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获麟解 内容: 麟之为灵[1],昭昭也。 咏于《诗》[2],书于《春秋》[3],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4],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5],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6];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 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7]。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8]。 若麟之出不待圣人[9],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注释】[1]麟: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灵:灵异之物。 [2]咏于《诗》:《诗经》里歌咏过它。 [3]书于《春秋》:《春秋》记载了鲁国人获麒麟之事。 [4]畜于家:在家中饲养。 [5]不类:什么也不像。 非若然:不像那样。 [6]鬣者:长有鬃毛的。 [7]果不为不祥:最终不能算不祥之物。 [8]以德不以形:(麟之所以为祥瑞之物)是因其德行,而不是因其形貌。 [9]不待圣人:不等待有圣人在位就出世,即生不逢时。 发布时间:2025-09-20 14:31:4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