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吴郡志卷第二十七 内容: 人物八颜孚,字端中,长民幼子。 崇宁问,有声大学,士行甚美,每试必居前列。 时入目为颜夫子,争愿识其面。 与兄采,相继高科。 孚擢第,未几早卒。 *郑景平,字希尹,居带城桥。 刚正不挠,所莅官,有廉介称。 尝为大理官,每有疑狱,中夜拜祷,蕲得其情。 请老家居,朝廷以其能,诏复起知饶州。 数月,复拂衣归。 或问故? 答曰:天子命景平为郡守,当以抚字为职。 乃不得行志,今日须金若干,明日须粟若干,民已枯骨矣。 捶、考不出,吾安得不归。 时朱勔用事挠权,从之者甚众。 独景平终始不见。 子捆,字天和。 亦能文,屡为郡。 *徐奭,字武卿,建州建安人。 大中祥符五年,进士第一。 释褐为将作监丞,通判苏州,又为两浙转运副使。 其在苏,水潦为诊。 具区东南,毁堤防,溺庐舍,漂田畴,不可胜计。 为周视,奭尽得旧迹。 请于朝:市泾以北,赤门之南,筑上石堤九十里,起桥梁十有八,计(工)七十万。 舟徒无垫溺之忧,堤上下复良田数千顷,苏人德之。 入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卒,故其家后居子苏。 子师闵,年六十余,以左中散大夫、普宁郡侯致仕。 居苏,为蒋堂、蔡襄昕知。 在官,自辅臣以下荐之者几百人。 及退归,与元绛、程师孟诸人,以诗酒相过,号十老,乡人荣之。 年八十乃卒,葬蒸山。 *徐师回,字望圣。 师回尝守南康,苏文定公辙为作《直节堂记》,黄庭坚《明月泉铭》:谁赏音徐,望圣一时。 名重如此。 子闳中,为吏有能名,为吏部郎。 子林、兢。 *徐林,字稚山,宣和三年进士。 少有特操,从母之夫王黼,柄国用事,独不肯附丽,宁坎凛卑官。 绍兴初,上书言事,召对。 改官,累迁太府少卿,出焉江西转运副使。 劾秦丞相桧亲党,坐是。 以沮经界法,贬兴化军。 十三年更化,复人为刑部、户部侍郎。 论国用大广,宜撙节之。 隆兴初,为吏部侍郎,复论符离之役为非计。 遂以敷文阁直学士奉祠,知平江府。 力辞,旋乞致仕。 再以给事中召,再召不起,迁龙图阁学士。 卒年八十余,葬灵岩山之西。 世称贤侍从以林为首。 少居吴县砚石山下,自号砚山居士。 弟兢,字明叔,官刑部郎中,善篆书。 次弟德止,逊官于从子而学佛,徽宗赐号圆通惮师。 子蒇,亦登科。 有学行,尝为浙束提举常平。 *魏宪,字令则。 绍兴四年进士,累迁国子司业。 亲丧。 三年弗嗜酒肉,庐于冢次。 茔域有芝草、甘露之祥。 再为司业,以学行见推,遍历中外师儒之选,兼太子舍人、迁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侍郎。 归乡,名所居曰止庵,优游求志,十余年终。 时无疾,危坐禅榻,取水盥手,泊然而逝,年七十三。 *潘兑,字说之,吴人。 崇宁三年进士,累官至中书舍人、左谏议大夫、刑、礼、吏部侍郎,终徽猷合待制。 路允迪为之铭,略曰:言语文章,一本六经之醇。 修身则毅然有守,终无玷缺云。 *凌哲,字明甫,吴人。 宣和六年进士,自明州通判召对,高宗擢为御史,数日迁右正言,又迁左司监〔谏〕、吏部侍郎兼侍讲。 以敷文阁待制知台州,遂退归里居。 澹约自守,乡里称其德量。 挂冠十余年,卒年八十六。 *王葆,字彦光,昆山人。 逸野堂僖之侄。 宣和八年进士,昆山自郏亶登科,有孙载,载后六十年,葆始继之,邑人以为奇事。 