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吴郡志卷第二十四 内容: 人物五张裕,字茂度,敞之子。 为广州刺史,绥静百越,岭外安之。 解职还家,征为都官,固辞以疾,就加金章紫绶。 茂度内足于财,自绝人事。 经始本县之华山为居止,优游野泽,如此者七年。 为会稽太守,有吏能,职事甚理。 卒于官守,谧曰恭子。 子演,位太子中舍人。 弟镜、永、辩、岱,俱知名,时谓张氏五龙。 *张镜,裕之次子。 少与颜延之邻居,延之常谈义,饮酒喧呼。 镜静默无言声。 后镜与客谈,延之从篱逞闻之,取胡床坐听。 辞义清深,延之心服。 谓客曰:彼有人焉。 由是不复酣叫,仕至新安太守。 *张永,字景云,裕之第三子。 涉猎书史,能为文章,善隶书。 骑射杂艺,触类兼善,又有巧思。 大为文帝所知。 纸墨皆自营造,上每得永表,启辄执玩,咨嗟自叹供御者不及。 授扬威将军,都督诸将、经略河南,后为青、冀二州刺史。 统诸将讨薛安都,封孝昌县侯。 改吴郡太守,迁南兖州刺史,加都督。 永少便躯驰,志在宣力。 其为将帅,能与士卒同甘苦。 年虽老,志气不衰。 子镶,仕齐。 *张岱,字景山,裕之幼子,仕为东迁令。 殷冲为吴兴太守,谓人曰:张东迁栖迟下邑,名器方显,终当大至。 历临海、豫章、晋安三王府咨议,自谓一心可以事百君。 我为政端平,待物以礼。 悔吝之事,无由而及。 徙益州刺史,益上安其政。 齐建元初,为吴郡太守。 高帝知岱历任清直,至郡末几,手敕曰:大郡任重,未欲回换。 但总戎务殷,宜须望实。 今用卿为护军,加给事中。 岱拜竞,诏以家为府。 武帝即位,复为吴兴太守,更以宽恕著名。 迁南兖州刺史,未拜。 卒溢贞。 *张邵,字茂宗,裕之弟。 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 唯邵情礼弥谨,流涕追送。 时寇乱年饥,又资缉其妻子。 武帝以邵勤练忧公,补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 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临沮伯。 卒谧曰筒。 遣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轿车,诸子从焉。 子敷。 *张敷,字景胤。 生而母亡,年数岁,问之,便有感慕之色。 求母遗物,唯得一扇,缄录之。 每感思,辄开笥流涕。 性整肃,风韵甚高。 好请玄书,兼属文论。 少有盛名,帝见而爱之。 与高士宗少文谈系象,少文曰:吾道东矣。 于是名价日重。 宋武帝召见,奇之。 曰:真千里驹也。 仕至黄门侍郎、后军司徒、左长史。 父亡,十余日始进水浆。 葬毕,不进盐菜,毁瘠成疾,未期而卒。 孝武旌其孝,追赠侍中。 名其所居曰孝张里。 *张畅,字少微,讳之子。 少与从兄敷、演、镜齐名,为后进之秀。 元嘉中,累迁安北长史。 魏太武南侵,至彭城。 畅于城上,与魏尚书李孝伯语,吐属如流,音韵详雅,风仪华润。 魏人相视叹息。 改为南谯王义宣长史。 元凶杀逆,义宣举兵。 畅哀容俯仰,荫映当时,见者皆愿为尽命。 事平,封夷道县侯。 义宣有异图,畅遣门生苟僧宝下都,因颜竣陈义兴〔宣〕衅状。 义宣败,畅见原,转侍中、会稽太守。 卒谧曰宣。 *张绪,字思曼,演之子。 少知名,清筒寡欲。 从伯敷及叔父镜,并贵异之。 镜语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 谢敷云:是我辈人。 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谈。 袁粲谓有正始遗风。 出为吴郡太守,齐建元初,为中书令。 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 王俭尝云: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 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否? 长于《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 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 见者肃然,如在宗庙,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 益州献蜀柳,状若丝缕。 武帝植之灵和殿前,赏玩咨嗟。 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时每朝见,世祖目送之。 