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四卷 山水表 内容: 岱史第四卷山水表叔曰:曷表乎山水也? 表山水之附丽於岱岳者也。 夫岱岳,山也,而兼以水言者何? 山下出泉,谓夫水之源也,故言山必言水也。 今其山之得名:曰峰、曰岩、曰洞、曰岭、曰崖、曰台、曰门、曰峪、曰寨、曰园、而莫非山也。 水之得名:曰泉、曰池、曰井、曰溪、曰河、曰湾、而莫非水也。 其他曰桥、曰坊、曰题勒,凡以表胜於山水也。 总之,则皆岱岳之胜也。 夫天下佳山水,古今人类能言之,仁智所乐,岂虚语哉? 维兹山水,非可以例言也。 上应天齐,宗长群岳,日月之所避隐,云雨之所官府,帝王之所肇祀,亿兆之所奔走,品汇万有之所蕃滋,即一拳之石,锺灵秀而毓化机,一掬之泉,润济汶而衍沬泗,其为功化岂不弘多。 弗啻云峦风壑,绝壁重标,峻阁千寻,峭门万仞,飞湍泻溜,漾碧流虹,五色交辉,四时俱备,令人目不周玩,情不给赏,帷斯之为胜而已尔。 余尝为之评曰:岱岳山水,特以雄伟胜,匪以奇巧胜,故称绝胜云。 峰石凤凰山在岳顶西南,白云洞之主。 天柱峰在岳顶西南,仰止亭之後。 岳巅石在王帝观,前侍郎万恭刻石曰表泰山之巅。 象山在凤凰山之下。 日观峰在岳顶束,五鼓可见海上日出。 今有观海亭。 望海石在日观峰东北,五鼓日初出而可见,是见海也。 石闻山在州南,汉武帝禅於此。 大悬石堆岳顶西。 介石山在州南五+里,宋真禅於此。 月观峰在岳顶西,对日观而言,义取月绌庚方耳,此曰越观。 小悬石亦顶西与大悬石对。 仙桥石在舍身崖西,悬崖相对,相去五尺许,三石撑拄如梁。 一争一子山在州南五十里,黄帝禅於此。 秦观峰在岳顶西。 试心石在仙桥石西,二石钩连,悬崖万仞,人登践之,即摇动恐怖。 愚民云惟心诚则无动。 梁父山在州南一百里,秦始皇禅於此。 周观峰旧志云:夫所在意者观周当在岳顶西,今都御史胡钻宗刻石于碧霞坊之左。 一石一石山在梁父山之东,古称七十二君多禅於此。 剑匣石在大峪西,有方石如匣,相传匣有宝剑,仙人取去。 傲来山在岳顶西南,竹林寺,其石赞阮矗矗,至御帐,俯视之更奇。 昊观峰亦失所在。 意者观昊当在岳顶东。 试剑石在大峪口,相传仙人取石匣宝剑,断劈此石,半仆於地。 今观二石文理若中分然。 丈人峰在岳顶西南,特立如苍颜丈人。 青山在岳东南麓,汉明堂东北。 仙影石在试剑石旁,其影有巾有剑,伸一足而坐,石平如磨,崖影处如剥如勒,而实非人为,相传取剑劈石者即此仙也。 黄山在岳顶西四十里,以土名,与青山赀岳之翼山也。 鹦龙峰在傲来峰前,以贾飞似文名。 东神霄山在岳顶东十里。 悬石峰在岳顶西南。 西神霄山在岳顶西十里。 回鸦峰在岳顶西。 龙文石在岳阳,其文如龙。 石後山在岳顶西十里,前多巨石,故名。 独秀峰在岳阳,屹然挺秀,古人题刻峰名於石。 虎阜石亦在岳阳,其状似虎。 龙口石两石相附,中喷清泉。 孤山在岳顶北十里,峥嵘特起。 狮子峰在岳阳,以形似名。 牛心石有以形似名。 玉女山在岳顶东北十里许,有玉女修真石崖,在其下。 