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一百四十六卷 内容: 第一百四十六卷目录 梦部纪事一庶徵典第一百四十六卷梦部纪事一《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举风后、力牧以治民。 〈注〉《正义》曰:《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 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 垢去土,后在也。 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 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 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 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 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 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 河图始开图,黄帝修德立义,天下大治。 乃召天老而问焉。 余梦见两龙挺白图,即帝以授余于河之都。 《春秋纬》:帝伐蚩尤,乃睡,梦西王母遣道人披元狐之裘以符授之。 《竹书纪年》:尧有圣德,封于唐。 梦攀天而上。 高辛氏衰,天下归之。 舜耕于历,梦眉长于发,遂登庸。 《拾遗记》:商之始也,有神女简狄,游于桑野,见黑鸟遗卵于地,有五色文,作八百字。 简狄拾之,贮以玉筐,覆以朱绂。 夜梦神母谓之曰:尔怀此卵,即生圣子,以继金德。 狄乃怀卵一年而有娠,经十四月而生契,祚以八百叶,卵之文也。 虽遭旱厄,后嗣兴焉。 《竹书纪年》:伊挚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傍。 汤将奉天命放桀,梦及天而舐之,遂有天下。 《论衡吉验篇》:伊尹且生之时,其母梦人谓己曰:臼出水,疾东走。 毋顾。 明旦视臼出水,即东走十里,顾其乡,皆为水矣。 《书经说命》: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 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家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拾遗记》:傅说赁为赭衣者,舂于深岩以自给。 梦乘云绕日行,筮得利建侯之卦。 岁馀,汤以玉帛聘为阿衡。 《河图稽命徵》:太任梦长人,感己生文王。 《竹书纪年》: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于豕牢而生昌,是为周文王。 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 太王曰: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返,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 昌为西伯,作邑于丰。 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 以告文王,文王币率群臣,与发并拜吉梦。 文王梦日月著其身。 《博物志》:太姒梦见商之庭产棘,乃小子发取周庭梓树。 树之于阙,闻梓化为松柏。 棫柞觉,惊以告文王。 文王曰:慎勿言,冬日之阳,夏日之馀,不召而万物自来,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潦东流。 天不享于殷,自发之生于今,十年。 禹羊在牧,水潦东流,天下飞鸿满野。 日之出地,无移照乎。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 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 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曰:非也。 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 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庄子田子方篇》: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钧。 非持其钧有钧者也,常钧也。 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 于是旦而属诸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𩑺,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乎民有瘳乎。 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 文王曰:然则卜之。 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 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 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斔斛不敢入于四境。 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斔斛不敢入于四境,则诸侯无二心也。 文王以为太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 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颜渊问于仲尼曰:文王其犹未耶。 又何以梦为乎。 仲尼曰:默,汝无言。 夫文王尽之也,而又何论剌焉。 彼直以循斯须也。 《史记晋世家》: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 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 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封禅书》: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 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 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 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国语》: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公惧而走。 神曰:无走。 帝命曰:使晋袭于尔门。 公拜稽首,觉,召史嚚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 公使囚之,且使国人贺梦。 舟之侨告其诸侯曰:众谓虢亡不久,吾乃今知之。 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何瘳。 吾闻之曰:大国道,小国袭焉曰服。 小国敖,大国袭焉曰诛。 民疾君之侈也,是以遂于逆命。 今嘉其梦侈必展,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 民疾其态,天又诳之;大国来诛,出令乃逆;宗国既卑,诸侯远己。 