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 常熟县 内容: 常熟县,〈其地丰穰,故名。〉在府城北一百五里。 晋太康四年,分吴县之虞乡置海虞县。 〈以虞山得名,一名海蜗,以东临海故也。〉梁天监六年置信义郡,大同六年始置常熟县。 隋废信义郡并所领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南沙入常熟,又废晋陵郡,于常熟置常州,后割入苏州。 唐武德七年,移治海虞城。 〈即今县治。〉元元贞二年升州。 明洪武二年复为县。 弘治十年建太仓州,析县束境隶之。 范仲淹【送常熟钱尉】姑苏台下水如蓝,天赐仙乡奉旨甘。 梅淡柳黄春尚浅,王孙归思满江南。 钱厚【寄常熟锺子充隐居】倦倚吴门思沆寥,怀人清致诗满瓢。 池塘芳草梦初断,风雨落梅魂正销。 一百五日寒食节,二十四浦春江潮。 遥知药圃晓经厮,舍后蘼芜添绿苗。 杨备【题常熟】远逼江垠傍海,落帆多是往来船。 县庭无讼乡村稔,岁岁多收常熟田。 邓炬【入常熟境望虞山】吏能无能辱荐函,一官流转更东南。 平生宦况兼丘壑,喜见云山望襄参。 范油【常熟夜泊怀孙齐之】野宿次枭鹭,青青荻笋齐。 潮痕随月落,山势压城低。 残梦风前柝,归心曙后鸡。 还知高隐处,祇隔水东西。 王鸿绪【过常熟县】望齐门北水涤洄,信宿扁舟荡桨来。 乌目山高临难堞,桃源涧仄逼城隈。 多情幽乌迎人语,无数闲花傍路开。 好景赏心鸡自遣,不妨携杖更登台。 虞山,在县治西北一里。 《括地志》《祥符图经》并曰海禺,《吴郡志》曰海虞,续七心曰海巫。 〈以为海禺者,谓山临海之隅。 以为海虞者,谓虞仲常隐此山。 海巫者,以商相巫咸与其子贤尝居之,后葬于此。 《越绝书》云虞山,巫咸所居。 盖吴越时已名虞山矣。〉山长一十八里,其高处,江外诸山皆可见焉。 孙应时【虞山】长啸虞山迥,天开风气清。 南窥五湖近,北览大江横。 历历三吴地,悠悠万古情。 雄观有如此,聊复记平生。 倪瓒【游虞山】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 甘冽言游井,荒凉虞仲祠。 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 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 周忱【登虞山绝顶】晴登孤嶂俯郊原,指点东吴远近村。 齐女庙荒枯树老,言游祠古断碑存。 一泓白水通湖口,数点苍山近海门。 此地旧传多胜迹,重来期与故人论? 吴宽【游虞山】夜宿湘川口,清朝唤舟人。 舟人请所之,指点虞山垠。 山如知我来,笑迓野水滨。 蔼蔼春雨馀,翠洗云中身。 我本重兹山,竦然正冠巾。 虞仲骨已朽,高名宛如新。 悠悠松间路,吊古在兹辰。 放舟转山塘,行行自知津。 春服亦既成,庶以适此春。 沈周【三月九日舟泊虞山下】霁色澄虞山,正与游人偶,一年无多刀,春三及秋九。 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 春风若招邀,处处闹花柳。 林华竞妍新,无复有恶丑。 间见丛绿中,远映红裙妇。 休云恼山谷,点缀亦可取。 枢趋识壮步,屡顿验皓首。 下上相追携,从高引衣手。 尚有散逸流,列石自俎豆。 老夫目中尽,未在逐逐走。 况当气力衰,孤坐还可酒。 杨循吉【虞山雅集】秋日来登云水堂,使君开宴兴何长? 虞山胜赏在此处,名教清谈有几场? 鼓瑟时时惊鸟下,推扉隐隐见湖光。 夜深松竹皆含露,漫举金杯吸晚凉。 陈蒙【游虞山】野店杏花红满枝,江南天气早春时。 青山笑我来何晚? 白发催人老不知。 云宝雪消龙涧满,星坛树偃鹘巢危。 明朝欲尽登临兴,还赴林间羽士期。 王鼎【次韵计明府虞山雅集】西蜀春星杜老堂,此轩高桧与天长。 且寻昭明读书处,莫问夫椒是战场。 空谷叶声流晚照,晴湖云影斗秋光。 品题消得罗池客,名胜如□□不凉。 董嗣成【虞山】驾发吴城隈,言臻琴川路。 触炎振短策,凌虚纵遐步。 幽崖转盘纡,苍林莽回互。 翠屏千馀仞,虬螭肆蹲踞。 嵌空标玲珑,错采变晨暮。 巧岂椎凿功,力由神物护。 穷岩缀玄珠,飞泉喷深树。 随风奏宫商,映日炫丹素。 疑兹琼瑶宫,诧彼仙灵住。 因崇访道心,亦资济胜具。 悠然遇安期,逍遥陟玄圃。 【又】兰舟憩层阴,荷衣试微凉。 𩅝𩅾苍霭中,窈窕琳宫藏。 青天沉巨壑,丹霞起层冈。 峨峨剑门辟,磷磷陇阪长。 盘礴龙石转,飘飒虬松翔。 孤云恣淡荡,大海浩苍茫。 