家的人提出了修身、知人、安民三项要求。 这些要求的前提是实行德政,而不是苛政、暴政。 孟子曾说,“苛政猛于虎。 ”意思是说残暴的统治者像凶猛的老虎一样吃人不眨眼。 这是后来的事情,与尧、舜时代的清明廉正的政治是两码事。 修身、知人、安民从理论上说起来很容易,在实际当中却非 常非常不容易。 政治家因为公务繁忙,权力斗争激烈,少有时间用于增加修养提高素质,况且应酬宴席交际游玩占去了不少业余 时间,加上有秘书操劳,修不修身就无关紧要了。 知人更难。 官 场上野心家、阴谋家、奉承献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多半戴着厚厚的面具,难以识破。 他们抓住人性中喜欢别人奉承的弱点,化 装表演,实则为自己捞取好处。 得逞了,就为世人做出了榜样,以 行动告诉人们还是做官的好。 安民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人力物力。 .老百姓的生活内容多种多样,除了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外,还 。 要有精神生活的要求、娱乐等等,单是满足基本必需的物质生活 条件就够忙乎的了,要处处让老百姓满意,非得全心全意做老黄牛才行。 再说,老黄牛也有累的趴下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5-08-16 12:17:1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