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六十五卷 内容: 第六十五卷目录 云气异部汇考一周礼〈春官视祲 保章氏〉易纬〈京房飞候 通卦验〉春秋纬〈感精符〉孝经纬〈援神契〉六韬〈攻城行军占〉越绝书〈外传记军气〉史记〈天官书〉京房易传〈候雨〉京氏易妖占〈杂占〉晋书〈天文志〉玉历通政经〈冬至云〉东方朔别占〈占长吏下车〉瑞应图〈瑞云〉隋书〈天文志〉唐邵谔望气经〈杂占法〉庶徵典第六十五卷云气异部汇考一《周礼》《春官》视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 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镌,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隮,十曰想。 掌安宅叙降,正岁则行事,岁终则弊其事。 〈注〉故书弥作迷,隮作资郑司农云祲,阴阳气相侵也,象者如赤乌也。 镌谓日旁气四面,反乡如煇状也。 监云气,临日也。 闇,日月食也。 瞢,日月瞢,瞢无光也。 弥者,白虹弥天也。 叙者,云有次序,叙如山在日上也。 隮者,升气也。 想者煇光也。 元谓镌,读如童子佩镌之镌。 谓日旁气刺日也。 监冠珥也。 弥气贯日也。 隮虹也。 诗云:朝隮于西,想杂气有似可形,想宅居也,降下也,人见妖祥则不安,主安其居处也,次序其凶祸所下,谓禳移之弊断也。 谓计其吉凶然否多少。 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订义》〉郑康成曰:物色也,视日旁云气之色。 郑司农曰: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 故《春秋传》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故曰:凡此五物以诏救政。 降,丰荒之祲象。 〈《订义》〉郑康成曰:降下也,知水旱所下之国。 李嘉会曰:气为祲形为象。 王昭禹曰:言降丰荒之祲象,则与视祲,所谓叙降同矣,盖下其说于国,使民知之焉,故谓之降事未至,而使之备患未至,而使之防先王,所以仁民也,可谓厚矣。 《易纬》《京房飞候》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其下贤人隐。 青云润泽,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 视四方常有青云,主丰。 云在西南,为举士。 凡候雨以晦、朔、弦、望,云汉四塞者,皆当雨如斗牛彘。 当雨暴有异云,如水牛。 不三日,大雨,黑云如群羊奔,如飞鸟。 五日必雨,云如浮船,皆雨。 北斗独有云,五日,大雨四望见。 青白云,名曰天寒之。 云雨徵苍黑,云细如杼轴,蔽日、月。 五日必雨。 云如两人提鼓、持桴,皆为暴雨。 有云大如车盖十馀,此阳火之气,必暑。 有暍者候雨法,有黑云如一匹帛于日中,即日大雨。 二匹,为二日雨;三匹,为三日雨。 黑云如覆船于日下,立雨。 《通卦验》震东方也,立春。 春分,日青气出直震,此正气也。 气出右物,半死;气出左蛟龙,出震气。 不出,则岁中少雷,万物不实,人民疾热。 离南方也,夏至,日中赤气出直离,此正气也。 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赤地千里。 《春秋纬》《感精符》冬至,有云迎送日者,来岁美。 宋忠注曰:云迎日出,雪送日没也。 《孝经纬》《援神契》黄云抱日,辅臣纳忠。 《六韬》《攻城行军占》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 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 城之气出而西城,可降。 城之气出而南城,不可拔。 城之气出而东城,不可攻。 城之气出而复入,城主逃。 城之气出而覆我军之上,军必病。 城之气出高而无所止,用兵长久,凡攻城围邑过旬。 