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吉仔肉粽 内容: 北平人重土难迁,真有一辈子没出过城圈的人。 谈到饮食,有一种定而不可移的标准,就拿粽子来说吧,永远是白江米蘸白糖或糖稀,要不就是江米小枣。 如果您剥一只火腿粽子尝尝,他认为粽子只能吃甜的,吃咸粽子简直不可思议。 粽子原本是古人祭屈原用的,最早的粽子用竹筒装米,后来改用芦苇包成六角形,所以叫角黍。 到了唐宋踵事增华,有菱粽、锤粽、锥粽、百索粽、益智粽、九子粽。 现在,这些粽子的裹法大部分已失传,只有三角形、包袱形、驼形三数种而已。 舍间虽然久居北平,可是吃起粽子却是北平式、广东式、湖州式甜咸皆备,式样齐全。 初到台湾,有些朋友知我口味很杂,不是仅吃江米小枣粽子的,所以介绍我尝一尝台南吉仔肉粽,还特地从台南带到台北来。 吉仔的肉粽,近乎广东肇庆的裹蒸粽,好在不惜工本,花样繁多,百味杂陈,材料扎实,宁可提高售价,但是货色不肯抽条。 它还有一个特点,煮好之后, 得透而不糜,只只入味,冷吃热吃均可。 跟我们在内地吃惯的湖州粽子,讲究松而且烂,正好相反。 不过湖州粽子要煮热了吃,是跟吉仔肉粽最大不同之点。 早年吉仔一只肉粽,就要卖四十元了,现在台北九如蔡万兴的肉粽都要卖到二三十元一只。 吉仔肉粽大而充实,现在卖什么价钱已不清楚,不过这是台湾小吃中的隽品,就是再贵,买一只来尝尝,跟广东、湖州粽子来比较也还是值得的。 发布时间:2025-08-29 17:01:0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2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