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鹊桥仙 内容: 倦收缃帙[1],悄垂罗幕[2],盼煞一灯红小。 便容生受[3]博山[4]香,销折[5]得、狂名[6]多少。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 不成[7]寒漏[8]也相催,索性[9]尽、荒鸡[10]唱了。 【注释】[1]缃帙:浅黄色书套。 亦泛指书籍、书卷。 [2]罗幕:丝罗帐幕。 [3]生受:承受,享受。 [4]博山:博山炉,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博山而得名。 一说像华山,因秦昭王与天神博于此,故名。 后为香炉的代称。 [5]销折:抵消,损耗。 [6]狂名:狂士的名声。 [7]不成:表示反诘语气。 [8]寒漏: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9]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10]荒鸡:指三更前啼叫的鸡,旧以其鸣为恶声,主不祥。 又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 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1]。 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2]。 前期[3]总约上元[4]时,怕难认、飘零人物。 【注释】[1]清切:清晰准确,真切。 [2]花骨:花骨朵。 这里形容人的容貌优美俏丽。 [3]前期:从前的约定。 [4]上元: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又七 夕[1]乞巧楼[2]空,影娥池[3]冷,佳节只供愁叹。 丁宁[4]休曝旧罗衣[5],忆素手[6]为余缝绽[7]。 莲粉[8]飘红,菱丝[9]翳[10]碧,仰见明星空烂。 亲持钿合[11]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注释】[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 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个晚上相会。 [2]乞巧楼:乞巧的彩楼。 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金银錀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蜘蛛)网瓜上,则以符应。 《东京梦华录七夕》云:至初六、初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阵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 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 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3]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可鉴月的水池。 《三辅黄图》谓:汉武帝于望鹄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 [4]丁宁:同叮咛,反复地嘱咐。 [5]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6]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7]缝绽:缝补破绽。 这里是缝制的意思。 [8]莲粉:莲花。 [9]菱丝:菱蔓。 [10]翳:遮掩。 [11]钿合: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 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物,泛指情人间的信物。 发布时间:2025-09-17 16:01:4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