葆学行俱高,潜心古道。 著《春秋集传》十五卷,《春秋备论》二卷。 诱掖后进,推诚乐育,如亲子弟。 门下士多成立者,号称乡先生。 初主丽水簿,上疏陈十弊事,皆人所难言。 绍兴问,历司封郎,官监察御史、崇政殿说书,终浙东提刑。 王公于人物鉴裁尤精。 乐巷李侍御史衡,布衣流落,一见以女弟妻之。 左丞相周益公必大,初第,以女妻之。 知其为国器也。 成大以早孤废业,一日呼前,喻勉切至,加以诘责。 留之席下,程课甚严,未几,亦忝科第。 *边知白,字公式。 曾祖珣,自陈留官姑苏,乐其风土,遂世为吴人。 知白,宣和六年进士。 孝友醇诚,蹈绳墨规矩。 清虚寡欲,号为吉人。 而学佛尤尽诚。 绍兴中,历户部郎官、将作监,户部、吏部侍郎、直学士院。 归乡,筑室郡南金狮巷为终焉。 计卒年六十五,赠徽猷合待制。 少游庐山,梦人告曰:君本江南僧,终当寻盟去。 *龚明之,字希仲,宗元之曾孙。 祖母李,及笄时,得寒疾。 梦神告曰:与汝七十七。 大观中,行年适满,梦数病革,自意必死。 明之夜祷于天,愿减己算五年,以益祖母寿。 炷香于顶上,须臾,脑中爆裂有声,不为动,控恳益切。 翌日李病已,至八十三乃终。 明之蹭蹬举场,以特恩廷试,年已八十二。 法不应出官,吴士在朝者,列其行义荐之,得监南岳庙。 淳熙五年,乞致仕。 乡人又请之朝,迁宣教郎,致仕,赐五品服。 居昆山黄姑别墅,作期颐堂,日饮其间,一日感微疾,精神萧爽。 亲友问疾者,歌以答之。 遗令:毋设仙释像于柩前,供一水一花,诵《论语》、《孝经》足矣。 年九十二。 *朱良。 字良伯,吴郡人。 其先,累以进士登第。 祖公绰,光禄卿。 父季端,为郎,屡典名郡。 建炎中,良仕秀州海盐县尉,金人犯顺,车驾南幸,游骑及县境。 良谓僚友曰:今日乃忠臣义士,死国难之时也。 乃被甲执戈,集所部百余辈,奋厉而前。 遇金人于境,身无赴敌,出入行阵。 毙数虏酋,贼众为之披靡。 众寡莫当,竞以死敌。 其子思,蒙恩录用,今以朝议大夫守汉阳军。 *胡元质,字长文,长洲人。 父珣,治生大穰,所亲为之宰,负金万数。 珣焚其书,待之如常。 元质少颖悟,年未冠,游太学。 绍兴十八年,进士高第,亦有隐行。 初,旅泊行都,闻邻有贫士夜哭。 问之,乃为人责偿,鬻其女相与别。 元质既然,垂橐予之。 寿皇即政,以荐者人为太学正。 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礼部兼兵部迁右司、侍经帷、直史笔、参掌内外制、给事黄门、知贡举,帝眷特厚。 为书《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及《亲制论》以赐,曰:得天下之常才易,得天下之大才难。 盖常才智力之有限,而大才谋虑之无穷。 此大才所以为难得也。 今之朝士大夫,当层台谏,给舍侍从之时,评议朝政,十中八九。 谋王体,断国论,有优为之者。 及一旦迁入政府,往往识虑详明顿减于前,使人得以反议其后,谚有旁观者审,当局者迷。 此不特为弈者之论,以今日之秉政,何翅于当局。 以昔日之言事,何翅于旁观。 倘能易当局之迷,而为旁观之审,天下之事有不足办者。 虽然,是岂可与牵文泥古,沽名钓利,号爵俗儒者言之。 必得器识宏博,奇谋远略,卓然为天下之大才者,然后可与共非常之功欤。 出守当涂、建业、成都,皆有政绩。 旧得程公辟光禄南园故居之址,既归,杜门却扫。 园林池馆,日以成趣。 扁表其堂曰招隐。 优游自遂,奉祠逾六七年。 以正奉大夫、敷文阁学士、吴郡侯致其事而卒,年六十三。 