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吴郡志卷第二十二 内容: 人物三顾琛,字弘璋,吴县人。 和曾孙。 祖履之,父谈,并为司徒左曹掾。 琛谨确不浮华。 孝建初,为吴郡太守,以起义功,封永新侯。 三年,竟陵王诞反,遗客陆延稔资书板琛及子弟官。 琛执其使斩之,遣二子送延稔首启闻,后复为吴郡太守。 琛虽贵达,吴音不变。 *顾凯之,字伟仁。 为山阴令,御繁以约,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自宋世为山阴,务筒而事理,莫能尚也。 后为吴郡太守,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觊之未尝低意。 或嫌其风节过峻,觊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 卒官湖州刺史,谥曰简子。 觊之常谓命有定分,非智力所移。 唯应恭己守道,信天任运。 而阊者不达,妄求徼幸,徒亏雅道,无关得丧。 乃以其意命侄愿作《定命论》焉。 *顾欢,字景怡,郡人。 聪敏好学,母亡,庐墓次,遂隐遁不仕。 开馆聚徒,受业者尝近百人。 太祖辅政,召为扬州主簿。 遣中使迎欢,及践昨〔阼〕,乃至。 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夫天门开阖,自古有之。 四气相新,缔裘代进。 今火泽易位。 三灵改宪。 天树明德,对时育物。 是以穷谷愚夫,敢露蠡管。 谨删撰《老氏献治纲》一卷,伏愿稽古百王,不以萏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 臣自足云霞,不须禄养。 陛下既远见寻求,敢不尽言。 言既尽矣,请从此退。 武帝永明元年,诏征为太学博士,同郡顾黯为散骑郎,俱不就。 *顾黯,字长孺。 有隐操,与顾欢俱召,俱不赴。 *顾子乔,吴人。 梁武陵王府参军事,以儒术知名。 子烜,烜梁临贺王记室,亦以儒术知名。 子野王,仕陈。 *顾宪之,字士思,觊之孙。 性尤清直,宋元徽中为建康令,为政甚得人和。 故都下饮酒淳〔醇〕旨者,辄号为顾建康,言其清且美焉。 仕齐,为衡阳内史,出公禄葬疫死者。 王复叹曰:顾衡阳之化,至矣。 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儋石。 及归,环堵不免饥寒。 梁天蓝中卒。 遗令勿设灵筵,朔望祥忌,权安小床,勿用牲牢,设香灯下,素馔而已。 所著文数十篇。 *顾协,字正礼,吴人,晋司空和六世孙。 年数岁,外从祖光禄大夫张永,尝携之游武丘山,问欲何戏? 协曰:正欲枕石漱流。 初举秀才,沈约览其策,叹曰:江左以来,未有斯作。 为湘东王记室参车。 有诏举士,湘东王表荐曰:协行称闾里,学兼文义。 服膺坟素,雅量邃远。 安贫专静,奉公抗直。 年几六十,室无妻子。 臣言欲于官人,申其屈滞。 协苦执静退,立志难夺,可谓东南之遗宝。 昔孔愉表韩缵之子亮庾,荐翟阳之德臣,虽未齿二臣,协实无断两士。 【见《文苑英华》】累迁常侍,卒官,无衾以敛。 武帝为举哀,谥温子。 协初焉廷尉,正冬,服单薄。 寺卿蔡法度欲解襦与之,惮其清严,不敢发口。 自丁艰忧,终身布衣蔬食。 少时将聘舅息女,未成婚而协母亡。 免丧后,不复娶。 年六十余,此女犹未他适。 协义而迎之,晚虽判合,卒无嗣息。 博极群书,撰《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文集》十卷,并行于世。 *顾野王,字希冯,烜子。 七岁知五经大指,九岁能属文,十岁随父之建安,作《建安地记》。 长则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字,无所不通。 又善丹青,时人称绝。 侯景之乱,归本郡。 召募乡党,随义军援都。 体素清赢,裁长六尺。 又居丧过毁,殆不胜哀。 及伏〔仗〕戈被甲,陈君臣之义,逆顺之理,抗辞作色,莫不壮之。 陈天嘉中卒,官光禄卿、知五礼事。 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物无过辞失色。 视其容貌,似不能言。 其厉精力行,皆人所莫及。 