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一百四十七卷 内容: 第一百四十七卷目录 梦部纪事二庶徵典第一百四十七卷梦部纪事二《长沙耆旧传》:文虔,字仲孺,为郡功曹。 时霖雨,废民业,太守忧悒。 召虔补户曹掾,虔奉教斋戒,在社三日。 夜梦见白头翁谓曰:尔来何迟。 虔具白所梦。 太守曰:昔禹梦青绣衣男子,称沧水使者。 禹知水脉当通。 若掾此梦,将其比也。 明日,果大霁。 《搜神记》:吴时嘉兴徐伯始病,使道士吕石安神座,石有弟子戴本、王思,二人居住海盐,伯始迎之以助石。 昼卧,梦上天北斗门下见外鞍马三匹。 云:明日当以一迎石,一迎本,一迎思。 石梦觉,语本、思云:如此死期,可急还,与家别。 不卒事而去。 伯始怪而留之。 曰:惧不得见家也。 间一日,三人同时死。 会稽谢奉与永嘉太守郭伯猷善,谢忽梦郭与人于浙江上争摴蒱钱。 因为水神所责,堕水而死。 已营理郭凶事。 及觉,即往郭许,共围棋,良久,谢云:卿知吾来意否。 因说所梦。 郭闻之,怅然云:吾昨夜亦梦与人争钱,如卿所梦,何期太的的也。 须臾,如厕,便倒,气绝。 谢为凶具。 一如其梦。 嘉兴徐泰,幼丧父母,叔父隗养之,甚于所生。 隗病,泰营侍甚勤。 是夜三更中,梦二人乘船持箱,上泰床头,发箱,出簿书示曰:汝叔应死。 泰即于梦中叩头祈请。 良久,二人曰:汝县有同姓名人否。 泰思得,语二人云:张隗,不姓徐。 二人云:亦可强逼。 念汝能事叔父,当为汝活之。 遂不复见。 泰觉,叔病乃差。 《搜神记》:吴人费季,久客于楚,时道多劫,妻常忧之。 季与同辈旅宿庐山下,各相问出家几时。 季曰:吾去家已数年矣。 临来,与妻别,就求金钗以行。 欲观其志当与吾否耳。 得钗,乃以著户楣上。 临发,失与道,此钗故当在户上也。 尔夕,其妻梦季曰:吾行遇盗,死,已二年。 若不信吾言,吾行时,取汝钗,遂不以行,留在户楣上,可往取之。 妻揣钗,得之家遂发丧。 后一年馀,季乃归还。 夏阳卢汾,字士济,梦入蚁穴,见堂宇三间,势甚危豁,题其额,曰:审雨堂。 吴选曹令史刘卓,病笃,梦见一人,以白越单衫与之,言曰:汝著衫,污,火烧,便洁也。 卓觉,果有衫在侧。 污,辄火浣之。 淮南书佐刘雅。 梦见青刺蜴从屋落其腹内。 因苦腹痛焉。 《晋书王浚传》: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甚恶之。 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 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 《邓攸传》: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 祖殷,亮直彊正。 钟会伐蜀,奇其才,自渑池令召为主簿。 贾充伐吴,请殷为长史。 后授皇太子诗,为淮南太守。 梦行水边,见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盘囊。 占者以为水边有女,汝字也,断盘囊者,新兽头代故兽头也,不作汝阴,当汝南也。 果迁汝阴太守。 《索紞传》:紞字叔彻,敦煌人也。 善术数占候。 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 紞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 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 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 策曰:老夫耄矣,不为媒也。 会太守田豹因策为子求乡人张公徵女,仲春而成婚焉。 郡主簿张宅梦走马上山,还绕舍三周,但见松柏,不知门处。 紞曰:马属离,离为火。 火,祸也。 人上山,为凶字。 但见松柏,墓门象也。 不知门处,为无门也。 三周,三期也。 后三年必有大祸。 宅果以谋反伏诛。 索充初梦天上有二棺落充前。 紞曰:棺者,职也,当有京师贵人举君。 二官,频再迁。 俄而司徒王戎书属太守使举充,太守先署充功曹而举孝廉。 充后梦见一虏,脱上衣来诣充。 紞曰:虏去上半,下半男字,君妇当生男。 终如其言。 宋桷梦内中有一人著赤衣,桷手把两杖,极打之。 紞曰:内中有人,肉字也。 肉色,赤也。 两杖,箸象也。 极打之,饱肉食也。 俄而亦验焉。 黄平问紞曰:我昨夜梦舍中马舞,数十人向马拍手,此何祥也。 紞曰:马者,火也,舞为火起。 向马拍手,救火人也。 平未归而火作。 索绥梦东有二角书诣绥,大角朽败,小角有题韦囊角佩,一在前,一在后。 紞曰:大角朽败,腐棺木。 小角有题,题所诣。 一在前,前凶也。 一在后,后背也。 当有凶背之问。 时绥父在东,居三日而凶问至。 郡功曹张邈尝奉使诣州,夜梦狼啖一脚。 紞曰:脚肉被啖,为却字。 会东人反,遂不行。 《潜居录》:黄平梦书一发字,书髟而止。 索紞曰:此亡友也。 是日,果有友人讣至。 《晋书戴洋传》:都水马武举戴洋为都水令史,洋请急还乡。 将赴洛,梦神人谓之曰:洛中当败,人尽南渡,后五年扬州必有天子。 洋信之,遂不去。 既而皆如其梦。 《异苑》:张华有白鹦鹉。 公后在外,令唤鹦鹉,鹦鹉曰:昨夜梦恶,不宜出户。 公犹强之。 至庭,为鹯所搏,教其啄鹯脚,仅而获免。 《搜神后记》:程咸字咸休。 其母始怀咸,梦老公投药与之:服此当生贵子。 晋武帝时,历位至侍中,有名于世。 晋太康中,谢家沙门竺昙遂,年二十馀,白皙端正,流俗沙门。 常行经清溪庙前过,因入庙中看。 暮归,梦一妇人来,语云:君当作我庙中神,不复久。 昙遂梦问:妇人是谁。 妇人云:我是清溪庙中姑。 如此一月许,便病。 临死,谓同学年少曰:我无福,亦无大罪,死乃当作清溪庙神。 诸君行便可过,看之。 既死后,诸年少道人诣其庙。 既至,便灵语相劳问,声音如昔时。 临去云:久不闻呗声,思一闻之。 其伴慧觐便为作呗讫。 其神犹唱赞。 语云:岐路之诀,尚有悽怆。 况此之乖,形神分散。 窈冥之叹,情何可言。 既而歔欷不自胜,诸道人等皆为流涕。 王导子悦为中书郎,导梦人以百万钱买悦,导潜为祈祷者备矣。 寻掘地,得钱百万,意甚恶之,一一皆藏闭。 及悦疾笃,导忧念特至,积日不食。 忽见一人,形状甚伟,被甲持刀。 问是何人,曰:仆,蒋侯也。 公儿不佳,欲为请命,故来尔。 公勿复忧。 导因与之食,遂至数升。 食毕,勃然谓导曰:中书命尽,非可救也。 言讫不见。 悦亦殒绝。 《世说新语》:卫玠总角时,问乐令梦,乐云是想。 卫曰: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耶。 乐云:因也。 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韰啖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 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 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卫即小差。 