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 吾不忍俟也。 将行,以其族适晋。 六年,虢乃亡。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侵曹伐卫,楚人救卫。 夏,四月,次于城濮,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盬其脑,是以惧。 子犯曰:吉,我得天。 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子玉请战。 晋师陈于莘北,楚师驰之败绩。 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 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勿致也。 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勿听。 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 是粪土也。 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勿听。 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 既败。 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 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 三十一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 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 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 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 《国语》:晋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规其臀以墨,曰:使有晋国,三而畀驩之孙。 故名之曰黑臀。 《左传》:宣公三年冬,郑穆公卒。 初,郑文公有贱妾。 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 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 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公逐群公子,公子兰奔晋,从晋文公伐郑。 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 后稷之元妃也。 今公子兰,姞甥也。 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先纳之。 可以亢宠,与孔将锄,侯宣多,纳之。 盟于太宫,而立之。 以与晋平,穆公有疾。 曰:兰死,吾其死乎。 吾所以生也。 刈兰而卒。 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 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 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史记赵世家》: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 盾卜之,兆绝而后好。 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 至孙,赵世将益衰。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 请诛之。 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 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妄诛谓之乱。 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 屠岸贾不听。 韩厥告赵朔趣亡。 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左传》:成公二年,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孙桓子如晋乞师,郤献子救之,师陈于鞍,齐师败绩。 韩厥梦子与谓己曰:且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成公四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五年春,原屏放诸齐。 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 吾二昆其忧哉。 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 弗听,婴梦天使谓已祭余,余福汝,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 祭其得亡乎。 祭之之明日而亡。 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 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 公曰:何如。 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 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 惧伤我,焉逃之。 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不可为也。 公曰:良医也。 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 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 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十六年,晋侯伐郑,楚子救郑。 吕锜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 占之曰:姬姓,日也。 异姓,月也。 必楚王也。 射而中之,退入于泥,亦必死矣,及战,射共王中目,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韬,以一矢复命。 十七年初,声伯梦涉洹,或与己琼瑰食之。 泣而为琼瑰,盈其怀,从而歌之曰:济洹之水,赠我以琼瑰,归乎归乎,琼瑰盈吾怀乎,惧不敢占也,还自郑。 壬申,至于狸脤而占之。 曰:余恐死,故不敢占也。 今众繁而从余三年矣,无伤也。 言之之莫而卒。 襄公十八年秋,齐侯伐我北鄙,中行献子将伐齐,梦与厉公讼,弗胜,公以戈击之。 首队于前,跪而戴之。 奉之以走,见梗阳之巫皋,他日见诸道,与之言同。 巫曰:今兹主必死,若有事于东方,则可以逞,献子许诺,晋侯伐齐。 《春秋孔演图》:孔子母徵,在游大家之陂,睡梦黑帝使请己往,梦交语:女乳必于空桑之中。 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 《左传》:昭公四年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 问其行,告之故,哭而送之。 