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吴郡志卷第三 内容: 城郭太伯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 在西北隅,名曰故吴,又曰吴城,在今梅里平墟。 人民皆田其中。 *阖闾城,吴王阖闾自梅里徙都,即今郡城。 始阖闾举伍子胥于耕野,以为行人。 以客礼事之,与谋国政。 问子胥曰:寡人欲强国霸王,何由而事济? 子胥对曰:臣闻治国之道,安君理民为上。 阖闾曰:其术奈何? 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 阖闾曰:善夫! 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 其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子胥曰:有。 阖闾曰:寡人委计于子。 乃使相上当水,象天法地。 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 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 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 筑小城,周十里。 门之名,皆伍子胥所制。 东面娄、匠二门,西面板、胥二门,南面盘、蛇二门,北面齐、平二门。 唐时,八门悉启。 刘梦得诗云:二八城门开道路。 许浑诗云:共醉八门回画舸。 今惟启五门。 八门,《吴地记》所纪,而不载葑门。 《绩经》载葑门,而谓平门一名巫门,与赤门二门,皆不在八门之数。 盖考之于今者如此。 方故吴时,东门不开,欲以绝越也。 梁吴均《吴城赋》曰:古树荒烟,几百千年。 云是吴王(所筑,越王)所迁。 东有铸剑残水,西有舞鹤故廛。 萦具区之广泽,宕姑苏之远山。 仆奉蓄怒,千悲亿恨。 况复荆棘萧森,丛罗网蔓。 亭梧百尺,皆历地而生枝;阶筠万丈,或至杪而无叶。 不见春花夏薰,唯闻秋蝉冬蝶。 水魅晨定,山鬼夜笃。 不知四海九州,乃复有此吴城。 【杜牧《吴城》诗:二月春色江上来,水晶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遂女姹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阊门,《文选注》:吴王阖闾立阊门,象天阊阖门。 《吴越春秋》曰:城立闸门者,象天通闾阖风也。 《南史》及传记中或书作昌门,盖字之讹。 《吴越春秋》又曰:阊门亦名破楚门,吴伐楚,自此门出也。 孙坚母梦肠绕闾门。 俗传闾门,鲁班所造。 又传楚封春申君于吴,讳云,讳云破楚,改曰闾门。 亦非是。 小说或谓名望齐门,乃与齐门相犯,非是。 陆机《吴趋行兰》云: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文选注》引《吴地记》:阊门者,阖闾所作,名曰闾阖门,高尚楼阁道。 按陆机所赋,此门在晋时楼阁之盛如此。 本朝承平时,门上亦有楼三间,甚宏敞。 苏舜钦当曰题诗于上,今废。 【张继诗:耕夫古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韦应物:独乌下高树,遥知吴苑园。 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闾门。 白居易: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舫。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塘兼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苏舜钦:年华苒苒催人去,云物萧萧又变秋。 家在凤凰山下住,江南何事苦相留。】娄门,秦娄县所直,又谓之翏,今谓之昆山。 昆山县东北三百里许,有村落名娄县,盖古县治所寓也。 齐门,齐景公与吴战,不胜,以少女嫁吴太子终累,所谓涕泣而女于吴者。 终累,阖阎长子,夫差兄也,早亡。 齐女思家,吴王于此作九层飞阁,令女登以望齐,故名。 【陆广微《吴地记》】胥门,伍子胥宅在其傍。 《吴地记》云:石碑见在,今亡。 此门出太湖道也。 今水陆二门皆塞,而新姑苏台馆乃据其上。 【皮日休诗:青翰虚徐夏思清,愁烟漠漠荇花平。 醉来欲把田田叶,尽裹当时醒酒鲭。 陆龟蒙:捆桨轻桦下白蘋,故城花谢绿阴新。 