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世系第二 内容: 琉球,古南島也。 琉求之名,始見隋書,曰:王姓歡斯氏,不知其由來,有國代數也。 按諸國史及中山世譜、世系等書,葢其國非自古有王,而其由來代數,不可得而知也。 未始有王其國,可以紀其由來代數者也。 國在海中洲嶼之上,或絕或連,壤地不接。 諸島各有君長,而莫能相一。 隋書以謂其國有王,又有小王,乃據其君長所統地,有小大而言也。 【隋書所謂王及小王,猶言唐書曰邪古波邪多尼王。 小王乃謂諸島酋帥也。】據國史:南島朝貢者,凢以十數而授其位、賜其祿,各有差。 亦以其所統大小各有差等之故耳。 隋書以歡斯爲王姓者,非也。 歡斯,即其君長之稱,後稱曰按司,曰王子,皆是古遺言也。 自有王以來,代數歷年,可得而記者,以序其略云。 鴻荒之世有二神,而降于炎海之洲。 一男一女,因生三子。 其一爲君長之始,其二爲女祝之始,其三爲民庶之始。 邃古闊達,歷世綿邈。 國無史書,厥詳莫聞。 【慶長間,僧袋中南遊,輯錄異聞,其略如此。 中山世系圖序云:大荒之世,有一男一女,因生三男二女。 長男爲君王之始,號曰天孫氏。 中男爲按司之始。 少男爲蒼生之始。 長女爲女君之始。 少女爲內侍之始。 天孫氏世世傳統,一萬八百餘年。 其代數不詳。 二說皆出於其國所傳,而本無所稽。 雖然袋中所聞,考諸國史即隋書,或庶幾焉。 今姑從此。 君長,乃按司也。 女祝,乃女君也。 其書又述上世之事,且記二神之名。 其男曰之彌利幾遊。 其女曰阿末三幾遊。 他皆荒唐之言,不足徵也。】推古天皇十五年,遣小野臣妹子購書海外,因聘于隋。 是歲,煬帝大業三年,遣羽騎尉朱寛等入海求訪異俗。 因到流求,言不相通,掠一人而還。 明年,復令寛慰撫之,國人不從。 寛取其布甲而還。 時我使者至,見之,以爲此夷邪久國人所用也。 隋遣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浮海擊之,虜其男女數十人,載軍實而還。 國遂與隋絕。 其後六年,而掖玖人來朝。 【掖久,即邪久也。】是歲,春秋之間,相繼而至者,凡三十人,皆未及,還而死。 後十五年,掖玖人來朝。 是歲,欽明天皇三年也。 後四十六年,多禰島人來朝。 是歲,天武天皇六年也。 八年冬,遣倭馬飼造連、上村主光欠等,使多禰島。 十年秋,連等率多禰國人,來獻其地圖。 【多禰島、多禰國,義見総序。 日本書紀云:其國去京五千餘里,居筑紫南海中,切髮草裳,粳稻常豊。 一藝兩收。 土毛支子莞草及種種海物等多。】十一年,多禰、掖玖、阿麻彌人等朝貢,賜祿各有差。 【多禰、掖玖,後隸大隅國。 唐書以謂多尼、邪古,即此。 阿麻彌,即今大島。 詳見于前。】後十三年,遣文忌寸博士譯語、諸田等,使多禰國。 其後三年,文忌寸博士等八人率兵以至南島慰撫之。 明年,多禰、掖久、菴美、度感人等,【菴美,即阿麻彌。 度感,即今德島。】隨博士等,來獻方物。 授位賜祿,各有差。 是歲,文武天皇三年也。 後三年,薩摩、多禰人等方命,南路隔絕,乃發兵伐而平之。 遂挍戸置吏。 是歲,大寶二年也。 其後五年,詔太宰府授位賜祿於南島人,各有差。 是年慶雲四年也。 後六年,南島、奄美、信覺、球美等五十二人隨大朝臣遠建治來獻方物。 是歲,元明天皇和銅六年也。 【奄美,即菴美。 信覺,即今八重山。 球美,即今久米島。】後七年,授位南島,凡二百三十二人,各有差。 