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十二 内容: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大地是随从天道春夏秋冬四时运化而才有生长收藏之功。 朝中大臣是服从君主的,妻子是随从丈夫的。 地、妻、臣此三者均非主宰的倡导前行之道,皆是被支配者。 太古之初,混元未破,恒常自然者,虽然微细而无具体名象可称,但为宇宙万象的主宰,谁也不敢把它当随从者任意支配。 侯王倘若守道,四海自然宾服,天下自然太平。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人莫之令而自均。 ”“甘露”:及时而甘美的雨露。 天地不相十十交十十,十陰十陽十不相合,大旱大涝必作,飘风骤雨必至,天灾必来,万物必殃。 天地十十交十十,十陰十陽十合,必降甘露,滋润群生,五谷丰登,万民康乐。 在修养方面,人若清静无为,恬淡自然,无私无欲,心安理得,身内十陰十陽十二气自然十十交十十会,百脉畅通,口内甘美之津十液自然产生,滋润百骸。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 ”天地间的自然万物形成之后,均要按事物的类别特征安名立字,提举纲纪与科条彰示于外,以其尊卑、高下、先后、主次的次序而定法度。 这些纲纪、科条、法度、典章,不过是事物的形式之名而已。 倘若以这些形式之名申张教令,是忘本逐末。 不但不能大治,反而会扰乱事物之十性十及其真常之德。 事物如失道离德,法度愈严明则愈乱。 既知如此,应适可而止,不可专尚此名,而应遵守柔和的自然之道,避免危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十江十海。 ”“道”之在天下,犹如大海一般,处于最下,无所不纳,无所不容,千万条十江十河皆流注于它。 有道的圣人像大海一样,天下万民无不愿归服于他。 人若能心如明镜,十性十如大海,一念不起,则天地之气必然来聚,日月十精十华自然来会,自然气足神旺,益寿延年。 发布时间:2025-08-21 12:28:2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