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辅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不攻。 《越绝书》《外传记军气》夫圣人行兵,上与天合德,下与地合明,中与人合心。 义合乃动,见可乃取。 小人则不然,以彊厌弱,取利于危,不知逆顺,快心于非。 故圣人独知气变之情,以明胜负之道。 凡气有五色:青、黄、赤、白、黑。 色因有五变。 人气变,军上有气,五色相连,与天相抵。 此天应,不可攻,攻之无后。 其气盛者,攻之不胜。 军上有赤气径抵天者,军有应于天,攻者其诛及身。 军上有青气盛照,从敌,其本广末锐而来者,此逆兵气也,为未可攻,衰去乃可攻。 青气在上,其谋未定;青气在右,将弱兵多;青气在后,将勇谷少,先大后小;青气在左,将少卒多,兵少军罢;青气在前,将暴,其军必来。 赤气在军上,将谋未定。 其气本广末锐而来者,为逆兵气,衰去乃可攻。 赤气在右,将军勇而兵少,卒彊,必以杀降;赤气在后,将弱,卒彊,敌少,攻之杀将,其军可降;赤气在左,将勇,敌多,兵卒彊;赤气在前,将勇兵少,谷多卒少,谋不来。 黄气在军上,将谋未定。 其本广末锐而来者,为逆兵气,衰去乃可攻。 黄气在右,将智而明,兵多卒彊,谷足而不可降;黄气在后,将智而勇,卒彊兵少,谷少;黄气在左,将弱卒少,兵少谷亡,攻之必伤;黄气在前,将勇智,卒多彊,谷足而多为,不可攻也。 白气在军上,将贤智而明,卒威力而彊。 其气本广末锐而来者,为逆兵气,衰去乃可攻。 白气在右,将勇而兵彊,兵多谷亡;白气在后,将仁而明,卒少兵多,谷少军伤;白气在左,将勇而彊,卒多谷少,可降;白气在前,将弱卒亡,谷少,攻之可降。 黑气在军上,将谋未定。 其气本广末锐而来者,为逆兵,气衰去乃可攻。 黑气在右,将弱卒少,兵亡,谷尽军伤,可不攻自降;黑气在后,将勇卒彊,兵少谷亡,攻之杀将,军亡;黑气在左,将智而勇,卒少兵少,攻之杀将,其军自降;黑气在前,将智而明,卒少谷尽,可不攻自降。 故明将知气变之形,气在军上,其谋未定;其在右而低者,欲为右伏兵之谋;其气在前而低者,欲为前伏阵也;其气在后而低者,欲为走兵阵也;其气阳者,欲为去兵;其气在左而低者,欲为左阵;其气间其军,欲有入邑。 右子胥相气取敌大数,其法如是。 军无气,算于庙堂,以知彊弱。 一、五、九,西向吉,东向败亡,无东;二、六、十,南向吉,北向败亡,无北;三、七、十一,东向吉,西向败亡,无西;四、八、十二,北向吉,南向败亡,无南。 此其用兵日月数,吉凶所避也。 举兵无击太岁上物,卯也。 始出各利,以其四时制日,是之谓也。 《史记》《天官书》两军相当,曰晕;晕等,力钧;厚长大,有胜;薄短小,无胜。 重抱大破无。 抱为和,背不和,为分离去。 直为自立,立侯王;指晕若曰杀将。 负且戴,有喜。 圜在中,中胜;在外,外胜。 青外赤中,以和相去;赤外青中,以恶相去。 气晕先至而后去,居军胜。 先至先去,前利后病;后至后去,前病后利;后至先去,前后皆病,居晕不胜。 见而去,其发疾,虽胜无功。 见半日以上,功大。 白虹屈短,上下兑,有者下大流血。 日晕制胜,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 凡望云气,〈注〉正义曰春秋元命包云:阴阳聚为云气也。 释名云:云犹云,众盛也。 气犹饩然也。 有声即无形也。 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馀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 云气有兽居上者,胜。 正义曰胜音升剌反。 云雨气相敌也。 兵书云:云雄或如雄鸡临城,有城必降。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 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 恒山之北,气下黑上青。 勃、碣、海、岱之间,气皆黑。 江、淮之间,气皆白。 徒气白。 土功气黄。 