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精气神论 内容: 或问∶紫阳师曰,炼气者,炼元气,非呼吸之气。 然则元气恶乎在耶? 曰∶元者混于杳冥恍惚之中,而实不离于呼吸之气者也。 朱紫阳曰∶天地只是一气,自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唯这一个呼吸,呼是阳,吸是阴。 玄同子曰∶呼乃气之出,故属冬至之后,大则为天地一岁之呼吸,是以仙家千绪万端,譬喻不过呼吸二字而已。 问∶人身一呼一吸谓之一息,而经言调真息,又言胎息,果呼吸之息欤? 曰∶人身一日,一万三千五百呼,一万三千五百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 《丹经》曰∶天地呼吸于内,故长久。 人能效天地呼吸于内,亦可与天地同其长久。 但常人之息以喉,则元气亦随之而出耳。 且以调息之法言之,盖调久则神愈凝,气愈微,久之又久,则鼻息全无呼吸,止有微息在脐上往来,与婴儿在母腹中一般,所以谓之胎息。 乃神气大定,自然而然,非有作为也。 然此要在忘机绝念做工夫,故曰∶心定则息自调,静久则息自定。 修炼至于胎息,而后气归元海。 气归元海而寿无穷矣。 世有教人抑息者,抑则勉强以制之,非自然之妙也。 《丹经》曰,服气不伏气,伏气非服气,服气不长生,长生须伏气。 盖服者如鱼吞水,入者即出,不能存也;伏者如猫捕鼠,使气不走泄,结而成丹即含光,所谓内气不出,外气不入也。 或又问∶紫阳师云炼神者,炼元神,非思虑之神。 二者果有异乎? 曰∶心也,性也,神也,一也。 以其禀受于天,一点灵明谓之元神;后来为情识所移,则此 没于其中,遂成思虑之神。 其实元神浑浑沦沦,不亏不欠。 人能回光返照,去其情识,则此思虑者,莫非元神之妙用矣。 或曰∶精气神之在人也,均谓之宝,均所当重也。 然紫阳师以神为君,以精为主。 夫人之有身,动静语默,皆此气为之运用,是故气聚成形,气散则绝命,气独非人之本乎? 曰∶精神固非二物,神气原不相离,三者一以贯之者也。 而元精、元气、元神主宰于其间,自然相生而不穷耳。 故紫阳师云∶元神见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 是以元精炼交感精,以元气炼呼吸气,以元神炼思虑神,二物混成,与道合真,自然元精固而交感之精不漏,元气住而呼吸之气不出,元神全而思虑之神不起。 修丹者,修此三者,故全也。 发布时间:2025-09-13 10:42: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