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五卷 登览志 内容: 岱史第十五卷登览志叙曰:曷志乎登览也? 志古今人登览者之文,若歌、若诗、若序记是也。 尝闻丘壶子日,务外游不如务内观,故列子自以为不知游。 而眉山苏子日,人所遇,役於事者常多游,於物外者常少。 由斯以谈,游何容易。 伟哉、泰山之游乎。 跻日观月观之高峰、可以俯仰宇宙,探龙文虎阜之奇石,可以磨砺壮怀,临天绅圣水之飞泉,可以澡溉精爽,寻吕公娄敬之幽洞,可以呼吸姻霞,岂谓外游非内观之助耶? 要以弧矢四方之志、高人达士之怀,古今一也,其间游而能言者,畅布於篇章,即岩壑秀伟万状,若烩入丹青然,而且寄兴高远,飘飘然有不局於山水问者,彼岂徒以娱耳目,为解骋词翰,为富乎玩物适情,固内观者所不废也。 宣圣丘陵作歌,千载绝唱,是用冠诸编简,永耀山灵。 汉魏而下,以迄於今,则皆循世次录焉。 诗歌周孔子丘陵歌登彼丘陵,为施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赛。 喟然面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根棘克路,胶之无绿。 将伐无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实潺湲。 曳杖消摇於门歌日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见《礼记□檀弓》。 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 夫子殆将病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右曳杖歌,本非为登览作也,然观此则知吾夫子盖以泰山自处,故并录之。 汉张衡四愁诗之一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一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魏曹植飞龙篇晨游泰山,蕾买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驱车篇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贯云蜕,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候,问置一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昊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历代无不遵,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封者七十帝,轩皇元独灵。 飧霞漱沆淦,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仙人篇仙人揽六着,对传泰山隅。 湘娥村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於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瑜景云,高风吹我躯,迥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闻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问,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趋且徐徐。 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晋陆机泰山吟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方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王凝之妻谢氏泰山吟峨魄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岩斯宇,可以尽天年。 宋谢灵运泰山吟泰宗秀维岳,崔幸刺云天。 炸愕既脸嗽,触石辄迁绵。 登封座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问何腌蔼,明堂秘灵篇。 唐李白泰山吟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蹟远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蜡,水急松声哀。 北眺愕幛奇,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讽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 遗我乌迹书,飘然落岩问。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问。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鬃。 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蕾买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瞑。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呜。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摇空碧。 千峰争钻聚,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蹟。 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问,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於此链玉液。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阙。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月。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听娱清晖,王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讽龙门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送范山入归泰山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问,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右诗刻石本州会真宫内,其碑四方,其字古篆甚古雅可玩。 杜甫望岳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庾訾入归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刘禹锡送东岳张链师东岳真人张链师,高情雅淡世间稀。 堪为烈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紫微。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坛上着霓衣。 云衢不用吹箫伴,柢拟乘鸾独自归。 李义府隽州过叔封禅天齐标巨镇,日观启崇祠。 喜尧临渤懈,隐磷控河沂。 □ 建岳诚为长,升功谅在兹。 帝猷符广运,玄言畅文思。 飞声总地络,载化抚乾维。 瑞策开珍凤,祯图荐宝龟。 东后方四觐,西都导六师。 天驾移星苑,扬早驭风司。 沸鼓喧平陆,疑跸静通逵。 汶阳驰月羽,蒙阴警电辎。 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 □ 石闲环藻卫,金坛映鲔帷。 三始贻遐既,万岁受重厘。 非质陶恩奖,趋边奉轩墀。 触网沦幽裔,乘徽限明时。 周南昔已叹,那西今复悲。 萧楚才奉和展礼岱宗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将追会阜蹟,更勒岱宗铭。 林戈咽济岸,兽鼓震河庭。 叶箭凌寒娇,乌兮望晓惊。 已降汾水作,仍深迎渭情。 薛克构奉和展礼岱宗龙图冠胥六,凤驾指云亭。 诽姻泛济浦,绿字启河汀。 画裳晨应月,文戟曙分星。 四田巡揖礼,三驱道契经。 