乐叹曰: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 《晋书张茂传》:茂出补吴兴内史。 沈充之反也,茂与三子并遇害。 茂弟盎,为周札将军,充讨札,盎又死之。 赠茂太仆。 茂少时梦得大象,以问占梦万推。 推曰:君当为大郡,而不善也。 问其故,推曰:象者大兽,兽者守也,故知当得大郡。 然象以齿焚,为人所害。 果如其言。 《易雄传》:雄为春陵令刺史、谯王承距王敦,雄承符驰檄远近,募众千人,荷戈从之。 力屈城陷,虏送武昌,敦以檄示雄而数之。 雄曰:此实有之,惜雄位微力弱,不能救国之难。 王室如燬,雄安用生为。 今日即戮,得作忠魂,乃所愿也。 敦惮其辞正,释之。 众人皆贺,雄笑曰:昨夜梦乘车,挂肉其旁。 夫肉必有筋,筋者斤也,车旁有斤,吾其戮乎。 寻而敦遣杀之。 《陶侃传》:侃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 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 及寤,左腋犹痛。 《异苑》: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 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 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 峤甚恶之。 未几卒。 《幽明录》:河东贾弼,为琅琊参军。 夜梦一人,大鼻瞷目,请曰:爱君之貌,换君之头,可乎。 梦中不获已,遂被换去。 觉而人见者悉惊走。 还家,家人悉藏。 自此后,能半面哭啼,两手足及口中,各题一笔书之,词翰俱美。 《异苑》:邓艾庙,在京口新城。 有一草屋,毁已久。 晋安北将军司马恬于病中,梦见一老翁曰:我,邓公也。 屋舍倾坏,君为治之。 后访之,乃知邓庙,为立瓦屋。 晋明帝时,献马者梦河神请之。 及至,与帝梦同,遂投河以奉神。 始,太傅褚褒亦好此马,帝云:已与河神。 及褚公卒,军人见公乘此马矣。 《晋书明帝本纪》:太宁二年六月,王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 有军士疑帝非常人。 又敦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 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 于是使五骑物色追帝。 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 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 俄而追者至,问妪。 妪曰:去已远矣。 因以鞭示之。 五骑传玩,稽留遂久。 又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 帝仅而获免。 《殷浩传》:或问浩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 浩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 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 时人以为名言。 《刘曜载记》:曜,咸和三年,夜梦三人金面丹唇,东向逡巡,不言而退,曜拜而履其迹。 旦召公卿已下议之,朝臣咸贺以为吉祥,惟太史令任义进曰:三者,历运统之极也。 东为震位,王者之始次也。 金为兑位,物衰落也。 唇丹不言,事之毕也。 逡巡揖让,退舍之道也。 为之拜者,屈伏于人也。 履迹而行,慎不出疆也。 东井,秦分也。 五车,赵分也。 秦兵必暴起,亡主丧师,留败赵地。 远至三年,近七百日,其应不远。 愿陛下思而防之。 曜大惧,于是躬亲二郊,饰缮神祠,望旅山川,靡不周及。 大赦殊死已下,复百姓租税之半。 《异苑》:晋咸和初,徐精远行,梦与妻寝,有身。 明年归,妻果产后,如其言。 《晋书罗含传》:含字君章,桂阳耒阳人也。 曾祖彦,临海太守。 父绥,荥阳太守。 含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 少有志尚,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惊起说之。 朱氏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 自此后藻思日新。 《慕容俊载记》:俊夜梦石季龙齧其臂,寤而恶之,命发其墓,剖棺出尸,蹋而骂之曰:死胡安敢梦生天子。 遣其御史中尉约阳数其残酷之罪,鞭之,弃于漳水。 《苻坚载记》:苻健之入关也,梦天神遣使者朱衣赤冠,命拜坚为龙骧将军,健翌日为坛于曲沃以授之。 健泣谓坚曰:汝祖昔受此号,今汝复为神明所命,可不勉之。 坚挥剑捶马,志气感励,士卒莫不惮服焉。 《异苑》:苻坚将欲南师也,梦葵生城内。 明以问妇,妇曰:若征军远行,难为将也。 坚又梦地东南倾,复以问,云:江左不可平也。 君无南行必败之象也。 坚不从,卒以败。 《晋书苻融载记》:融为司隶校尉。 京兆人董丰游学三年而返,过宿妻家。 是夜妻为贼所杀,妻兄疑丰杀之,送丰有司。 丰不堪楚掠,诬引杀妻。 融察而异之,问曰:汝行往还,颇有怪异及卜筮以不。 丰曰:初将发,夜梦乘马南渡水,反而北渡,复自北而南,马停水中,鞭策不去。 俯而视之,见两日在于水下,马左白而湿,右黑而燥。 寤而心悸,窃以为不祥。 还之夜,复梦如初。 问之筮者,筮者云:忧狱讼,远三枕,避三沐。 既至,妻为具沐,夜授丰枕。 丰记筮者之言,皆不从之。 妻乃自沐,枕枕而寝。 融曰:吾知之矣。 周易坎为水,马为离,梦乘马南渡,旋北而南者,从坎之离。 三爻同变,变而成离。 离为中女,坎为中男。 两日,二夫之象。 坎为执法吏。 吏诘其夫,妇人被流血而死。 坎二阴一阳,离二阳一阴,相乘易位。 离下坎上,既济,文王遇之囚羑里,有礼而生,无礼而死。 马左湿,湿,水也,左水右马,冯字也。 两日,昌字也。 其冯昌杀之乎。 于是推检,获昌而诘之,昌具首服,曰:本与其妻谋杀董丰,期以新沐枕枕为验,是以误中妇人。 《姚苌载记》:苌字景茂,弋仲第二十四子也。 少聪哲,多权略,廓落任率,不修行业,诸兄皆奇之。 随襄征伐,每参大谋。 襄之寇洛阳也,梦苌服衮衣,升御坐,诸酋长皆侍立,旦谓将佐曰:吾梦如此,此儿志度不恒,或能大起吾族。 《郭瑀传》:瑀隐于南山。 苻氏之末,略阳王穆起兵酒泉,以应张大豫,遣使招瑀。 瑀叹曰:临河救溺,不卜命之短长;脉病三年,不豫绝其飧馈;鲁连在赵,义不结舌,况人将左衽而不救之。 乃与燉煌索嘏起兵五千,运粟三万石,东应王穆。 穆以瑀为太府左长史、军师将军。 虽居元佐,而口咏黄老,冀功成世定,追伯成之踪。 穆惑于谗间,西代索嘏,瑀谏曰:昔汉定天下,然后诛功臣。 今事业未建而诛之,立见麋鹿游于此庭矣。 穆不从。 瑀出城大哭,举手谢城曰:吾不复见汝矣。 还而引被覆面,不与人言,不食七日,舆疾而归,旦夕祈死。 夜梦乘青龙上天,至屋而止,寤而叹曰:龙飞在天,今止于屋。 屋之为字,尸下至也。 