振衣舒啸歌,高情旷无方。 坐看曜灵匿,挥戈慕鲁阳。 吴绮【游虞山】揽胜来当楔祓时,篮舆穿树影参差。 关心风日今朝好,过眼湖山此处奇。 碧海天低龙过晚,苍崖云挂乌归迟。 十年记得苕溪事,学士曾传绝妙词。 宋琬【送胡湘孙归虞山】楚歌相对冱寒馀,朔雪残灯诵卜居。 良友何如衔翼鸟,故人真作过河负。 路旁禾黍韩陵石,箧襄蛟龙禹穴书。 尚有西曹钱比部,绨袍清泪独怜馀。 彭孙遇【春暮游虞山】春山百叠倚晴空,应接峰峦路不穷。 僧舍半开红雨外,女墙长在翠微中。 全吴地尽云依水,平楚天低草飐风。 暂得登临当暇日,胜游知复几时同? 宋荦【雨中游虞山】半岭穿城起,千岩带雨探。 楼台连竹树,市井隔烟岚。 岸帻行丹嶂,支筇俯碧潭。 雷摧峰顶塔,犬吠涧逞庵。 突兀亭惟一,纡回径有三。 疏篱新笋出,虚牖妙香含。 野卉飘莺粟,幽禽响石楠。 膑幢依古佛,苔藓绣荒龛。 胜地从僧列,嘉游许客耽。 愿随虞仲隐,尘世不须谈。 曹溶【游虞山】几折嶙峋上,烟云杳霭间。 侵衣见苍翠,沸耳听潺。 俗爱三春闹,馀欣半日闲。 从兹蜡两屐,揽胜始虞山。 施震铨【前题】海虞名胜古今夸,碧磴丹梯恍似霞。 山俯严城千万户,人依仙广两三家。 啁啾树外惟幽鸟,点缀篱边有野花。 竟日淹留不厌晚,爱看新月一钩斜。 张大纯【前题】朝来风日佳,逸兴快轩举。 登临傍山椒,苍然见平楚。 传闻巫咸居,祇今在何许? 缅想钦高风,寥寥共谁语? 群峰罗四面,相对成尔汝。 合遝趁游人,歌呼杂行旅。 篮舆自逶迤,灵宫更修阻。 平生好探奇,名胜常龃龉。 何时遂幽栖? 赏心历寒暑。 顶山,在县北十八里,山特峻,故曰顶山。 顶山涧在白龙祠之东,受水帘泉,径顶山寺、翠瑉桥流出白龙港。 〈龙母峰在顶山。 石城峰在顶山西北三里。 石门峰在顶山,与石城峰近,二峰名见招真治碑。 瑞石在顶山龙祠之后,石伟甚,半出崖外。 陈家涧在顶山之北,涧三折而下,又名东涧。 乌目涧在顶山西南。 铁山涧在顶山之麓。〉范仲淹【顶山上方】平湖数百里,隐然一山起。 中有白龙泉,可洗人间耳。 吾师仁智心,爱此山水音。 结茅三十年,不道岁月深。 笑我名未已,来问无为理。 却指岭边云,斯焉赠君子。 王琪谈空一纪馀,重此访闲居。 身是汾阳嗣,囊惟郭璞书。 公侯倒屣后,泉石结茅初。 山顶收榛栗,经秋信莫疏。 梅□【宿顶山白龙柯】千株碧树插云立,缦红泉透石飞。 童子怕寒争闭户,夜深风雨有龙归。 孙应时【秋晨至顶山】散目秋郊趁晓凉,纤云不点镜天长。 松杉沐露连天碧,粳稻眠风万顷黄。 可惜文书妨胜日,又还时节近重阳。 小山丛桂相撩得,故故随人作阵香。 【秋晚有怀顶山】小山摇落故凄凉,想象登临野兴长。 万里晴空初雁入,一年好景又橙黄。 极须痛饮偿秋节,生怕疏钟报夕阳。 搔首故园归未得,篱边寒菊为谁香? 周霞宾【顶山】路转青枫径,泉通古石桥。 规模灵隐小,景象上方遥。 书壁藤牵袂,寻源草没腰。 每怀登览日,东海暮生潮。 顶山上方院,白龙潭在焉。 寇准雨歇黄梅后,秋生麦熟前。 偶同金马客,来访玉龙泉。 竹叶一樽酒,榴花五月天。 不妨扶拄杖,行到白云边。 孙应时涧水有奇观,山蝉发清歌。 穹林翠光合,深谷凉风多。 孤游转寂历,伫立久婆娑。 吾生政须此,欲去意如何? 瑞石庵,在上方院右。 宋明道元年,邑民陈氏建,僧守常开山。 〈祠部员外郎钱藻记。〉顶山广福院,梁大同十二年石史君建,名顶山院。 宋治平间改顶山圣寿院,绩改今额,僧梵行重修。 〈寺有十景:乌目山、桃花涧、翠瑉桥、羽客台、乌翔石、石门庵、白云泉、碧菽园、龙母池、石云径。〉破山,在县北八里。 志称昔有龙斗而山裂,故名。 兴福禅寺在焉,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建,始名大慈,梁大同三年改兴福,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旧有高僧文举塔、体如塔、救虎阁、宗教院、溯幽轩、空心亭、唐赐御钟、璎珞树、重萼千叶莲。 中和四年有唐人再修功德记,今并废。 独石梁外尊胜石幢犹存,其上经刻乃宋平原陆展书清劲有法,妙迹也。 按齐无始兴年号,但有中兴,皆止一年,流传之误如此。〉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皎然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 蔓草绿空壁,悲风起古台。 