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广州游览小志 内容: 《光孝寺》光孝寺,又名法性寺,在粤城西北,越王建德故宅也。 孙吴虞翻居此,手植诃子,因名虞苑又名诃林。 东晋隆安五年,罽宾国昙摩耶舍尊者驻锡,曰王园寺。 刘宋永初中,求那罗跋陀三藏始创戒坛。 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来植菩提树,坛前预谶曰:「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达磨初入国中,亦止此寺。 其后五传至惠能,遂开东山法门于此。 今祝圣殿昙摩遗迹也有米元章书三世佛名。 稍北为六祖殿,前为菩提坛,坛侧为发塔。 其东南为达磨井,西为五祖殿。 循廊而东为风旛堂,堂前有池泓然。 又东,有伪漠铁塔,上有题记称大汉皇帝大宝十年。 四角有沙门某某题名,系衔皆金紫大夫、检校工部尚书。 又东为译经台、洗砚池房、融笔授首楞严处。 西廊复有一塔,规制差小,题玉清宫使、德陵使、龙德宫使、开府仪同三司内侍监、上柱国龚澄枢同女弟子邓氏三十二娘,及大宝六年岁次癸亥字。 粤城内外古道塲,以光孝为第一,气象古朴,殊乎他刹。 六朝已还,名僧居此者:昙摩耶舍、求那罗跋陀、智药三藏、初祖、六祖、印宗法师、波罗末陀陈刺史欧阳頠请译《佛阿妣昙经》、《金刚般若经》、《无上依经》、《佛性论》,共四十部。 、般剌密谛译楞严者、仰山通智禅师、憨山德清法师、天然圅罡禅师。 同游黄太史、忍菴、高廷评、畟园、屈翁山、陈元孝、张超然、三处士、程燕思秀才,人赋五言诗。 《六榕寺》净慧寺,旧名宝庄严寺。 苏长公南迁过此,书六榕二大宇,因名六榕寺。 今寺额即苏书也。 寺有舍利塔,梁大同中沙门昙裕建,旧有唐王勃碑。 宋绍圣闲,宝鸡主簿林修重建宗室,康州剌史叔盎撰文。 塔九层,高二十丈,广六丈有奇,中藏佛牙舍利。 当修重建时,掘得巨鼎,藏剑三镜一,同舍利瘗之。 元至正闲,又增宝珠铜柱之属。 凭高眺远,则白云、粤秀诸峰皆在襟带也。 寺有永嘉禅师证道歌石刻。 禅师谒六祖,祖叹曰:「善哉! 少畱一宿。」宗门谓一宿觉。 《五羊观》五羊观,在城中西南坡山上,有穗石洞、五仙祠。 吴立夫《南海古迹记》云:楚高固时,有五仙人,人持谷穗,一茎六出,乘羊衣羊,具五方色,遗穗州人。 今祠中五石,云是羊化,殊不类。 祠后有崇台,可以眺远。 其东为三元殿,殿前有池,片石陂陀,一泓出其中。 旁有石刻曰仙人足迹,傅会可笑。 湛文简公少读书于此,有诗刻石。 同游者,庭表、畟园、翁山、元孝、超然、燕思、光孝寺僧月涛、南柄。 《海幢寺》海幢寺,在羊城南,下濒江水。 同庭表、翁山、元孝,蒲衣往游,冒雨发舟,二里抵寺。 门木緜方花,望如赤城之霞寺。 有鹰爪兰、林藤,本大两围,干枝相纠。 花五出,初出绿色,久之渐黄香,与鱼子兰酷似。 寺故郭氏园,兰,园中故物也。 有藏经阁,极伟丽,北望白云、粤秀,西望石门、灵峰、西樵诸山,东眺雷峰,即往波罗道也。 南为花田,南汉葬宫人处,素馨花产此。 