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 骑气卑而布。 卒气抟。 如淳曰:抟,专也。 或曰抟,音徒端反。 前卑而后高者,疾;前方而高后,兑;而卑者,郤。 其气平者其行徐。 前高而后卑者,不止而反。 气相遇者,卑胜高,索隐曰遇音偶。 汉书作禺。 兑胜方。 气来卑而循车通者,车通,车辙也。 避汉武讳,故曰通。 不过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见。 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去之十馀二十馀里见。 气来高丈馀二丈者,不过三四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见。 稍云精白者,其将悍,其士怯。 其大根而前绝远者,当战。 青白,其前低者,战胜;其前赤而仰者,战不胜。 阵云如立垣。 杼云类杼。 轴《索隐》曰:姚氏案:兵书云营上云气如织,勿与战也。 云搏两端兑。 杓云如绳者,居前亘天,《索隐》曰:刘氏杓音时酌反。 说文音丁了反。 许慎注《淮南》云:杓,引也。 其半半天。 其蛪者类阙旗《索隐》曰:蛪音五结反。 亦作蜺,音同。 故。 钩云句曲。 《正义》曰:句,音古侯反。 诸此云见,以五色合占。 而泽搏宓,《正义》曰:崔豹《古今注》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蘤之象,因作华盖也。 京房《易兆候》云:视四方常有火云,五色见,其下贤人隐也。 青云润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也。 其见动人,乃有占;兵必起,合𩰚其直。 王朔所候,决于日旁。 日旁云气,人主象。 《正义》曰:《洛书》云:有云象人,青衣无孚,在日西,天子之气。 皆如其形以占。 故北裔之气如群畜穹闾,《索隐》曰:邹氏云一作弓闾。 天文志作弓字,音穹。 盖谓以毡为闾,崇穹然。 而宋均云穹,兽名,亦异说也。 南裔之气类舟船幡旗。 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徐广曰:钱,古作泉字。 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 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 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正义》曰:《淮南子》云:土地各以类生人,是故山气多勇,泽气多瘖,风气多聋,林气多躄,木气多伛,石气多力,险阻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庙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足,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重,中土多圣人。 皆象其气,皆应其类也。 故候息耗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正治,如淳曰:蔡邕云麻田曰畴。 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 实息者,吉;虚耗者,凶。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 正义曰卿音庆。 卿云,见喜气也。 京房《易传》《候雨》青、白、赤、黑云,在东、西、南、北,名曰:四塞之云。 见即有雨。 汉川有黑云,大如席。 不出五日,必雨,名曰:海云。 赤云如兔,蜀国当富。 京氏《易妖占》《杂占》天无云。 云自出,有兵,有水,如帚,如鸟,其下有兵。 《晋书》《天文志》瑞气:一曰庆云,亦曰景云。 此喜气也,太平之应。 二曰归邪。 如星非星,如云非云。 