适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梦天压己,勿胜,顾而见人,黑而上偻,深目而豭喙,号之曰:牛助余,乃胜之。 旦而皆召其徒,无之。 且曰:志之,及宣伯奔齐,馈之。 宣伯曰:鲁以先子之故,将存吾宗,必召女,召女何如。 对曰:愿之久矣,鲁人召之。 不告而归,既立。 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 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 召而见之。 则所梦也。 未问其名,号之曰牛,曰唯,皆召其徒,使视之,遂使为竖,有宠,长使为政,公孙明知叔孙于齐,归。 未逆国姜,子明取之,故怒其子,长而后使逆之,田于丘莸,遂遇疾焉,竖牛欲乱其室而有之,强与孟盟,不可。 叔孙为孟钟曰:尔未际,飨大夫以落之。 既具,使竖牛请,日入勿谒,出命之日,及宾至,闻钟声。 牛曰:孟有北妇人之客,怒将往,牛止之。 宾出,使拘而杀诸外,牛又强与仲盟,不可,仲与公御莱书,观于公,公与之环,使牛入示之,入不示,出命佩之,牛谓叔孙见仲而何。 叔孙曰:何为,曰不见,既自见矣,公与之环而佩之矣。 遂逐之。 奔齐,疾急,命召仲,牛许而不召,杜泄见,告之饥渴,授之戈。 对曰:求之而至,又何去焉。 竖牛曰:夫子疾病,不欲见人,使寘馈于个而退,牛弗进,则置虚命彻。 十二月,癸丑,叔孙不食。 乙卯,卒。 牛立昭子而相之。 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 大宰薳启彊曰:臣能得鲁侯,薳启彊来召公。 公将往,梦襄公祖,梓慎曰:君不果行,襄公之适楚也。 梦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 子服惠伯曰:行,先君未尝适楚,故周公祖以道之,襄公适楚矣。 而祖以道,君不行何之。 三月,公如楚。 郑子产聘于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 曰: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 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 对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 韩子祀夏郊,晋侯有间,赐子产莒之二方鼎。 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 则皆走,不知所往,铸刑书之岁二月,或梦伯有介而行。 曰壬子,余将杀带也。 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 及壬子,驷带卒。 国人益惧,齐燕平之月。 壬寅,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乃止。 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 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 与孔烝锄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弱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 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 遇屯之比以示史朝。 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 成子曰:非长之谓乎。 对曰:康叔名之,可谓长矣,孟非人也。 将不列于宗,不可谓长,且其繇曰:利建侯,嗣吉,何建。 建非嗣也。 二卦皆云子其建之。 康叔命之,二卦告之,筮袭于梦,武王所用也。 勿从何为,弱足者居,侯主社稷,临祭祀,奉民人,事鬼神,从会朝,又焉得居,各以所利,不亦可乎。 故孔成子立灵公。 十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昭公十一年,泉丘人有女。 梦以其帷幕孟氏之庙,遂奔僖子,其僚从之。 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无相弃也。 僖子使助薳氏之簉,反自祲祥,宿于薳氏,生懿子及南宫敬叔于泉丘人,其僚无子,使字敬叔。 昭公十七年,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苌弘谓刘子曰:客容猛,非祭也。 其伐戎乎。 陆浑氏甚睦于楚,必是故也。 君其备之,乃警戎备。 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勿知,师从之。 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 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周大获。 宣子梦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陆浑,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 二十五年秋,九月,公孙于齐,次于阳州。 冬,十一月,宋元公将为公故如晋,梦太子栾即位于庙,己与平公,服而相之,旦召六卿。 公曰:寡人不佞,不能事父兄,以为二三子忧,寡人之罪也。 若以群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 仲几对曰:君若以社稷之故,私降昵宴,群臣勿敢知,若夫宋国之法,死生之度,先君有命矣,群臣以死守之,勿敢失队,臣之失职,常刑不赦,臣不忍其死,君命祇辱,宋公遂行。 己亥,卒于曲棘。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 赵简子梦童子裸而转以歌,旦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 对曰:六年,及此月也。 吴其人郢乎。 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火胜金,故弗克。 《晏子》:景公举兵将伐宋,师过泰山,公梦见二丈夫立而怒,其怒甚盛。 公恐,觉,辟门召占梦者至。 公曰:今夕,吾梦二丈夫立而怒,不知其所言,其怒甚盛,吾犹识其状,识其声。 占梦者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 请趣召祝史祠乎泰山,则可。 公曰:诺。 明日,晏子朝见,公告之如占梦之言也。 公曰:占梦者之言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 今使人召祝史祠之。 晏子俯,有间,对曰:占梦者不识也。 此非泰山之神,是宋之先汤与伊尹也。 公疑以为泰山神,晏子曰:公疑之,则婴请言汤伊尹之状也。 汤质晰而长颜以髯,兑上丰下,倨身而扬声。 公曰:然是已。 伊尹黑而短蓬而髯,丰上兑下,偻身而下声。 公曰:然是已。 今若何。 晏子曰: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 不宜无后,今惟宋耳。 而公伐之,故汤伊尹怒。 请散师以平宋。 景公:不用终伐宋。 晏子曰:伐无罪之国,以怒明神,不易行。 以续蓄进师以近过,非婴所知也。 师若果进军,必有殃。 军进再舍,鼓毁将殪。 公乃辞乎晏子,散师,不果伐宋。 《说苑》:景公畋于梧丘,夜犹早,公姑坐睡而梦有五丈夫,北面倖庐,称无罪焉。 