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 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又】秋风落叶满空山,古殿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李堪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 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桂香。 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 尘土斯可濯,胡为语沧浪? 莫俦久闻胜地有莲宫,乘兴来游杖瘦筇。 庭老樛枝翠璎珞,池生并蒂玉芙蓉。 飞仙何意来题柱? 开涧当年想斗龙。 归骑回看楼阁处,云深隐隐度疏钟。 李光招提清绝冠诸方,溪绕山围胜气藏。 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 风生殿阁原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 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 陈与义不到龙门十载强,断崖依旧挂斜阳。 金银佛地浮佳气,花木禅林接上方。 羸马暂来还竟去,流莺多处最难忘。 老僧不作留人意,看水看山白发长。 释通门【雨中归破山寺】肩舆直直望前投,不畏高林雨色浮。 松下二幢元壁立,寺前一水向通流。 云堂洗钵方过午,竹径支筇独感秋。 相见同条惊且喜,衲衣和湿坐林头。 □□【破山寺双头白莲】湘南夜永风露清,明月耿耿波益平。 婵娟有人步罗袜,琼常玉佩双娉婷。 可怜玉骨埋藏久,肠断人间无复有。 岂知化作兰若莲,宿契未忘犹并首。 想应快意洗尘缘,不向谢池争取妍。 玻璨盘中净玉颊,一心稽首西方仙。 请君以图献天子,当与嘉禾并周史。 毋令寂寞堕空山,泣月悲云清夜钱。 钱谦益【寒食偕孟阳壁甫山行饭破山寺】肩舆作伴览新晴,绿树红芳艳复清。 过雨烟峦如拂拭,穿云涧瀑故回萦。 频于流水喧中坐,尽向春山好处行。 记取今年作寒食,僧房麦饭午钟鸣。 曹禾【题破山寺】蔚然林木秀,结架作花宫。 清梵闻朝夕,玄言剖异同。 山回馀落照,瀑挂似长虹。 僧老能迎客,相携话晚风。 顾芳菁当年风雨起山椒,石破龙飞转沆寥。 留得空王依古寺,一龛灯火对寒宵。 张大绪龙斗能破山,风霆起超忽。 一朝凿真宰,怪石森突兀。 老松尚攫拿,悬瀑更沸淳。 灵异说当时,观者悚毛发。 中有化人居,清境现水月。 昼永磬声微,人静妙香发。 顿觉息尘氛,烟海得宝筏。 稽首龙树王,此是阇耆窟。 龙涧,在破山寺前。 相传龙触崖石成涧。 山泉从岭西南来,会于涧中,激石喷跃,曲折清驶,最为胜观。 涧上有龙堂旧址,皮日休撰记。 高九万古涧沧浪外,精蓝缥缈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 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 诗成游子去,流水日潺潺。 庄朝生绝壑悬崖喷玉泉,凭空作势尚蜿蜒。 沾衣历乱珠玑湿,入耳漂摇风雨旋。 雀啄岩花时袅袅,烟笼涧草亦芊芊。 龙堂月阙知何在? 断碣遣文仰昔贤。 中峰,在龙母峰之下。 林逋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 夕照全村见,秋涛隔岭闻。 长松含古翠,语衰药尚微薰。 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陆世恒孤磴盘空鸟道斜,诛茅架竹几人家。 举眸直欲穷千里,肯使烟云到处遮? 福山,有镇,居民可二千馀家,中有甃衢。 有通泰苏湖商舶,在县北三十六里,下临大江。 旧名覆釜,唐天宝六年名为金凤山,朱梁乾化中复日福山。 山与通州狼山相直,境特雄胜,盖东南控扼之地云。 镇有大慈教寺,梁太清元年普明大师建,旧名法水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僧居简有钟楼记。 相传海中泛巨木,大慈祷而得之,名泛海梁。〉元毁,洪武初僧善持重建。 黄清老【福山大慈寺访僧不遇】欲扣禅关未有诗,满山空翠湿人衣。 竹间倚杖到西日,试问白云归未归? 【又】鹫岭云深杖屦幽,竹风松影共悠悠。 