或曰,星有两赤彗上向,有盖,下连星。 见,必有归国者。 三曰昌光,赤,如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 妖气:一曰虹蜺,日旁气也,斗之乱精。 主惑心,主内淫,主臣谋君,太子诎,后妃颛,妻不一。 二曰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为乱君,为兵丧。 《周礼》:视祲氏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 一曰祲,谓阴阳五色之气,祲淫相侵。 或曰,抱珥背璚之属,如虹而短是也。 二曰象,谓云气成形,象如赤乌,夹日以飞之类是也。 三曰镌,日旁气,刺日,形如童子所佩之镌也。 四曰监,谓云气临在日上也。 五曰闇,谓日月蚀,或曰脱光也。 六曰瞢,谓瞢瞢不光明也。 七曰弥,谓白虹弥天而贯日也。 八曰序,谓气若山而在日上。 或曰,冠珥背璚,重叠次序,在于日旁也。 九曰隮,谓晕气也。 或曰,虹也,诗所谓朝隮于西者也。 十曰想,谓气五色有形想也,青饥,赤兵,白丧,黑忧,黄熟。 或曰,想,思也,赤气为人兽之形,可思而知其吉凶。 《玉历通政经》《冬至云》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乡,来岁,美民人和,不疾疫。 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 《东方朔别占》《占长吏下车》凡占长吏下车,当视天有黄云来覆,五谷大熟。 青云,致兵。 白云,致盗。 黑云,多水。 赤云,多火。 《瑞应图》《瑞云》景云者,太平之徵也。 一曰:庆云非烟、非气,五色絪缊,谓之庆。 梢云、瑞云,人君德至,则出若树木,梢梢然也。 《隋书》《天文志》自周以降,术士间出,今采其著者而言之。 日,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日五色。 又曰,或黑或青或黄,师破。 游气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风雨之候。 沈阴,日月俱无光,昼不见日,夜不见星,皆有云鄣之,两敌相当,阴相图议也。 日曚曚光,士卒内乱。 日薄赤,见日中乌,将军出,旌旗举,此不祥,必有败亡。 又曰,数日俱出若𩰚,天下兵大战。 日𩰚下有拔城。 日戴者,形如直状,其上微起,在日上为戴。 戴者德也,国有喜也。 一云,立日上为戴。 青赤气抱在日上,小者为冠,国有喜事。 青赤气小,而交于日下,为缨。 青赤气小而圆,一二在日下左右者,为纽。 青赤气如小半晕状,在日上为负。 负者得地为喜。 又曰,青赤气长而斜倚日旁为戟。 青赤气圆而小,在日左右为珥。 黄白者有喜。 又曰有军。 日有一珥为喜,在日西,西军战胜,在日东,东军战胜。 南北亦如之,无军而珥,为拜将。 又日旁如半环,向日为抱。 青赤气如月初生,背日者为背。 又曰,背气青赤而曲,外向为叛象,分为反城。 璚者如带,璚在日四方。 青赤气长,而立日旁,为直。 日旁有一直,敌在一旁欲自立,从直所击者胜。 日旁有二直三抱,欲自立者不成。 顺抱击者胜,杀将。 气形三抱,在日四方,为提。 青赤气横在日上下为格。 气如半晕,在日下为承。 承者,臣承君也。 又曰,日下有黄气三重若抱,名曰承福,人主有吉喜,且得地。 青白气如履,在日下者为履。 日旁抱五重,战顺抱者胜。 日一抱一背为破走。 抱者,顺气也,背者,逆气也。 两军相当,顺抱击逆者胜,故曰破走。 日抱且两珥,一虹贯抱,抱至日,顺虹击者胜。 日重抱,内有璚,顺抱击者胜;亦曰军内有欲反者。 日重抱,左右二珥,有白虹贯抱,顺抱击胜,得二将。 有三虹,得三将。 日抱黄白润泽,内赤外青,天子有喜,有和亲来降者。 军不战,敌降,军罢。 色青,将喜;赤,将兵争;白,将有丧;黑,将死。 日重抱且背,顺抱击者胜,得地,若有罢师。 日重抱,抱内外有璚,两珥,顺抱击者胜,破军,军中不和,不相信。 日旁有气,圆而周匝,内赤而外青,名为晕。 日晕者,军营之像。 周环匝日无厚薄,敌与军势齐等。 若无军在外,天子失御,民多叛。 