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十七 内容: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有“道”之人,视天下人之身,亦我之身,天下人之心,亦我之心;我之所恶,天下人亦必恶之,我之所好,天下人亦必好之。 虽不出门,而返观我之身心,则天下人之身心尽知矣。 横暴强梁,我之所厌而弃之;柔十弱谦下,我之所十爱十而好之。 强梁横暴者不得善终,柔十弱谦下者必获吉庆。 此乃自然之理。 知此道理,不窥窗外,亦可知此乃天道矣。 大千世界,复杂万端,变幻无穷。 若舍己而外索,追逐事物的外在之末,舍已求外,忘本逐末,则走得越远,懂得越少。 所以,立足自身,抱其根本,是为至要。 人是一小宇宙,天地是一大宇宙。 不知小宇宙,焉知大宇宙? 不知自我,焉知外物? 所以,圣人不必走得很远就可知道物我之情,不必事事经历就可明晓物我之理,不必强作妄为就可达到成功。 本章主旨在于强调人的认识应首先立足于自我,只要返观内照,认识了自己的一切,就可明晓外物之理。 “自我”是第一认识对象。 发布时间:2025-08-22 12:09: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