龙飞至尸,吾其死也。 古之君子不卒内寝,况吾正士乎。 遂还酒泉南山赤厓阁,饮气而卒。 《搜神后记》:承俭者,东莞人。 病亡,葬本县界,后十年,忽夜与其县令梦云:没故民承俭,人今见劫,明府急见救。 令便敕内外装束,作百人仗,便令驰马往冢上。 日已向出,天忽大雾,对面不相见,但闻冢中哅哅破棺声。 有二人坟上望,雾暝不见人往。 令既至,百人同声大叫,收得冢中三人。 坟上二人遂得逃走。 棺未坏,令即使人修复。 其夜,令又梦俭云:二人虽得走,民悉志之:一人面上有青痣,如藿叶;一人断其前两齿折。 明府但案此寻觅,自得也。 令从其言追捕,并擒获。 荆州刺史殷仲堪,布衣时,在丹徒,忽梦见一人,自说己是上虞人,死亡,浮丧飘流江中,明日当至。 君有济物之仁,岂能见移。 著高燥处,则恩及枯骨矣。 殷明日与诸人共江上,看果见一棺,逐水流下,飘飘至殷坐处。 令人牵取,题如所梦。 即移著冈上,酹以酒饭。 是夕,又梦此人来谢恩。 《异苑》:陈郡谢石,字石奴。 太元中,少患面疮,诸治莫愈。 梦日环其城,乃自匿远山,卧于岩下。 中宵,有物来舐其疮,随舐随除。 既不见形,意为是龙。 而舐处悉白,故世呼为谢白面。 《莲社高僧传》:慧远法师,与同门慧永,约结屋于罗浮。 太元六年,至寻阳,见庐山闲旷,乃立精舍。 永师先居庐山西林,欲邀同止,而师学侣寖众。 永乃谓刺史桓伊曰:远公方当弘道,而贫道所栖,隘不可处。 时师梦山神告曰:此山足可栖,神愿毋往。 其夕,大雨,雷震诘旦,林麓广辟,素沙布地,楩楠文梓,充布地上,不知所自至。 伊大敬感,乃为建刹。 《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谢安传》:安疾笃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 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 乘温舆者,代其位也。 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 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 乃上疏逊位,诏遣侍中、尚书喻旨。 先是,安发石头,金鼓忽破,又语未尝谬,而忽一误,众亦怪异之。 寻薨。 《刘敬宣传》:敬宣,牢之长子也。 为桓元咨议参军。 牢之败,与广陵相高雅之俱奔慕容超,梦丸土而服之,既觉,喜曰:丸者桓也,丸既吞矣,我当复本土也。 旬日而元败。 《异苑》:孝武太元二年,沙门竺慧猷,夜梦读诗五首,其一篇后曰:陌南酸枣树,名为六奇木。 遣人以伐取,载还,柱马屋。 太元中,太原王戎为郁林太守,泊船新亭。 眠,梦有人以七枚椹子与之,著衣襟中。 既觉,得之占曰:椹,桑子也。 自后男女大小,凡七丧。 晋荆州刺史桓豁所住斋中,见一人长丈馀,梦曰:我,龙山之神,来无好意。 使君既贞固,我自去耳。 晋义熙初,乌伤黄蔡于查溪岸,照射见水际有物,眼光彻,其间相去三尺许,形如大斗。 引弩射之,应弦而中,便闻从流奔惊,波浪砰磕,不知所向。 经年,与伴共至一处,名为竹落冈。 去先所二十里许,有骨可长三丈馀,见昔射箭,贯在其中。 因语伴云:此是我往年所射物,乃死于此。 拔矢而归。 其夕,梦见一长人责诮之曰:我在渊渚之间,无关人事,而横见杀害。 怨苦莫伸,连时觅汝,今始相得。 眠寤,患腹痛而殒。 晋太原郭澄之,字仲靖。 义熙初,诸葛长民欲取为辅国咨议,澄之不乐。 后为南康太守。 卢循之反,自广州长,民以其无先,告因骋私恶,收澄之以付廷尉,将致大辟。 夜梦见一神人,以乌角如意与之,虽是寐中,殊自指的。 既觉,便在其头侧,可长尺馀,形制甚陋。 澄之遂得无恙。 后从入关,赍以自随,忽失所在。 义熙中,商灵均为桂阳太守。 梦人来缚其身,将去,形神乖散。 复有一人云:且置之,须作衡阳,当取之耳。 商惊寤惆怅。 永初三年,除衡阳守,知冥理难逃,辞不得免,果卒官。 殷仲堪在丹徒,梦一人曰:君有济物之心,岂能移我在高燥处,则恩及枯骨矣。 明日果,有棺逐水流下。 仲堪取而葬之于高冈,酹以酒食。 其夕,梦见其人来拜谢。 一云:仲堪游于江滨,见流棺,接而葬焉。 旬日间,门前之沟,忽起为岸。 其夕,有人通仲堪,自称徐伯元,云:感君之惠,无以报也。 仲堪因问:门前之岸,是何祥乎。 对曰:水中有岸,其名为洲。 君将为州。 言终而没。 蒋道支于水侧,见一浮楂,取为研制形象鱼。 有道家符谶及纸,皆内鱼研中,常以自随,二十馀年。 忽失之。 梦人云:吾暂游湘水,过湘君庙,为二妃所留。 今复还,可于水际见寻也。 道支诘旦至水侧,见罾者得一鲤鱼,买剖之,得先符谶及纸。 方寤是所梦人。 俄而雷雨,屋上有五色气,直上入云。 后人有过湘君庙,见此鱼研在二妃侧。 《晋书慕容德载记》:德寝疾,初,德迎其兄子超于长安,及是而至。 德夜梦其父曰:汝既无子,何不早立超为太子。 不尔,恶人生心。 寤而告其妻曰:先帝神明所敕,观此梦意,吾将死矣。 乃下书以超为皇太子。 《搜神记》:周揽啧者,贫而好道,夫妇夜耕,困,息卧。 梦天公过而哀之,敕外有以给与。 司命按录籍,云:此人相贫,限不过此。 惟有张车子,应赐钱千万。 车子未生,请以借之。 天公曰:善。 曙觉,言之。 于是夫妇戮力,昼夜治生,辄得赀至千万。 先时,有张妪者,尝往周家佣赁,野合,有身,月满,当孕,便遣出外,驻车屋下,产得儿。 主人往视,哀其孤寒,作粥糜食之。 问:当名汝儿作何。 妪曰:今在车屋下而生,梦天告之,名为车子。 周乃悟曰:吾昔梦从天换钱,外白以张车子钱贷我,必是子也。 财当归之矣。 自是居日衰减,车子长大,富于周家。 《嫏嬛记》:殷愿夜梦牛皮上有二土,又有赤玉在其上,其子年十六,解曰:牛皮,革也。 二土,是圭字,是鞋字也。 赤,朱色,朱玉,珠字也。 大人得履乎。 果然。 《搜神后记》:郑茂病亡,殡殓讫,未得葬,忽然妇及家人梦茂云:己未应死,偶闷绝尔,可开棺出我,烧车釭以熨头顶。 如言乃活。 桓哲字明期,居豫章时,梅元龙为太守,先已病矣,哲往省之。 语梅云:吾昨夜忽梦见作卒,迎卿来作泰山府君。 梅闻之愕然,曰:吾亦梦见卿为卒,著丧衣,来迎我。 经数日。 复同梦如前,云二十八日当拜。 至二十七日晡时,桓忽中恶腹满,就梅索麝香丸。 梅闻,便令作凶具。 二十七日,桓便亡;二十八日而梅卒。 《南史孔靖传》: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 宋武帝东征孙恩,屡至会稽,过季恭宅。 季恭正昼卧,有神人衣服非常,谓曰:起。 天子在门。 既而失之。 遽出,适见帝,延入结交,执手曰:卿后当大贵,愿以身为托。 于是曲意礼接,赡给甚厚。 《宋书刘穆之传》: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 少好《书》、《传》,博览多通,为济阳江敱所知。 敱为建武将军、琅琊内史,以为府主簿。 初,穆之尝梦与高祖俱泛海,忽值大风,惊惧。 俯视船下,见有二白龙夹舫。 既而至一山,峰崿耸秀,林树繁密,意甚悦之。 及高祖克京城,问何无忌曰: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 无忌曰:无过刘道民。 高祖曰:吾亦识之。 即驰信召焉。 