日晕有玉色,有喜;不得玉色,有忧。 凡占两军相当,必谨审日月晕气,知其所起,留止远近,应与不应,疾迟大小,厚薄长短,抱背为多少,有无实虚久亟,密疏泽枯。 相应等者势等。 近胜远,疾胜迟,大胜小,厚胜薄,长胜短,抱胜背,多胜少,有胜无,实胜虚,久胜亟,密胜疏,泽胜枯。 重背大破,重抱为和亲,抱多亲者益多,背为不和。 分离相去,背于内者离于内,背于外者离于外也。 凡占分离相去,赤内青外,以和相去;青内赤外,以恶相去。 日晕明久,内赤外青,外人胜;内青外赤,内人胜;内黄外青黑,内人胜;外黄内青黑,外人胜;外白内青,外人胜;内白外青,内人胜;内黄外青,外人胜;内青外黄,内人胜;日晕周匝,东北偏厚,厚为军福,在东北战胜,西南战败。 日晕黄白,不𩰚兵未解;青黑,和解分地;色黄,土功动,人不安;日色黑,有水,阴国盛。 日晕七日无风雨,兵大作,不可起,众大败。 不反日蚀,日晕而明,天下有兵,兵罢;无兵,兵起不战。 日晕始起,前灭而后成者,后成胜。 日晕有兵在外者,主人不胜。 日晕,内赤外青,群臣亲;外外赤内青,群臣亲内其。 日有朝夕晕,是谓失地,主人必败。 日晕而珥,主有谋,军在外,外军有悔。 日晕抱珥上,将军易。 日晕而珥如井干者,国亡,有大兵交。 日晕上西,将军易,两敌相当。 日晕两珥,平等俱起而色同,军势等,色厚润泽者贺喜。 日晕有直珥为破军,贯至日为杀将。 日晕员且戴,国有喜,战从戴所击者胜,得地。 日晕而珥背左右,如大车辋者,兵起,其国亡城,兵满野而城复归。 日晕,晕内有珥一抱,所谓围城者在内,内人则胜。 日晕有重抱,后有背,战顺抱者胜,得地有军。 日晕有一抱,抱为顺,贯晕内,在日西,西军胜,有军。 日晕有一背,背为逆,在日西,东军胜。 馀方仿此。 日晕而背,兵起,其分,失城。 日晕有背,背为逆,有降叛者,有反城。 在日东,东有叛。 馀方仿此。 日晕背气在晕内,此为不和,分离相去。 其色青外赤内,节臣受王命有所之。 日晕上下有两背,无兵兵起,有兵兵入。 日晕四背在晕内,名曰不和,有内乱。 日晕而四背如大车辋者四提,设其国众在外,有反臣。 日晕四提,必有大将出亡者。 日晕有四背璚,其背端尽出晕者,反从内起。 日晕而两珥在外,有聚云在内与外,不出三日,城围出战。 日晕有背珥直,而有虹贯之者,顺虹击之,大胜得地。 日晕,有白虹贯晕至日,从虹所指战胜,破军杀将。 日晕,有虹贯晕,不至日,战从贯所击之胜,得小将。 日晕,有一虹贯晕内,顺虹击者胜,杀将。 日晕,二白虹贯晕,有战,客胜。 日重晕,有四五白虹气,从内出外,以此围城,主人胜,城不拔。 又日重晕,攻城围邑不拔。 日晕二重,其外清内浊不散,军会聚。 日晕三重,有拔城。 日交晕无厚薄,交争,力势均,厚者胜。 日交晕,人主左右有争者,兵在外战。 日在晕上,军罢。 交晕贯日,天下有破军死将。 日交晕,而争者先衰,不胜即两敌相向。 交晕至日月,顺以战胜,杀将。 一法日在上者胜。 日有交者,赤青如晕状,或如合背,或正直交者,偏交也,两气相交也,或相贯穿,或相向,或相背也。 交主内乱,军内不和。 日交晕如连环,为两军兵起,君争地。 日有三晕,军分为三日。 方晕而上下聚二背,将败人亡。 日晕若井垣,若车轮,二国皆兵亡。 有军。 日晕不匝,半晕在东,东军胜,在西,西军胜。 南北亦如之。 日晕如车轮半,晕在外者罢。 日半晕东向者,西方羌人来入国。 半晕西向者,东方人欲反入国。 半晕北向者,南方人欲反入国。 半晕南向者,北方人欲反入国。 军在外,月晕师上,其将战必胜。 月晕黄色,将军益秩禄,得位。 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天下大战。 月晕而珥,兵从珥攻击者利。 月晕有蜺云,乘之以战,从蜺所往者大胜。 月晕,虹蜺直指晕至月者,破军杀将。 〈按以上杂云气占,有杂见于日异、月异、虹蜺异等部者,兹并存之,以备考验云。〉天子气,内赤外黄正四方,所发之处,当有王者。 若天子欲有游往处,其地亦先发此气。 或如城门,隐隐在气雾中,恒带杀气森森然,或如华盖在气雾中,或有五色,多在晨昏见。 或如千石仓在雾中,恒带杀气,或如高楼在雾气中,或如山镇。 苍帝起,青云扶日。 赤帝起,赤云扶日。 