撰《玉篇》、《与地志》、《符瑞圃》、《顾氏谱传》、《分野枢要》、《绩洞寅记》、《玄象表》,又撰《通史要略》、《国史纪传》,未就而卒。 *顾彪,吴人。 以《春秋左氏》授朱子奢,名于世。 *顾嗣胤,吴人。 父览,隋秘书学士。 胤,永徽中修国史。 撰《太宗实录》。 又论次国史,有劳,封余杭县男,终司文郎中。 子琛,武后时拜相。 *顾少连,字夷仲,吴人。 擢第,补登封主簿。 邑有虎孽,少连命塞陷弃,移文岳神,虎不为害。 德宗幸奉天,徒步诣谒,授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阅十年,以谨密称。 裴延龄方横,无敢忤者。 少连酒酣,挺笏谓曰:段秀实笏击贼臣,今吾笏将击奸臣。 奋且前,元友直劝解之。 改京兆尹,东都留守。 表禁苑及汝闲田,募耕以便民。 阅武力,利钟仗,号良吏。 卒,封本县男,赠右仆射。 谥曰敬。 始,少连携少子师闵奔行在,有诏同止翰林院。 车驾还,授同州参军。 韦夏卿撰《少连神道碑》,谓顾氏复徙吴会,自晋司空和、洎梁给事中耀,至少连十三代矣。 又云,少连父望,慕伯鸾、于陵仲子安贫履道,不辱其身。 该通六经,高贯百氏。 究天人之际,尽性命之端。 观夏卿所述望,盖耆儒隐君子也。 又云,子师闵,以拔萃甲科。 次师安等三人,非少子也。 碑见《文苑英华》。 *顾禧,字景繁。 祖沂,字归圣,知龚州。 父彦成,字子英,两浙运使。 皆有贤名。 禧虽受世赏,不仕。 居光福山中,闭户读诵,博极坟典。 所著书甚富,注苏文忠公诗尤详。 绍兴间,郡以遗逸荐,闲居五十年不出,名重乡里。 *顾襄,字公甫,郡人。 太学上舍生,名声籍甚。 熙宁九年登第,召焉太学正。 卒,归葬虎丘。 戴颐,字仲若。 父逵,隐遁有高名。 颙以父不仕,复修其业。 自桐庐徙居吴,吴下士人,共为筑室。 聚石引泉,植林开涧。 少时繁密,有若自然。 乃述庄周大旨,著《逍遥论》、《礼记中庸篇》。 三吴守将及郡内衣冠,要其同游野泽,堪行便去,不为矫介。 宋国初建,辟召,并不就。 文帝每欲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宴戴公山下也。 *陈遗,郡人,宋初为郡吏。 母好食铛底饭,遗在役,常带一囊。 每煮食,辄剥其焦以贻母。 后孙恩乱,聚得数斗,恒带自随。 及败逃窜,多有饿死,遗因此得活。 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 遗还,入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 【《南史》】*何求,字子有,其先庐江人。 何氏过江,自司空充并葬吴西山,为吴人。 求除中书郎,不拜。 隐居波若寺,足不逾户,人莫见其面。 宋明帝崩,出奔国哀,除永嘉太守。 求时寄住南涧寺,不肯诣台。 乞于寺拜受,见许。 一夕,忽乘小船逃归吴,隐武丘山。 齐拜大中大夫,又不就。 【弟点,仕梁。】*杜京产,郡人。 少恬静,闭〔无〕意荣宦。 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称疾去。 除奉朝请,亦不就。 永明十年,孔稚圭、陆澄、虞惊、沈约等表荐之曰:窃见吴郡杜京产,洁静为心,谦虚成性。 通和发于天挺,敏达表于自然。 学遍玄儒,博通史子。 流连文艺,沉吟道奥。 奉初之朝〔朝请〕,挂冠辞世,遁舍家业,隐于太平葺宇穷岩,采芝幽涧。 耦耕自足,薪歌有余。 确尔不群,淡然寡欲。 麻衣藿食,二十余载。 虽古之志士,何以加之? 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 则岩谷含欢,薜萝起抃矣。 不报。 建武初,征为员外散骑侍郎,京产曰:庄生持钓。 岂为白璧所回。 辞疾不就。 *陈景尚,吴人。 善讲诵,道释中皆不可及。 制《灵书经》,大行于世。 梁邵陵王甚重之。 【《抱朴子》】*何点,字子皙,求之弟。 居丧,几至灭性,真素通美,博通群书。 善谈论,无所与屈。 世以点为孝隐士,弟嗣为小隐士,士大夫多慕从之。 兄求,卒于武丘。 点菜食,不饮酒。 三年,腰带灭半。 宋、齐之间,累诏不就。 尝患渴,累岁不愈。 后在吴中石佛寺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自此而差,时人以为淳德所感。 弟嗣〔胤〕。 【本名,犯太祖庙讳。】*何嗣〔胤〕,字子季,仕齐为中书令,领临海巴陵王师。 