时穆之闻京城有叫噪之声,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 穆之视不言者久之。 既而反室,坏布裳为绔,往见高祖。 高祖谓之曰: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 穆之曰:贵府始建,军吏寔须其才,仓卒之际,当略无见踰者。 高祖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 即于座受署。 《异苑》:刘穆之,东莞人,世居京口。 尝渡扬子江,宿梦合两舡为舫上施华盖,仪饰甚盛,以升天。 既晓,有一老姥问曰:君昨夜有佳梦否。 穆之乃具说之。 姥曰:君必位居端揆。 言讫不见。 后官至仆射丹阳尹,以元功也。 临川太守谢灵运,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 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 旬日,而谢元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 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 〈治奉道之家静室也〉《香案牍》:王远知,昙首之子,母梦灵凤有身。 僧宝志曰:生子当为神仙宗伯。 《异苑》:景平中,颍川荀茂远至南康,夜梦一人,头有一角,为远筮曰:君若至都,必得官。 问是何职。 答曰:官生于水。 于是而寤,未解所说。 因复寐,又梦部伍至扬州水门,堕水而死。 作棺既成,远入中,自试恨小,即见殡殓葬之渚次,怅然惊觉。 以告母兄。 船至水门过,果落江而殒,丧仪一如其梦。 《南史刘敬宣传》:敬宣,父牢之,南讨桓元,元既得志。 以牢之为会稽太守。 牢之与敬宣谋袭元,期以明旦。 尔日大雾,府门晚开。 日旰,敬宣不至。 牢之谓谋泄,乃缢而死。 敬宣奔丧,哭毕,就司马休之、高雅之等俱奔洛阳,往来长安,求救于姚兴,后奔慕容德。 敬宣素明天文,知必有兴复晋室者。 寻梦丸土服之,觉而喜曰:丸者,桓也。 桓吞,吾当复本土乎。 乃结青州大姓诸省、封,谋灭德,推休之为主。 时德司空刘轨大被任,高雅之又要轨,谋泄,乃相与杀轨而去。 《王元谟传》:元谟为宁朔将军。 前锋入河,受辅国将军萧斌节度。 军至碻磝,元谟进向滑台,围城二百馀日。 魏太武自来救之,乃夜遁,麾下散亡略尽。 萧斌将斩之,沈庆之固谏曰:佛狸威镇天下,控弦百万,岂元谟所当。 杀战将以自弱,非良计也。 斌乃止。 初,元谟始将见,杀梦人告曰:诵《观世音》千遍则免。 元谟梦中曰:何可竟也。 仍见授,既觉诵之,且得千遍。 明日将刑,诵之不辍。 忽传唱停刑。 《齐武帝本纪》:帝以宋元嘉二十七年六月己未,生于建昌县之青溪宫。 将产之夕,孝皇后、昭皇后并梦龙据屋,故小字上为龙儿。 年十三,梦人以笔画身左右为两翅,又著孔雀羽衣裳空中飞,举体生毛,发长至足。 有人指上所践地曰周文王之田。 《宋宗室传》:竟陵王诞迁镇广陵,左右侍直,眠中梦人告之曰:官须发为槊眊。 既觉已失髻矣,如此者数十人。 诞甚怪惧。 《薛安都传》:安都,河东汾阴人也。 孝武践阼,除右军将军,率所领骑为前锋,直入殿庭。 以功封南乡县男。 安都初征关、陕,至臼口,梦仰视天,见天门开,谓左右曰:汝等见天门开不。 至是叹曰:梦天门开,乃中兴之象耶。 《丘杰传》:杰,吴兴乌程人也。 十四遭丧,以熟菜有味,不尝于口。 岁馀,忽梦母曰:死止是分别耳,何事乃尔荼苦。 汝啖生菜,遇虾蟆毒,灵床前有丸药可取服之。 杰惊起,果得瓯,瓯中有药,服之下科斗子数升。 丘氏世保此瓯。 大明七年,灾火焚失之。 《陶弘景传》:弘景,丹阳秣陵人也。 初,弘景母郝氏,梦两天人手执金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 以宋孝建三年景申岁夏至日生。 《沈庆之传》:孝武践阼,以庆之为领军将军,寻出为南兖州刺史,加都督,镇盱眙,封南昌县公。 寻与柳元景俱开府仪同三司,固辞,改封始兴郡公。 庆之以年满七十,固请辞事,以为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固让,乃至稽颡自陈,言辄泣涕。 上不能夺,听以郡公罢就第,月给钱十万,米百斛,二卫史五十人。 初,庆之尝梦引卤簿入厕中,庆之甚恶入厕之鄙。 时有善占梦者为解之曰:君必大富贵,然未在旦夕。 问其故,答曰卤簿固是富贵,容厕中所谓后帝也。 知君富贵不在今主。 及中兴之功,自五校至是而登三事。 前废帝狂悖无道,庆之尽言谏争,帝忌之,乃遣其从子攸之赍药赐死,时年八十。 是岁旦,庆之梦有人以两疋绢与之,谓曰:此绢足度。 寤而谓人曰:老子今年不免矣。 两疋,八十尺也,足度,无盈馀矣。 《梁武帝本纪》:帝以宋孝武大明元年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 初,皇妣张氏尝梦抱日,已而有娠,遂产帝。 《王敬则传》:敬则,临淮射阳人也。 侨居晋陵南沙县。 母为女巫,尝谓人云:敬则生时胞衣紫色,应得鸣鼓角。 人笑之曰:汝子得为人吹角可矣。 敬则年长,而两腋下生乳,各长数寸。 梦骑五色狮子。 《宋明帝本纪》:帝夜梦豫章太守刘愔反,遣就郡杀之。 《荀伯玉传》:伯玉,广陵人也。 齐高帝镇淮阴,伯玉为高帝冠军刑狱参军。 假还广陵,梦上广陵城南楼,上有二青衣小儿语伯玉云:草中肃,九五相追逐。 伯玉视城下人头皆有草。 泰始七年,又梦高帝乘船在广陵北渚,两腋下有翅不舒。 伯玉问何当舒,帝曰:却后三年。 伯玉梦中自谓是咒师,凡六唾咒之,有六龙出,两腋下翅皆舒,还复敛。 元徽二年,而高帝破桂阳,威名大震,五年而废苍梧,谓伯玉曰:卿梦今日效矣。 《张敬儿传》:敬儿,南阳冠军人也。 其母于田中卧,梦犬子有角舐之,已而有娠而生敬儿,故初名狗儿。 《刘怀珍传》:怀珍子灵哲,位齐郡太守、前军将军。 灵哲所生母尝病,灵哲躬自祈祷,梦见黄衣老公与药曰:可取此食之,疾立可愈。 灵哲惊觉,于枕间得之,如言而疾愈。 药似竹根,于斋前种,叶似凫茈。 《齐高帝本纪》:泰始三年,宋明帝遣前淮南太守孙奉伯往淮阴监元会。 奉伯旧与帝款,是行也,帝与奉伯同室卧,奉伯梦上乘龙上天,于下捉龙脚,不得。 及觉,叙梦,因谓曰:兖州当大庇生灵,而弟不得与也。 奉伯竟卒于宋世。 又参军崔灵建梦天谓己:萧道成是我第十九子,我去年已使授其天子位。 考自三皇、五帝以降,受命之次,至帝为十九也。 《袁湛传》:湛弟子淑,淑兄子粲,字景倩,洵弟子也。 幼孤,祖哀之,名之曰悯孙。 尝疾,母忧念,昼寝,梦见父容色如平生,与母语曰:悯孙无忧,将为国家器,不患沈没。 但恐富贵,终当倾灭耳。 母未尝言及。 粲贵重,恒惧倾灭,故自挹损。 明帝临崩,粲与褚彦回、刘勔并受顾命,齐高帝革命,粲父子皆诛。 《宋后废帝本纪》:帝之生夕,明帝梦人乘马,马无头及后足,有人曰:太子也。 元徽五年,领军将军萧道成,与直閤将军王敬则谋杀之。 《冥祥记》:宋沙门法称,临终,曰:有松山人告我,江东刘将军应受天命。 吾以三十二璧、一饼金为信。 宋祖闻之,命僧慧义往松山。 七日七夜,行道,梦有一长须翁指示。 及觉,分明忆所在,掘而得之。 《南史后妃传》:齐宣孝陈皇后,生高帝年二岁,乳人乏乳,后梦人以两瓯麻粥与之,觉而乳惊,因此丰足。 