何人分得僧家榻? 坐看南山一片秋。 李杰【福山】九日携壶上釜峰,海天万里净秋容。 百年几度寻清乐,廿载重来认旧踪。 漠漠水云开复合,离离霜树淡还浓。 当时老衲今何在? 窗下依然偃一松。 河阳山,一名凤凰山,又名小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有永庆教寺,梁大同二年侍御史陆孝本舍宅建,宋赐名大福寺,寻改今额。 〈相传有僧肉身泛海而来,状貌奇古,僧徒迎置于寺,固以胶漆,灵应多验。〉山顶有石井,〈泉清而甘,大旱不竭。〉乡人目为圣井。 庭有八桧,〈一夕雷震,西南一株断,附他干犹生。〉为寺中三绝。 元毁,惟石井存焉。 洪武中僧如海重建。 王鼎【登凤凰山次徐亚卿韵】身世平生此石坳,祇应猿鹤是心交。 谩劳□□护丹鼎,岂有文章夺凤巢? 山鬼吹灯扃夜户,石泉分茗趁斋庖。 苦吟未就浑忘寐,云外霜钟莫浪敲。 徐恪□□原在凤山前,绿野茫茫际让川。 直道曾遭□□黜,知几不似季鹰先。 悠悠往事今何较? 落落虚怀我自便。 卧起两峰如濯翠,炉熏聊复对遗编。 杨维祯河阳山色画图开,绝壑悬崖亦壮哉。 华表不闻仙鹤语,醴泉曾引凤凰来。 玉鱼金碗埋黄土,石兽丰碑长绿苔。 独有桓桓丘陇在,秀峰相对读书台。 宋大业【题凤凰山】凤鸟何年至? 空留佳话传。 闲庭森古桧,圣井瀹甘泉。 梵咀林中寺,斜阳雨后天。 不嫌游兴尽,片响亦奇缘。 张埙【前题】夙昔爱名山,幽寻不厌促。 汗漫游海虞,风景颇清淑。 河阳亦胜地,冈峦互起伏。 醴泉冽且甘,桧影漾寒绿。 当时读书台,结构依山腹。 风流无复存,姓字留芳躅。 仰止托微吟,深夜还刻烛。 拂水岩,在虞山之南,崖石陡峻,水奔注如虹,凌风飞溅,最为奇胜。 沈周【拂水岩】祇有看山是胜缘,青鞋布袜且轻便。 天收雨脚赊今日,我趁花时遣老年。 绝壁云扶将堕石,豁崖风勒下奔泉。 此来不愤空归去,旋构新篇拣竹镑。 【留题拂水岩真公房】我家去乌目,北骛仅一饷。 常游但东麓,拂水渺在望。 众口诧奇胜,翘首作西怅。 兹来不忌雨,晴意晚始放。 力奋兴亦超,履淖老逾壮。 一登还一顿,往往手却杖。 转陟历乱石,嵌突踏云浪。 豁崖中通泉,欲堕风倒抗。 飒飒成万沬,仰喷下而上。 著面毛骨寒,远立未敢傍。 直讶功德水,泌沸金刚藏。 老僧瞰泉住,相地风水当。 天设冠兹山,邑人不我诳。 抱衾虽一宿,言拙莫能状。 乃知南山诗,包括自有量。 重来何岁月? 此亦还可访。 张寰【拂水岩用石田韵】山林是处会清缘,济胜真疑此境便。 短棹平湖消暇日,悬崖飞瀑自长年。 一亭气势凌霄汉,二老词锋喷石泉。 述作更推陶谢手,品题次第入新镌。 缪慧逮【拂水岩留题】喷沫飞珠匹练寒,天台雁宕并奇观。 每来登眺浑忘返,袖手高吟镇日看。 孙岳颁【前题】到来生静思,一水跃龙梭。 环佩风前舞,珠玑雨后多。 纵横喧地轴,屈曲注天河。 顿觉尘氛扫,闲来侧弁哦。 徐嵩【拂水岩遥望殿前水路如白鹤张翼者五有五岳朝天之景】拂水临湖望,波明五鹤飞。 不曾逢雨后,细草涧声微。 陆肯堂【拂水岩】岩水无停响,飞流洒半空。 霏微忽下上,萦拂渐西东。 晴昼看珠雨,清秋散玉虹。 传闻雁宕胜,奇绝想应同。 乌目山,在县北十八里。 《海经》以为即虞山也,《吴地志》云石海虞山北有乌目山。 山有乌目涧。 李堪【乌目山五题兴福寺】云门十里长,殿塔明朝阳。 半夜风雨至,满山松桧香。 清猿啸远壑,好鸟鸣虚廊。 尘土斯可濯,何为语沧浪? 【延福院】兰桂绕禅关,半春香满山。 风移金磬远,云伴玉龙闲。 树暗猿吟外,花开僧定间。 尘心自然洗,流水日潺潺。 【净居院】入门松桂深,清气生人心。 霞影迷窗绮,花光照地金。 微风起层阁,初月升高林。 终夜魂自健,满堂钟磬音。 【永庆寺】岩扉开早凉,谷鸟纷远翔。 花气湿幽径,磬声清上方。 云生松涧底,泉落藓池旁。 我有遗荣意,移时坐石床。 【龙院】林下金仙坊,苔门掩夕阳。 花飞殿塔顶,池照云霞光。 松老鹤仍在,洞枯龙已翔。 中宵动清众,一磬发虚堂。 吴一蜚【游乌目山】冈陇逶迤说海虞,望中形胜最堪图。 龙飞鹤舞山川在,带海襟江日月扶。 花雨半空闻法鼓,松风傍晚作鸣竽。 泠然直欲遣身世,汹是仙灵旧所都。 顾焯【前题】振衣上山椒,山光侵屐齿。 风景晚更佳,斜阳乱如绮。 四望雉堞明,人烟起城市。 同游促归棹,独立更徙倚。 重玄寺药圃,唐末僧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取种者多致自天台、四明、包山、句曲,丛萃纷揉,各可指名。 皮日休尝访之,为赋诗焉。 