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原 毁[1] 内容: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2],其待人也轻以约[3]。 重以周,故不怠[4];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早夜以思[5],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6]: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7]!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8];能善是[9],是足为艺人矣。 [10]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11],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12]。 一善,易修也[13]。 一艺,易能也。 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14],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15]。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举其一不计其十[16],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17]。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18],而以圣人望于人[19],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20],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吾尝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21],某良士。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22];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23];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24],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25],德高而毁来。 呜呼!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26],道德之行[27],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28],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注释】[1]原:推究。 毁:毁谤。 [2]责己:要求自己。 重:严格。 以:连词,相当于而。 周:全面。 [3]轻:宽容。 约:简要。 [4]不怠:不怠慢。 [5]早夜以思:早上晚上都在思考。 [6]乃:就,便。 [7]是不亦:这不就是。 身:自身。 [8]良人:良好的人。 [9]善是:擅长做这个。 [10]艺人:有技能的人。 [11]即:接纳。 新:现在的状况。 究:追究。 旧:过去。 [12]不得为善之利:得不到做好人好事的益处。 [13]易修:容易做到。 [14]未少有得:没有一点儿收获。 [15]已:太。 [16]举其一,不计其十:举出他的一点,不计算其余的十点。 [17]闻:声誉。 [18]是之谓:这叫作。 待其身:要求自己。 [19]望于人:要求别人。 [20]为是者:这样做的人。 有本有原:有根源。 [21]某良士:某人是好人。 [22]与:朋友。 [23]不与同其利者:跟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 [24]不若是:要不然。 [25]事修:事情办好了。 谤兴:产生毁谤。 [26]光:显著。 [27]行:不受阻碍。 [28]存之:记牢。 发布时间:2025-09-20 14:28: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