《齐高帝本纪》:帝年十七时,尝梦乘青龙上天,西行逐日。 《后妃传》: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 祖元之,父寿之,并员外郎。 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光满室,以告寿之。 寿之曰:恨非是男。 桓笑曰:虽女亦足与家矣。 年十七,裴方明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旂豹尾,有异于常,后喜而从之。 既而与裴氏不成婚,竟嫔于上。 《何尚之传》:尚之,子偃,偃弟子,点门世信佛,点少时尝患渴利,积岁不愈。 后在吴中石佛寺建讲,于讲所昼寝,梦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梦中服之,自此而差,时人以为淳德所感。 《纪僧真传》:僧真,丹阳建康人也。 事齐高帝历冠军府参军主簿。 僧真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 高帝曰:诗咏采萧,萧即艾也。 萧生断流,卿勿广言。 《齐宜都王铿传》:铿,高帝第十六子也。 延兴元年,明帝诛高、武、文惠诸子,铿闻之,冯左右从容雅步,咏陆机《吊魏武》云:昔以四海为己任,死则以爱子托人。 如此者三,左右皆泣。 后果遣吕文显赍药往,夜进听事,正逢八关斋。 铿谓文显曰:高皇昔宠任君,何事乃有今日之行。 答云:出不获已。 于是仰药,时年十八。 初铿出閤时,年七岁,陶弘景为侍读,八九年中,甚相接遇。 后弘景隐山,忽梦铿来,惨然言别,云:某日命过。 无罪,后三年当生某家。 弘景访以幽中事,多秘不出。 觉后,即遣信出都参访,果与事符同,弘景因著《梦记》云。 《五代新说》:华阳隐居,性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先,隐居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执香炉诣之。 巳而娠,生隐居,遂贞。 隐与齐宜都王善,王被诛,梦来告别,因访幽中事,遂著梦记。 《南史齐南郡王子夏传》:子夏,武帝第二十三子也。 上春秋高,子夏最幼,宠爱过诸子。 初,武帝梦金翅鸟下殿庭,搏食小龙无数,乃飞上天。 及明帝初,其梦方验。 永泰元年,子夏诛,年七岁。 《徐羡之传》:羡之,从孙湛之,湛之孙孝嗣。 在率府,昼卧斋北壁下,梦见两童子遽云:移公床。 孝嗣惊起,闻壁有声,行数步而壁崩压床。 《任昉传》:昉,父遥,齐中散大夫。 遥妻河东裴氏,高明有德行,尝昼卧,梦有五色采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怀中,心悸因而有娠。 占者曰:必生才子。 乃生昉,身长七尺五寸,幼而聪敏,早称神悟。 四岁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属文,自制《月仪》,辞义甚美。 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 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由是闻声籍甚。 年十二,从叔晷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 《范云传》:云,再迁零陵内史。 深为齐明帝所知,还除正员郎。 时高、武王侯并惧大祸,云因帝召次曰:昔太宰文宣王语臣,言尝梦在一高山上,上有一深坑,见文惠太子先坠,次武帝,次文宣。 望见仆射在室坐御床,备王者羽仪,不知此是何梦,卿慎勿向人道。 明帝流涕曰:文宣此惠亦难负。 于是处昭冑兄弟异于馀宗室。 《齐宗室传》:始安王,遥光举事四日而卒。 未败之夕,城内皆梦群蛇缘城四出,各共说之,咸以为异。 台军入城,焚居宇且尽。 《梁武帝本纪》:齐高帝梦屐而登殿,顾见武、明二帝后,一人手张天地图而不识,问之,答曰:顺子后。 及崔慧景之逼,长沙宣武王入援,至越城,梦乘马飞半天而坠,帝所驭化为赤龙,腾虚独上。 《销夏》:齐法师昙迁尝感热病,夜梦月堕其怀,乃臂血食之,脆如冰片。 既寤,所苦顿除。 《梁书高祖德皇后欷氏传》:后母浔阳公主方娠,梦当生贵子。 及生后,有赤光照于室内,器物尽明。 《南史沈约传》:武帝有憾于张稷,及卒,因与约言之。 约曰:左仆射出作边州刺史,已往之事,何足复论。 帝以为约昏家相为,怒约曰:卿言如此,是忠臣耶。 乃辇归内殿。 约惧,不觉帝起,犹坐如初。 及还,未至床,凭空顿于户下,因病。 梦齐和帝剑断其舌,召巫视之,巫言如梦。 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 先此,约尝侍宴,会豫州献栗,径寸半。 帝奇之,问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 约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 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 及疾,上遣主书黄穆之专知省视,穆之夕还,增损不即启闻,惧罪,窃以赤章事因上省医徐奘以闻,又积前失。 帝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 《王茂传》:茂以元勋,武帝赐钟磬之乐。 茂在州,梦钟磬在格,无故自堕,心恶之。 及觉,命奏乐,既成列,钟磬在格,果无故编皆绝堕地。 茂谓长史江诠曰:此乐,天子所以惠劳臣也。 乐既极矣,能无忧乎。 俄而病卒。 《梁宗室传》:鄱阳忠烈王恢,文帝第十子也。 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 后干都不豫,恢未之知,一夜忽梦还侍疾。 及觉,忧惶废寝食。 俄而都信至,太妃巳瘳。 《梁书柳庆远传》:庆远从父兄卫将军世隆尝谓庆远曰:吾昔梦太尉以褥席见赐,吾遂亚台司,适又梦以吾褥席与汝,汝必光我公族。 至是,庆远亦继世隆焉。 《南史千陀利国传》:千陀利国,在海南洲上,其俗与林邑、扶南略同,梁天监元年,其瞿昙修跋陀罗以四月八日梦一僧谓曰:中国今有圣主,十年之后,佛法大兴。 汝若遣使贡奉礼敬,则土地丰乐,商旅百倍;若不信,我则境土不得自安。 初未之信,既而又梦此僧曰:汝若不信我,当与汝往观。 乃于梦中至中国拜觐天子。 既觉心异之,陀罗本工画,乃写梦中所见武帝容质,饰以丹青,仍遣使并画工奉表献玉盘等物。 使人既至,模写帝形以还其国,比本画则符同焉。 因盛以宝函,日加敬礼。 《梁元帝本纪》:帝,武帝第七子也。 初,武帝梦眇目僧执香炉,称托生王宫。 既而帝母在采女次侍,始褰户,有风回裾,武帝意感幸之。 采女梦月堕怀中,遂孕。 天监七年八月丁巳生帝,举室中非常香,有紫胞之异。 武帝奇之,因赐采女姓阮,进为修容。 帝初生患眼,医疗必增,武帝自下意疗之,遂盲一目。 乃忆先梦,弥加悯爱。 《后妃传》:文宣阮太后,讳令嬴,会稽馀姚人也。 本姓石。 初,齐始安王遥光纳焉。 遥光败,入东昏宫。 建康城平,为武帝采女。 在孕,梦龙罩其床。 