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梦,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诛无罪邪。 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头而葬之命,曰五丈夫之丘。 此其地邪。 公令人掘而求之,则五头同穴而存焉。 公曰:嘻,令吏葬之。 国人不知其梦也,曰:君悯白骨,而况于生者乎。 不遗馀力矣,不释馀知矣,故曰,人君之为善易矣。 《晏子》:景公病水,卧十数日。 夜梦与二日𩰚,不胜。 晏子朝,公曰:夕者,梦与二日𩰚,而寡人不胜,我其死乎。 晏子对曰:请召占梦者出。 使人以车迎占梦者至,曰:曷为见召。 晏子曰:夜者,公梦二日与公𩰚,不胜。 公曰:寡人死乎。 故请君占梦,是所为也。 占梦者曰:请反其书。 晏子曰:毋反书。 公所病者,阴也。 日者,阳也。 一阴不胜二阳,故病将已。 以是对占梦者入。 公曰:寡人梦与二日𩰚而不胜,寡人死乎。 占梦者对曰:公之所病,阴也。 日者,阳也。 一阴不胜二阳,公病将巳。 居三日,公病大愈。 公且赐占梦者。 占梦者曰:此非臣之力,晏子教臣也。 公召晏子,且赐之,晏子曰:占梦者以占之言对,故有益也。 使臣言之,则不信矣。 此占梦之力也,臣无功焉。 公两赐之,曰:以晏子不夺人之功,以占梦者不蔽人之能。 《庄子外物篇》: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 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君曰:渔者有余且乎。 左右曰:有。 君曰:令余且会朝。 明日,余且朝。 君曰:渔何得。 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 君曰:献若之龟。 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 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史记扁鹊传》:晋昭公时,诸大夫彊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 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 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 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 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 其后将霸,未老而死。 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 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 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 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有罴来,我又射,中罴,罴死。 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 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 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 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 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韩非子内储说上篇》: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 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 公曰:何梦。 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 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 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一人不能拥也。 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 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 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 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 《左传》:哀公七年,宋人围曹,郑桓子思曰:宋人有曹,郑之患也,不可以不救。 冬,郑师救曹,侵宋。 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彊,许之。 旦而求之曹,无之。 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彊为政,必去之,及曹伯阳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孙彊好弋,获白雁,献之。 且言田弋之说,说之,因访政事,大悦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行,彊言霸说于曹伯,曹伯从之,乃背晋而奸宋,宋人伐之,晋人不救,筑五邑于其郊。 曰:黍丘,揖丘,大城,钟,邗。 八年春,宋公伐曹,将还。 褚师子肥殿,曹人诟之,不行。 师待之,公闻之怒,命反之。 遂灭曹,执曹伯,及司城彊以归,杀之。 《礼记》:檀弓,孔子早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 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越绝书》:吴王夫差兴师伐越,败兵就李。 大风发狂,日夜不止。 车败马失,骑士堕死。 大船陵居,小船没水。 吴王曰:寡人昼卧,梦见井嬴溢大,与越争彗,越将埽我,军其凶乎。 孰与师还。 此时越军大号,夫差恐越军入,惊骇。 子胥曰:王其勉之哉,越师败矣。 臣闻井者,人所饮,溢者,食有馀。 越在南,火,吴在北,水。 水制火,王何疑乎。 风北来,助吴也。 昔者武王伐纣时,彗星出而兴周。 武王问,太公曰:臣闻以彗𩰚,倒之则胜。 胥闻灾异或吉或凶,物有相胜,此乃其证。 愿大王急行,是越将凶,吴将昌也。 《吴越春秋》:吴王兴九郡之兵,将与齐战。 道出胥门,因过姑苏之台,而得梦。 及寤而起,其心恬然怅焉。 乃命太宰嚭告曰:寡人昼卧有梦,觉而恬然怅焉。 请占之,得无所忧哉。 梦入章明宫,见两䥶蒸而不炊;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两䥶殖吾宫墙;流水汤汤,越吾宫堂;后房鼓震箧箧有锻工;前园横生梧桐。 子为寡人占之。 太宰嚭曰:美哉。 王之兴师伐齐也。 臣闻:章者,德锵锵也;明者,破敌声闻,功朗明也。 两䥶蒸而不炊者,大王圣德,气有馀也。 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者,四夷已服,朝诸侯也。 两䥶殖宫墙者,农夫就成,田夫耕也。 汤汤越宫堂者,邻国贡献,财有馀也。 后房箧箧鼓震有锻工者,宫女悦乐,琴瑟和也。 前园横生梧桐者,乐府鼓声也。 吴王大悦,而其心不已,召王孙骆问曰:寡人忽昼梦,为予陈之。 王孙骆曰:臣鄙浅于道,不能博大,今王所梦,臣不能占。 