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吴郡志卷第十六 内容: 虎丘虎丘山,又名海涌山。 在郡西北五里,遥望平田,中一小丘。 《吴地记》云:去吴县西九里二百步,高一百三十尺,周二百十丈。 比入山,则泉石奇诡,应接不暇。 其最者剑池、千人坐也。 剑池,吴王阖庐葬其下。 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焉,故以剑名池。 葬之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山名虎丘,唐避讳曰武丘。 剑池,浙中绝景。 两岸剀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 王禹僻序、苏文忠公轼诗,形容甚工。 千人坐,生公讲经处也。 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亦它山所无。 又有秦王试剑石、点头石、憨憨泉,皆山中之景。 好事者云,天下名山,所见不及所闻,独虎丘所闻不及所见也。 其古事载传记尤多。 晋王珣《虎丘记》曰:山大势四面周回,岭南则是山径。 两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升降窈窕,亦不卒至。 珣又为《铭序》》云:武丘山先名海涌山。 《吴越春秋》曰:阖闾死,葬于国西北虎丘。 穿土为山,积壤为丘。 余见云岩寺及《往迹》、《冢墓》、《考证》等门。 *独孤及《夜宴序》云:方今内有夔、龙、皋、伊以佐百揆,外有方叔、召虎以守四海。 天下之人,高同枕无事。 则琴壶以宴朋友,笑歌以展霞月,吾党之职也。 我是以有今兹虎丘之会。 岩岩虎丘,奠吴西门。 崒然如香楼会道白方而踊,铄丹霞白云于莲宫之内。 会之日,和气满谷,阳春逼人,岩烟扫除,肃(然)若有待。 余与友不乱行于鸥乌街流霞之杯,而群嬉乎其中。 笑向碧潭,与松石道旧。 兕觥既发,宾主醉止。 狂歌送酒,坐者皆和。 吴趋敷奏,云去日没。 梵天月白,万里如练。 松阴依依,状若留客。 于斯时也,挽云山为我辈,视竹帛如草芥。 颓然乐极,众虑皆遣。 于是奋髯屡舞,而叹今夕何夕? 同者八人,醉罢皆赋,以为此山故事。 *皎然《陪陆长源裴枢游武丘》:云水夹双利,遥疑涌平陂。 入门昆藏山,元化何由窥。 曳组探诡怪,停骋访幽奇。 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 瑶草自的砾,黄楼争蔽亏。 金精发坏陵,剑彩沈灵池。 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末移。 应来远公石,列坐援松枝。 *李岘《剑池》:阖闾葬日劳人力,赢政穿来役鬼功。 澄碧尚疑神物在,等闲雷雨起潭中。 *赵嘏《虎丘赠鱼处士》:兰若云深处,前年客重过。 岩空秋色动,水阔夕阳多。 早负江湖志,今如鬓发何? 惟君闲胜我,钓艇在烟波。 *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闲泛》诗:鼓子花明白石岸,桃枝竹覆翠岚溪。 分明似对天台洞,应厌顽仙不肯迷。 *陆龟蒙:树号相思枝拂地,鸟语提壶声满溪。 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 *许浑:暂引寒泉濯远尘,此生多是异乡人。 荆溪夜雨花飞疾,吴苑秋风月(叶)落频。 万里高低云外路,百年荣辱梦中身。 世间谁似西林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权德舆《酬陆四十虎丘对月》:东风变蘅薄,时景日妍和。 更想千峰夜,浩然幽意多。 蕙香袭闲趾,松露滴乔柯。 潭影漾霞月,石床封薜萝。 夫君卯岁时,已负青宴姿。 龙虎一门盛,渊深〔源〕四海推。 骎骎步骤袅,婉婉翥长离。 玄圃尽琼树,家林轻桂枝。 声荣徒外奖,恬淡方白适。 逸气凌颢清,仁祠访金碧。 芊{艸眠}瑶草秀,断绩云窦滴。 芳讯发幽缄,新诗比良觐。 故人石渠署,美价满中朝。 落日杉松直,芬芬兰杜飘。 雄词鼓溟海,旷度豁烟霄。 营道幸同术,论心皆后凋。 循环伐木咏,缅邈招隐情。 惭兹拥肿才,爱彼潺清。 拘牵尚多故,梦想何由并。 终结方外期,不待华发生。 *白居易:香刹看非远,只园人始深。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沈。 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凭花劝,诗成倩乌吟。 