天监六年,生元帝于后宫。 《吉士瞻传》:士瞻,为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在郡清约,家无私积。 始士瞻梦得一积鹿皮,从而数之,有十一领。 及觉,喜曰:鹿者禄也,吾当居十一禄乎。 自其仕进所莅巳久,及除二郡,心恶之,遇疾不肯疗。 普通七年卒于郡。 《梁简文帝本纪》:帝,昭明太子母弟也。 封晋安王。 中大通三年,被徵入朝,未至,而昭明太子谓左右曰:我梦与晋安王对奕扰道,我以班剑授之,王还,当有此加乎。 四月,昭明太子薨。 五月丙申,立晋安王为皇太子。 《何尚之传》:尚之,子偃。 偃弟子引,字子季,与二兄求、点发迹虽异,克终皆隐,世谓何氏三高。 大通三年卒,年八十六。 先是引疾,妻江氏梦神告曰:汝夫寿尽,既有至德,应获延期,尔当代之。 妻觉说焉,俄得患而卒,引疾乃瘳。 至是引梦见一神女并八十许人,并衣袷,行列在前,俱拜床下,觉又见之,便命营凶具。 既而疾困不复瘳。 《侯景传》:景矫萧栋诏禅位,改元初。 大同中,太医令朱耽尝直禁省,无何梦犬羊各一在御座,觉而告人曰:犬羊非佳物也,今据御座,将有变乎。 既而天子蒙尘,景登正殿焉。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 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疋锦相寄,今可见还。 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 顾见丘迟谓曰:馀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君。 自尔淹文章踬矣。 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珍珠船》:江淹梦神人授五色笔,识者谓五脏神。 《南史郑灼传》:灼受业于皇侃。 少时,尝梦与侃遇于途,侃谓曰:郑郎开口。 侃因唾灼口中,自后义理益进。 《纪少瑜传》:少瑜,丹阳秣陵人也。 年十三,能属文。 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 其文因此益进。 《刘协传》:协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其《序》略云:予齿在逾立,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寤而喜曰: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 自生灵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 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刘怀珍传》:怀珍,从子怀慰,怀慰子霁,字士湮,母胡氏寝疾,霁年已五十,衣不解带者七旬,诵《观世音经》数万遍。 夜中感梦,见一僧谓曰:夫人算尽,君精诚笃志,当相为申延。 后六十日馀乃亡。 《渚宫故事》:梁刘之亨,仕南郡,尝梦二人姓李,诣之亨乞命。 之亨不解其意。 既明,有人遗生鲤两头。 之亨曰:必梦中所感。 乃放之。 其夕,梦二人谢恩,云:当令君延一算。 《五代新说》:陈徐仆射陵母臧氏,梦五色云化作凤,集在肩,已而诞之。 宝志师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及长,才学过人,目有青睛。 时人以为聪明之相。 《陈书世祖本纪》:梁太清初,梦两日𩰚,一大一小,大者光灭坠地,色正黄,其大如斗,世祖因三分取一而怀之。 《梁书朱异传》:异迁中领军,舍人如故。 高祖梦中原平,举朝称庆,旦以语异,异对曰:此宇内方一之徵。 及侯景归降,敕召群臣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以为不可,高祖欲纳之,未决;尝夙兴至武德閤,自言我国家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无所及。 异探高祖微旨,应声答曰:圣明御宇,上应苍元,北土遗黎,谁不慕仰。 为无机会,未达其心。 今侯景分魏国大半,输诚送款,远归圣明,岂非天诱其衷,人奖其计。 原心审事,殊有可嘉。 今若不容,恐绝后来之望。 此诚易见,愿陛下无疑。 高祖深纳异言,又感前梦,遂纳之。 《南史到彦之传》:彦之,孙撝溉,字茂灌,撝弟子也。 湘东王绎为会稽太守,以溉为轻车长史,行府郡事。 武帝敕绎曰:到溉非直为汝行事,足为汝师。 溉尝梦武帝遍见诸子,至湘东而脱帽与之,于是密敬事焉。 溉子镜,字圆照,初在孕,其母梦怀镜,及生,因以名焉。 《褚裕之传》:裕之,兄子湛之,湛之子彦回。 高帝崩,遗诏以为录尚书事。 寻增班剑,顷之寝疾。 彦回少时尝笃病,梦人以卜蓍一具与之,遂差其一,至是年四十八矣。 《刘虬传》:虬子之遴,为荆州中从事,梁简文临荆州,仍迁宣惠记室。 后除南郡太守。 转西中郎湘东王绎长史,太守如故。 初,之遴在荆府,常寄居南郡,忽梦前太守袁彖谓曰:卿后当为折臂太守,即居此中。 之遴后牛奔堕车折臂,右手偏直,不复得屈伸,书则以手就笔,叹曰:岂黥而王乎。 周舍尝戏之曰:虽复并坐可横,政恐陋巷无枕。 后连相两王,再为此郡。 《梁简文帝本纪》:帝谓舍人殷不害曰:吾昨梦吞土,试思之。 不害曰:昔重耳馈块,卒反晋国,陛下所梦,将符是乎。 帝曰:傥幽冥有徵,冀斯言不妄。 《侯景传》:景至阙下,遣百道攻城,纵火烧大司马、东西华诸门。 城中仓卒未有备,乃凿门楼,下水沃火,久之方灭。 贼又斫东掖门将入,羊侃凿门扇刺杀人,贼乃退。 又登东宫墙射城内。 至夜,简文募人出烧东宫台殿遂尽,所聚图籍数百厨,一旦灰烬。 先是简文梦有人画作秦始皇,云此人复焚书,至是而验。 《梁元帝本纪》:帝始在寻阳,梦人曰:天下将乱,王必维之。 又武帝敕贺革为帝府咨议,使讲《三礼》。 革西上,意甚不悦,过别御史中丞江革。 江革告之曰:吾尝梦主上遍见诸子,至湘东王,脱帽授之。 此人后必当璧,卿其行乎。 革颔之。 及太清之祸,遂膺归运。 《梁书鲍泉传》:泉之为南讨都督也,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觉而告之。 后末旬,果见囚执。 顷之,又梦泉著朱衣而行水上,又告泉曰:君勿忧,寻得免矣。 因说其梦,泉密记之,俄而复见任,皆如其梦。 《南史侯景传》:景南奔,魏相高澄悉命先剥景妻子面皮,以大铁镬盛油煎杀之。 女以入宫为婢,男三岁者并下蚕室。 后齐文宣梦猕猴坐御床,乃并煮景子于镬,其子之在北者歼焉。 《陈武帝本纪》:帝尝游义兴,馆于许氏,梦天开数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纳之帝口,及觉,腹内犹热,帝心独喜。 大宝二年,侯景废简文,立豫章嗣王栋,帝遣沈衮奉表劝进。 承制授帝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 帅师发自豫章。 进次大雷,军人杜棱梦雷池君、周、何神,自称征讨大将军,乘朱航,陈甲仗,称下征侯景,须臾便还,云已杀景竟。 