其有所知者,东掖门亭长长城公弟公孙圣。 圣为人少而好游,长而好学,多见博观,知鬼神之情状。 愿王问之。 王乃遣王孙骆往请公孙圣,曰:吴王昼卧姑胥之台,忽然感梦,觉而怅然,使子占之,急诣姑胥之台。 公孙圣伏地而泣,有顷而起。 其妻从旁谓圣曰:子何性鄙。 希睹人主,卒得急召,涕泣如雨。 公孙圣仰天叹曰:悲哉。 非子所知也。 今日壬午,时加南方,命属上天,不得逃亡。 非但自哀,诚伤吴王。 妻曰:子以道自达于主,有道当行,上以谏王,下以约身。 今闻急召,忧感溃乱,非贤人所宜。 公孙圣曰:愚哉。 女子之言也。 吾受道十年,隐身避害,欲绍寿命,不意卒得急召,中世自弃,故悲与子相离耳。 遂去,诣姑胥台。 吴王曰:寡人将北伐齐鲁,道出胥门,过姑胥之台,忽然昼梦,子为占之,其言吉凶。 公孙圣曰:臣不言,身名全,言之必死百段于王前。 然忠臣不顾其躯。 乃仰天叹曰:臣闻好船者必溺,好战者必亡,臣好直言,不顾于命。 愿王图之。 臣闻:章者,战不胜,败走傽偟也。 明者,去昭昭,就冥冥也。 入门见䥶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 两黑犬嗥以南、嗥以北者,黑者,阴也,北者,匿也。 两殖宫墙者,越军入吴国,伐宗庙,掘社稷也。 流水汤汤越宫堂者,宫空虚也。 后房鼓震箧箧者,坐太息也。 前园横生梧桐者,梧桐心空不为用器,但为盲僮,与死人俱葬也。 愿大王按兵修德,无伐齐,则可销也。 遣下吏太宰嚭、王孙骆解冠帻,肉袒徒跣,稽首谢于勾践,国可安存也,身可不死矣。 吴王闻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 顾力士石番,以铁锤杀之。 圣乃仰头向天而言曰:吁嗟。 天知吾之冤乎。 忠而获罪,身死无辜无葬。 我以为直者,不如相随为柱,提我至深山,后世相属为声响。 于是吴王乃使门人提之蒸丘,豺狼食汝肉,野火烧汝骨,东风数至,飞扬汝骸骨,肉糜烂,何能为声响哉。 太宰嚭趋进曰:贺大王喜,灾已灭矣,因举行觞,兵可以行。 吴王乃使太宰嚭为右校司马,王孙骆为左校,乃从勾践之师伐齐。 二十三年十月,越王复伐吴。 吴国困不战,士卒分散,城门不守,遂屠吴。 吴王率群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于秦馀杭山,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顾得生稻而食之,伏地而饮水。 顾左右曰:此何名也。 对曰:是生稻也。 吴王曰:是公孙圣所言不得火食、走傽偟也。 王孙骆曰:饱食而去,前有胥山,西坂中可以匿止。 王行有顷,因得生瓜已熟,吴王掇而食之。 谓左右曰:何冬而生瓜,近道人不食何也。 左右曰:谓粪种之物,人不食也。 吴王曰:何谓粪种。 左右曰:盛夏之时,人食生瓜,起居道旁,子复生秋霜,恶之,故不食。 吴王叹曰:子胥所谓且食者也。 谓太宰嚭曰:吾戮公孙圣投胥山之巅,吾以畏责天下之惭,吾足不能进,心不能往。 太宰嚭曰:死与生,败与成,故有避乎。 王曰:然曾无所知乎。 子试前呼之。 圣在,当即有应。 吴王止秦馀杭山,呼曰:公孙圣。 三反呼圣,从山中应曰:公孙圣。 三呼三应。 吴王仰天呼曰:寡人岂可返乎。 寡人世世得圣也。 须臾,越兵至,三围吴。 范蠡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 吴王书其矢而射种、蠡之军,辞曰: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 大夫种、相国蠡急而攻。 大夫种书矢射之曰:上天苍苍,若存若亡。 越君勾践下臣种敢言之:昔天以越赐吴,吴不肯受,是天所反。 勾践敬天而功,既得返国,今上天报越之功,敬而受之,不敢忘也。 且吴有大过六,以至于亡,王知之乎。 有忠臣伍子胥忠谏而身死,大过一也;公孙圣直说而无功,大过二也;太宰嚭愚而佞,言轻而谗谀,妄语恣口,听而用之,大过三也;夫齐晋无返逆行,无僭侈之过,而吴伐二国,辱君臣,毁社稷,大过四也;且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吴侵伐,大过五也;昔越亲戕吴之前王,罪莫大焉,而幸伐之,不从天命,而弃其仇,后为大患,大过六也。 越王谨上青天,敢不如命。 大夫种谓越君曰:中冬气定,天将杀戮,不行天杀,反受其殃。 越王敬拜曰:诺。 今图吴王将为何如。 大夫种曰:君被五胜之衣,带步光之剑,仗屈卢之矛,瞑目大言以执之。 越王曰:诺。 乃如大夫种辞吴王曰:诚以今日闻命。 言有顷,吴王不自杀。 越王复使谓曰:何王之忍辱厚耻也。 世无万岁之君,死生一也。 今子尚有遗荣,何必使吾师众加刃于王。 吴王仍未肯自杀。 勾践谓种蠡曰:二子何不诛之。 种蠡曰:臣,人臣之位,不敢加诛于人主。 愿主急而命之。 天诛当行,不可久留。 越王复瞑目怒曰:死者,人之所恶,恶者,无罪于天,不负于人。 今君抱六过之罪,不知愧辱而欲求生,岂不鄙哉。 吴王乃太息,四顾而望,言曰:诺。 乃引剑而伏之死。 《左传》:哀公十六年,卫侯占梦嬖人,求酒于大叔僖子,不得,与十人比,而告公曰:君有大臣在西南隅,弗去,惧害,乃逐大叔遗,遗奔晋。 卫侯谓浑良夫曰:吾继先君,而不得其器,若之何,良夫代执火者而言,曰:疾与亡君,皆君之子也,召之,而择材焉,可也,若不材,器可得也,竖告大子,大子使五人舆豭从己,劫公而强盟之,且请杀良夫,公曰:其盟免三死,曰:请三之后,有罪杀之,公曰:诺哉。 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公亲筮之,胥弥赦占之,曰:不害,与之邑,寘之,而逃奔宋,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竀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踰,冬,十月,晋复伐卫,入其郛,将入城,简子曰:止,叔向有言曰:怙乱灭国者无后,卫人出庄公,而与晋平,晋立襄公之孙般师而还,十一月,卫侯自鄄入,般师出,初,公登城以望,见戎州,问之,以告,公曰: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剪之,公使匠久,公欲逐石圃,未及而难作,辛巳,石圃因匠氏攻公,公阖门而请,弗许,踰于北方而队,折股,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踰从公,戎州人杀之,公入于戎州己氏,初,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髡之,以为吕姜剃,既入焉,而示之璧,曰:活我,吾与女璧,己氏曰:杀女,璧其焉往,遂杀之,而取其璧。 二十六年,宋景公无子,取公孙周之子得,与启,畜诸公宫,未有立焉,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乐朱锄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大尹常不告,而以其欲,称君命以令,国人恶之,司城欲去大尹,左师曰:纵之,使盈其罪,重而无基,能无敝乎,冬十月,公游于空泽,辛巳,卒于连中,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使召六子曰:闻下有师,君请六子画,六子至,以甲劫之,曰君有疾病,请二三子盟,乃盟于少寝之庭,曰无为公室不利,大尹立启,奉丧殡于大宫,三日而后国人知之,司城茷使宣言于国曰:大尹惑蛊其君而专其利,今君无疾而死,死又匿之,是无他矣,大尹之罪也,得梦启,北首而寝于卢门之外,已为乌而集于其上,咮加于南门,尾加于桐门,曰:余梦美,必立,大尹谋,曰:我不在盟,无乃逐我,复盟之乎,使祝为载书,六子在唐盂,将盟之,祝襄以载书告皇非我,皇非我因子潞,门尹得,左师谋曰:民与我,逐之乎,皆归授甲,使徇于国曰:大尹惑蛊其君,以陵虐公室,与我者,救君者也,众曰:与之,大尹徇曰:戴氏,皇氏,将不利公室,与我者,无忧不富,众曰:无别,戴氏皇氏欲伐公,乐得曰:不可,彼以陵公有罪,我伐公,则甚焉,使国人施于大尹,大尹奉启以奔楚,乃立得司城为上卿,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 《史记赵世家》:武灵王游大陵。 