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 海外北经 内容: 海外自(东)[西]北陬至(西)[东]北陬者。 无(启/月)[启](qǐ)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启/月)[启]①。 ①无启:无嗣。 传说无启国的人住在洞穴中,平常吃泥土,不分男女,一死就埋了,但他们的心不腐朽,死后一百二十年就又重新化成人。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在无(启/月)[启]之东。 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 一曰有手足。 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 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 相柳之所抵,厥(jué)为泽溪①。 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②。 禹厥之,三仞三沮③,乃以为众帝之台④。 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 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⑤,虎色⑥,首冲南方。 ①厥:通“撅”。 掘。 ②五谷:五种谷物。 泛指庄稼。 ③三:表示多数。 仞:充满。 沮:败坏。 这里是陷落的意思。 ④众帝:指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等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⑤隅:角落。 ⑥虎色:虎文,即老虎皮毛的颜色纹理。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共工台东。 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聂(shè)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①,为人两手聂其耳②。 县(xuán)居海水中③,及水所出入奇物。 两虎在其东④。 ①文虎:即雕虎,老虎身上的花纹如同雕画似的。 ②聂:通“摄”。 握持。 ③县:通“悬”。 无所依倚。 这里是孤单的意思。 ④两虎:即指上文的两文虎,原来图上的画像就是如此。 这种说明图上画面的物像、人形、山状、方向、位置等文字,自《海外南经》以下比比皆是。 因为原画已失,仅剩说明文字,图画与文字不能配合着视读,所以,文中所指所述往往有不甚了了之感。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博)[夸]父国在聂(shè)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 邓林在其东,二树木。 一曰博父。 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①,河水所入。 ①禹所积石之山:是一座山,即禹所积石山。 传说大禹曾疏通积石山而导引黄河水流过。 此积石山是另一座山,不是这里所说的禹所积石山。 拘(缨)[瘿](yǐng)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缨)[瘿]①。 一曰利(缨)[瘿]之国。 ①瘿:因脖颈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囊状性赘生物,多肉质,比较大。 寻木长千里,在拘(缨)[瘿]南,生河上西北。 跂踵国在拘(缨)[瘿]东①,其为人大,两足亦大。 一曰(大)[反]踵②。 ①跂踵:走路时脚跟不着地。 ②反踵:脚是反转长的,走路时行进的方向和脚印的方向是相反的。 欧丝之野在(大)[反]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①。 ①据树:据古人解说,是凭依桑树一边吃桑叶一边吐出丝,像蚕似的。 这大概是图画上的形状。 欧:同“呕”。 吐。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①,无枝。 ①仞:古时八尺为一仞。 范林方三百里,在三桑东,洲环其下①。 ①洲:水中可居人或物的小块陆地。 务隅之山,帝颛(zhuān)顼(xū)葬于阳①。 九嫔葬于阴②。 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鸱](chī)久、视肉。 ①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②九嫔:指颛顼的九个妃嫔。 平丘在三桑东。 爰有遗玉、青(鸟)[马]、视肉、杨柳、甘柤(zhā)、甘华①,百果所生②。 (有)[在]两山夹上谷,二大丘居中,名曰平丘。 ①遗玉:据古人说是一种玉石,先由松枝在千年之后化为伏苓,再过千年之后化为琥珀,又过千年之后化为遗玉。 甘柤: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枝干都是红色的,花是黄色的,叶子是白色的,果实是黑色的。 甘华: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枝干都是红色的,花是黄色的。 ②百:这里表示很多的意思,并非实指。 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táo)駼(tú)。 有兽焉,其名曰駮(bó),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 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qióng)。 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北方禺彊①,人面鸟身,珥(ěr)两青蛇②,践两青蛇。 ①禺彊:也叫玄冥,神话传说中的水神。 ②珥:插。 这里指穿挂着。 发布时间:2025-08-24 17:31: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