拜表解职,不待报,辄去。 二兄求、点,并栖隐,求无卒。 至是嗣〔胤〕又隐世,号点为大山,嗣〔胤〕为小山,亦曰东山兄弟。 号何氏三高。 嗣〔胤〕家世少寿,惟祖尚之至七十二,嗣〔胤〕年登祖寿以上。 世皆葬吴西山,乃移还吴。 至吴,居武丘山西寺,讲经论学,僧复随之东境。 守宰经途者,莫不毕至。 戒杀,有虞人逐鹿,鹿径来趋嗣〔胤〕。 伏而不动。 又有异鸟如鹤,红色,集讲堂,驯如家禽。 年八十六。 *孙修道,吴人,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 子场,仕陈。 *皇侃,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孙。 少好学,师事贺场。 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尤明三《礼》、《孝经》、《论语》。 仕梁国子助教,召入寿光殿说《礼记》义,武帝善之,加员外散骑侍郎。 侃性至孝,日诵《孝经》二十遍。 丁母忧,还乡,卒。 听撰《论语》、《礼记》义我,见重于世。 *孙玚,字德琏,吴人,父修道。 玚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 仕梁,以车功封富阳侯。 陈初,王琳立萧庄于郢,召场都督郢州刺史。 周将乘虚攻之,场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遂尽有中流之地。 奉表归陈,封襄县侯,召为领军将军。 文帝谓曰:昔朱买臣愿为本郡卿。 岂有意乎? 改吴郡太守,给鼓吹一部,改镇公安。 为邻境所惮,累迁五兵尚书。 卒议曰桓。 玚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 通性泰,有财散之亲友。 家庭穿筑,极林泉之致。 歌钟舞女,当世罕俦。 尝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之。 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巧思过人,为起部尚书。 军国器械,多所创立。 后主数幸其宅,赋诗述勋德。 及卒尚书令。 江总为之铭志,后主又题铭后四十字,遣左户尚书蔡征就宅,宣敕镌之。 略曰:天长路远,岁久灵多。 功名未勒,此意如何。 时以为荣。 玚二十子,次子训,颇知名。 仕至高唐太守。 *杜之伟,郡人。 陈武帝命以经授衡阳献王昌。 *孙超之、全景文,皆郡人。 微时,尝与沈攸之共乘小船出都。 有人止而相之曰:君三人皆当至方伯,不验,便是相书误耳。 后超之果为广州刺史。 景文字弘达,齐永明中,卒于光禄大夫。 *潘徽,字伯彦,郡人。 性聪敏,受《礼》于郑灼,受《毛诗》于施公,受《书》于张冲,讲《庄》、《老》于张讥。 并通大义,尤精三史。 善属文,能持论。 秦孝王俊,令徽于马上为赋,行一驿而成。 复令为万字文。 炀帝时为京兆郡博士。 *褚辉,字高明,郡人。 以礼学称于江南。 炀帝微天下儒士,集内史省讲论。 辉博辩,无能屈者。 擢太学博士。 撰《礼疏》百卷。 徐孝颖,吴人。 祖膦,梁侍中、石阳侯。 父枢,陈尚书起部郎。 孝颖,勤学多览,善属文。 性至孝,丁母忧。 三年缞绖不离身。 经冬不御绵绩,形体骨立,杖而能起。 每哭临,哀声彻于郡邑,闻者亦为陨涕。 尚〔尝〕在园中昼卧,见人盗菜,徐转身向里,恐盗见之。 其仁行谦退,皆此类也。 仕炀帝,为学士、校书郎。 【《大业杂记》】*朱子奢,吴人。 从乡人顾彪授经,善文辞。 贞观初,持节使海外。 平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之憾。 子奢有仪观,夷人尊畏之。 累迁谏议大夫。 唐初,太庙止四室,子奢始发七庙之议。 帝欲观起居记录,子奢曰:陛下所举无过,事虽见无嫌。 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 史宫全身畏死,则悠悠千载尚有闻乎? 子奢性乐易,能剧谈,以经谊缘饰。 每侍宴,帝令论难群臣,恩礼甚笃。 *史德义,昆山人。 咸宁初,隐居武丘山,以琴书自适。 或骑牛带瓢,出人郊郭东市,号为逸人。 高宗闻其名,召赴洛阳。 寻称疾归,公卿皆赋诗饯别,德义亦以诗留赠,其文甚美。 