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夜游西武丘》: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呜珂。 瑶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容、满、蝉、熊等十妓袋涛也。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武丘寺路》: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 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 [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梅约种数十株。 ]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武丘寺路宴留别》: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劲贩马嘶。 渐销醉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虎丘西。 [一本作泼汗。 ]*李绅: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 幽乌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 塔分朱雁余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 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刘禹锡: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 立见山僧来,遥从乌飞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惟丘墓。 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阴遽。 虎啸涯谷寒,猿鸣松杉暮。 徘徊北楼上,海江穷一顾。 日映千里帆。 鸦归万家树。 暂因惬所适,果得捐外虑。 庭暗栖还云,檐香滴甘露。 久迷空寂理,多为声华故。 永欲投此山,余生岂能误。 刘禹锡《虎丘见元相公题名怆然有咏》:渡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 因公蚤贵兼才美,不得多时在世间。 《登虎丘望海楼》: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 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清远道士《同沈恭子游虎丘》: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 四渍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 近峰何郁郁,乎湖渺弥漫,吟挽川之阴,步上山之岸。 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白云蓊欲归,青松忽消半。 客去川岛静,人来山鸟散。 谷深中见日,崖幽晓非旦。 闻子盛游遨,风流足词翰。 嘉兹好松石,一言常累叹。 勿谓余鬼神,忻君共幽赞。 *颜真卿《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不列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竭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皇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挹光尘。 *李德裕《追和颜真卿》: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 藏山在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尺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缪腾昔虎踞,剑没常龙焕。 潭黛人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 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 川晴岚气收,江春渣挞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褚彦回曰:凡人所称,常过其实。 