黄帝起,黄云扶日。 白帝起,白云扶日。 黑帝起,黑云扶日。 或日气象青衣人,垂手,在日西,天子之气也。 敌上气如龙马,或杂色郁郁冲天者,此帝王之气,不可击。 若在吾军,战必大胜。 凡天子之气,皆多上达于天,以王相日见。 凡猛将之气如龙。 两军相当,若气发其上,则其将猛锐。 或如虎,在杀气中。 猛将欲行动,亦先发此气;若无行动,亦有暴兵起。 或如火烟之状,或白如粉沸,或如火光之状,夜照人,或白而赤气绕之,或如山林竹木,或紫黑如门上楼,或上黑下赤,状似黑旌,或如张弩,或如埃尘,头锐而卑,本大而高。 两军相当,敌军上气如囷仓,正白,见日逾明,或青白如膏,将勇。 大战气发,渐渐如云,变作此形,将有深谋。 凡气上与天连,军中有贞将,或云贤将。 凡军胜气,如堤如坂,前后磨地,此军士众强盛,不可击。 军上气如火光,将军勇,士卒猛,好击战,不可击。 军上气如山堤,山上若林木,将士骁勇。 军上气如埃尘粉沸,其色黄白,旌旗无风而飏,挥挥指敌,此军必胜。 敌上有白气粉沸如楼,绕以赤气者,兵锐。 营上气黄白色,重厚润泽者,勿与战。 两敌相当,有气如人持斧向敌,战必大胜。 两敌相当,上有气如蛇举首向敌者战胜。 敌上气如一匹帛者,此勇军之气,不可攻。 望敌上气如覆舟,云如牵牛,有白气出,似旌帜,在军上,有云如𩰚鸡,赤白相随,在气中,或发黄气,皆将士精勇,不可击。 军营上有赤黄气,上达于天,亦不可攻。 凡军营上五色气,上与天连,此天应之军,不可击。 其气上小下大,其军日增益士卒。 军上气如堤,以覆其军上,前赤后白,此胜气。 若覆吾军,急往击之,大胜。 夫气锐,黄白团团而润泽者,敌将勇猛,且士卒能强战,不可击。 云如日月而赤气绕之,如日月晕状有光者,所见之地大胜,不可攻。 凡云气,有兽居上者胜。 军上有气如尘埃,前下后高者,将士精锐。 敌上气如乳虎豹伏者,难攻。 军上恒有气者,其军难攻。 军上云如华盖者,勿往与战。 云如旌旗,如蜂向人者,勿与战。 两军相当,敌上有云如飞鸟,徘徊其上,或来而高者,兵精锐,不可击。 军上云如马,头低尾仰,勿与战。 军上云如狗形,勿与战。 望四方有气如赤鸟,在乌气中,如乌人在赤气中,如赤杵在乌气中,如人十十五五,或如旌旗,在乌气中,有赤气在前者,敌人精悍,不可当。 敌上有云如山,不可说。 有云如引素,如阵前锐,或一或四,黑色有阴谋,赤色饥,青色兵有反,黄色急去。 凡气,上黄下白名,曰善气。 所临之军,欲求和退。 若气出北方,求退向北,其众死散。 向东则不可信,终能为害。 向南将死。 敌上气囚废枯散。 或如马肝色,如死灰色,或类偃盖,或类偃鱼,皆为将败。 军上气乍见乍不见,如雾起,此衰气,可击。 上大下小,士率日减。 凡军营上十日无气发,则军必胜。 而有赤白气乍出即灭,外声欲战,其实欲退散。 黑气如坏山堕军上者,名曰营头之气,其军必败。 军上气昏发连夜,夜照人,则军士散乱。 军上气半而绝,一败,再绝再败,三绝三败。 在东发白气者,灾深。 军上气中有黑云如牛形,或如马形者,此是瓦解之气,军必败。 敌上气如粉如尘者,勃勃如烟,或五色杂乱,或东西南北不定者,其军欲败。 军上气如群羊群猪在气中,此衰气,击之必胜。 军上有赤气,炎炎于天,则将死,士众乱。 赤光从天流下入军,军乱将死。 彼军上有苍气,须臾散去,击之必胜。 在我军上,须自坚守。 军有黑气如牛形,或如马形,从气雾中下,渐渐入军,名曰天狗下食血,则军破,军上气或如群乌乱飞,或如悬衣,如人相随,或纷纷如转蓬,或如扬灰,或云如卷席,如匹布乱穰者,皆为败徵。 气乍见乍没,乍聚乍散,如雾之始起,为败气。 气如系牛,如人卧,如败车,如双蛇,如飞鸟,如决堤垣,如坏屋,如人相指,如人无头,如惊鹿相逐,如两鸡相向,皆为败气。 凡降人气,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头。 又云,如人叉手相向。 白气如群鸟,趋入屯营,连结百馀里不绝,而能徘徊,须臾不见者,当有他国来降。 气如黑山,以黄为缘者,欲降服。 敌上气青而高渐黑者,将欲死散。 军上气如燔生草之烟,前虽锐,后必退。 黑气临营,或聚或散,如鸟将宿,敌人畏我,心意不定,终必逃背,逼之大胜。 