天授初,江南道宣劳使周兴表荐,则天征赴都。 诏曰:苏州隐士史德义,志尚虚玄,素履真确。 谦冲彰于里闬,孝友表于闰庭。 固辞征辟,长往严陵之濑。 多谢簪裾,高蹈愚公之谷。 风操可知,启沃攸伫。 特宜优奖,委以谏曹,授谏议大夫。 后放归丘壑。 朱佐日,郡人。 两登制科。 三为御史。 子承庆,年十六,登秀才科,代济其美。 天后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是谁作? 李矫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 赐彩百疋,转侍御史。 承庆尝为昭陵挽词,入高等。 由是父子齐名。 【《翰林盛事》】*陶岘,昆山人。 文学自许生知,八音通晓。 不谋宦游,富田业,择人不欺者,悉付之,身泛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制三舟:一自载,一置宾客,一贮饮馔。 与客孟彦深、孟云卿、焦遂共载。 逢佳山水,必穷其胜。 开元末,名闻朝廷。 经过郡邑,靡不招之,岘不肯来。 自谓糜鹿野人,非王公上客。 亦有不招而自诣者。 吴越之士,号为水仙。 常慕谢康乐之为人,言终当乐死山水。 浪迹垂三十年,后游襄阳西塞,归老于吴。 *归崇敬,字正礼,吴县人。 治礼家学,多识容典,举博通坟典科第一。 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 大历初,以仓部郎使新罗,遇风涛,舟几坏。 众谋易单舸,崇敬不肯独济。 风讫息,使还,囊橐惟衣服,东夷传其清德。 迁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余姚郡公,表归上冢。 宠赐赠帛,儒先以为荣。 卒赠仆射,谥日宣。 论撰数十篇。 *归登,字冲之,崇敬子。 事继母笃孝,举孝廉高第,又策贤良。 性温恕,尝慕陆象先为人。 贞元初,为右拾遗。 裴延龄得幸右补阙,熊轨易疏论之,以示登。 登动容曰:愿窜吾名,雷霆之下,君难独处。 同列有所谏正,辄联名无所回讳。 转起居舍人,几十五年,退然远权势,终不以淹晚概怀。 顺宗为太字,登父子侍读宪宗,问政所先? 知帝睿而果于断,劝顺纳谏争,内外传为谠言。 进工部尚书,封长洲县男,谥曰宪。 *归融,字章之,登之子。 开成初,拜御史中丞。 湖南观察使虑周仁取羡钱亿万进京师,劾奏,请还所进,代贫民租入。 历兵部尚书,封晋陵郡公。 会昌后,儒臣少,朝廷礼典,多奉融议。 *沈既济,吴人。 经学该明,有良史才。 召拜史馆修撰,议则天皇后进非以德,请省其纪。 位礼部员外郎。 *沈传师,字子言,既济子。 材行有余,能治《春秋》。 工书,有楷法。 举进士。 礼部侍郎权德与,于门生中推为颜子。 复登制科,累拜尚书右丞、湖南江西观察使。 吏治严明,吏不敢罔,以廉靖闻。 人为吏部侍郎,卒赠尚书。 传师性夷粹无竞,更二镇十年,无书贿人权家。 初拜官,宰相欲以姻私托幕府者。 传师拒曰:诚尔,愿罢所授。 故其僚佐如李景让、萧宾、杜牧,极当时选。 治家不威严,闰门自化。 兄弟子姓属,无亲疏,衣服饮食如一。 问饷姻家故人,帑无储钱,鬻宅以葬。 *沈询,字诚之,传师子。 能文辞,累迁昭义节度使。 治上简易,人皆便安。 卒,赠兵部尚书、左散骑常侍。 *徐岱,字处仁,苏州人。 本农家子,于学无不通,辩论明锐,座人常屈。 终给事中、史馆修撰。 *于公异,吴人。 进士擢第,李晟表为书记。 破朱泚,公异为露布曰:臣既肃清宫禁,只奉寝园。 钟筐不移,庙貌如故。 帝览泣下曰:谁为之辞? 或以公异对,帝咨叹一再。 然仕不振而卒。 *丁公著,字平子,吴人。 幼丧母,七岁见邻媪抱子,哀感不食。 请于父绪,愿绝粒学老子道。 稍长,父勉敕就学,举明经,授校书郎,不满秩,辄去侍养。 父丧,负土作冢。 貌力臒慑,见者忧其死孝。 观察使表上至行,诏刺史存问,赐东帛,旌表其闾。 后为皇太子诸王侍读,著《太子诸王训》十篇。 穆宗立,未听政,召居禁中。 条询治理,且许以相。 公著陈逊牢切,辞疾求外,所至以清静闻。 终太常卿。 公著清约守道,每进一官,辄忧见颜间。 四十丧妻,终身不畜妾。 及卒,天下惜之。 发布时间:2025-08-20 16:35:3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