皮日休雨涤烟锄伛偻赍,绀牙红甲两三硅。 药名却笑桐君少,年纪翻嫌竹祖低。 白石静敲蒸术火,清泉闲洗种花泥。 怪来昨日休持体,一尺雕胡似掌齐。 【又】香蔓蒙笼覆若耶,桧烟杉露湿袈裟。 石盆换水捞松叶,竹径迁床避笋牙。 藜火移时挑细药,铜瓶尽日灌幽花。 支公谩道怜神骏,不及今朝种一麻。 曹林【访药圃】采药行歌想地仙,云芽烟甲总芊眠。 山林自是饶经济,漫说壶中别有天。 莫城,城有二,一在县南十二里,俗传莫耶于此铸剑,亦名剑城。 今有庙,名曰莫耶大王。 其塘曰莫门。 《寰宇记》以为莫宠所筑,以捍海寇。 有妙清教寺,陈祯明二年僧宗梵开山,初名妙清院,〈相传有钟泛海而来,缁徒迎至寺中。 寺东有迎钟塘。〉弘武中僧道弘重建,改为寺。 〈永乐中姚广孝记。〉朱召【莫城】近市澄湖似掌平,高原膴膴杂农耕。 祇今霸气都消歇,犹有遗人说剑城。 《舆地志》:晋元帝以海虞北境之土山立利城,以处流民。 支遁【咏利城山居】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自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屈,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尚湖,在县西南四里,长十五里,广九里。 旁邑水溢而出,亦汇于湖。 虞山临于湖上,其滨饶葭苇蒲荷,鱼鸟翔跃,民居栉比,率业鱼稻。 柳港映带,景最佳胜。 又名西湖,以拟馀杭之西湖。 或曰太公尚尝钓于此,故曰尚湖。 张洪袅袅秋风起白波,维舟无奈客愁何? 江湖满地人来少,蒲苇连天雁去多。 咫尺不遑安信宿,百年能得几经过? 自怜旧日嬉游处,都被农家插晚禾。 沈周【经尚湖望虞山】日午放船湖上头、虞山随船走不休。 高云仰见出翠壁,飞影下接沧波流。 青林人家隐山麓,鸡鸣犬吠间中洲。 鹧鹚群栖竹叶暗,蜻蜒特立荷花秋。 蓬歌渔唱尚互答,落景在树犹堪游。 小舟争渡各无去,独逆风波浑不忧。 王掞【泛舟尚湖】晴湖似镜平,泼眼绿波明。 鱼队行堪数,是雏近不惊。 棹移菱叶乱,风静布帆轻。 更喜山光好,周遭最有情。 许定升千古风流说鉴湖,不知能及此中无? 山围水抱称佳丽,来往游人在画图。 王佶朝来风日佳,湖水清且皎。 扁舟任所之,幽思出尘表。 呼尊杂啸吟,依人狎鱼鸟。 棹转觉山回,香清见荷绕。 炊烟四面起,聚落知多少? 湖田既丰腴,蒲苇更绵渺。 何必羡桃源? 疑信互纷扰。 吾谷,在阜城门外三里许虞山之阳,冈峦回抱乔木郁然,霜后丹枫,望若锦,骚人韵士往往觞咏其下。 孙七政芳辰结胜侣,岩畔纫春兰。 修竹迷崇岭,飞花映远峦。 披襟寻窈窕,引学泛丸澜。 流莺奏奇弄,选妓拥归鞍。 同心拾瑶草,屏迹投文竿。 贡禹千秋上,空拂汉廷冠。 桑孝光【过吾谷访孙齐之】青冈曲折白云深,强半幽怀属苦吟。 许久不来春又暮,藤花落尽换桐阴。 严澈乔林翳幽谷,炎暑气萧森。 谷转疑孤屿,崖倾似别岑。 上方零露湛,下界宿云侵。 秋色逾春色,丹枫何处寻? 曹禾【送梵林大师兼柬黍谷先生】送汝西风一叶舟,剑门吾谷好淹留。 此中大隐钱夫子,定与论诗山满楼。 我自退归增懒慢,病馀词笔不风流。 却输野鹤身形健,杖锡腰包汗漫游。 福城禅院,在迎春门外。 明万历间,观察萧应宫创建,未成而殁。 崇祯元年,宫詹钱牧斋竟其工,并为之记。 浮屠七成。 国朝顺治间,总戎杨承祖建大殿。 钱谦益【赠浮石和上偈】七十阇黎法席开,拈椎竖拂吼如雷。 十年饱吃箩边饭,伴我腰包行脚来。 【又】福城塔下善财歌,烟水茫茫南去多。 为问一尊无缝塔,相轮幡影竟如何? 徐嵩【丙辰九月过福城】爽阁今初列,凭阑似镜中。 一山来翠黛,双塔耸寒空。 池冷芙蓉落,垣颓薜荔红。 故人曾此宿,好为寄诗筒。 【蒋莘田侍御枉驾福城示奏疏诸稿】献替君能任,民生困若何? 九龄垂鉴远,陆蛰上书多。 落叶黄金色,流泉白雪歌。 福城高驾过,夕照似舂和。 【十月十三夜同缪孝芬宿新塔谈及家累有作】偶及贫家累,凄其最可怜。 冷光星似月,愁坐夜如年。 佛火穿僧舍,渔歌过钓船。 人生知遇鲜,有道亦徒然。 【琴川雅集新塔分韵】一棹鼓琴川,题诗此地先。 冬晴风雨后,塔秀海山边。 醉色输红叶,斋心比白莲。 香厨虽淡泊,聊用会群贤。 【严武伯邓肯堂诸君见过分得音字】昔别溪堂远,今来竹院深。 雨添孤客冷,月挂故乡心。 砚水流池曲,炉香袅树阴。 诸君多雅健,相遇尽知音。 钱朝鼎【松之道兄雅集琴川赋赠】君来当俭岁,况又值兵戎。 品信饥寒出,交真梦寐通。 分灯禅榻暗,会食饭盂空。 