唯见虎丘,则逾其所闻。 ]徒起兴公叹。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皮日休《追和清远道士诗序》:虎丘山有清远道士诗一首,其所称自殷周而历秦汉,迄于近代,抑二千年,未以鬼神白谓,亦怪之甚者。 格之以清健,饰之以俊丽,一句一字,若奋若搏。 彼建安词人倘在,不得居其右矣。 颜人师鲁公爱之,刻于岩际,并有继作。 李太尉卫公,钦清远之高致,慕鲁公素尚,又次而和之。 颜之叙事世典,李之属思也丽,并一时之寡和。 又幽独君诗二首,亦甚奇怆。 余嗜古者,观而乐之。 因总而为和答,(多《幽独》一篇,盖)不知孰氏之作。 其辞古而悲,亦存于篇末。 (《太玄》曰:太无方,易无时,然后为鬼神也。)噫,清远道十果鬼神乎,抑道家者流乎,抑隐君子乎? 词则已矣,人则吾不知也。 诗云: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 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锉,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乌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余清旦。 风人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余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陆龟蒙《追和清远道十》:一代先后贤,声容剧河汉。 况兹遭古士,复历苍崖窜。 辰经几十万,邈与灵寿玩。 海岳尚推移,都鄙固芜漫。 赢僧下高阁,独乌没远岸。 啸初风雨来,吟余钟呗乱。 如何炼精魂,万祀忽欲十。 宁为断臂忧。 肯作秋柏散。 吾闻邓官内,闩月自昏旦。 左右修文郎,纵横洒篇翰。 斯人久溟汉,得不垂慨叹。 庶或有神交,相从重兴赞陆龟蒙《补沈恭产诗序》:案清远道上诗题中,有沈恭子同游。 既为神怪之俦,得非姓氏谧为恭子乎? 赵宣子、韩献子之类耶? 恭于,美谧也。 而诗中有风流词翰之称。 岂独唱而不和者欤? 疑阙其文,以为恭子之恨。 乃作一章,存于篇中,亦补亡主义也。 诗云:灵质贯轩昊,遐年越商周。 自然失远裔,安得怨寡俦。 我亦小国胤,易名惭兑优。 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 携手桂枝下,属词山之幽。 风雨一以过,林麓飒然秋。 落口倚石壁,天寒登古丘。 荒泉已无夕,败叶翳不流。 乱翠缺月隐,衰红清露愁,览物性未逸,反为情所囚。 异材偶绝境,佳藻穷冥搜。 虚倾寂寞音,敢作杂佩酬。 *晁迥《游虎丘诗序》:余罢掌赋东阳,归次苏台。 时故人王士龙饮饯乎阊门,且口:虎丘山寺,吴中胜概,不越数里,可能游乎? 余沛然惬心,诺而偕往。 由枝派乘水与,啸清风,目幽趣。 棹工丛力,叶舟如飞。 拂白英以半开,萦红树以傍出。 造诣幽境,复无纤尘。 相与披烟萝,凌磴道,杳疑天外。 作为佛宫,俯临剑池。 呀若断岸,磊砢崷奉,不能形容。 肆凝览以东周,惜颓景之西匿。 一觞一咏,挹兴而还。 遂哉八章,以表嘉会。 时淳化叫载,白序。 诗云:饯别阊门复少留,故人邀我浣离愁。 施沾美酝乘渔艇,急棹斜阳到虎丘。 千占剑池呀怪石,一方金地枕清流。 归时眷恋情无限,不得从容秉烛游。 *王禹偁:藓墙围着碧孱颜,曾是当年海涌山。 尽把好峰藏寺里,不教幽境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行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 《游虎丘观白傅旧题因而有作》:乐天曾守郡,酷爱虎丘山。 一年十二度,五马来松关。 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问。 野性群麋鹿。 忘机狎鸥鹇。 乘兴即一列,兴尽聊白还。 不知使君贵,何似长官闲。 徒劳官职在天涯。 一望家园一泪垂。 不是虎丘多胜慨,拂衣归去已多时。 《吴王墓》:惜战吴王墓,秦帝欲开破。 应笑埋金玉,千年贾余祸。 小待虎迹销。 已闻鲍车过。 又是骊山头,炎炎三月火。 *陈尧佐:云际楼台树杪轩,孤松千尺耸平田。 危栏远思微吟好,隐隐秋帆半入天。 人间灵迹遍曾游,只欠吴门访虎丘,今日偶来无限感。 阖闾坟左剑池头。 *丁谓:久尘黄阁侍威颜,忽拥高牙出帝关。 玉佩乍辞文石陛,锦衣重到虎丘山。 仙飙时傍潺湲起,珍羽多从杳霭还。 