他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 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 吴广闻之,因夫人而内其女娃嬴。 孟姚也。 孟姚甚有宠于王,是为惠后。 《琅嬛记》:仓公梦游蓬莱山,见宫室崔嵬,金碧璀璨,光辉射目。 忽一童子,以杯水进。 仓公饮毕,五内寒彻。 仰首见殿榜曰:上池仙馆。 始知所饮乃上池水也。 由是神于诊脉。 《史记始皇本纪》: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 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至平原津而病。 二世梦白虎齧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 卜曰:泾水为祟。 二世乃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沈四白马。 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 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发卒至望夷宫,麾兵进。 二世自杀。 《汉书高祖本纪》:高祖,姓刘氏。 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 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史记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 媪之许负所相,相薄姬,云当生天子。 是时项羽方与汉王相距荥阳,天下未有所定。 豹初与汉击楚,及闻许负言,心独喜,因背汉而畔,中立,更与楚连和。 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 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岁馀不得幸。 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 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 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 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 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 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 高帝曰:此贵徵也,吾与女遂成之。 一幸生男,是为代王。 《汉书邓通传》: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 文帝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推上天,顾见其衣尻带后穿。 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 召问其名姓,姓邓,名通。 邓犹登也,文帝甚悦,尊幸之,日日异。 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 于是文帝赏赐通钜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 《史记外戚世家》:王太后,母臧儿。 臧儿者,故燕王臧荼孙也。 臧儿嫁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与两女。 而仲死,臧儿更嫁长陵田氏,生男鼢、胜。 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之,曰两女皆当贵。 因欲奇两女,乃夺金氏。 金氏怒,不肯予决,乃内之太子宫。 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 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 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徵也。 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注〉索隐曰:即武帝也。 汉武故事云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 《汉武帝内传》:汉孝武皇帝,景帝子也。 未生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下,直入崇芳阁。 景帝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蔽户牖。 召占者姚翁以问之,翁曰:吉祥也。 旬馀,景帝梦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 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 景帝曰:吾梦赤气化为赤龙,占者以为吉,可名之吉。 《物类相感志》:汉广川王好发冢。 因发栾书冢,其棺柩皿器悉燬烂。 有白狐见人,惊走。 王乃逐之,不得,伤其右脚。 尔夕,王梦一丈夫,眉须尽白,谓王曰:何故伤吾龙胆。 以杖叩王左脚,觉创痛,至死不差。 《西京杂记》:扬雄读书,有人语之曰:毋为自苦,元故难传。 忽然不见。 雄著《太元经》,梦吐凤凰集元之上,顷而灭。 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 《容斋续笔》:汉武帝尝昼寝,梦木人数千,持杖欲击。 已乃惊寤,因是体不平遂,若忽忽善忘。 《树萱录》:王吉夜梦一蟛蜞在都亭,作人语曰:我翌日当舍此。 吉觉,异之。 使人于都亭候之,司马长卿至,吉曰:此人文章,横行一世,天下因呼蟛蜞为长卿。 卓文君一生不食蟛蜞。 《抱朴子内篇论仙篇》:按汉禁中起居注云,少君之将去也,武帝梦与之共登嵩山,半道,有使者乘龙持节,从云中下。 云上帝请少君。 帝觉,以语左右曰,如我之梦,少君将舍我去矣。 数日,而少君称病死。 《汉书昌邑王贺传》:贺,既即位,王梦青蝇之矢积西阶东,可五六石,以屋版瓦覆,发视之,青蝇矢也。 以问郎中令遂,遂曰:诗不云乎。 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君子,毋信谗言。 陛下左侧谗人众多,如是青蝇恶矣。 宜进先帝大臣子弟亲近以为左右。 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谗谀,必有凶咎。 愿诡祸为福,皆放逐之。 臣当先逐矣。 贺不用其言,卒至于废。 《霍光传》:光薨,子禹嗣为博陆侯太夫人。 显梦第中井水溢流庭下,灶居树上,又梦大将军谓显曰:知捕儿不。 亟下捕之。 禹梦车骑声正欢来捕禹,举家忧愁。 《桓谭新论》:成帝幸甘泉,诏扬子云作赋。 倦,卧。 梦其五脏出在地,以手收内入。 觉,太少气,一年卒。 博士弟子韩生,遭三夜有奇梦。 来以问人,人教晨起厕中祝之。 三旦,人告以为祝诅,捕治,数日死。 《汉书王莽传》:莽梦长乐宫铜人五枚起立,莽恶之,念铜人铭有皇帝初兼天下之文,即使尚方工镌灭所梦铜人膺文。 