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吴郡志卷第二十一 内容: 人物二宋陆子真,吴人,晋太尉玩之曾孙。 自玩至子真父万载,世为侍中,皆有名行。 子真兄仲元,又为侍中。 子慧晓,仕齐有大名。 时人方之金、张二族。 子真,仕宋为海陵太守。 时中书舍人秋当见幸,家在郡。 子真不与相闻,闻者高之。 王僧达,贵公子孙,以才傲物,为吴郡太守。 入阊门曰:彼有人焉:顾琛一公两掾,英英门户;陆子真五世内侍,我之流亚。 后为中散大夫,卒。 *陆徽,字休猷。 为建康令,清平无私。 除平越中郎将,士庶爱咏。 为益州刺史,威惠兼著,蜀士安之。 卒于官,家无余财。 文帝痛惜之,谥曰筒子。 【梁〔孙〕杲、煦,仕梁。】齐陆慧晓,郡人,字叔明。 清介正立,不杂交游。 同郡张绪称之曰:江东裴乐也。 庐江何点常称:慧晓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了然。 慧晓与张融邻,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杨柳。 点叹曰:此池便是醴泉,此木便是交逊。 沛国刘琏,清介士也。 行至吴,谓人曰:吾闻张融与慧晓并宅,其间有水,此水必有异味。 命驾往酌,饮之曰:饮此水,则鄙吝之萌尽矣。 齐武帝为子庐陵王,求天下第一人为行事,乃使慧晓为长史行事。 卒官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赠太常。 三子:僚、任、任,并有美名,时谓之三陆。 *陆闲,字遐业,慧晓兄子。 有风概,仕齐扬州别驾。 知难将作,乃以疾不预州事。 刺史始安王遥光作乱,尚书令徐孝嗣启闲不预谋。 未及报,徐世摽害之。 子厥、绛、襄。 【襄仕梁。】*陆澄,字彦深,吴人。 祖邵,临海太守。 父瑗,州从事。 澄好学博览,无所不知。 永明中,领国子博士、尚书令。 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遇澄。 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 澄待俭语毕,然后读所遗漏敷百千条,皆俭所未睹,俭乃叹服。 卒官散骑常侍,谧静子。 澄,当世称为硕学,多坟籍,人所罕见。 撰《地理书》及《杂传》,死后乃出。 *陆超之,吴郡人,为江州刺史。 晋安王子懋,闻鄱阳、随郡二王死,欲起兵。 超之曰:事成则宗庙获安,不成犹为义鬼。 宣城公鸾,遣裴叔业袭寻阳。 子懋参军于琳之拔刃人斋,害子懋。 琳之劝超之逃亡,超之曰:人皆有死,此不足棹。 吾若逃亡,非唯孤亚曰安之眷,亦恐田横客笑人。 端坐俟命。 超之门生谓杀超之当得赏,密自后斩之。 头坠而身不僵,王元邈嘉其节,厚加殡敛。 *陆襄,字师卿,闲幼子。 梁昭明太子闻襄美行,引与共游处。 母尝卒患,医须三升粟浆。 时冬月日暮,求索无所。 忽有老父诣门,买浆量如方剂。 将酬直,无何失之。 时为〔谓〕孝感所致。 为鄱阳内史,有彭、李二家相诬告。 襄引入内室喻之,二人感悔,同载而还。 人歌曰:陆君政,无怨家。 斗既罢,仇共车。 郡人怀襄德化,立碑。 后为度支尚书,台城陷,还吴举义,迎萧宁为盟主。 为贼将吴子仙所败,忧愤卒。 襄,弱冠遭家祸,释服犹若军糖。 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口不言杀害五十年。 侯景平,追封余干侯。 又《颜氏家训》云:襄父闲被害,襄终身布衣蔬饭。 虽姜菜有切割者,皆不忍食。 居家,惟以掐摘供厨。 侄云公。 *陆云公,字子龙。 好学有才思,尝制《太伯庙碑》。 累迁中书黄门郎。 太清初卒。 张绩与云公叔襄书曰:非唯贵门丧宝,有识同悲。 