三月,帝与诸军进剋姑熟。 《陈后主本纪》:初,武帝始即位,其夜奉朝请史普直宿省,梦有人自天而下,导从数十,至太极殿前,北面执玉策金字曰:陈氏五帝三十二年。 《陈书章昭达传》:昭达定闽中,尽擒留异、陈宝应等。 以功授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 至是侍宴,世祖顾昭达曰:卿忆梦不。 何以偿梦。 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馀无以奉偿。 《韩子高传》:子高,会稽山阴人也。 家本微贱。 侯景之乱,寓在京都。 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 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 子高许诺。 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 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 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邺香严寺。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道入文育营,因共立栅。 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 《北史魏道武帝本纪》:帝讳圭,昭成皇帝之嫡孙,献明帝之子也。 母曰献明贺皇后,初因迁徙,游于云泽。 寝梦日出室内,寤而见光自牖属天,欻然有感。 以建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帝于参合陂北,其夜复有光明。 昭成大悦,群臣称庆。 《魏书崔浩传》:初浩搆害李顺,基萌已成,夜梦秉火爇顺寝室,火作而顺死,浩与室家群立而观之。 俄而顺弟息大哭而出,曰:此辈,吾贼也。 以戈击之,悉投于河。 寤而恶之,以告馆客冯景仁。 景仁曰:此真不善也,非复虚事。 夫以火爇人,暴之极也。 阶乱兆祸,复已招也。 《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乎。 且兆始恶者有终殃,积不善者无馀庆。 厉阶成矣,公其图之。 浩曰:吾方思之。 而不能悛,至是而族。 《济阴王小新成传》:小新成,子郁,郁长子弼,字邕明,刚正有文学。 位中散大夫。 以世嫡应袭先爵,为季父尚书仆射丽因于氏亲宠,遂夺弼王爵,横授同母兄子诞。 于是弼绝弃人事,托疾还私第。 世宗徵为侍中,弼上表固让。 入嵩山,以穴为室,布衣蔬食,卒。 建义元年,子晖业诉复王爵。 永安三年,追赠尚书令、司徒公,谥曰文献。 初,弼尝梦人谓之曰:君身不得传世封,其绍先爵者,君长子绍远也。 弼觉,即语晖业。 终如其言。 《南安王桢传》:桢子英,英子熙。 元叉矫诏杀清河王怿,熙乃起兵。 为长史柳元章等所执,元叉斩之于邺街,传首京师。 熙于任城王澄薨前,梦有人告之曰:任城当死。 死后二百日外,君亦不免。 若其不信,试看任城家。 熙梦中顾瞻任城第舍,四面墙崩,无遗堵焉。 熙恶之,觉而以告所亲。 及熙之死也,果如所梦。 《裴骏传》:骏从弟安祖,值天热,舍于树下。 有鸷鸟逐雉,雉急投之,遂触树而死。 安祖悯之,乃取置阴地,徐徐护视,良久得苏。 喜而放之。 后夜忽梦一丈夫,衣冠甚伟,著绣衣曲领,向安祖再拜。 安祖怪问之。 此人云:感君前日见放,故来谢德。 闻者异焉。 《郦范传》:范除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假范阳公。 范前解州还京也,夜梦阴mao拂踝。 他日说之。 时齐人有占梦者曰史武,进云:豪盛于齐下矣。 使君临抚东秦,道光海岱,必当重牧全齐,再禄营丘矣。 范笑而答曰:吾将为卿必验此梦。 果如其言。 《北史魏宣武帝本纪》:帝母高夫人。 初,梦为日所逐,避于床下。 日化为龙,绕己数匝,寤而惊悸,遂有娠。 《江式传》:式少专家学,数年中,常梦两人时相教授;及寤,每有记识。 《魏书任城王澄传》:高祖至北邙,遂幸洪池,命澄侍,高祖曰:朕昨夜梦一老公,头鬓皓白,冠服,拜立路左。 自云晋侍中嵇绍,奉迎。 神爽卑惧,似有求焉。 澄对曰:嵇绍晋之忠臣;比干殷之良士。 二人俱死于王事,坟茔并在道周。 陛下徙御殷洛,经瀍墟而吊比干,至洛阳而遗嵇绍,当是希恩感梦。 高祖曰:朕何德,能幽感达士。 既有此梦,或如任城所言。 于是求其兆域,遣使吊祭焉。 《北史奚康生传》:康生于南山立佛图三层,先死,忽梦崩坏。 沙门有为解云:檀越当不吉利,无人供养佛图,故崩耳。 康生称然,竟及于祸。 《伽蓝记》:杨元慎善于解梦。 孝昌中,广阳王渊初除仪同三司,总众十万,讨葛荣。 夜梦著衮衣倚槐树而立,以为吉徵。 问于元慎。 曰:三公之祥。 渊甚悦。 元慎退还,告人曰:广阳死矣。 槐字是木傍鬼,死后当得三公。 广阳果为葛荣所杀,追赠司空公,终如其言。 建义初,阳城太守薛令伯,闻太原王诛百官,立庄帝,弃郡东走。 忽梦射得雁,以问元慎。 元慎曰:卿执羔,大夫执雁,君当得大夫之职。 俄然令伯除为谏议大夫。 京兆尹许超,梦盗羊入狱,问于元慎。 曰:君当得阳城令。 其后有功,封阳城侯。 元慎解梦,义出万途,随意会情,皆有神验。 虽令与侯小乖。 按令,今百里即是古诸侯,以此论之,亦为妙著。 时人譬之周宣。 《魏书灵徵志》:肃宗孝昌二年十月,扬州刺史李宪表云:门下督周伏兴以七月患假还家,至十一日夜梦渡肥水,行至草堂寺南,遥见七人,一人乘马著朱衣,笼冠,六人从后。 兴路左而立,至便再拜。 问兴何人。 兴对曰:李公门下督,暂使硖石。 其人语兴:君可回,我是孝文皇帝中书舍人,遣语李宪,勿忧贼堰,此月破矣。 兴行两步,录兴姓字,令兴速白。 兴寤,晓遂还城,具言梦状。 七月二十七日,堰破。 《尔朱荣传》:荣讨葛荣,大破之,擒葛荣。 荣将战之夜,梦一人从葛荣索千牛刀,而葛荣初不肯与。 此人自称:我是道武皇帝,汝何敢违。 葛荣乃奉刀,此人手持授荣。 既寤而喜,自知必胜。 《尔朱兆传》:兆将向洛也,遣使招齐献武王,欲与同举。 王时为晋州刺史,谓长史孙腾曰:臣而伐君,其逆已甚。 我今不往,彼必致恨。 卿可往申吾意,但云山蜀未平,今方攻讨,不可委之而去,致有后忧。 定蜀之日,当隔河为犄角之势。 如此报之,以观其趣。 腾乃诣兆,具申王言。 兆殊不悦,且曰:还白高兄,弟有吉梦,今段之行,必有剋获。 腾问:王梦如何。 兆答曰:吾比梦吾亡父登一高堆,堆旁之地悉皆耕熟,唯有马蔺草株往往犹在。 吾父问言何故不拔,左右曰坚不可去。 吾父顾我,令下拔之,吾手所至,无不尽出。 以此而言,往必有利。 腾还具报,王曰:兆等猖狂,举兵犯上,吾今不同,猜忌成矣,势不可反事参朱。 今也南行,天子列兵河上,兆进不能渡,退不得还。 吾乘山东下,出其不意,此徒可以一举而擒。 俄而兆剋京师,孝庄幽絷。 都督尉景从兆南行,以书报王。 王得书大惊。 《北史魏孝武帝本纪》:帝年十八,封汝阳县公。 梦人有从讳谓己曰:汝当大贵,得二十五年。 《魏书卢元传》:元孙昶,昶子元明。 永熙末,居洛东缑山,乃作《幽居赋》焉,于时元明友人王由居颍川,忽梦由携酒就之言别,赋诗为赠。 