是歲,元正天皇養老四年也。 後七年,南島人百三十二人來朝,叙位有差。 是歲,聖武天皇神龜四年也。 後七年,太宰大貳小野朝臣老遣高階連牛養,植牌南島,以誌所在地名、里數及泊船取水等處。 是歲,天平七年也。 後十九年,詔令太宰府重修建南島之牌。 是歲,孝謙天皇天平勝寶六年也。 自是之後,史闕不詳。 【按延喜式:太宰府別貢,有南島方物,葢養老、天平間以南島隸太宰府,故史亦略不盡舉而已。】後四百二十八年,而王舜天當其國。 先是,保元之亂,故將軍源朝臣義家孫廷尉爲義子爲朝竄伊豆州。 及平氏擅權,朝政日衰,常憤憤欲復祖業。 因浮海上,略諸島之地,遂至南島。 爲朝爲人,魁岸絕力,猨臂善射。 南島人皆以爲神,莫不服者。 乃狥其地而還居。 未幾,官兵襲攻之,竟自殺。 有遺孤在南中,母大里按司妹,育于母氏。 幼而岐嶷,有乃父之風。 及長,衆推爲浦添按司。 方是時,諸島兵起,戰闘不息。 按司年二十二,乃率其衆一匡清亂,舉國尊稱以爲王。 舜天王是已。 是歲文治三年也。 【宋淳熙十四年也。 事出中山世系圖序。 據保元紀事及世系圖序。 永萬元年春,爲朝年二十八,而至南島。 明年,舜天生。 是歲,仁安元年也。 嘉應二年夏,爲朝自殺,年三十三。 大里、浦添,並是中山地名。 東鑑云:文治四年夏五月,貴賀井島降。 先是,源頼朝欲擊貴賀井島,衆諫之,乃已。 是歲春三月,鎮西人藤信房獻島地及海路圖,且請擊之。 遂命西海鎮將藤遠景及信房等,率兵擊之。 島人乃降。 按:貴賀井,葢鬼界也。 其事適當舜天爲王之初。 而東鑑所載止此,不得其詳,以俟後考。】在位五十年,以嘉禎三年卒,享年七十二。 【宋嘉熙元年。 宋史流求國列傳曰:國在泉州之東,有海島曰彭湖,烟火相望。 淳熙間,國之酋豪嘗率數百輩,猝至泉之水澚之圍頭村,肆行殺掠。 喜鉄器及匙筋,人閉戸則免,但刓其門圈而去。 擲以匙筋,則頓拾之。 見鉄騎,則爭刓其甲,駢首就戮,而不知悔。 臨敵用標鎗,繫繩十餘丈爲操縱。 葢惜其銕,不忍棄也。 不駕舟楫,唯縛竹爲筏,急則群舁之,泅水而遁。 按:流求去澎湖五百里,豈是烟火相望之地哉。 而海路險惡,舟楫之制,非其堅厚,則不可涉矣。 且其喜鉄器、縛竹爲筏,皆是巴旦之俗。 其國亦去澎湖不甚相遠。 葢宋人謬認之言耳。 雖然,其事亦當舜天之世。 因附于此。】長子舜馬順凞嗣立,在位十一年,享年六十四,寶治四年卒。 【宋淳祐八年也。】長子義本嗣,在位十一年,而歲荒荐饑,疾疫並行。 國有稱天孫氏者,民皆歸之,義本因遜位焉。 時年五十一。 是歲弘長二年也。 【宋景定三年。】英祖,天孫氏之後,受讓當國,闢地始廣。 【出世纘圖。 按,世系圖英祖上加圈,而刪去天孫氏之後數字。 葢彼人不欲告我以舜天氏絕統耳。 又據世纘圖,以爲英祖當國,闢地始廣,則知先世未有統一之主也明矣。 世系圖所謂天孫氏世爲王其國者,果其非實也。】初,隋兵來犯,歷唐、五代、宋、元數世,不與中國通。 及元至元二十八年,世宗遣海船萬戸楊祥、福建人吳忠斗等,捧詔而行。 詔曰:朕収撫江南,已十七年。 海內諸蕃,罔不臣屬。 惟琉求密邇閩境,未嘗會歸附。 議者請即加兵。 朕惟祖宗立法,凡不庭之國,先遣使招降,來則安堵如故,否則必致征討。 今命使宣諭汝國。 果能慕義來朝,存爾國統,保爾黎民。 若不効順,自恃險阻,舟師奄及,恐貽後悔。 爾其慎擇之。 明年三月,祥主其國,先令軍官劉閏二百人,以小舟載軍器,領三嶼人陳煇者登岸。 