幸有逃禅侣,讴吟政不穷。 邓林梓【丁巳初冬喜吴江徐臞庵来新塔次韵】迢迢山复川,鸿雁客来先。 交欲逃形外,秋多入鬓边。 禅心凝碧水,诗口吐青莲。 尽说庐山会,前贤让后贤。 【庵邀集新塔分得花字】吴江枫欲落,一棹过南沙。 作客身同梗,依僧性嗜茶。 塔钤鸣晚雨,诗钵散朝华。 后院殊岑寂,重期听贯花。 严熊【砍徐臞庵韵】风雅擅琴川,高曾绍自先。 良朋风雨至,高会水云边。 敢说胸中锦,须知舌底莲。 兰亭与白社,总不让前贤。 【得和字】冬浅气犹和,精蓝喜共过。 幽窗僧磬远,宝塔鸟声多。 处处皆霜叶,村村尽刈禾。 诗成虽没酒,击节自高歌。 释弘修【次徐臞庵韵】虞仲旧山川,君来愧我无。 吟成枫叶下,人淡菊花边。 击钵心怀古,分题舌涌莲。 今朝同雅集,惠远足称贤。 〈谓方丈云师。〉【得书字】携琴人不至,〈期陈锡贤琴师不至。〉抱病我来徐。 自觉无名句,徒知检素书。 鸿飞天际渺,嵇懒世间疏。 一别南州客,相逢慰索居。 陈协【和瞿庵】流年逐逝川,乐事喜争先。 佳客来枫下,清吟胜瓮边。 戒香窗袅练,净食钵生莲。 从此闻钟发,攒眉笑古贤。 【得关字】高人兰棹至,踪迹动江关。 红叶明秋景,黄花照病颜。 清斋宜客里,吟社寄僧间。 自顾真萧瑟,骚情愧子山。 黄起【和臞庵】风景似平川,输君得句先。 移筇丹谷里,倚艇碧溪边。 秋杪还寻菊,歌矫是采莲。 同人高咏罢,祇觉酒为贤。 【得新字】霜落枫林紫,秋山色正新。 伟长停客棹,惠远集诗人。 玉版供禅味,清游结净因。 庭前频徙倚,白发老闲身。 陈玉齐【得时字】惠远开林地,陶潜入社时。 烹茶邀故友,刻烛记新诗。 菊色衰藏经,枫颜暖照池。 云堂归去后,应费夜深思。 陈文昭【得同字】名士轩车至,衰年杖屦同。 清言供茗碗,佳句入诗筒。 风定栖驯鸽,天高叫断鸿。 老凭方丈室,半偈悟诸空。 徐州【得开字】旧有登山约,今冬果复来。 采诗移蜡屐,结社傍香台。 短鬓秋先白,寒花晚暂开。 客游闻已倦,江雁送君回。 王吉【得秋字】木落昆湖晚,幽栖久倦游。 浮云天际雁,斜照水中鸥。 击钵催新句,听琴入素秋。 聚奎占百里,今日识南州。 陈奕【得招字】来亲高士榻,兼得访参寥。 禅叩庭前柏,诗题窗外蕉。 孤铛煨折足,新饭煮长腰。 喜附宗雷后,何辞入社招? 释行满【吴江徐瞿庵居士过新塔雅集有作次韵】高塔耸琴川,文峰独占先。 红云生日下,青鹤到天边。 隐爱招山桂,归荣种院莲。 聚奎曾有谶,今日集群贤。 【同臞庵诸公新塔雅集分得香字】退闲多暇日,瓶锡喜还乡。 旧友来残岁,新知集上方。 吴山窗外秀,秋水句中香。 五字论心处,陶然共夕阳。 巫咸宅,按《越绝书》《旧图经》皆云;虞山,巫咸所居。 〈旧志云在娄县山下。 今娄县止马鞍一山,无巫咸宅,当在虞山无疑。〉王宾旧说巫咸已上天,楚人歌里亦千年。 相传住处今何在? 一座青山县郭边。 太公石室,在虞山,室几十所。 《绩图经》:山东二里有石室。 〈范氏奉:太公避纣,居东海滨。 常熟去海近,或是。〉林大同虚岩宛如室,空洞神仙宅。 既非巨灵剖,何劳五丁凿? 闲门锁薜萝,寒烟萦翠幕。 疑通少室山,或与红尘隔。 具瞻同广厦,生民诚可托。 大庇安如山,何愁风雨作? 言偃宅,在县西。 今言公巷。 《吴地记》:宅有井,傍有洗衣石。 《舆地志》云:石为太守萧正德持去。 吴讷句吴昔要荒,俗鄙人不文。 叔氏豪杰士,北学游圣门。 身过列四科,文学冠同伦。 井堙宅已荒,桥巷名犹存。 至今里中子,千载沾遗芬。 慧日禅寺,在县治西稍北。 梁天监间建,吴兴僧慧向开山,旧名寿圣,又名晏安,又名慧日禅院。 宋绍兴十五年毁。 乾道九年僧宜意、嘉定间僧子幸,先后重建。 〈县令张埏记。 《吴郡志》又云始于祯明元年。 治平四年敕额寿圣晏安禅院。〉元统元年僧普明改院为寺,建观音殿。 〈胡助记。〉永乐八年僧可观重修。 今为祝圣道场。 周霞宾尽说梁朝寺,谁参向老禅? 庄严存像教,汨没怅尘缘。 七宝只园树,双金佛地莲。 海乡烟雾里,月落曙钟传。 智林教寺,在李墓村。 唐乾元元年建,初名永安寺。 宋大观四年,以犯宣祖陵名,改赐今额。 寺旧在地名冈身,后以寺钟不闻于近,而多应于李墓,遂徙置于此。 名僧了通当日居之。 李光扁舟来访小丛林,花木通幽院落深。 旋拂胡床成午梦,闲持贝叶动秋吟。 竹深瑟瑟生虚籁,山意峨峨入素琴。 更喜老纲能会事,手携炉跳自相寻。 宝严禅寺,在县西十六里虞山之麓。 梁天监间建,初名延福禅院,宋天禧中改今额。 钱缪时,高僧希辨居此。 〈后随国入朝,赐号慧明大师,归隐故处。〉寺有浮屠七成。 〈相传泗州僧伽塔第一,此为第二。 仁宗朝赐铜铸东岳圣帝像,为伽蓝。〉