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 其见赏如此。 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 清言端坐,或竞日无食。 门生见绪饥,为之办飧,然未尝求也。 死之日,无宅以殡。 遗命作芦葭需车引,柩上置杯水香火,不设祭焉。 溢简子。 子充,仕齐。 *张镶,字逸祖,永之子。 仕宋,不欲前兄璋处禄,免官不拜。 遭永丧,还吴。 升明元年,刘秉有异图。 弟遐为吴郡,潜相影响。 齐高帝密令镶取遐,诸张世有豪气,镶与叔恕领兵十八人入郡,斩之,郡内莫敢动者。 (事捷)。 告张冲曰:镶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即)授吴郡守,锡以嘉名,封义成县侯。 郡人顾皓、陆闲,少年未知名,镶引为纲纪,后并立名,皆以为知人。 镶以既有国秩,不取郡俸。 高帝敕上库别藏其俸,以表其清。 郁林之废,朝臣参承明帝,镶托脚疾不至。 见朝廷多难,屡启还吴。 梁天监中卒。 弟稷,子率,并仕梁。 *张冲,字思约,敷弟,东之子。 母戴颐女,有仪范,张氏内取则焉。 冲少有至性,仕齐为青、冀二州刺史。 冲父初卒,遗命曰:祭我必以乡土所产,无用牲物。 冲在镇,四时还吴取果菜,流涕荐焉。 后迁郢州,封定襄侯。 梁武帝起兵,手书喻意,又遣辩士说之,冲确然不回。 明年,梁兵围之,冲固守不出。 病将死,属府僚以诚节,言终而卒。 赠散骑常侍、护军将军。 张融,字思光,畅之子。 弱冠有名,神明俊出,机辩如流。 道士同郡陆修静,以白鹭羽尘尾扇遗之。 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 仕宋,为封溪令。 路经嶂崄,獠贼执融将杀食之。 融神色不动,方作洛生咏。 贼异之,而不害也。 融风止诡越,见者惊异聚观。 齐高帝素爱融,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善草书,常自美其能。 帝曰:卿书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 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 义宣之乱,官军欲杀融父畅,张兴世以袍覆畅而坐之,得免。 兴世卒,融著高履,负上成坟。 兴世子欣,时坐罪当死。 融又启竟陵王欲代欣时死,王义之。 建武中病卒。 遗令建白无,不设祭。 三千买棺,无制新衾。 有《玉海集》行于世。 张氏前有敷、演、镜、畅,后有充、融、卷、稷。 弟宝积。 *张宝积,何点谓为保家之主。 永元中,乘腰与谒萧颖胄,举动自若。 颖胄问何至之晚? 答曰:自本朝危乱,四海横流。 既不能为比干之死,实末忍为微子之去,是以至晚。 颖胄深善之。 后仕御史中丞。 *梁张稷,字公乔,镶之弟。 幼有至性,所生母丧,常设神坐。 出告反面如事生,州里谓之淳孝。 父母没,庐墓六年。 性疏率明悟,有才略。 仕齐街尉卿,东昏之难,为梁武佐命,然常愧之。 徐道角作乱,见害。 奉禄皆颁亲,故家无余财。 与族兄充、融、卷并知名,时号四张。 子嵊,侄率,率弟盾。 *张卷,字令远,稷族兄。 少以和理著称,能清言。 仕至都官尚书。 *张嵊,字四山,稷子。 少笃孝,年三十余,犹斑衣受稷杖。 方雅有志操,能清言,感家祸,终身蔬食布衣,不执刀刃,不听音乐。 仕梁湘东王长史,王为之筮,得节卦,谓嵊曰:卿后当东人为郡,恐不得终其天年。 嵊曰:贵得其所耳。 为吴兴太守,侯景图建邺,遣弟伊率兵赴援,贼将刘神茂遣使说嵊,嵊斩其使。 景遣侯子鉴击嵊,嵊车败,释戎服,坐听事。 贼临以刃,不屈。 执送景,将舍之。 嵊曰:速死为幸。 与子孙同遇害者十余人。 景欲存其一子,嵊曰:吾一门已在鬼录,不就尔处求恩。 于是皆死。 元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谧忠贞子。 弟睾。 亦知名。 *张率,字士简,镶之子。 性宽雅,十二能属文。 每日限为文一篇,至年十六,凡作二千余篇。 陆少玄家有书万卷,率尽读之。 齐建武中,举秀才,沈约目为南金。 梁武帝时,为文德待认。 帝见其文,曰: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谓兼二子之全矣。 又谓曰:卿东南物望,名家奇才,若复以礼律焉意,便是宰相才,秘书丞,天下清官。 东南望胄,未有为之者。 今以相处,为卿定名誉。 寻以为秘书丞,出为新安太守。 率嗜酒,于家务尤忘怀。 自少属文,《七略》及《艺文志》所载诗赋,今亡其文者,并补作之。 所著《文衡》十五卷,《文集》四十卷,行于世。 *张盾,字士宣,率之弟。 以谨重称,为湘东王记室。 出监富阳令,廓然独处,无所用心。 身死之日,家无遗财,唯有《文集》并书千余卷,酒米数瓮而已。 *张种,字士苗,永从孙。 祖辩,宋大司农。 父略,太子中庶子。 种少恬静,居处雅正,傍无造请。 时人语曰:宋称敷、演,梁则卷、充。 清虚学尚,种有其风。 仕梁始丰令。 母卒,毁瘠过甚。 又迫凶荒,未葬。 服虽毕,居家饮食,常若在丧,景平初,王僧辩以闻,起为中从事。 并为具葬礼,葬讫。 方即吉,陈武帝受禅,累迁中书令。 种沈深虚静,识量宏博,时以为宰相之器。 卒赠特进,溢元子。 种虽历显位,家产屡空。 终日晏然,不以为病。 *张棱,仕梁。 种之弟,清静有识度,位司徒左长史、光禄大夫。 *张充,字延符,绪之子。 少好逸游,尝臂鹰牵狗吴西郭中。 年三十,便修改,多所该通,尤明《老》《易》,能清言。 与从叔稷,俱有令誉。 仕齐,历尚书殿中郎。 王俭用事,方聚亲宾,充毅巾葛帔,至便求酒。 言论放逸,一坐尽倾。 迁义兴太守,为政清净,人为侍中。 梁武帝兵至建邺,东昏遇祸。 百官集西钟下,召充,充不至。 历梁吏部尚书,居选以平允称。 迁尚书仆射,顷之,为吴郡太守。 卒谧穆子。 *张绎,字士和,郡人。 学道讲经,理致深密,词端华辩,当时所宗。 梁武帝雅相钦赏。 时陶隐居著《法检论》,明释老二教。 绎往复讨论,甚有条理,隐居嘉焉。 专心道法,居贫守约。 善八体书,别制云篆。 作《茅山南洞碑》,甚工。 【《太平经》】*张昭,字德明;弟干,字元明,吴人。 昭幼至孝,父叹病消渴,嗜鲜鱼,昭结网捕鱼以供。 弟干,聪敏好学,亦有至性。 父卒,兄弟并不衣绵,不食盐醋,日食一升麦屑粥。 每感恸,必欧血。 父服未终,母陆氏又卒。 兄弟毁瘠骨立,家贫未得大葬。 布衣蔬食,十有余年。 衡阳王伯信临郡,举干孝廉,固辞。 兄弟因毁成疾,昭一目失明,干亦中冷苦癖。 年未五十,并终于家。 嗣息俱绝。 *张仲,字叔玄,郡人。 仕陈左中郎将。 好覃思经典,撰《春秋义略》、《丧眼》、《孝经》、《论语义》、《前汉音义》。 官至汉王侍读。 *张后胤,字嗣宗,昆山人。 祖僧绍,梁零陵太守。 父冲,陈国子博士。 入隋为汉王谅并州博士。 后胤以学行禅其家,以经授太宗,封新野县公。 终散骑常侍,谧曰康。 *张承休,后嗣〔胤〕孙。 张说撰其《墓志》云:后嗣〔胤〕之子小师,小师生承休。 承休希言笃行,去华崇实。 非法不由,非礼不动。 精于理物,敏于从政。 历朝议大夫、上柱国、恒州刺史。 说之文曰:昌〔阊〕门一分,辉我诸侯。 盖居昌〔阊〕门云。 *张镒,字季权,后嗣五世孙。 父齐丘,朔方节度使,东都留守,谧贞献。 镒累殿中侍御史,将救卢枞死,白其母曰:枞免而镒贬。 默则负官,贬则为太夫人忧。 母曰:儿无累于道,吾所安。 遂执正其罪,坐贬抚州司户。 建中二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卢杞忌镒刚直,挤之,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 帝幸奉天,镒罄家资,将自献行在。 营将李楚琳尝事朱泚,夜率其党作乱,遂遇害。 史臣曰:镒暴忠王室,为贼奸所乘,以殁其身。 盖福善祸淫之训,有时而挠。 要躬可陨,而名与岱、嵩等矣。 *张从师,郡人。 张说撰其《墓志》云:河南府法曹参军,有唐逸士吴郡张从师,冲和纯粹,辩博闳达,卓荦好古,傥荡逸群。 秀才高第,历官五政。 忘怀乐道,如浮云无心,野鹤独立。 上元二年终,葬虎丘西原。 子惟俭、惟静,弱岁皆精《左氏》、《台梁》、《春秋》。 弟从申,时为秘书省正字。 从师祖损之,隋侍御史水部郎。 损之生泫,硕学丽藻,名动京师,从师之父也。 从申自有时名,书法甚高。 *张旭,吴人。 草书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或以头濡墨而书。 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 世呼张颠。 初仕为常熟尉,有老人陈蝶求判,宿昔又来,旭怒其烦。 老人曰:观公笔迹奇妙,欲以藏家尔。 旭因问所藏,尽出其父书。 旭视之,天下奇笔也,自是尽其法。 后人论书,欧、虞、褚、陆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 传其法,惟崔邈、颜真卿。 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张仅,字几道。 与里人顾棠,字叔思,皆客于王荆公。 公作《三经义》,二人与焉。 仅至著作佐郎卒。 方于通作挽诗,极哀楚,诵者为出涕。 吴人因门子通为方挽诗。 吴郡声名顾舆张,龙门当日共升堂。 青衫始见登华省,丹旐俄闻入故乡。 含泪孤儿生面垢,断肠慈母满头霜。 可怜十载人间事,不及南柯一梦长。 发布时间:2025-08-20 16:42:5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