又感汉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入高庙,拔剑四面提击,斧坏户牖,桃汤赭鞭鞭洒车校尉居其中,又令中军北垒居高寝。 《后汉书公孙述传》:述梦有人语之曰:八厶子系,十二为期。 觉,谓其妻曰:虽贵而祚短,若何。 妻对曰:朝闻道,夕死尚可,况十二乎。 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 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 色尚白。 建元曰龙兴元年。 《蔡茂传》:茂,代戴涉为司徒。 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以问主簿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 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 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 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衮职有阙,君其补之。 旬月而茂徵焉,乃辟贺为掾。 《冯异传》:诸将劝光武即帝位。 光武乃召异,问四方动静。 异曰:三王反叛,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宗庙之忧,在于大王。 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 光武曰: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 异因下席再拜贺曰:此天命发于精神。 心中动悸,大王重慎之性也。 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 《马皇后纪》: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 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帝未有所言。 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 遂立为皇后。 先是数日,梦有小飞虫无数赴著身,又入皮肤中而后飞出。 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 《邓皇后纪》:后尝梦扪天,荡荡正青,若有钟乳状,乃仰嗽饮之。 以讯诸占梦,言尧梦攀天而上,汤梦及天而咶之,斯皆圣王之前占,吉不可言。 又相者见后惊曰:此成汤之法也。 家人窃喜而不敢宣。 《搜神记》:后汉张奂为武威太守,其妻梦帝与印绶,登楼而歌。 觉,以告奂。 奂令占之,曰:夫人方生男,后临此郡命终此楼。 后生子猛,建安中,果为武威太守杀刺史,邯郸商州兵围急,猛耻见擒,乃登楼自焚而死。 汉灵帝梦见桓帝,怒曰:宋皇后有何罪过,而听用邪孽,使绝其命。 渤海王悝,既巳自贬,又受诛毙。 今宋氏及悝,自诉于天,上帝震怒,罪在难救。 梦殊明察。 帝既觉而恐,寻亦崩。 《独异志》:《武陵记》曰: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绣锦,梦中摘此花食之。 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 时人号为绣囊。 《诚斋杂记》:郑元师马融,三载无闻。 融遣还。 元过树阴下,假寝,梦一人以刀开其心,谓曰:子可学矣。 于是寤而即返,遂洞精典籍。 《后汉书王逸传》:逸子延寿,有隽才。 曾有异梦,意恶之,乃作梦赋以自厉。 后溺水死,时年二十馀。 《郑元传》:建安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 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 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令其子谭遣使逼元随军。 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 《蜀志蒋琬传》:琬除广都长。 先主常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 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 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 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徵也。 顷之,为什邡令。 后诸葛亮卒,以琬为尚书令。 《魏延传》: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 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秋,亮病因,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袆、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袆往揣延意指。 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 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因与袆共作行留部分,令袆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 袆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 袆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 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 延大怒,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 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令何平在前禦延。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乃尔。 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仪遣马岱追斩之。 《益都耆旧传》:何祗梦桑生井中,赵直占曰:桑非井中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寿恐不过此。 祗年四十八而卒。 《晋书宣帝纪》:魏武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 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 《魏志周宣传》:宣字孔和,乐安人也。 为郡吏。 太守杨沛梦人曰:八月一日曹公当至,必与君杖,饮以药酒。 使宣占之。 是时黄巾贼起,宣对曰:夫杖起弱者,药治人病,八月一日,贼必除灭。 至期,贼果破。 后东平刘桢梦蛇生四足,穴居门中,使宣占之,宣曰:此为国梦,非君家之事也。 当杀女子而作贼者。 顷之,女贼郑、姜遂俱夷讨,以蛇女子之祥,足非蛇之所宜故也。 文帝问宣曰:吾梦殿屋两瓦堕地,化为双鸳鸯,此何谓也。 宣对曰:后宫当有暴死者。 帝曰:吾诈卿耳。 宣对曰:夫梦者意耳,苟以形言,便占吉凶。 言未毕,而黄门令奏宫人相杀。 