官大宠深难得暇,林泉怀旧是偷闲。 *梅询:凤池初下陟孱颜,虎寺重游启旧关。 金钺传呼投钓渚,宝天辉映读书山。 卧龙昔日曾三顾,辽鹤千年始一还。 应为苍生须再起,草堂萝幄诅容闲。 *范仲淹: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净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惮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东南。 *蒋堂: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 古[谓诲涌也。 ]堆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 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 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 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 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 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 巍乎屹宝阎,仰之目睛眩。 中有明光书,丽若日星烜。 三朝所秘藏,百灵共幽赞。 兹焉真福庭,瞻者皆色洒。 复觉尘世非,恍如化城现。 塔顶拂彤霞,山脚环清川。 北崖宿雪寒,东阜晨曦暖。 阴森岩腹空,诘屈廊腰转。 秋磬落云端,宵灯耿天半。 处者病恼蠲,来者钝根遣。 予膺邦寄时,所历游屐遍。 不领旌旗行,恐惊禽鹿〔兽〕散。 扪萝穷邃深,据槛望平远。 寻幽既欢欣,访古或兴叹。 葬金坟已隳,淬剑池犹漫。 冰霰凋古杉,[皮、陆所咏古杉也。 ]朱丹浮断简。 [今秋崖下泉涌,得竹简数片,皆朱书,有古年号。 ]珍重讲石存,讥评鬼诗诞。 唐贤留风什,遗墨罗粉版。 险语悉冥搜,清景不可逭。 [李卫公、颜鲁公而下,篇什俱在。 ]国朝有笔札,岩壁刻棱婉。 刀稍君谟书,龙蛇不疑篆。 [蔡书剑池壁,篆生公台。 ]二美贲惮扃,千古骇人眼。 于时出世师,净住日营缮。 发缘善侣臻,毕力梓工僝。 绀宇生光辉,胜概如采珣。 海众咸安栖,宗风愈恢阐。 迦陵觉音清,石室惊筹满。 自惟挂缨归,心与纷拿断。 每来寻香刹,常得峨野弁。 久留莲漏移,相接犀谈款。 露井汲云浆,[山有陆鸿渐井。 ]冰瓮试芳荮。 最怜草树春,几爱烟岚晚。 愿借一庵石,于兹修止观。 林端生色美新晴,楼阁依山若画屏。 石坐最宜人选胜,剑池潜想地遗灵。 僧窗松竹冬尤茂,寺路烟霞昼亦冥。 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惮扃。 *张伯玉:东客从来过虎丘,橘花渡口维扁舟。 阖闾宫殿不可见,但对古塔寒飕飗。 忆昔吴王全盛日,水犀十万横吴钩。 楚山既掘荆人冢,越岭仍将勾践囚。 岂谓西施能破国,谁知麋鹿上台游。 惟有吴王在时月,夜深闲照剑(池)秋。 *王绅:山头古寺多陈迹,故国空余气象雄。 霸业已随流水去,阖闾坟草又西风。 *苏轼:入门无平地,石路穿细岭。 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湛卢谁复见,秋水光耿耿。 铁花秀者壁,杀气噤蛙龟。 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顽矿。 当年或未信,异类眼精猛。 胡为百岁后,仙鬼互驰骋。 窈然留清诗,读者为悲哽。 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 熙熙览生物,春意破凄冷,我来属无事,暖日相与永。 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 坐见渔樵还,新月溪上影。 悟彼良自哈,归田行可请。 《和刘孝叔会虎丘》:白简威犹凛,青山兴已浓。 鹤闲云作氅,驼卧草埋峰。 跪屐若可教,卜邻应更容。 因公问回老,何处定相逢,太常斋未解,不肯对纤秾。 只遣三千履,来游十二峰。 林空答清唱,潭净写衰容。 归去瑶台路,还如月下逢。 *朱长文《蒲章诸公唱和诗题辞》:虎丘之景,羞有三绝。 望山之形,不越岗陵。 而登之者,见层峰峭壁,势足千仞。 一绝也。 近临郛郭,矗起原隰。 旁无连属,万景都会。 西联穹窿,北亘海虞。 震湖沧洲,云气出没。 廓然四顾,指掌千里。 二绝也。 剑池泓淳,彻海浸云。 不盈不虚,终古湛湛。 三绝也。 兼是绝景,冠以佛宫。 宝塔精庐,重楼飞阁。 