羊阑皮石相传仙人牧地。 莲花峰在独秀峰之东,其奇簇如莲花。 方正石其形方正,故名。 石马山在岩顶西北+五里。 胭脂石在岳之阴,色如涂丹。 鸥窝山在岳顶西十五里,崖多鹏巢,故名。 悬刀峰在岳西南西溪上。 红门石石色红,望之如红朱门。 五女圈石在岳西北。 相传夜有呼号相力之声,请朝见石景成圈,盖五仙女为之。 褪山在岳北十里,如驼负子状。 芙蓉峰亦在西溪上。 鹤山在岳顶北十里,林木葱筹,野鹤巢此,故名。 飞鸦峰亦在西溪上。 老鸦峰在岳顶北,木多鸦巢。 亭禅山一名高里,又名蒿里,联属社首,在岳南三里。 龙泉峰在斗母观东北,峰右峭拔可爱。 三尖山在岳顶西十里。 凌汉山在普照寺後。 君子峰在岳顶。 祖徕山在岳南三十里。 岳之案山也,上有紫源池,有玲珑山、独秀峰、天乎东西二寨,其下曰白河湾、曰竹溪。 唐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陶污、张叔明隐此,号曰竹溪六逸。 唐石介因故址筑室,着书,学者称祖徕先生。 石屋一在玉女山,一在山趾,相传玉女修真处,景最奇胜。 懒张石屋在岳顶北麓,相传有懒张道人修炼於此。 石舟一在白龙池,一在岳东南麓,传家庄宛然如舟。 八宝山在岳顶东百里,属莱芜,一名黄山。 蜡烛山在玉女山北,其石独立如烛。 洞 岭蟑 峪白云洞在凤凰山下,由峰亥坊南行数武石磴陡绝而下,洞中时出白云。 今都御史李戴题曰:雨天下。 盖取《公羊传》:不崇朝而雨天下之意。 御史谭耀勒石见兮。 创建枋亭轩,最据形胜。 水帘洞在高老桥上。 迎阳洞一曰云阳洞,可容二十余人? 尚书朱衡勒字千石崖,曰朝阳洞。 黄华洞在岳北玉女修真处。 吕公洞一曰金母洞,在岳之南麓玉女池侧。 过观洞在岳南,一穴高深,游者憩此,可览群山。 鬼仙洞仙蒿里之阴,窈然幽暗,人不敢入。 白鹤洞在岳西四十里,可容三+余人。 黄伯阳洞在岳顶西十五里,战国时黄伯阳修隐於此。 金丝洞在岳北九十里,可容百余人,邱长春炼丹处。 桃花洞在岳顶唐磨碑石壁下,有泉。 朗然子洞在岳半御帐东里许,可容三下。 观音洞在竹林寺山後。 娄敬洞在岳顶西百里,汉娄敬隐地,旁一洞出硝石。 青岚岭在岳顶西南。 回马岭石磴渐峻乘马至此不能上。 黄岘岭土多黄色势甚阴峻,过此一径平易,名曰快活三。 鴈飞岭即回膈峰,在岳顶西南,鸿鸦南翔,多止於此。 西横岭在岳顶西,削壁横亘数+丈许。 乡岭在岳顶西,俗传人死魂归於此而思乡。 十峰岭在玉皇庙右。 分水岭在岳顶东,汉明堂後,杨老园西。 升仙岭在岳顶东,东汉明堂之东北隅。 长城岭在岳之西北,古长城钜防之化。 思谷岭在谷山寺南。 仙台岭在岳北六十里。 明月蟑在岳北,群峰秀列,若屏障然。 招军岭在岳顶西南,傲来山前。 小龙峪古名小龙口,石峡为众水所归,飞泉若龙喷然。 大龙峪古云大龙口。 桃花峪在岳顶西南二十里,桃花洞南,今多植桃花。 仙趾峪一名马蹄峪,在竹林寺山後里许,有仙人草履迹,长尺余,马跃长五寸许。 石经峪在岳之阳,坦石半亩许,古刻《金刚经》楷书,有近八分书者大尺许,人传王右军书。 石壁峪在岳之阳,炼削如壁。 