景佑中僧清鉴重建。 明永乐初重建,改为寺。 〈按《中吴纪闻》:吴越钱王之子祝发于此,太宗赐御书《急就章》、《逍遥咏》、《圣惠方》于寺中。 陆绛记云赐书乃希辨。 岂辨即钱氏子耶? 近为邑人占为墓,仅存亩许,僧营小屋以栖。 邑令杨于器撰记。〉王伯广平湖镜净中,背贴青峰峦。 去郭二十里,金碧辉波澜。 是日宝华境,万象郁以盘。 壮哉宰堵坡,一瞰天地宽。 谁怀堕尘鞅,几欲招飞鸾。 我生眇何能? 山水情所安。 扁舟几来斯,不为开愁端。 意列自行乐,樽酒那追欢? 何如结青莲? 起适心外观。 尘迹身两忘,浩然天地间。 姚愈浮图插云表,列嶂环古刹。 平湖眇澄波,万态天光发。 我来陟层巅,秀气助毫末。 扁舟泛明月,万顷玻璃滑。 陆曦出屋萧萧竹数竿,入门襟袖便生寒。 相期更待梅英发,醉棹短蓬来细看。 陈言【过宝岩万绿山居邀山翁小酌】晓暾划林霏,朝跻散岩黩。 藤舆过山庄,藜杖访萧寺。 水竹湛清华,柽密阴翳。 紫笋擘锦绷,红缨摘火齐。 浊酒长须沽,细鳞纤手划。 松轩漫敲棋,萝径聊解扉。 安巢羡林鸦,照影爱山惊。 保我露电躯,脱渠风波地。 且勉玄发欢,肯贻素丝涕。 衣食喜有馀,身心幸无事。 放歌归去来,疏狂任群议。 胜法寺,在县东北梅里镇。 唐元和中阎将军舍宅建。 乾元元年置为离火宅寺,晋开运中改为境宁,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至和初更名禅院。 〈阎将军今为寺伽蓝,颇著灵验,人有移家以居者,即有蛇炕见于箱箧床席间。 寺之东即将军墓也,岁时寺僧设蒲馔祀之。 西北有洗兵池,池之侧有小冢,盖其剑甲所藏也。〉崇宁二年,长老道纲募建转轮藏成,〈叶梦得有记。〉后废,明嘉靖间重建。 李光舍南舍北竹千竿,镜净无尘碧玉寒。 中有老人清似水,晚来相对倚阑干。 陆绾【游胜法寺兼简深公】道旁有古寺,岩然耸梅林。 迩来衣褐徒,包祸岁月深。 埋伏狡兔穴,啸聚恶木阴。 安得智慧剑? 力斩奸邪心。 吾师曹溪流,所在人依钦。 郡邑两交疏,来发云雷音。 初如碎瓦砾,乃见真球琳。 瞽者破其瞽,瘩者破其瘩。 有若鸾凤巢,无复鸱鸮禽。 嗟予困吏役,海岸宜投簪。 扁舟叩禅户,清风满衣襟。 高论松桂间,为师挥玉琴。 孙应时古刹精庐隐茂林,断云疏雨正秋阴。 黄花又是一年事,枯木依然千岁心。 酒病未能恢独酌,怀人无与共清吟。 僧窗梦觉钟鱼静,听彻寒蛩语夜深。 梅林东塔院,在梅里镇,临许浦塘。 宋绍兴间,邑人钱道者建浮屠七成,维摩禅寺,在县西八里虞山上。 宋隆兴元年僧法运建,旧名石屋维摩庵。 寺后有石井,名涌泉。 淳熙三年,丞相曾怀请为功德院,孝宗赐额显亲资福禅院。 明洪武间,僧寿松建观音殿。 宣德四年,僧昙敷建四天王殿,瓷石,为改额今名。 王鼎暂依禅榻息尘机,墙外东风昼掩扉。 欲上维摩寻旧迹,轻衫短帽不禁吹。 顾梦麟【登自吾谷至维摩寺】谷中红叶路,登顿待朝曦。 占寺入何处? 空山来始知。 树寒连臂绕,墙许及肩窥。 不语依僧坐,犹疑问疾时。 秦松龄【维摩寺】已度千林上,维摩自古今。 半山人语出,孤寺夕阳沉。 寒乌落还落,霜枫深更深。 欲从求妙谛,老树六朝心。 葛芝【维摩寺银杏】奇树千年古,高柯百尺长。 精灵疑杂遝,鹳鹤共翱翔。 枝洗隋朝雨,根经梁代霜。 无穷兴废事,留尔独苍苍。 高道山居,在虞山西十里。 二面峰峦,拔地而起,前有长冈,山居临于涧上,有曲径石桥,景最幽胜。 宋之中世,有高道人者居之,故名高道山房。 俗又称露台。 沈周山复冈回静结庐,林蹊生处我来初。 杖欺新绿苔痕里,屐践残红雨迹馀。 酒植临春聊遣拨,禅单消日自清虚。 壁尘怪是游题满,教种芭蕉别倩书。 子游祠,〈旧址在邑治东北一里三十步。 见卢氏《郡志》。〉宋庆元三年,令孙应时建于学讲堂之东,〈文公朱子祠记云:孔门诸子多东州之士,独公为吴人,而此县有巷名子游,桥名文学,相传至今。 《图经》又言:公之故宅在县西北,而旧井存焉。 唐开元追爵吴侯,宋政和号丹阳公,至淳熙又改称吴公云。〉后他令迁其祠。 〈祀事弗饬。〉嘉熙初,令王烩大修学宫,祠允贤;又建斋曰象贤,而教养其后裔。 〈中书舍人袁甫教育言氏子孙记云:时访公后裔,降在编民,故有此举。〉明令唐礼重修。 〈以范文正公陪祀。〉成化二十二年,巡按御史胡汉改建于学之东,市民地以益之,旁为夹室,别为二门以出,表其坊曰吴公祠。 高启【言公墨井】寥寥武城宰,遗井虞山阴。 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 艺圃自可灌,道源谁复寻? 