其为士流称重如此。 从兄才子,亦有才名。 位至廷尉。 子琼,仕陈。 *陆杲,字明霞,徽孙。 少好学,工书画。 舅张融有高名,杲风韵举止颇类之。 时称曰:无对日下,唯舅与甥。 梁天监中,位御史中丞,幸直无所顾望,号不畏强御。 为义兴太守,宽惠为下所称。 卒官,特进谧质子。 杲素信佛法,持戒甚精。 著《沙门传》三十卷。 *陆煦,杲弟。 学有思理,位太子家令。 撰《晋曰书》未就。 又著《陆史》十五卷、《陆氏骊泉志》一卷,并行于时。 *陆罩,字洞元,杲子。 少笃学,多所该览,善属文。 仕梁太子中庶子,以母老求去。 公卿以下,祖道于征虏亭,皇太子赐黄金五十斤。 时人方之疏广,终光禄卿。 *陆倕,字佐公,慧晓幼子。 少勤学,能文。 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四卷,暗写还之,略无遗脱。 幼为外祖张岱所异,岱常谓诸子曰:此儿汝家阳元也。 与乐安任防友,暨商芸之徒,俱号龙门之游。 梁武帝雅爱侄才,敕撰《新漏刻》及《石阙铭》。 仕至太常卿。 子瓒,瓒早慧,十岁通经。 终于童子奉车郎。 陈陆琼,字伯玉,云公子。 幼聪慧,六岁为五言诗,有词采。 年八岁,于客前覆棋局。 号曰神童。 梁武帝召见,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 侯景乱,携母避地于县西乡。 勤苦读书,遂博学,善属文。 仕陈,累尚书殿中郎,诸大手笔并中敕付琼。 后迁吏部尚书,详练谱牒,雅有识监。 性谦俭,不自封殖,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 室宇不改,车服不华。 禄俸皆散之宗族,家无余财。 暮年知足,避权常谢疾。 母亡,后主自制志铭,朝野荣之。 琼哀慕过毁,卒。 有集二十卷。 *陆瑜,字干玉,琼之弟。 少笃学,美词藻。 与兄琰同仕陈晋安王府,时人比之二应。 瑜聪敏强记,受《壮》《老》于汝南周弘正,学《成实论》于僧蹈法师,并通大旨。 卒,赠光禄卿。 *陆琰,字温玉,琼从父弟。 父令公,梁中车宣城王记室参军。 琰幼孤,好学有志操。 仕陈,累迁直嘉德殿学士。 文帝以琰博学善占诵,引置左右。 尝使制《刀铭》,援笔即成,无加点窜。 使聘齐,年二十余,风气韶亮,占对闲敏,齐人倾心焉。 卒,赠司农卿。 琰寡嗜欲,鲜矜竞,游心经籍,晏如也。 所制文笔,多不存本。 后主求其遗文,得二卷。 *陆琛,字梁玉,琼从父弟,临川王长史丘公之子。 少警敏,事后母以孝闻。 陈后主时,坐漏泄禁中语,抵罪。 *陆缮,字士糯,侄兄子。 幼有志尚,以雅正知名。 陈文帝时为中庶子。 缮仪表端丽,进退闲雅。 文帝使太子诸王咸取则焉。 后拜御史中丞,以父终固辞,诏易廨宇居之。 大建中,与徐陵等参议政事。 卒,谧曰安子。 子辩慧,辩慧字敬仁。 年数岁,诏入殿内,应对进止,有父风。 侄见贤,亦方雅,位少府卿。 卒,谧平子。 *陆子隆,字兴世,郡人。 祖敞之,梁嘉兴令。 父悛,封氏令。 于隆,慷慨有志功名。 侯景之乱,张彪为吴郡太守,引为将帅。 及隋文帝讨彪,彪将皆降,唯子隆力战。 文帝义之,使领甲仗宿卫,迁都督荆州刺史。 绥集夷夏,甚得人和。 吏谐阙,求立碑颂美功绩,诏许之。 卒,谧威子。 弟子才,亦有干略。 从子隆,征讨有功,封始兴县子。 *陆庆,郡人。 少好学,通五经,尤明《左氏春秋》。 节操甚高,仕梁为娄令。 陈天嘉中,召为散骑侍郎,不就。 永阳王为吴郡太守,闻其名,欲与相见,辞以疾。 王微服穿壁观之,曰:陆君风神凝峻,殆不可测。 严君平、郑子真何以尚兹? 庆后筑室屏居,以禅诵为事。 故传经受业者鲜焉。 *陆山才,字孔章,吴人。 祖宝,梁尚书水部郎。 父况,中散大夫。 山才倜傥,好尚文史。 绍泰中,历散骑常侍,迁西阳、武昌二太守。 