凡白气从城中南北出者,不可攻,城不可屠。 城中有黑云如星,名曰军精,急解围去,有突兵出,客败。 城上白气如旌旗,或青云临城,有喜庆。 黄云临城,有大喜庆,青色从中南北出者,城不可攻。 或气如青色,如牛头触人者,城不可屠。 城中气出东方,其色黄,此太一。 城白气从中出,青气从城北入,反向还者,军不得入。 攻城围邑,过旬雷雨者,为城有辅。 疾去之,勿攻。 城上气如烟火,主人欲出战。 其气无极者,不可攻。 城上气如双蛇者,难攻。 赤气如杵形,从城中向外者,内兵突出,主人战胜。 城上有云,分为两彗状,攻不可得。 赤气在城上,黄气四面绕之,城中大将死,城降。 城上赤气如飞鸟,如败车,及无云气,士卒必散。 城营中有赤黑气,如狸皮斑及赤者,并亡。 城上气上赤而下白色,或城中气聚如楼,出见于外,城皆可屠。 城营上有云如众人头,赤色,下多死丧流血。 城上气如灰,城可屠。 气出而北,城可剋。 其气出复入,城中人欲逃亡。 其气出而覆其军,军必病。 气出而高,无所止,用日久长。 有白气如蛇来指城,可急攻。 白气从城指营,宜急固守攻。 城若雨雾日死风至,兵胜。 日色无光为日死。 云气如雄雉临城,其下必有降者。 濛氛围城而入城者,外胜,得入。 有云如立人五枚,或如三牛,边城围。 凡军上有黑气,浑浑圆长,赤气在其中,其下必有伏兵。 白气粉沸起,如楼状,其下必有藏兵,皆不可轻击。 伏兵之气,如幢节状,在乌云中,或如赤杵在乌云中,或如乌人在赤云中。 凡暴兵气,白如瓜蔓连结,部队相逐,须臾罢而复出,至八九来而不断,急贼卒至,宜防固之。 白气如仙人衣,千万连结,部队相逐,罢而复兴,如是八九者,当有千里兵来,视所起备之。 黑云从敌上来,之我军上,欲袭我。 敌人告发,宜备不宜战。 壬子日,候四望无云,独见赤云如旌旗,其下有兵起,若遍四方者,天下尽有兵。 若四望无云,独见黑云极天,天下兵大起。 半天,半起。 三日内有雨,灾解。 敌欲来者,其气上有云,下有氛零,中天而下,敌必至。 云气如旌旗,贼兵暴起。 暴兵气,如人持刀楯,云如人,赤色,所临城邑,有卒兵至,惊怖,须臾去。 赤气如人持节,兵来未息。 云如方虹,有暴兵。 赤云如火者,所向兵至。 天有白气,状如匹布,经丑未者,天下多兵。 凡战气,青白如膏。 将勇。 大战气,如人无头,如死人卧。 敌上气如丹蛇,赤气随之,必大战,杀将。 四望无云,见赤气如狗入营,其下有流血。 凡连阴十日,昼不见日,夜不见月,乱风四起,欲雨而无雨,名曰,蒙臣谋君。 故曰,久阴不雨臣谋主。 雾气若昼若夜,其色青黄,更相掩冒,乍合乍散,臣谋君,逆者丧。 山中冬雾十日不解者,欲崩之候。 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者,其下有贤人隐也。 青云润泽蔽日,在西北为举贤良。 云气如乱穰,大风将至,视所从来避之。 云甚润而厚,大雨必暴至。 四始之日,有黑云气如阵,厚重大者,多雨。 气若雾非雾,衣冠不雨而濡,见则其城带甲而趋。 日出没时,有云横截之,白者丧,乌者惊。 三日内雨者各解。 有黑气入营者,兵相残。 有赤青气入营者,兵弱。 有云如蛟龙,所见处将军失魄。 有云如鹄尾,来荫国上,三日亡。 有云如日月晕,赤色,其国凶。 青白色,有大水。 有云状如龙行,国有大水,人流亡。 有云赤黄色,四塞终日,竟夜照地者,大臣纵恣。 有云如气,昧而浊,贤人去,小人在位。 凡遇四方盛气,无向之战。 甲乙日青气在东方,丙丁日赤气在南方,庚辛日白气在西方,壬癸日黑气在北方,戊己日黄气在中央。 四季战当此日气,背之吉。 日中有黑气,君有小过而臣不谏,又掩君恶而扬君善,故日中有黑气不明也。 凡海傍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北裔之气如牛羊群畜穹闾,南裔之气类舟船幡旗。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 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 恒山之北,气青。 勃、碣、海、岱之间,气皆正黑。 江湖之间,气皆白。 东海如圆簦。 附汉、河水,气如引布。 