國人不解三嶼人語,爲其殺死者三人,遂不將其命而還。 成宗元貞三年,復遣福建省都鎮撫張浩、新軍萬戸張進赴其國。 禽生口百三十人。 後三年,英祖卒。 在位四十年,享年七十二。 是歲正安二年也。 【元大德四年。】子大成嗣。 【世纘圖作大城。】在位九年,以延慶元年卒,享年六十二。 【元至大元年。】其次子英慈嗣。 在位五年,以正和二年卒,享年四十六。 【元皇慶二年。】其第四子玉城嗣,不德,國亂,山南、山北分而爲三。 玉城據于中山。 二十三年,以延元元年卒,享年四十一。 【元後至元二年。 美問甲午使人以三山分域。 對曰:今歸仁以北之地稱山北,山北王在今歸仁城。 大里以南之地稱山南,山南王在大里城。 美竊疑之。 葢事未講究,而臆斷以置對而已。 三山割據,壤地雖小,各自立國百有餘年。 乃就一島南北之地而言可乎。 嘗觀其地圖,沖繩島地,南北稍長,東西甚狹,皆極乎海,其周廻僅七十四里。 若如其言,今歸仁以北屬于山北、大里以南屬于山南。 則中山地南北十三里、東西五里。 山南地南北三里、東西五里。 真是蠻觸國耳。 設使先島以南皆屬山南,與論以北皆屬山北,而中山攝于其間,足食足兵,幾何可以敵南北也。 即今據其計帳,凡諸島地分隸,以爲三等。 其一則沖繩及西北小島。 其二則與論以北。 其三則先島以南。 是則所因古三山疆域,而鼎足之勢,判然分矣。 其歲租亦各自供軍國之用。】長子西威嗣,在位十三年卒,享年二十三。 是歲貞和五年也。 【元至正九年。】中山王察度立。 察度者,故浦添按司之子。 【世纘圖云:玉城長子西威在位十四年,至正十年察度即王位。 察度者,不知所自始,其父爲浦添按司。 按世系圖云:西威在位十三年,元至正十年卒,年二十三。 又加一圈於察度上,以分其統耳。 葢世纘圖據其實而言。 然察度之立,其故不詳。 始舜天以浦添按司即王位,察度父亦稱浦添按司者,葢其苗裔乎。 而今不可得而考。】是時元既亡,明主即帝位。 洪武五年,其行人楊載齎詔徃諭其國。 中山王察度、山南王羕察度、山北王怕尼芝皆遣使朝貢。 十五年,賜中山王、山南王、鍍金銀印、文綺。 使還言:三王爭權相攻。 十六年,賜山北王,如中山、山南之例。 因詔令罷兵息民。 始自文武天皇授位南島人等,六百八十餘年於此,而三王受封於外國焉。 【三王受封,葢此永德年間也。】二十一年,明以所獲元主次子地儞奴發居琉球。 二十五年,中山王遣其子侄及陪臣子弟入大學。 明主禮過獨優,賜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徃來朝貢。 二十八年,中山王察度卒,享年七十五,在位凢四十六年。 【世纘圖、世系圖皆云:察度,元至正十年即王位,在位四十六年。 而明人諸書以爲:中山王察度,永樂二年卒。 葢誤以山南王羕察度爲中山王察度也。】世子武寧嗣。 永樂二年,山南王羕察度卒,無子,令從弟汪應祖攝國事。 應祖遣使請命,乃賜冠服,嗣山南王。 【山南王羕察度,或作羕察,非。 或以汪應祖爲羕察度弟,亦非。】三年,中山王武寧卒,在位十年。 【世系圖云:享年不詳。】尚思紹嗣。 【世纘圖云:察度卒,子尚思紹嗣。 是以尚爲姓,而其所紀中山代序,止乎此。 世系圖又加一圈於尚思紹上。 二書並皆可疑。 據閩書:永樂中思紹所獻表,有臣祖察度之語。 又皇明世法錄云:察度世子武寧嗣。 武寧卒,子思紹嗣。 由是觀之,世纘圖誤脫武寧一世,不可疑也。 世系圖加圈於思紹上,葢其以爲尚氏之始故乎。 抑亦尚思紹以武寧兄弟之子,入繼其統乎。 