赠金紫光禄大夫,葬横山。 平居未尝疾言厉色加人,或评人短长。 及告以人之倾己,辄俯首欲寐。 每自谓于人无怨恶,其心休休然,好善乐施。 家资多推予诸弟,未始较,人皆义之。 烈女吴孙奇妻范姬,年十八。 配奇一年而奇亡,父母以姬少寡无子,迎还其家。 姬不肯归,迎者迫之,姬操刀割耳及鼻曰:父母迎我者,不过以我年少色美。 今已残矣,行将焉如? 于是迎者空反。 【《烈女传》】*张氏三女,吴人,皆有节行。 兄温为孙权所囚,姊妹已嫁者皆见录。 夺其中妹,先适同郡顾承官。 以改嫁丁氏,成婚有日,饮药而死。 吴朝嘉叹,乡里图画为之赞颂。 【吴文安《传》】*陆郁生,绩之女。 绩守郁林所生,故以名。 适同郡张温弟白,有志节。 姚信尝表称之曰:窃见故郁林太守陆绩女子郁生,少履贞特之行,幼立匪石之节。 年始十三,适同郡张白。 侍庙三月,妇礼未卒。 白遭罹家祸,迁死异郡。 郁生抗声昭节,义形于色。 冠盖交横,誓而不许。 奉白姊妹崄战之中,蹈履水火,志怀霜雪。 义心固于金石,体信贯于神明。 送终以礼,邦士慕则。 臣闻昭德以行,显行以爵。 苟非名爵,劝善不严。 乞圣朝斟酌前训,褒郁生以义姑之号,以厉两髦之节。 *吕荣,许升妻也。 升游诞博戏,不治操行。 荣躬勤家业,以养其姑。 劝升学问,常垂泪言之。 荣父恶升,欲改嫁之。 荣曰:命之所遭,义无离异。 不肯归。 升后感悔,寻师远学,四年乃归。 遂致名誉,为州所辟。 遇劫被害,荣手刃杀升者,以首祭升。 【《列女传》】一说:吴郡烈女吕荣,许升妻也。 升为贼所杀,遂欲干秽。 荣秉节不听,遂遇害。 是日雷雨晦冥,贼惧,叩头谢尸,葬之。 后刺史名其里曰义妇坂。 【《文枢镜要》】*晋张林妻徐氏者,案张林碑曰:夫人姓徐,吴郡人。 柔惠清顺,中和圣善。 妇德既备,母道亦践。 志厉冰玉,厥德丕显。 靡靡其操,翼翼其仁。 明景内映,朗节外新。 共嫩风迈,淑谨其身。 *张茂妻陆氏,郡人。 茂为吴郡太守,为沈充所害。 陆倾家产,率义部曲讨充。 充败,诣阙上书,为茂谢不克之责。 诏曰:茂夫妻忠诚,举门义烈,宜追赠茂太仆。 *宋顾琛,吴人。 母孔氏,孙恩乱后,东土饥荒。 孔氏发家粮以赈邑里,得活者甚众。 生子,皆以孔为名。 *张冲、张敖母,戴颐女也。 有仪范,张氏内取则焉。 冲、敖皆为名士。 *宫人韩兰英,郡人,有文辞。 孝武时,献《中兴赋》,被赏人宫。 明帝用为宫中职僚。 齐武帝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 齐武帝,或云前废帝。 *范法珣,郡人。 妻褚氏,勤苦执妇业。 升明中,孙昙瑾谋反,褚谓子僧简云:孙越州,先姑之姊子,汝宜收之。 昙瑾既伏法,褚令僧简往敛葬。 永明中,年七十余卒。 僧简在郡,未至,褚将殡,举尸不起。 寻而僧简至焉。 *梁青、冀二州刺史,郡人张稷,女楚媛,适会稽孔氏。 无子归宗,州人徐道角作乱,害稷。 楚媛以身蔽刃,同遇祸。 *后周宣帝四后朱氏小女满月,吴人。 生静帝,后立为皇后,班亚杨后。 静帝立,尊为帝太后。 隋初为尼,改名法静。 【《古今小名录》】*长安县君丁氏,晋公之妹,陈君子之奇之母也。 晋公欲官二甥,县君固辞。 俾自以学术进,晋公竦然称叹。 之奇兄弟继登科,乡里传县君之贤。 安定胡先生著《丁氏贤惠录》,苏子美书之。 发布时间:2025-08-20 17:01: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