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所望于新政府者 内容: 国民大会闭幕后,一进五月,继依宪产生的首届立法院成立之后,蒋大总统与即可选出的副总统将于五月五日正式就职,各院部也将按照宪法的规定顺序成立,年近不惑的中华民国至此将要第一次有遵依宪法条文而出生的一个政府。 对于宪法,对于国大,对于新政府,过去与今日都有不少的怀疑、阻挠与破坏。 但就全国而论,多数人所采取的可就是一种善意观望的态度。 他们因过去叫他们失望的事太多,此次也不敢多存奢望,所以只有观望,但他们仍是希望此次一切真能兑现,使三十余年始终找不到正确方向的中国最后能走入康庄大道。 若果如此,善意的观望将要很快的变成热烈的拥护,连少数怀疑、阻挠与破坏的人也可能要改变态度。 反之,此次如果仍是敷衍门面,少数人不必说,连多数根本善意的人也将发生可怕的反感,国家的前途真将不堪设想。 所以今后几个月内实际的表现如何,所关极大,我们愿指出下列四点,提请行宪政府注意。 第一,政治人事须要刷新。 过去二十年来,政府机构的变换不能算少;但变来变去,在台上的始终是原班人马,这是令人深感不解的一点。 政府也与任何机构一样,必须新陈代谢,方能发生活力。 今日政府中,有的人或因年事太高,或因用脑过度,已不适于再负独当一面的责任。 为适应事实,新的政府不妨多设谘议、元老、高等顾问一类的员额,卑礼厚禄,以待老成;至于须要用心,须要动手的工作,则当尽可能的交与新进之士,以振人心,以增效率。 所谓任用新进,必须采取唯才主义,少凭援引,少靠情面,少顾任何的私人关系。 必须如此,全国的耳目才能为之一新,善意观望的人才能相信新的政府是认真的要有所作为。 第二,财政经济方面,必须大刀阔斧地做去,并且愈早愈好,不能再犹豫,不能再拖延。 二十一日国民大会第十四次大会中曾通过二百六十七位代表所提限期实行耕者有其田,立即开征累进财产税,争取民心,提高士气,充裕国库,改善经济的一案,并送政府限于六个月内筹划实行;同时又通过有关征借豪门资本,征收豪富特捐的提案,建议政府限于三个月内制定办法,切实执行。 国大这两个提案,是最足代表人心的要求的,若能认真实行,目前严重的局势可说已解除了大半。 第三,在外交方面,须要确立独立自主的立场。 国民大会曾通过关于对苏外交与对日和约的提案,送请政府办理。 国大的议案甚为恰当,只是尚嫌不够。 我们在整个外交上,须有积极自主的立场,不能毫无抉择地追随他人。 在外交上过度的客气,不只不能招人怜惜,反而适足招人轻侮,所得的结果与所企望的正正相反。 我们弱则弱矣,但在法理上尚未成为任何外国的殖民地,我们自己不可先存殖民地的心理。 过去百年的不幸发展,造成普遍全国的殖民地心理;但在政府机构中,一向是外交部门最受此种心理的支配,因此不知吃了多少不必需的大亏。 国与国交,岂是私人的社交可比? 私人之间,事事都好商量;国与国间,事事都要认真,锱铢必较,不可稍存客气,更万不可因弱而气馁。 既往不咎,外交当局今后不容再因气馁而误国。 第四,在根本心理上,政府须要恢复自信。 四五年来国内的,尤其国际的,有计划的宣传攻势居然成功,政府中人往往对于自己,对于国家,也已丧失信心。 这是最严重,最可怕的一种精神现象。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政府既然代表国家,遇到任何问题,都当有坚定不移的最后立场。 不可轻率从事,但也绝不左瞻右顾,表示畏缩。 过去几年,在许多表现上举棋不定,因循敷衍,政府根本不成一个政府,又何怪国内国际一致的侮蔑与轻视? 自侮者当然要招人侮。 现在新政府即将成立,在根本心理上必须彻底觉醒。 遇事审慎考虑,周详计划,考虑计划之后,就要不必顾虑多端,只在事实证明当初计划错误时再虚心接受批评。 此种虚心,并非示弱,正是自信力的表示,绝不致因此招侮;若将错就错,一错到底,反倒要招致反感了。 唯自信者能够虚心,唯虚心者能够自信,望政府今后能两者配合得宜,挽回彷徨无主的心,挽回危机四伏的国家命运! (原载《周论》一卷十六期,1948年4月30日) 发布时间:2025-09-16 13:05:0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