大峪在傲来山竹林寺下,即中溪之路,内有白龙池、百丈崖、天绅泉诸奇景,石上有宋元诗刻。 邓都峪在岳之阳,俗传为冥司,今峪南有邓都庙。 鬼儿峪在岳之阳,俗传人死,魂归於此。 本张华《博物志》之说。 佛寺峪在岳东北四十里,即谷山寺,有石佛。 椒子峪在岳之阳,昔有异人种椒於此,故名。 溪里峪在岳之阴,岩穴深邃,上有涌泉,四时不竭。 崖 岩 台孔子崖在岳顶西南。 舍身崖其北联属日亲峰下,余三面崖壁陡削数百丈,中有石凸起丈许,愚民往往舍身投崖,彻输迥之福。 尚书何起呜设坦坟不禁,因勒石曰爱身台。 东百丈崖合岳顶西南,其瀑布下汇为天绅泉。 西百丈崖与东崖相去三百步,其高十倍东崖,而东崖南向,西崖则东向。 仙影崖在岳顶西南傲来峰,其山皆苍石,惟仙影如白纸。 五花崖在岳顶南,城郭仰视岳顶不能见,崖蔽之也。 鹑鹧崖在岳北峭壁,巢野鹧。 马棚崖在岳阳,以形似leel闷也。 一曰三字崖,以其崖上有墨书三画,风雨不磨,世传吕洞宾书。 御帐崖在御帐。 两峰岩在岳顶西,两峰对峙,下有一穴如室。 仙闻岩《汉书□武帝纪》曰:岳顶西岩为仙问。 蛟仙岩在岳阳,相传翰林王从之踟趺化此,元好问《送张天倪诗》云:蜕仙岩上愿迟留是也。 古云岩在回马岭。 弄月岩以下四岩,今失所在。 看月岩 弥高岩 锁云岩 凤凰台在岳之阳。 登仙台在岳顶之阳,相传吕纯阳曾登此。 南拱台在岳之阴,巉岩拱峙,上复平坦,故以台名。 北拱台亦在岳之阴。 尧观台在岳顶东北十里,玉女山顶有石平坦如台,相传尧对禅登此。 读书台在普照寺西北後山,过投书涧山麓,有石方四五丈许,宋孙泰山、石祖徕、胡安定读书之所,姑苏李果八分书刻石,瞻鲁台在舍身崖上。 门 园 寨一天门有坊,在岳阳,岱宗坊内里许。 红门在岳阳,扁曰飞云阁,又曰梯云。 二天门有坊,在岳阳,一名小天门,即御帐,盖宋真宗曾此驻跸也。 诚意门在御帐上半里许。 三天门石门,一曰南天门,即十八盘尽处。 东天门在岳顶东。 西天门在岳顶西。 玄武门在岳北趾。 杨老园在岳之阳,石崖险阻,世传杨老避兵於此。 药园在岳东南,世传有修真之士种药於此。 水仙寨在岳顶西,可容千人。 仙人寨在岳顶北,亦容千人。 九女寨在岳顶西三炎山下,一峰高处相传九女避兵於此。 凌汉寨在岳阳,可容数百人。 天胜寨在傲来山前,可容万人。 刘盆子、赤负等曾此聚兵,上有招军领、张旗石、璀硕之类。 泉 池 河碧天泉在岳顶广生殿东。 碾驼泉在过人峰下,岳顶居人皆取给於此。 天绅泉在傲来山百又崖下,巅崖十丈许,悬流下泻如垂绅。 白鹤泉在岳南麓冽而甘美,以城中井泉称较之,轻重亦异。 护驾泉在黄岘岭御帐之下。 圣水泉在回马岭。 水帘泉一在西百丈崖。 涤尘泉在岳南麓后土庙内,游人多掬水涤目,又名眼光。 飞鸾泉在王母池右,水甚清冽,流注池中。 醴泉一在天书观,即宋王钦若所奏於真宗者。 今虽不竭,无异凡水。 《法苑》所称醴泉,今失所在。 王母池一名瑶池。 在岳之南麓,池水之源乃岱岳山涧之水为其池焉。 昔黄帝建观岱岳,遣其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火,以迎西王母,故名。 