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 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 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 帝复问曰:吾梦摩钱文,欲令灭而更愈明,此何谓邪。 宣怅然不对。 帝重问之,宣对曰:此自陛下家事,虽意欲尔而太后不听,是以文欲灭而明耳。 时帝欲治弟植之罪,偪于太后,但加贬爵。 以宣为中郎,属太史。 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其占何也。 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 有顷,出行,果遇丰膳。 后又问宣曰: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 宣曰:君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 顷之,果如宣言。 后又问宣:复梦见刍狗,何也。 宣曰:君家欲失火,当善护之。 俄遂火起。 语宣曰:前后三时,皆不梦也。 聊试君耳,何以皆验邪。 宣对曰:此神灵动君使言,故与真梦无异也。 又问宣曰: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 宣对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 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 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 宣之叙梦,凡此类也。 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之相矣。 其馀效故不次列。 明帝末卒。 《曹爽传注世语》曰:初,爽梦二虎衔雷公,雷公若二升碗,放著庭中。 爽恶之,以问占者,灵台丞马训曰:忧兵。 训退,告其妻曰:𤕤将以兵亡,不出旬日。 《汉晋春秋》:安定皇甫谧,梦至洛阳,自庙出,见车骑甚众,以物呈庙,云:诛大将军曹爽。 寤而以告其邑人。 邑人曰:君欲作曹人之梦乎。 朝无公孙彊如何,且爽兄弟典重兵,又权尚书事,谁敢谋之。 谧曰:爽无叔,振铎之请,苟失天机,则离矣。 何恃于彊。 昔汉之阎显,倚母后之尊,权国威命,可谓至重矣。 阉人十九人,一旦尸之。 况爽兄弟乎。 《魏志管辂传》:吏部尚书何晏请之,邓飏在晏许。 晏谓辂曰:闻君著爻神妙,试为作一卦,知位当至三公不。 又问:连梦见青蝇数十头,来在鼻上,驱之不肯去,有何意故。 辂曰:夫飞鸮,天下贱鸟,及其在林食椹,则怀我好音,况辂心非草木,敢不尽忠。 昔元、凯之弼重华,宣慈惠和,周公之翼成王,坐而待旦,故能流光六合,万国咸宁。 此乃履道休应,非卜筮之所明也。 今君侯位重山岳,势若雷电,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 又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今青蝇臭恶,而集之焉。 位峻者颠,轻豪者亡,不可不思害盈之数,盛衰之期。 是故山在地中曰谦,雷在天上曰壮;谦则裒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 未有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 愿君侯上追文王六爻之旨,下思尼父彖象之义,然后三公可决,青蝇可驱也。 飏曰:此老生之常谭。 辂答曰:夫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 晏曰:过岁更当相见。 辂还邑舍,具以此言语舅氏,舅氏责辂言太切至。 辂曰:与死人语,何所畏耶。 舅大怒,谓辂狂悖。 岁朝,西北大风,尘埃蔽天,十馀日,闻晏、飏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晋书宣帝纪》:帝至襄平,梦天子枕其膝,曰:视吾面。 俛视有异于常,心恶之。 先是,诏帝便道镇关中;及次白屋,有诏召帝,三日之间,诏书五至。 手诏曰: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閤入,视吾面。 帝大遽,乃乘追锋车昼夜兼行,自白屋四百馀里,一宿而至。 引入嘉福殿卧内,升御床。 帝流涕问疾,天子执帝手,目齐王曰:以后事相托。 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 与大将军曹爽并受遗诏辅少主。 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贰于帝,谋立楚王彪。 王凌诈言吴人塞涂水,请发兵以讨之。 帝潜知其计,不听。 夏四月,帝自帅中军,泛舟沿流,九日而到甘城。 凌计无所出,乃迎于武丘,面缚水次,曰:凌若有罪,公当折简召凌,何苦自来耶。 帝曰:以君非折简之客故耳。 即以凌归于京师。 道经贾逵庙,凌呼曰:贾梁道。 王凌是大魏之忠臣,惟尔有神知之。 至项,仰鸩而死。 收其馀党,皆夷三族,并杀彪。 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 天子遣侍中韦诞持节劳军于五池。 帝至自甘城,天子又使兼大鸿胪、太仆庾嶷持节,策命帝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侯者十九人。 固让相国、郡公不受。 六月,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 秋八月戊寅,崩于京师。 《魏志邓艾传》:艾当伐蜀,梦坐山上而有流水,以问殄虏护军爰邵。 邵曰:按《易》卦,山上有水曰《蹇》。 《蹇》繇曰:《蹇》利西南,不利东北。 孔子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往必克蜀,殆不还乎。 艾怃然不乐。 《异苑》:嵇康少尝昼寝,梦人身长丈馀,自称黄帝伶人,骸骨在公舍东三里林中,为人发露,乞为葬埋,当厚相报。 康至其处,果有白骨,胫长三尺,遂收葬之。 其夜,复梦长人来,授以广陵散曲。 及觉,抚琴而作,其声正妙,都不遗忘。 《吴录》:丁固为司徒,初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 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 后十八年,吾当为公乎。 遂如梦焉。 《会稽先贤传》:阚泽,字德润,在母胞八月,叱声震外。 年十三,梦见名字炳然在月中。 《吴志孙休传》:太守李衡数以事侵休,休上书乞徙他郡,诏徙会稽。 居数岁,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尾,觉而异之。 《滇载记》:段氏之先,武威郡人,有名俭魏者,佐蒙氏有功,赐名忠国,擢清平官。 六传而生思平,思平生有异兆,杨干真忌之,使人索捕。 思平逃匿,得奇戟于品甸波大村,又得神骥于叶镜湖。 饥摘野桃,剖之,核肤有文曰:青昔。 思平拆之,曰:青乃十二月,昔乃二十一日,今杨氏政乱,吾当以是日举义乎。 遂借兵东方,黑爨松爨三十七部皆助之。 众至河尾,是夕,思平梦人斩其首,又梦玉瓶耳缺,又梦镜破。 惧不敢进兵。 其军师董迦罗曰:梦皆吉兆也。 公为大夫,夫去首为天,天子兆也。 玉瓶去耳为王,王者兆也。 镜中有影,如人有敌,镜破则无影,无影则无敌矣。 三梦皆吉兆也。 思平乃决。 发布时间:2025-09-10 14:01:2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0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