岂无今日逃名士,试问南塘著履人。】盘门,《吴地记》云:吴尝名蟠门,刻木作蟠龙以镇此。 又云:水陆萦回,徘徊屈曲,故谓之盘。 【【补注】】门有楼,宝庆三年秋大风雨,楼门俱坏。 绍定二年冬,郡守李寿朋新作之,规制视旧有加。 蛇门,在巳方,故云。 又云:越在巳地,吴作木蛇北向,示越属吴也。 《吴地记》谓有陆无水,即与陆门八之说相迕。 然今巳位正是漕河通过,安得无水? 但门已废,不可考尔。 匠门,又曰干将门,《绩经》止曰将门。 吴王使于将铸剑于此,故曰将门。 今谓之匠,音之讹。 此门本出海道,通人海,沿松江下沪渎。 今废。 葑门,《绩经》曰当作封门,取封禺之山以为名。 故属吴郡,今属吴兴。 今但曰葑门,葑门陆路尝塞,范文正公开之,今俗或讹呼富门。 赤门、平门,《绩经》谓不在八门之数。 平门一名巫门,巫咸所葬。 巫平字画相近。 今犹有赤门湾,近葑门。 《吴地记》又云,又有葑门、赤门、栗门、鲂孵门。 葑、赤已见上。 鲂鮄之类,皆无所据。 ***《开胥蛇门议》,胡舜申所作。 其说甚详,今具载之:舜申,乃舜陟之弟也。 通风土阴阳之术,世所传《江西地里新法》,出于舜申。 绍兴间,自绩溪徙居吴。 暇日,以其术行四郭而相之,以为蛇门不当塞。 作《吴门忠告》兰篇曰:吴城以干亥山为主,阳山是也。 山在城西北,屹然独高,为众山祖,杰立三十里之外。 其余冈阜累累,如群马南驰,皆其支陇。 城居陇前,平夷如掌。 所谓势来形止,全气之地也。 如只自城中观之,则城中之地,亦唯西北最高,是干亥无疑。 乾为天亥,则紫微帝座所次,是谓贵龙。 此城既主是山,法当用金局,干亥于大五行属金故也。 山如此,水则当与山相应。 此邦水势,自东南贪狼,西南及正西武曲,以至西北巨门等位来,其来皆聚于太湖。 由正北廉贞,及正东、东北禄存而去,以入于江,而归之海。 其来去无一,不合金局之法。 故自古常为大郡国,今为行都藩辅。 而吴中人物繁伙,冠盖峥嵘,所以常甲于东南。 今观水之流派,常自阊、盘二门入,即西南、西北水也。 由葑、娄、齐三门出,即正东、正北、东北水也。 其于来去之法固合。 然所以导迎善祥气者,尚有缺然。 盖胥塘自正西帝旺来,是谓武曲之水,本由胥门入。 运河自吴江东南长生来,是谓贪狼之水,本由蛇门人。 顷岁乃塞胥、蛇二门,而生旺之水,遂不得朝乡城中。 此其为害,明阴阳风水者,常叹息于斯。 胥塘之水,尚由阊、盘二门委曲而人城。 东南长生之水,乃环城而东,径由葑门之外,以出于城中,了不相关,此尤可叹惜。 故自顷以来,城市萧条,人物衰歇,富昌室无几,且无三世能保其居安土宦达者,比承平时寝少。 至建炎之祸,一切扫地,至举城无区宅能存,数百千年未之有也。 按《地里法》:生旺二水,利害最切。 犹人身气血荣街,今塞绝之,能安强乎? 明知者愿图回其事,复开二门,导水人城,以幸此邦,可也:胥门适当姑苏新馆,势不可动。 又武曲但主财富而已。 蛇门之水为贪狼,主文笔官职之事,于埋为重,复开之便。 政和修城,于诸故门虽已塞,然皆刻石于右以识。 今石刻具存。 但袭府图之误,以蛇门为赤门尔。 蛇门在城之巳方,故以蛇名。 赤门以在城正南至阳之地,其义可考。 况蛇门直南,正对吴江运河。 今舟船自南来,非东入葑门,即西人盘门。 皆迂远十数里,于水行非便。 昔吴王阖庐始作城,伍子胥实规画之。 立陆门八,以象八风;水门八,以象八封。 其后诸门开闭不常,吴时欲以绝越,遂不开东南门,即蛇门也。 不知塞绝生气,故终为越所灭,兹亦明效大验。 至吴、晋、李唐时,诸门未尝不开。 故左太冲赋《吴都》有通门二八,水道陆街之语。 刘梦得诗亦曰:二八城门开道路。 故晋唐时,吴下最为雄盛。 今所启门者五,余皆闭塞。 而甚不可塞者,唯蛇门。 究所以闭塞,《图经》之说为其多途,艰于守卫几禁。 噫! 抑末矣。 今清跸暂驻钱塘,吴尤当开东南之门,以伸朝拱之义焉。 吴城门不常启闭,旧矣。 昔年盖尝于八门之外,又开赤、乎二门。 而葑门陆街,盖尝塞矣。 范文正公守郡,始命辟之,往来至今为便。 诚能远迹晋、唐,近效文正,复辟蛇门。 东南虚秀之气,疏导迅发,儒道利亨,文物之盛,非复今日吴下矣。 乾道甲申冬,直秘阁沈度守郡,与舜申旧同寮。 知其说,心善之。 明年春,邦人以为请,度即命官吏行视其处,将以十二月乙丑启蛇门。 部置已定,会属邑辄呼带郭民户,悉具畚镭,克期赴役号召。 隐然有异意者,以为扰民,度避谤乃止。 淳熙乙未春,秘阁修撰韩彦古起复为守。 其秋,邦人申前请,彦古欣然从之。 卜以九月十二日庚寅差役。 八月,彦古罢。 是时舜申年八十五矣,慨然惋惜! 谓天时人事难合如此。 复为后序告来者,词赘不录。 发布时间:2025-08-20 14:59:1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