王女池在岳顶元君祠右,甘冽,四时不涸。 一名圣母小池,豫章谢廷杰勒石。 白龙池在傲来山,址广数寻,深不可测,池上有龙神祠,岁早,檮辄应。 按察黄鳖刻石曰霖原。 封家池在岳南麓封家墅中,通白鹤泉之下流,涓涓汇焉。 凉河源出岳顶西南,诸谷汇为西溪,由白龙池出大峪口,南流入浮河,会汶水以达於漕水。 梳洗河源出黄岘岭,诸谷之水汇为中溪,过王母名其水,由州东南会浮河大汶水。 浮河源出岳西桃花峪诸水,转州治东南,二+里入汶。 汶河其源有三,一出岳之东麓莱芜县原山,一出莱芜寨子村,皆经祖徕山之水,南流三十里,曰大汶口,又西南经汶上县北以达漕河。 溪涧 井 湾东溪其源出岳阳登仙台下,及青山诸水,经汉明堂。 西溪其源出岳顶以西,诸水会百丈崖白龙池大峪。 中溪其源岳黄岘岭下,会诸谷之。 鹰愁涧在十盘下。 投书涧在凌汉峰下,以胡安定投家书於此,故名。 旧东鲁刻李果八分书涧名,三大字於。 香井在岳南古岳庙,极香玲,异於凡水。 朱日藩诗曰:庙前香井识投钱,盖谓此也。 天井在岳之东井十里许,广数亩,汇诸峪汶河,又名天井湾。 龟儿湾在岳阳。 黑水湾在岳之西。 忽雷湾在西溪,天将雨时,每闻雷声迅发於此。 饮马湾在西溪。 天井湾一在岳北,一在西南。 此在湾在王母池上,奇石可爱,吕纯阳诗贝.无赖蛟虹知我字是也。 锣鼓湾在大峪西溪,俗传七月中元日有声如锣鼓。 坊 题有立碑者,有勒崖者 桥岱宗坊登岳自此自殆,都御史都罗凤翔等同建。 一天门坊参政龙光题,通判王之纲建。 孔子登临处坊豫章状元罗洪光题。 尚书朱衡建。 大谐坊御史高应芳建。 高老桥坊知府李伯春等重修,前同知翟涛建。 水帘洞坊、回马岭坊、黄岘岭坊、二天门坊诸坊修建老桥坊同。 迎天坊崇府修建。 小龙峪坊修建同高老桥。 大龙公坊修建伺高老桥。 十八盘坊修建同高老桥。 白云洞坊都御史李戴建。 蓬玄坊修建同高老桥。 济世坊、安民坊、劲建碧霞坊都御史李辅、御史昊定韩应庚等修建。 升中坊。 正大光明戴玺立石。 五岳之宗戴玺立石,一碑俱在岱宗坊下。 天下奇观员外杨可大言石于一下门北。 第一山御史李复初立石于天增坊下。 中流砥柱进士陈甘雨勒字石崖。 至此始奇检讨马一龙勒字石崖。 天大松范宗昊立右。 至此又奇马一龙勒字石崖。 飞泉瀑布同知翟涛勒字石崖。 至此愈奇马一龙勒字石崖。 风涛云壑勒字石崖。 雄峙两问立石三天门外。 俯窥六合立石同前。 山河一览勒字蓬玄坊下。 海日奇观郎中昊同春书在日观峰东南绝壁。 岱北奥区前人书在黄华洞石壁。 高老桥在红门上五里许,相传有学黄老者姓高,始开此道。 住水流桥在水帘洞之下。 圣仙桥在马棚崖下。 桥在小龙峪。 步天桥在二天门。 漱王桥在石经峪道中,勒名于石。 王母桥在王母池上,桥之东则吕公洞,桥之西则岳庙旧址,此第一胜境也。 捺河桥在捺河上州城西南河津金银桥。 发布时间:2025-08-23 13:00:3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