江、汉气劲如杼。 济水气如黑。 豚滑水气如狼白尾。 淮南气如帛。 少室气如白兔青尾。 恒山气如黑牛青尾。 东裔气如树,西裔气如室屋,南裔气如阇台,或类舟船。 阵云如立垣,杼轴云类轴搏,两端兑。 杓云如绳,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蛪者类阙旗,故钩云勾曲。 诸此云见,以五色占而泽抟密。 其见,动人及有兵,必起合𩰚。 其直云,气如三匹帛,广前兑后,大军行气也。 韩云如布,赵云如牛,楚云如日,宋云如车,鲁云如马,卫云如犬,周云如车轮,秦云如行人,魏云如鼠,郑、齐云如绛衣,越云如龙,蜀云如囷。 车气乍高乍下,往往而聚。 骑气卑而布,卒气抟。 前卑后高者疾,前方而高,后兑而卑者却。 其气平者,其行徐。 前高后卑者,不止而返。 校骑之气正苍黑,长数百丈,游兵之气如彗埽,一云长数百丈,无根本。 喜气上黄下白,怒气上下赤,忧气上下黑,土功气黄白,徒气白。 凡候气之法,气初出时,若云非云,若雾非雾,髣髴若可见。 初出森森然,在桑榆上,高五六尺者,是千五百里外。 平视则千里,举目望则五百里。 仰瞻中天,则百里内。 平望桑榆间二千里,登高而望,下属地者,三千里。 凡欲知我军气,常以甲己日及庚、子、辰、戌、午、未、亥日,及八月十八日,去军十里许,登高望之可见,依别记占之。 百人以上皆有气。 凡占灾异,先推九宫分野,六壬日月,不应阴雾风雨而阴雾者,乃可占。 对敌而坐,气来甚卑下,其阴覆人,上掩沟盖道者,是大贼必至。 敌在东,日出候。 在南,日中候。 在西,日入候。 在北,夜半候。 王相色吉,囚死色凶。 凡军上气,高胜下,厚胜薄,实胜虚,长胜短,泽胜枯。 我军在西,贼军在东,气西厚东薄,西长东短,西高东下,西泽东枯,则知我军必胜。 凡气初出,似甑上气,勃勃上升。 气积为雾,雾为阴,阴气结为虹蜺晕珥之属。 凡气不积不结,散漫一方,不能为灾。 必须和杂杀气,森森然疾起,乃可论占。 军上气安则军安,气不安则军不安。 气南北则军南北,气东西则军亦东西。 气散则为军破败。 候气,常以平旦、下晡、日出没时处气见。 占期内有大风雨久阴,则灾不成。 故风以散之,阴以谏之,云以幡之,雨以厌之。 《唐邵谔望气经》《杂占法》凡望气占侯,皆在子午卯酉之时。 太乙初,移宫皆有气见,可以测之夕,则日入时,朝,则日出时,夜,则夜半时,中,则午时。 天无言以七曜,垂文地无言,以五云腾气,四时无言,以寒暑变节,六甲无言以孤虚定位。 晋气之云白润精明,楚云如日,渤海碣岱之间云气正黑色,魏云如鼠,越云如龙,荆云如犬,秦云如行人,周云如车轮,华山河南气色下黑上赤,韩云似布,幽蓟之气如蛇形,宋云如车,鲁云如马,蜀云如囷辇,乍高乍下,济水之云如黑猪,东齐之云如青靛,淮水之间气如瀑布,渭水之象如白狼尾,东海之气如悬灯烟,附汉亦如图画,江汉之气如摇杵,东齐吴郑之间气如绛衣,赵冀气如黑牛尾,燕赵之间上青下黑,北裔气如穹庐状也,北狄之气如牛羊之群来而不断也,南蛮之气如船、如阁,亦如旌旗摇动,东裔气如树,西戎气如屋宅之状,海傍蜃气如楼阁,广野之气如宫阙,千岁灵龟上有白云,常聚云气多黑润者,其下有潜龙。 二分二至必占:云气黄云如覆车,五谷大熟,青云致虫,白云致盗,乌黑云多水,赤云有火,郁郁葱葱,隐隐隆隆,佳气也。 绵绵绞绞,条条片片,兵气也。 泽泽燄燄,女子气也。 如藤蔓挂树者,宝气也。 紫氛如楼者,玉气也。 赩气有铜红气有琼,为璘褐色,为铁赭色,云气下垂不可以掘。 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涔云波水,阵云如立,垣杼云类轴,杓云如绳蜺,〈《史记》作蛪者〉云类阙旗胜,兵云气如织,败兵云气如枯。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 是曰:〈《史记》作谓〉卿云卿云者,〈《史记》作见〉喜气也。 若雾非雾,若蒙非蒙著,〈《史记》无此六字〉衣冠而不濡,见则其国,〈《史记》作域〉被甲而趋。 发布时间:2025-09-09 13:53:2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