埼#152607;崚曾,梯岩架壑。 东南之胜,罕出其右。 故自晋、唐至于圣朝,儒无文士,宗工逸客,风什相继。 皆尝集绿吴郡诗,得虎丘之作七十余篇。 其遗落而失传者,又可胜道哉:左丞河东蒲公,自杭帅郓,弭节阊扉。 一登此山,坐小吴会,叹赏不已,形于咏歌。 于是枢密豫章章公、使君刘公、通守王君,欣闻嘉制,属而和之。 思与境会,情以辞宣。 高义薄云霞,正声阁钟律。 足以为海涌之荣观,中吴之美实。 使颜、李大句,刘、白高风,不专美于是矣。 蒲公又有六咏,刻之宅石云。 元祐三年四月,苏州州学教授朱长文题。 *蒲宗孟:长松绕步水湾环,寺据吴王冢墓间。 瘦石千层开碧玉,疏围十里裹青山。 壁从地上崭岩起,云出门前自在闲,零落生公讲台下,无人说法但空还。 *《游虎丘冈书钱塘旧游》:失却湖山恨去舟,新年无意作春游。 东风昨夜思笼井,晓雨全家人虎丘。 望见远峰疑石弄,[南高峰胜处。 ]误寻归路认花楼。 [沙河胜处。 ]明朝一出阊门去,清梦遥知在两州。 *章子厚:阖闾城外小层峦,瘦竹寒松敷里间。 并岸逢僧知近寺,入门凿石渐登山。 钝钩剑化空池在,幽独诗成白日闲。 游客幸无官事东,何须斋舫敛昏还。 传闻城角蚁行舟,自拥笙歌选胜游。 偶为寒江阻潮汐,再容清赏属林丘。 燕回吴苑风和雪,梦断钱塘月满楼。 尽把苏杭好烟景,醉吟将去诧东州。 *苏舜钦:重事飘然付一舟,吴山萧寺且淹留。 白云已有终身约。 酥酒聊驱万古愁。 峡束苍渊深贮月,岩排红树巧装秋。 徘徊欲出向城市,引领烟萝空自羞。 *杨备:阖闾城外古荒丘,云里钟声满寺楼。 白虎金晶人不见。 昔曾雄踞此山头。 《剑池》:三尺龙盘古列今,波光凝碧暮云深。 沈丝不断应无底,山脚池心彻海心。 《试剑石》:白刀凝霜照水寒,当时入匣便回銮。 岩前片石犹中断,切玉如泥也不难。 《生公讲堂》:海上名山即虎丘,生公遗迹至今留。 当年说法千人坐,曾见岩边石点头。 *孙靓:冬温阳久亢,一雪意颇快。 乘兴泛扁舟,出郭信如迈。 放棹得虎丘,恍然银色界。 瑶山夹细径,琼树偃曲盖。 引步列层楼,极目吴城隘。 飞鸾翔空中,千峰幂天外。 景虚云可凌,寒重酒易解。 群儿庆老翁,于此气不惫。 多病身如寄,长贫气白华。 只将穷事业,便当老生涯。 泥饮醉生吁,挑灯喜见华。 殷勤香火社,问病列毗耶。 惮客青鞋软,诗翁白帽斜。 惊回蝶棚栩,喜听鹊查查,推户风敲竹,登床雨散花。 匆匆一笑许,只履上青霞。 *程俱:四顾渺平野,孤撑见林丘。 常疑涌地出,倘复海所浮。 上有千人台,灵踪想前修。 无情肯深义,顽石亦点头。 下有百尺渊,神光干斗牛。 阴崖不见日,草木皆无秋。 两晋多达士,东亭抑其流。 结庐远车马,寄此山之幽。 一朝施白足,弃去如毛辅。 矧伊桑下宿。 肯作贾胡留。 寻壑复经丘,人看李郭舟。 藤花多背门,桐叶最知秋。 虎去藜藿尽,龙归蛙龟愁。 振衣临石壁,未羡习池游。 *何麒:平地涌岩壑,棱层惊大雄。 何曾远人世,直欲傍天宫。 白虎威灵在。 赤乌缘影空。 生公能说法,音与塔铃同。 *方惟深:晋人事高旷,听得多奇僻。 云岩佛广庐,曾为二王宅。 当时盘乐地,俯帅成今昔。 林泉亦余好,徘徊想遗迹。 那知非昔人,复作登临客。 《刺池》:云崖倚天开,苍渊下澄澈。 世傅灵剥飞,山石千丈裂。 神踪去不返,今作蚊龙穴。 是非漭难诘,岁久多异说。 惟当清夜来。 静赏潭上门。 《千人石》:生公天人师,讲法花雨堕。 当时听法众,片石千人坐。 山只常护持,山乌不敢污。 野人心茫然,傲荡多洒遇。 醉来不肯归,石上看云卧。 *方什荀:海涌起子田,禅扉古木间,出城先见塔,人寺始登山。 堂静参徒散。 巢唁乳鹤还。 沮龙求宝剑,曾此凿孱颜。 *王禹偁《剑池铭并序》:虎丘剑池,泉石之奇者也。 《吴地记》引秦皇主事,以为诡说。 考诸旧史。 则无问焉。 矧儒家者流,不寸语怪。 因为铭以辩之。 铭曰:茂苑之恻震之氵麋澡湄同,岩岩虎丘,沈沈剑池。 峻不可以帅视。 深不寸以下窥。 我疑乎大极作怪,化正好奇。 水物设险,山拔忌危。 陷其泉也,盖取诸坎,磔其石也,以象乎离、艮有止兆,蒙无亨期。 构此屯难,成乎险蛾。 直恐夏后,弗能导之。 岂惟秦皇,而能肇兹、盖其始也,一气发泄,两仪分别。 争融斗结,击搏而裂。 断壁双揭,摩云不彻。 翠秃青残,挫锐而中绝。 寒流下咽。 奔山未决。 雪壅雷收,拗怒而曲折。 蹙东湍濑,呀样洞穴。 鰌翻成窟,龙战行血。 匪自人力,盖从天设。 谁谓一举,登之惟艰。 谁谓一勺,挹之不竭。 池实自然,剑何妄传。 我欲涉道,如池之渊。 我欲立节,如石之坚。 位以道取,名以节全。 濡笔池心,勒铭山巅。 破众惑焉。 言余志焉。 *徐(辅)十:剑去池空一水寒,游人列此凭栏干。 年来是事消磨尽,只有青山好静看。 [《西清诗话》。 ] 发布时间:2025-08-20 16:04:4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