弦歌听已歇,瓶粳看还沉。 无为渫弗食,恻恻起叹音。 一瓢乐未改,庶几回也心。 周霞宾列国雄吞际,人材北学难。 凄凉吴邑里,惆怅鲁衣冠。 旧宅归篷颗,新祠倚杏坛。 一桥通夹巷,蔽井树阴寒。 李仙根【谒子游祠】祠宇标名胜,薪传自古今。 庭闲人语静,井渫墨香侵。 文学斯人在,弦歌雅化深。 高山惟仰止,肃穆动清吟。 张大纯业在儒林道学间,千秋庙貌重人寰。 巫咸旧隐应相望,吕尚高风得共扳。 拂水渊源分泅水,虞山教泽接尼山。 东南文物从教盛,祀典由来郑重颁。 严文靖公讷读书馆,在城北影娥池三元堂北。 有王世贞碑记,后废。 文靖季子中翰公泽〈字开宇。〉移其坊于城西致道观,以文靖少时曾读书道院故也。 崇祯中,中翰仲子枢部公拭〈字子张。〉购徐尚书凤竹公废园,顺治丁酉重建。 今枢部长子文学熊〈字武伯。〉隐居其中,有《雪鸿集》行世。 钱谦益【春初过严文靖公锦峰书院敬题十韵】宰相行春地,承平百岁中。 燃灯祠太乙,秘殿礼崆峒。 神将扶黄道,灵旗出紫宫。 弈棋闲太傅,祖帐蔼群公。 接席鸡豚社,随车梨栗童。 朱衣临涧产,锦袖凭房拢。 桃李思吾祖,柔榆剩此翁。 词垣三组接,阁道四星空。 碧藓依残甃,红龙发故丛。 平泉旧花木,一一待光风。 严熊【移居十首之五】文靖读书馆,一在城之西。 远自祖父来,莫能辨其基。 仅有连公坊,妙笔侔献羲。 〈坊系旧令连三元书。〉行人思老佛,〈乡人呼文靖公为严老佛。〉奚啻岘山碑? 【又】坊畔有隙地,乃是徐世园。 危楼枕碧嶂,藏敕在前轩。 〈旧名徐氏敕楼。〉先君与割券,删棘整颓垣。 山林在城市,胜境难具言。 【又】太岁在丁酉,日吉兮辰良。 鸠工庀材木,肯构还肯堂。 无灵欣有托,岁时荐椒浆。 鲁公潞公祠,千载堪颉颃。 【又】顾名思馆义,还把遗书读。 勿谓齿发衰,迈往当炳烛。 膝前两男儿,文笔颇不俗。 父子互师友,眉山企芳躅。 【又】比邻即戎幕,日送歌吹声。 有时飞鸣镝,使我雄心惊。 将军颇好士,酒熟常共倾。 不乞炙子鹅,卉服休相轻。 徐嵩【坐山亭赠武伯】无事真堪坐,晴逢腊月天。 何时移观后? 爱尔住山巅。 上暖兰芽茁,云开竹色鲜。 连公书额在,还忆太平年。 红豆庄,为钱宗伯牧斋先生别业,以红豆树得名。 钱谦益【红豆树二十年复花九日贱降时结子才一颗河东君遣人探枝得之老夫欲不夸为己瑞其可得乎重赋十绝句更乞同人和之】院落秋风正飒然,一枝红豆报鲜妍。 夏梨弱枣寻常果,此物真堪荐寿筵。 春深红豆数花开,结子经秋祇一枚。 王母仙桃馀七颗,争教曼倩不偷来。 二十年来绽一枝,人间都道子生迟。 可应沧海扬尘日,还记仙家下种时。 秋来一颗寄相思,叶落深宫正此时。 舞辍拌移人既醉,停觞偏唱右丞词。 朱喝衔来赤日光,苞从鹑火度离方。 寝园应并朱樱献,玉座休悲道路长。 千葩万蕊叶风凋,一捏猩红点树梢。 应是天街浓雨露,万年枝上不曾销。 斋阁燃灯佛日开,丹霞绛雪压枝催。 便将红豆兴云供,坐看南荒地脉培。 炎缴黄图自讨寻,日南花果重南金。 书生穷眼疑卢橘,不信相如赋上林。 旭日子临七宝阑,一枝的殷流丹。 上林重记虞渊簿,莫作南方草木看。 红叶阑干覆草莱,金盘火齐抱枝开。 故应五百年前树,曾裹侬家锦绣来。 琴川,在邑治中,自北而南有渠七道,其迹多湮。 今渠上有桥一二,不通舟楫。 嘉熙初王烩增辟,榜曰琴川。 朱斌【琴川志感】名迹多芜废,琴川好在不? 桥低仍旧榜,岸曲少行舟。 旅思清于水,闲情冷似秋。 良朋何日聚? 同作看山游。 曹禾【送梵林大师游琴川兼寄黍谷先生】送汝西风一叶舟,剑门吾谷好淹留。 此中大隐钱夫子,定舆论诗山满楼。 我自退归增懒慢,病馀词笔不风流。 却输野鹤身形健,杖锡腰包汗漫游。 徐嵩【寄陆敕先】耆旧今存几? 知君廿载前。 虽频游笠泽,独罕至琴川。 诗好吟红豆,人高种白莲。 词坛真鼓吹,敢请奏钧天。 【别陆载商】塞雁南飞秋色老,丹枫落尽无人扫。 停舟先自望西城,犹觉岚光楼榭好。 更得山房在松坞,龙鳞虬干十有五。 幽探不禁客情欢,缔构谁知匠心苦? 主人北上俄四年,颓垣荒径松依然。 抚之未免系感慨,寒岩日暮沉苍烟。 余来便欲游其下,闻道凉阴最消夏。 花明绮阁屡开樽,月涌潭泉宜结社。 人言此际会已迟,蒙君折简何敢辞? 玉学盈盈催醉餍,银缸烂烂舒颦眉。 别君莫定向何处,风雨声中旅窗曙。 家家岁暮下湘帘,惆怅南塘独归去。 张之桢【琴川杂咏】四科文学仰前贤,遗泽流风遍海。 敢是弦歌分两地,至今犹复话琴川。 发布时间:2025-08-17 15:51:5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