行欣奉万岁,窃扑偶千龄。 卢照邻登封大铺歌日观仙云随凤辇,天门碧雪照龙衣。 繁弦绮席方终夜,妙舞清歌欢未归。 吕洞宾书王母池昔日曾游此,如今九十春。 红尘多少客,谁是识予人。 再书王母池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 无赖绞儿知我字,故留综迹不沉埋。 右诗刻石本州会真宫内,相传吕洞宾手笔也,玩之近是。 .宋范致冲吕公洞朝游北海暮瀛洲,仙佩何年到此游。 安得相从问丹诀,春风同醉岳阳楼。 竹林寺竹林深处有招提,深掩禅关过客稀。 檐卜花开春欲暮,泠泠锺磬白云低。 日观峰岱岳东南第一观,青天高耸碧臢阮。 若教飞上峰头立,应见阳乌浴未乾。 查道登岱凌空叠蟑绝凡埃,青帝高居绦节开。 捧出海天红日近? 近将蓬岛碧霞来。 石问闪烁迎阳洞,王简光华封禅台。 一自祥符里祀後,太平顶上最崔巍。 道仕宋为龙图学士,有孝行,见孝顺事实。 梅圣俞登泰山日观峰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溶。 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是刺我目,钻集如剑锋。 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问松。 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王钦若登泰山四顾无云道路开,黄麾迎从六龙来。 三神合祭光千古,万旅传呼动九垓。 幽乌似通崑板信,真松深隐楝梁材。 已知身世非常事,曾到天门十二回。 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讧右书生枉白头,杖华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拂黄埃看九州。 泰山宸齐机鲁辟天关,左右微垣列两班。 大展明堂俱翕受,黄河东畔少游山。 茂陵封禅坛祥符天子旧明堂,秦汉登碑宿草荒。 人世已非坛尚在,摩掌老泪湿斜阳。 汉相肤剥心枯岁月深,孙枝已解作龙吟。 烈风吹起孤高韵,犹作峰头梁甫音。 孙明复石守道祠堂师生高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岳府相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杜仁杰天门铅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链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 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 惟岱宗,俨箕踞,仰弥高,屹天柱。 浩千劫,空来去,谁为凿,起天虑。 匪斤斧,乃祝诅。 一家开,达底处。 十八盘,盘千步。 荠初吐,抱围树。 日车反,惨曦驭,六龙颓。 莽回玄,踏此往。 嘉无数,无怀下。 兵型措,七十君。 接銮辖,圣道熄。 彝偷教,揖让歇,篡夺屡,忽焉阖。 梗无路,象纬森,救诃护,朝百灵。 由兹户,金璀璨。 朱问布,九虎蹲。 万夫怖,我欲叩,合者怒,辟何时。 坦如故,封冕流。 获控怨,豁蒙蔽。 泄尘雾,刮政疵,剔民蠹,上得情,下安作。 额血婵,帝聪悟,崖不磨,苍壁坚。 刻我铭,期孔固,垂万世,正王度。 元遗山登岳泰山天壤问,屹如郁萧台。 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 积苏与累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 秦皇增威灵,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 古今一俯仰,感极令人衰。 奇探忘登顿,意惬自迟回。 夜宿玉女祠,崩奔涌云雷。 鹦呜登日观,四望无氛霾。 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 十年望齐鲁,孤云拂层崖。 青壁落落云问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鬼。 祖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段辅题李白泰山观日出图岱宗郁郁天下雄,谪仙落落人中龙。 兹山兹人乃相从,气夺真宰愁丰隆。 玉堂一任云雾封,长啸飞渡秦皇松。 夜呼日出沧海东,再为斯世开鸿蒙。 钧天帝君深九重,醉舞踏碎青芙蓉。 天孙玉女为敛容,却视五岳秋毫同。 长鲸一去不复逢,乾坤万里号秋虫。 当年咳唾留绝峰,至今树石生香风。 我欲追之杳无综,不意邂逅会此中,屋梁落月依然空。 张养浩登岳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姻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後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徐世隆纪梦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 骨疆清似鹤,步律老犹龙。 方外无官府,堂中有岱宗。 仙闻真福地,杖屦会相从。 送天倪子还泰山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姻霞。 洞天福地三千里,神府仙闻第一家。 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争啜芳芽。 隐居自爱陶弘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元好问送天倪子归布山太白诗笔布山头,布鞯青鞋欠一游。 拟欲高人参药镜,却嫌几骨比丹丘。 云问茅屋鸡犬静,物外姻霞风露秋。 後日天门重登览,蜕仙岩下幸迟留。 天倪即张志纯,布山即布金山,在泰山西南。 杜仁杰铭天门序,亦称布山,张链师或为天倪栖真旧地,故云。 王惮味汉梧苍梧无城拥汉陵,阀宫遗树郁峥嵘。 崔鬼不植明堂础,造化港通岳顶灵。 万壑姻霏封杰干,半空风雨撼秋声。 白头会见东封日,秀映鸾旅一色青。 张志题桃花峪流水来天洞,人问一脉通。 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 泰山喜雨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问。 高外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11 诗俱刻大峪溪石李简登岳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錾憩舒清眺,涧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戏在树稍头,疑有於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昊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州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瞑。 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 朝觐坛朝觐当年筑此坛,旌旗影裹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日暮孤云自往还。 邓都峪石洞荒冻树影孤,州人相语是邓都。 古碑犹说韩擒虎,为问于今尚有无。 王旭游竹林寺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岚气玲。 待游未终兴,红日忽倒影。 曳杖披暝姻,长歌下前岭。 西溪我爱西溪好,披云屡往来。 一州烟景合,三面画屏开。 薄俗无商隐,清时有逸才。 近岩多隙地,松竹更须栽。 贾鲁登泰山岱宗何崔鬼,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绿凌绝顶,诣词聊致讽。 夫何一殿存,千问暴遗圯。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裹。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准糠枇。 神兮愿效灵,穠穠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发布时间:2025-08-23 14:08:3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