卒,谧筒子。 隋陆从典,字由仪,琼子。 幼聪敏,年八岁,读沈约回文《研铭》。 援笔拟之,便有佳致。 十二作《柳赋》,词甚美。 笃学业,博涉群书,位司徒掾。 陈亡,入隋为著作佐郎。 诏绩司马迁《史记》迄于隋,未就而卒。 *陆翔,郡人,隋文帝时以礼学自命。 【县《儒林郯灼传》】诩少习崔灵恩之礼。 人梁时,百济国表求讲礼博士,诏令诩行。 元嘉中,为祠部郎。 *陆搢,字士绅,吴郡人。 祖映,梁侍中。 父陟,咨议参军。 世有文集,搢不坠家声。 仁寿中,召补春宫学士。 大业中,为燕王记室。 唐贞观中,授朝散大夫,魏王府文学。 【《大业杂记》】唐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苏州吴人。 善名理言,以明经仕隋为司业,入殴中授经,王世元〔充〕僭号,封子玄恕为汉王,以德明为师,即其庐行东修礼。 德明耻之,服巴豆巨剂,僵偃壁下。 玄恕入拜床前,德明对之遗痢,不复开口,遂移病去。 太宗为秦王,辟为文学馆学士,以经授中山王承乾。 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卒。 论撰甚多,传于世。 子训信,麟德中,为左侍极检校右相。 *陆质,吴郡人。 柳宗元撰其《墓表》云:先生与天水啖助及趟康,能光明《春秋》之学,为《春秋集注》二十篇,《辩疑》七篇,《微指》二篇。 明章大中,发露公器,以尧舜为的,文武为首,周公为翼。 用是为天子争臣。 历尚书郎、国子博士、给事中、皇太子侍读。 永贞年,侍东宫。 明年天子践祚,先生终矣。 门人世儒,相与谧曰文通先生。 *陆元方,字希仲,吴人,陈给事黄门侍郎琛之曾孙。 举八科皆中,累转监察御史。 使岭外涉海,风涛惊壮。 元方曰:吾受命不私,神岂害我? 趣使济而风讫息,累迁鸾台侍郎,拜平章事。 元方素清谨,每进退群臣,武后必先访问,外秘莫知。 临终取奏稿焚之曰:吾阴德在人,后当有兴者。 卒,赠越州都督子象先、景倩、景融,皆美才知名。 *陆象先,器识沈邃。 举制科高第,累授中书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性恬静寡欲,识论高简,为时所推。 不附太平公主,玄宗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政尚仁恕。 卒赠尚书左丞相,谥文贞。 始象无名景初,睿宗曰:子能绍先德,是谓象贤者。 乃赐名。 *陆景倩,为扶沟丞,按察使覆州县殿最,以景倩为真清。 终监察御史。 *陆景融,美姿质,宽中而厚外。 博学工笔扎,政有风绩,迁工部尚书。 景融于象先,后母弟也。 象先被笞,景融谏不入,则自楚。 母为损威,人多其友。 *陆东之,元方伯父。 善书名家,官太子司议郎。 *陆余庆,元方从父,陈卫将军珣孙。 方雅有祖风,闭户诵书三年,以博学称。 举制策甲科,累迁太子桃庶子,封广平郡公。 既仕,好荐藉寒品晚进。 人有过,辄面折,退无一言。 风流敏辨,与陈子昂等善,时号方外十友。 武后时,虽极贵骤用,而戮不反踵。 余庆以道自将,虽仕,不赫赫,无悔尤。 开元初,终太子詹事,谧日庄。 *陆璪,字仲采,余庆子。 举明经,仕以清干称。 除洛阳令,推勒奸豪,人不敢犯。 不阿时宰,数忤贵近。 累徙西河太守,封平恩县男。 属邑多虎,前守设槛阱,璪至彻之,而虎不为暴。 *陆长源,字泳【旧史作泳之】,余庆孙。 性刚而赡于学,好谈《易》,无威仪,而清白自将。 罢汝州刺史,送车二乘。 曰:吾祖罢魏州,有车一乘,而圃书半之。 吾愧不及先人。 副董晋为宣武司马,以峻法绳骑兵,多所裁正。 军乱遇害,朝廷嗟怅,赠左仆射。 *陆蛰,字敬与,苏州人。 十八,第进士,中博学宏辞。 调邓尉,以书判拔萃,补渭南尉。 德宗立,遣黜陟使行天下。 