寺为僧今无所建,龙象庄严甲诸刹,然无他奇,稍宜登眺耳。 食罢,登舟往海珠寺。 《海珠寺》海珠石在江中,上有慈度寺,宋李侍郎昴英读书处。 寺有李公祠,面丹霞台,下瞰江水,北带羊城,估舶渔艇往来如图画,为粤人竞渡之所。 明盛时,豪家竞以翠毛、鹤毳、孔雀尾饰船蓬,用相夸尚,其侈靡如此。 用兵后,筑城置戍其上,荒落不复振矣。 有吴道子石刻观音像尚存。 舟由濠水入鱼藻门。 刘鋹时,有稻田自海上浮来,布衣林楚材见儿叹曰:「水鱼湫湫兮南。」及宋师至,潘美为帅,人始悟为潘字云。 饮濠梁别业,晤梁秀才无技。 《越秀山》越秀山,在广州府城北,城堞因山。 山分为二,东为歌舞冈越王台,其西为观音阁。 山半为呼鸾道,伪汉刘翼故迹也。 城西为朝台山。 《南越志》云:傍江构起华馆,以送陆贾,因名朝台也。 《古迹记》云:山巅有达磨泉。 山踞粤城最高处,凭高下瞰,远江如带,目尽炎海。 粤人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多游于此。 城堞闲多榕树、木緜。 时暮春,木緜方花,红照天外,亦一奇也。 《蒲涧寺》三月初四日,劳书升宪副,约同忍菴、畟园、元孝游蒲涧寺。 寺在白云山麓,气象疏古。 寺门诸山环抱,门内二石碣刻宋苏文忠公诗、崔清献公词坐禅人大韶范成妙叶堂始食蕉子、羊桃。 菖蒲涧在寺左,《太平寰宇志》云:菖蒲涧,一名甘溪。 《南越志》云:交州剌史陆允之所开也。 襄阳罗友累石涧侧,容百人坐。 《古迹记》云:南汉辟甘泉苑。 南有陆公亭,夹溪刺桐、木緜花开,殷豓如画。 时久旱,细流涓涓出,石罅中小鱼如秧针,千百为羣。 东上寻濂泉,寺半里许得石涧,潺潺有声。 涉涧而东,树益蓊蔚,水声益清激。 又半里,复涉涧而西,涧中巨石欹立腾倚,类多姿,制岸皆竻竹。 竹尽得寺,寺数弓而朴雅绝尘,老僧与呆居之。 元孝言,郡人陶璜苦子,前身寺僧道安也。 因言二从父陈公慧业,记前生为庐山僧,事甚奇。 寺去濂泉尚里许,众疲𠙆不能登,坐涧石,荫竹树,俯听水声如鸣琴筑。 下山远见琵琶洲,洲上浮图归然,海鳌寺也。 归食寺门榕下。 是日甚暑,清风洒然。 山相传为安期生得道处,上有景泰寺、安期祠。 《长寿菴》长寿菴,在西郭外,创于万历闲,禅人大汕重新之。 汕能诗画,营造有巧思。 寺西偏,有池通珠江水,增减应潮汐。 池北为半帆。 循廊曲折而东,为绘空轩。 轩前佛桑宝相,诸花丛萃可爱。 由半帆竝池而南,缘岸皆荔支、龙眼。 池之南为怀古楼,高明洞豁。 其下为离木堂、水木清华房,廊幽窈如吴越闲。 寺有拈花释迦像,饰以黄金珠玉、车璖玛瑙、瑟瑟之属,庄严妙好。 又有铜像,云是唐铸也。 《南园三忠祠》大忠祠,祀宋文信国、陆丞相、张越国三公。 其东祠南园五先生。 五先生者,孙典、籍蕡、黄待制哲、王给事中佐、赵御史介、李长史德。 明初结诗社于南园,此其遗址。 崇祯戊寅,巡按御史葛徵奇葺三忠祠,并锓五先生诗于版。 久之皆废。 同年彭吏部襄为番禺令,复新之。 祠有池阁,背枕河流,亦一胜地。 发布时间:2025-08-17 17:06: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