姑存疑,以俟後考。】在位十六年,以永樂十九年卒。 【世系圖云:享年不詳。 閩書以爲:宣德初,思紹卒。 與世系圖不合。】世子尚巴志立,請封。 宣德三年,勅內監柴山徃封巴志嗣王。 是後,遣使册封,以爲故事。 巴志賢而施仁,衆皆悅服。 山南、山北遂歸于一矣。 【續文獻通考及閩書以爲:景泰元年,尚志達遣人朝貢。 未幾,山南、山北爲中山所并。 世法錄以爲:景泰五年,尚泰久嗣。 先是,山南王汪應祖爲其兄達勃期所弑,尋與山北併於中山。 袋中所錄,亦謂尚泰久之世,諸島悉平。 諸說皆與國人之言不合。 惟其袋中所錄,葢謂尚金福卒,復國亂。 尚泰久嗣封,以定其亂而已。】在位十八年,以正德四年卒,享年六十八。 初,三山稱蕃,朝貢不時。 至中山併南北,遂令二年一貢,每船百人,多不過百五十人。 即福建南臺外置蕃使館,【即今流球館也。】使至館穀,遞入京師。 【中山朝貢,續文獻通考以爲:初,三山每二年朝貢一次。 至尚志達時,南北俱爲所併,遂令三年一貢。 閩書以爲:思達時,令三年一貢。 世法錄以爲:成化七年,尚圓嗣;十一年,貢使還,至閩恣殺掠,詔著令間歲一貢。 諸說頗有異同。 按大明會典云:祖訓,琉球朝貢不時,國有三王,惟中山王至;諭令一年一貢。 葢得之矣。 國係之巴志,以俟後考。】世子尚忠嗣。 在位五年,以正統九年卒,享年五十四。 世子尚思達嗣,在位五年,以正統十四年卒,享年四十二。 尚忠弟尚金福嗣,在位四年,以景泰四年卒,享年五十四。 弟布里與子志魯爭立,國亂,失其印綬。 次弟尚泰久馳奏,命給泰久印,嗣王。 景泰五年,泰久嗣封,克定四方,在位七年,以天順四年卒,享年四十六。 子尚德嗣,以成化五年卒,享年二十九,在位九年。 尚圓嗣,在位七年,以成化十二年卒,享年六十二。 【世系圖又加圈於尚圓上。 因考閩書云:察度後五傳至尚圓。 尚圓者,尚德之仲子也。 世法錄云:尚德嗣父泰久立,卒,子尚圓嗣。 按世系圖:泰久卒,時四十六歲;子尚德嗣,在位九年,二十九歲卒;尚圓嗣,在位七年,六十二歲卒。 然則尚圓與尚泰久同甲子,長於尚德二十六歲,是非爲泰久之子者,而况爲德之子者也乎。 閩書:尚德之德,當作忠。 葢誤寫而已。 初,忠世子思達卒,忠弟金福立。 金福卒,弟布里與金福子志魯爭立。 明主命金福次弟泰久嗣王。 泰久卒,世子德嗣。 卒,而無子。 國人立思達弟圓,以爲其君。 故曰:察度後五傳至尚圓。 又曰:尚圓者,尚忠之仲子也。 雖然世系圖畧而不詳,姑存其疑,以俟後考。 又按閩書及世法錄,以爲尚圓成化十五年卒,亦誤。 五當作二耳。】世子尚宣威立,六月而卒。 【閩書以宣威爲尚德之長子者,非。】仲子尚眞嗣,在位五十年,以嘉靖五年卒,享年六十二。 世子尚清嗣,在位二十九年,以嘉靖三十四年卒,享年五十九。 世子尚元嗣。 是歲,嘉靖三十五年夏,海寇徐海敗于浙。 直有逃入琉球境者,尚元發兵邀擊殲焉,得所掠金坤等六人,遣使送歸。 【時汪直、徐海等亡命海島之中,嘯聚逋逃,入寇于沿海諸郡。 明人號曰倭寇。】賜勅獎諭,厚賚金幣。 隆慶六年,尚元卒,享年四十五,在位十七年。 世子尚永嗣,在位十六年,以萬曆十六年卒。 【世系圖云:享年不詳。】世子尚寧立。 時關白平秀吉命薩摩州徵貢於中山。 萬曆十八年春,尚寧遣僧天龍、桃菴等來聘。 【事見續文獻通考。 但其以爲事在萬曆二十年者,非。 兩朝平壤錄以爲萬曆十七年事,葢得之矣。 中山使人以天正十八年春至此。 此即是萬曆十八年也。】