蛰说使者,请以五术省风俗,八计听吏治,三科登隽义,四赋经财宝,六德保罢瘵,五要简官街。 时皆韪其言。 迁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 迁谏议大夫,仍为学士。 敷言宝参罪,罢学士。 以兵部侍郎知贡举参黜,乃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初蛰人翰林,年尚少,以材幸。 天子常以辈行呼而不名。 在奉天,朝夕进见,帝亲倚至解衣衣之。 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蛰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 论议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可为后世法。 *陆南金,字季孙。 开元初,岭南流人卢崇道逃还,伪称南金吊客,突入其舍,而道其情,南金匿之。 俄,事觉,诏御史捕按南金,当重法。 弟趟壁自言,匿崇道者我也,请死。 南金固言弟自诬不情。 御史怪之,赵壁曰:母未葬,妹未归,兄能办之。 我生无益,不如死。 御史惊,上状,玄不皆宥之。 南金知书史,履操谨饬,张说、陆象先以贤谓之。 终太子洗马。 *陆希声,景融四世孙。 博学善属文,通《易》、《春秋》、《老子》,论著甚多。 隐义兴,召为右拾遗。 时憸腐秉权,岁数歉,上言当谨视盗贼。 明年王仙芝反,昭宗闻其名,召为宰相,以太子少师罢。 卒,赠左仆射,谧曰文。 *陆宾虞,元方六世孙。 以文名,历侍御史。 *陆龟蒙,字鲁望,元方七世孙,宾虞子。 举进士,一不中,往从张搏辟,后居松江甫里。 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资无十日计,不少掇。 有田数十〔百〕亩,与江通,常苦饥,躬畚铺之勤。 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焉。 不喜与流俗交,虽造门不肯见。 不乘马,升舟设篷席,斋东书、茶龟、笔状、钓具往来。 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 自比涪翁渔父、江下丈人。 后以高士召,不至。 李蔚、卢隽〔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下而卒。 光化中,韦庄表龟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赠右补阙。 【《唐书》】龟蒙善为赋,绝妙。 人有收得赋林,皆缀缉属对,差次比拟,凡数首有题而未就,其用工如此。 【《谈苑》】龟蒙与颜莞、皮日休、罗隐、吴融为益友。 性高洁,家贫思禄。 与张搏为吴兴、庐江二郡淬,著《吴兴实录》四十卷,《松陵集》十卷,《笠泽丛书》三卷。 疾终,吴融为作傅,贻史官。 韦庄撰文,陆希声撰碑文,颜荛书。 【《北梦琐言》】*陆夸,自右拾遗除司勋郎中,弃官隐吴中。 诏召之,既在道,欧阳柜遗书诮其出处之遽,夸遂还。 柜,詹从子也,名亦高。 *陆亘,字景山,吴县人。 中举制科,迁太常博士。 礼史孟真练容典,倨横偃蹇,亘榜逐之,胥曹失色。 历兖、蔡、号、苏四州刺史,浙东观察使。 亘文名严重,所至以善政称。 卒,赠礼部尚书。 *陆徽之,字彦猷,常熟人。 高才博学,邑中推为乡先生。 建中靖国初,有诏求直言,徽之进对,与雍孝闻等力陈时政阙失,唱第日皆驳放。 大观末,彗星见,复收拾孝闻等,徽之已卒。 发布时间:2025-08-20 16:28:1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