及明,忆其诗十字云:自兹一去后,市朝不复游。 元明叹曰:由性不狎俗,旅寄人间,乃今有梦,又复如此,必有他故。 经三日,果闻由为乱兵所害。 寻其亡日,乃是得梦之夜。 《北史宇文贵传》:贵母初孕贵,梦老人抱一子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 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北齐书李元忠传》:元忠历卫尉卿,初,元忠将仕,梦手执炬火入其父墓,中夜惊起,甚恶之。 旦告其受业师,占云:大吉,此谓光照先人,终致贵达矣。 《北史齐神武本纪》:神武尝梦履众星而行,觉而内喜。 《宋繇传》:繇孙游道与顿丘李奖交子构居贫,游道命其求三富人死事判免之,凡得钱百五十万,游道死后,构为定州长史,游道第三子士逊为墨曹、博陵王管记,与典签共诬奏构。 构于禁所祭游道而诉焉。 士逊昼卧如梦者,见游道怒己曰:我与构恩义,汝岂不知。 何共小人谋陷清直之士。 士逊惊跪曰:不敢。 不敢。 旬日而卒。 《齐文襄本纪》梁将兰钦子京见虏,文襄以配厨。 钦求赎之,不许。 京再诉,文襄使监厨苍头薛丰洛杖之,曰:更诉,当杀汝。 京与其党六人谋作乱。 时文襄将受魏禅,与陈元康、崔季舒屏左右谋于北城东柏堂。 时京将进食,文襄却之,谓人曰:昨夜梦此奴斫我。 又曰:急杀却。 京闻之,寘刀于盘下,冒言进食。 文襄见之,怒曰:我未索食,何遽来。 京挥刀曰:将杀汝。 文襄自投,伤足,入床下。 贼党至,去床,因见弑。 《齐文宣本纪》:帝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 旦日,以语馆客王昙晰,曰:吾其退乎。 昙晰拜贺曰:王上加点为主,当进也。 《阳尼传》:尼,从子固,固子休之在洛,将仕,夜梦见黄河北驿道上行,从东向西。 道南有一冢,极高大。 休之步登冢头,见一铜柱,趺为莲花形。 休之从西北登一柱础上,以手捉一柱,柱遂右转。 休之咒曰:柱转三匝,吾至三公,柱遂三匝而止。 休之寻寤,意如在邺城东南者,其梦竟验云。 《郑羲传》:羲孙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 当时以为绝妙。 《李崇传》:崇弟子谐,谐子庶妻,元罗女也。 庶亡后,元氏更适赵起。 尝梦庶谓己曰:我薄福,托刘氏为女,明旦当出,彼家甚贫,恐不能见养。 夫妻旧恩,故来相告,君宜乞取我。 刘家在七帝坊十字街东,南入穷巷是也。 元氏不应,庶曰:君似惧赵公意,我自说之。 于是起亦梦焉。 起寤问妻,言之符合。 遂持钱帛躬往求刘氏,如所梦得之,养女长而嫁焉。 《祖莹传》:莹,子珽,字孝徵。 授著作郎。 数上密启,为孝昭所忿,长广王,因言:殿下有非常骨法,孝徵梦殿下乘龙上天。 王谓曰:若然,当使兄大富贵。 及即位,是为武成皇帝,擢拜中书侍郎。 《北齐书后主本纪》:后主母曰胡皇后,梦于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遂有娠。 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于并州邸。 《马敬德传》:敬德,天统初,除国子博士。 世祖为后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 其妻梦猛兽将来向之,敬德走超丛棘,妻伏地不敢动。 敬德占之曰:吾当得大官。 超棘,过九卿也。 尔伏地,夫人也。 《北史齐幼主本纪》:初,河清末,武成梦大猬攻破邺城,故索境内猬膏以绝之。 识者以后主名声与猬相协,亡齐徵也。 《五代新说》:周文帝母王氏孕梦抱子升天才上至天而坠故帝未受禅而崩背有黑子宛转若龙覆之形手垂过膝面有紫色《龙城录》: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 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 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 师雄时已昏黑,残雪对月,色微明。 师雄喜之,与之语,但觉芳香袭人,语言极清丽。 因与之扣酒家门,得数杯,相与饮。 少顷,有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亦自可观。 顷醉寝,师雄亦懵然,但觉风寒相袭,久之。 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 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隋唐嘉话》: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术者云:洪水,即唐高祖之名也。 《隋书五行志》:陈后主时,梦黄衣人围城。 后主恶之,绕城橘树,尽伐去之。 隋高祖受禅之后,上下通服黄衣。 未几隋师攻围之应也。 《许智藏传》:智藏,世号名医。 秦孝王俊有疾,上驰召之。 俊夜中梦其亡妃崔氏泣曰:本来相迎,比闻许智藏将至,其人若到,当必相苦,为之奈何。 明夜,俊又梦崔氏曰:妾得计矣,当入灵府中以避之。 及智藏至,为俊诊脉,曰:疾已入心,即当发痫,不可救也。 果如言,俊数日而薨。 上奇其妙,赉物百段。 《海山记》:隋炀帝生时,有红光烛天,里中牛马皆鸣。 先是,独孤后梦龙出身中,飞高十馀里,龙堕地,尾辄断。 以告文帝,帝沈吟默塞不答。 帝三岁,戏于文帝前,文帝抱之,玩视甚久。 曰:是儿极贵,恐破我家。 自兹虽爱帝,而亦不快于帝。 帝中夜潜入栖鸾院,时夏气暄烦,院妃庆儿卧于帘下,初月照轩颇明朗,庆儿睡中惊魇,若不救者。 帝自扶起,久方清醒。 帝曰:汝梦中何故如此。 庆儿曰:妾梦中,如常时,帝握妾臂,游十六院。 至第十院,帝入院,坐殿上,俄时火发,妾乃奔走。 回视帝,坐烈焰中。 惊呼人救。 帝自强解曰:梦死得生,火有威烈之势,吾居其中,得威者也。 大业十年,幸江都,被弑。 帝入第十院,居火中,此其应也。 《北史薛辩传》:辩,五世孙端,端弟裕,曾宿宴于薛夐之庐,后庭有井,裕夜出户,若有人欲牵其手,裕便却行,落井。 同坐共出之,裕曰:坠井盖小小耳,方当逾于此也。 人问其故,裕曰:近梦,恐有两楹之忧。 寻卒。 《王慧龙传》:慧龙,五世孙劭修,起居注上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捧脚,李盛扶肘,乃得上。 因谓彭曰:死生当与尔俱。 劭曰:此梦大吉。 上高山者,明高崇大安,永如山也。 彭犹彭祖,李犹李老,二人扶持,实为长寿之徵。 上闻之,喜见容色,其年,上崩。 《大业拾遗记》:越溪进耀光绫,绫纹突起,有光彩。 人收野茧缲之,缲丝女,夜梦神人告之:禹穴三千年一开,汝所得野茧,即江淹文集中壁鱼所化也。 丝织为裳,必有奇文。 织成,果符所梦,故进之。 《烟花记》:炀帝沉湎失度,每睡须捶顿劳动,方就一梦。 侍儿韩俊娥,尤得意,每就枕,必令振耸支节,常得美睡,因呼为来梦儿。 发布时间:2025-09-10 14:07:02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