明年,關白大徵諸州兵,欲道朝鮮入于燕京。 是年夏,尚寧遣使請封。 其相鄭禮密以關白情由報聞。 明年春,關白遂發兵入犯朝鮮,明主令其使者自齎詔歸。 册封使能勿達,歷十餘年,朝鮮師鮮,尚寧堅請如故事。 明主嘉其爲不叛之臣,乃命兵科給事中夏子陽、行人王一禎徃封焉。 初,中山與薩摩州世有隣好。 此歲以來,二國交惡,使命遂絕。 州守源朝臣家久以告我神祖,乃發兵擊之。 前鋒進取北山之地,斬首百餘級,水陸鼓行,並入那覇港。 中山之兵連戰皆敗,王城遂陷,尚寧出降。 師起四十餘日,宗社失守矣。 明年秋八月,家久率尚寧及王親、陪臣來。 神祖乃命王尚寧,使歸其國,以附庸於薩摩州,善繼前好,敬羕先祀。 於是則古南島地復舊域矣。 【二國兵端,畧見南浦文集及續文獻通考、閩書等。 按:始自三山稱蕃中國,乃至此,凢二百卅年。】明年,尚寧得還。 乃遣使修貢於中國,以報中山王業已歸國,且欲代我以請互市。 是歲明萬曆四十年也。 海道參政石崑玉等驗貢物,雜我產,請阻回俟勢定。 中丞丁繼嗣、直指陸夢祖,因具疏謂:緩外貢、修我內備。 明主從之,令貢使無入朝,量収方物給賞。 【出閩書及皇明世法錄等。 按:皇明三大征考云:萬曆三十七年,倭并琉球,虜其王,擊取雞籠、淡水,侵閩、廣。 明實紀又云:萬曆四十年十一月,日本冒琉球貢海上。 福建廵撫丁繼嗣奏言:倭將明檄,琉球挾其代請互市。 又閩越亡命郭國安等寄書其家,暗指入犯之期。 其檄與書,語多狂悖。 倭將,謂薩摩州守也。 檄琉球,謂州守令尚寧遠書福建軍門也。 其書見南浦文集。 郭國安,閩人,流寓薩摩州,州人稱汾陽氏者,即其子孫也。 暗指入犯之期,即所謂擊取雞籠、淡水,備閩、廣事也。 世法錄云:萬曆四十四年五月,中山王尚寧遣通事蔡纏,報倭造戰艦五百餘,脅取雞籠山島野夷。 並是三大征考所謂:丙辰,倭犯南麾外洋,閩來告急,已而寂然是已,即非我實有此事也。 美嘗聞薩摩州人之言曰:初,尚寧受州守之命,代我以請互市。 明人量収方物,又使十年一貢。 事皆如閩書、世法錄所載者。 中山自請朝貢如故事,乃聽五年一貢。 厥後亦請不已。 久之復舊云。】尚寧在位凢三十二年,以元和六年卒,享年五十七。 是歲明泰昌元年也。 世子尚豊嗣,在位二十年,以寛永十七年卒,享年五十一。 是歲明崇禎十三年也。 世子尚賢嗣。 當是之時,明既亡,韃靼入中國,建號曰清,紀元曰順治。 順治三年,閩平。 明年,清主遣使招撫琉球。 是歲正保四年。 尚賢卒,在位七年,享年二十二。 尚質嗣。 【按世系圖,賢二十二歲卒。 時質年十九。 質非賢之子,未聞厥詳。】後六年,清主復遣使,繳納前朝所賜印綬。 尚質乃遣使齎送,因請其封。 是時海寇縱橫,路梗不通。 清主既殂,太子即位,改元康凞。 康凞二年,遣使册封如前朝故事。 尚質遣使表謝。 明年,復奉表賀即位。 五年,始勅以兩年一貢爲例。 尚質在位凢二十一年,以寛文八年卒,享年四十。 是歲康凞七年也。 世子尚貞嗣。 在位四十一年,以寶永六年卒,享年六十五。 是歲康凞四十八年也。 世子先卒,嫡孫尚益嗣。 在位四年,以正德三年卒,享年三十五。 是歲康凞五十二年也。 世子尚敬嗣,年甫十五。 始自中山稱蕃於中國,凢王卒,則世子訃告,以請襲封。 册封使至,則先祭前王於寢廟。 寢廟在國門外,唯有諭祭,而無贈諡。 故歷世未得有諡云。 发布时间:2025-08-17 16:13:4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