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 ◎天部五 内容: ○星上   《释名》曰:星,散也,列位布散也。 宿,宿也,星各止宿其所也。 《说文》曰: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三五历记》曰:星者,元气之英,水之精也。 《易》曰:日中见斗,幽不明也。 又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 )   《书》曰: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又曰: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又曰: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 (星民象,故众民惟若星。 箕星好风,毕星好雨。 亦民所好也。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月经於箕则多风,月离於毕则多雨。 政教失常,以从民欲亦所以乱也。 )   《诗》曰:晥彼牵牛,不以服箱。 注:"晥,星明貌。 河鼓,谓之牵牛也。 "   又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又曰: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 庚,续也。 )   又曰: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三,心也。 五,噣也。 嘒,微明儿。 噣音昼,柳也。 )   又曰: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又曰:三星在户。 又曰: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又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定,营室星也。 )   又曰: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又曰: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礼》曰:八月中气。 是月也,命有司享寿星於南郊。 又曰:十二月。 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 又曰:幽禜,祭星也。 又曰:天秉阳,垂日星。 又曰:宿离不忒,无失经纪。 注:"二十八宿为经,七曜为纪。 "   《周礼》曰: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 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左传》曰: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与雨偕也。 又曰:鲁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问於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童谣云:丙子之晨,龙尾伏辰。 "(杜预曰:龙尾是尾星也。 )   又曰: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 又曰:鲁襄公二十八年春,无冰。 梓慎曰:"今兹宋、郑其饥乎? 岁在星纪,(星纪在丑。 )而淫於玄枵,(玄枵在子虚危之次,星纪在斗牛之次。 )以有时灾,阴不堪阳。 蛇乘龙。 (龙,岁星木也。 木为青龙,蛇为玄武,龙失次也。 )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饥。 玄枵,虚中也。 枵,耗名也。 土虚而民耗,不饥何为? "   又曰:昔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季曰实沉,居於旷林,不相能也。 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后帝不臧,(后帝,尧也。 臧,善。 )迁阏伯于商丘,主辰。 (商丘,东地也。 主祀辰星。 辰,大火也。 )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 (商人汤先祖因阏伯,故国祀辰星。 )迁实沉于大夏,主参。 (大夏,今晋阳县也。 )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 又曰:火中,寒暑乃退。 (心以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而寒退。 )   又曰:昭三十二年,吴伐越。 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 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 "   《穀梁传》曰:列星曰恒星,亦曰经星。 (恒,经,皆常也。 )   《尔雅》曰:星纪斗,牵牛也;玄枵,虚也。 又曰:祭星曰布。 (布,散食於地上。 )   又曰:西陆,昴也。 郭璞曰:"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 "   《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易是类谋》曰:五星合狼张,昼视无日光,虹霓煌煌。 太山失金鸡,西岳亡玉羊。 太山失金鸡者,箕星亡也。 箕者,风也。 风动鸡鸣,今箕候亡,故鸡亦亡也。 西岳亡玉羊者,羊星在未,未为羊,鸡失羊亡,臣纵恣,万人愁,不祥。 京房《对灾异》曰:人君不行仁恩,破胎伤孕,春杀无辜,则岁星失度。 《尚书考灵曜》曰:岁星木精,荧惑火精,镇星土精,太白金精,辰星水精也。 又曰:岁星得度五穀滋,荧惑顺行甘雨时,镇星得度地无灾。 太白出入当,五穀成熟人民昌。 又曰:心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后星庶子也。 《诗纪历枢》曰:箕为天口,主出气。 尾为逃臣贤者叛,十二诸侯列於庭。 (《元命苞》曰:五诸侯。 此云十二,则兼他星为数也。 )   《礼稽命图》曰:作乐制礼得天心则景星见也。 《礼斗威仪》曰:镇星黄时则祥风至。 《春秋说题辞》曰:星之为言精也,荣也,阳之精也,阳精为日,日分为星,故其字日生为星。 《春秋元命苞》曰:直弧北有一大星为老人星,见则治平,主寿;亡则君危,主亡。 常以秋分候之。 又曰:商纣之时,五星聚於房。 房者,苍神之精,周据而兴。 又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玉之为言沟,刻也。 瑕而不掩,折而不伤。 宋均注曰:"绳能直物,故名玉绳。 沟,谓作器。 "   又曰:心三星五度,有天子明堂布政之宫。 又曰:尾九星,箕四星,为后宫之场,列为南宫。 其庭太微。 又曰:蟾蜍阴精,流生织女,立地候。 宋均注曰:"地候,镇星别名也。 "   又曰:三台星色齐,群臣和;不齐,大乖。 《春秋合诚图》曰: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也。 又曰:轩辕,主雷雨之神。 旁有一星玄戈,名曰贵人。 旁侧郎位,主宿卫、尚书。 《春秋运斗枢》曰:北斗七星:第一天枢,第二璇,第三机,第四权,第五玉衡,第六闿阳,第七摇光。 (《广雅》又云:枢为雍州,璇为冀州,机为青、兖州,权为徐、扬州,衡为荆州,闿阳为梁州,摇光为豫州。 )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为斗,居阴布阳,故称北。 又曰:五帝所行,同道异位,皆循斗枢机衡之分,遵七政之纪,九星之法。 又曰:天枢得则景星见,衡星得则麒麟生,万人寿。 《春秋佐助期》曰:萧何禀昴星而生。 《春秋后传》曰:魏人唐睢对秦王曰:"专诸之刺王僚,彗星笼月色。 "   《春秋文耀钩》曰:老人星见则主安,不见则兵起。 《论语讠韱》曰:仲尼曰:"吾闻尧率舜等游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河渚。 一老曰:'河图将来告帝期。 '二老曰:'河图将来告帝谋。 '三老曰:'河图将来告帝书。 '四老曰:'河图将来告帝图。 '五老曰:'河图将来告帝符。 '龙衔玉苞,金泥玉检封盛书,五老飞为流星,上入昴。 "   《孝经援神契》曰:岁星守心,则年穀丰。 《广雅》曰:太白谓之长庚,或谓之太嚣。 又曰: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又曰:天宫谓之紫宫,参伐谓之大辰,太微谓之明堂。 《史记·天官书》曰:星者,金之散气。 又曰: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又曰:星堕至地则石也。 河济之间,时有坠星。 又曰:毕为罕车,为边兵,主弋猎。 其大星傍小星为附耳。 附耳动,有谗臣在侧。 又曰:四镇星所出四隅,若月始出也。 又曰:咸池曰天五潢,帝车舍。 又曰:中,端门,门左右,掖门。 门内六星,诸侯。 其内五星,五帝坐。 又曰:汉武帝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 夜祠到明,忽有流星至於祠坛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十九章之歌。 又曰: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曰三能。 苏林曰:"能音台。 "   又曰:东宫苍龙,房、心。 心为明堂,房为天府。 又曰:国皇星,大而赤,状类南极。 徐广注曰:"南极,老人星也。 "   又曰: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其事亦小。 早出为盈,盈者为客;晚出为缩,缩者为主。 同舍为合,相陵为斗。 《汉书》曰:皇甫嵩为太尉,以流星免官。 又曰:武帝时中星尽摇。 占曰:民劳也。 后征伐四夷。 又曰: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杓携龙角。 (孟康曰:杓,斗柄也。 龙角,东方宿也。 携,连也。 )殷衡南斗,魁枕参首。 又曰:营室为清庙,亦曰离宫。 又曰:河鼓大星,上将。 其北织女。 织女,天女孙也。 又曰:高帝七年,月晕,围参、毕七重。 占曰:"毕、昴间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 "后有平城之围。 又曰:太微之十二星,东相西将。 又曰:戴主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禄,六曰司灾。 又曰: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寇。 又曰: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 又曰:革命创制,三章是纪;应天顺人,五星同轨。 又《郊祀志》曰:汉祖诏御史,令天下立灵星祠,常岁时祠以牛。 又《天文志》曰:金木水火土五星,天之五佐,为经纬,伏见有时,岁星东方春,於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 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 荧惑南方夏,礼也,视也。 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太白西方秋,义也,言也。 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 太白经天。 (孟康注曰:谓出东入西,出西入东也。 太白阳星,出东当伏西,过午为经天,晋灼曰:星尽见午上为经天。 )天下兵革,更主,是谓乱纪,人民流亡。 昼见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 辰星北方冬,智也,听也。 智亏听失,逆冬令,伤水气,罚见辰星。 镇星中央土,主季夏,信也,思心也。 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听以心为正,四星皆失,镇星乃为之动。 又曰:凡五星色:皆白,为丧为兵为旱。 青为忧为水,黑为疾为多死,黄吉。 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灾疾,五穀蕃昌。 又曰:天星皆有州国分野:角、亢、氐、房、心,豫州之分。 尾、箕,幽州之分。 牵牛、婺女,扬州之分。 虚、危,青州之分。 营室、东壁,并州之分。 胃,徐州之分。 毕、昴,冀州之分。 觜、参,益州之分。 东井、舆鬼,雍州之分。 柳、七星、张,三河之分。 翼、轸,荆州之分。 析木之津,燕之分。 大火,宋之分。 寿星,郑之分。 鹑尾,楚之分。 鹑火,周之分。 鹑首,秦之分。 实沉,魏之分。 大梁,赵之分。 降娄,鲁之分。 訾(即移反。 )娵,(子于反。 )卫之分。 玄枵,齐之分。 星纪,吴之分。 太史掌之,以观妖祥。 又曰:秦地於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韩地角、亢、氐之分野,赵地昴、毕之分野,燕地箕之分野,齐地虚、危之分野,鲁地奎之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卫地营室、东壁之分野,楚地翼、轸之分野,吴地斗、牛之分野。 《汉武故事》曰:西王母使者至,东方朔死。 上问使者,对曰:"朔是木帝精,为岁星,下游人中以观天下,非陛下臣也。 "   《汉书音义》曰:瑞星曰景星,亦曰德星。 妖星曰孛星、彗星、长星,亦曰挽抢。 绝迹而去曰飞星,光迹相连曰流星,亦曰奔星。 《后汉书》曰:严光,字子陵。 与光武为友。 后光武登祚,忘之,光怨帝。 是时,太史云:"天上有客星恨帝,"帝曰:"岂非朕故人严子陵乎? "遽命征之。 夜与子陵共卧,光以脚加帝腹。 太史奏:"客星侵御座。 "子陵缩脚,客星寻退。 竟不仕。 又曰:李固对诏:"陛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 北斗,天之喉舌;尚书,陛下之喉舌。 斗斟酌元气,运乎四时。 尚书出纳王命,所谓制气之臣也。 "   又曰:和帝分遣使者二人,各至州郡观采风谣。 二人当到益州,投候馆吏李郃舍,郃问曰:"二君发京师时,知朝廷遣二使耶? "问何以知之,郃指星云:"前有二星向益州分野。 "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周敞师事京房,房为石显所谮,系狱,谓敞曰:"吾死后四十日,客星必入天市,即吾无辜之验也,"房死后,果如房言。 《东观汉记》曰:光武破圣公,与伯叔书曰:"交锋之日,辰星昼见,太白清明。 "   《蜀志》曰:汉安二十五年,刘豹、向举上言於先主曰:"乃年太白、荧惑、镇从岁。 汉初兴,五星聚岁。 岁星主义,汉位在西,义之上方,故汉法常以岁星候人主。 当有圣主起於此,以致中兴。 顷者荧惑复追岁,见在胃昴毕;昴毕为天维,《经》曰:帝星处之,众邪消亡。 "於是先主即位。 《续晋阳秋》曰:桓玄庶母马氏,本袁真之妓也,与同列薛氏、郭氏夏夜同出月下,有铜瓮水在其侧,见一流星堕瓮中,惊喜,共视,见星如二寸火珠於水底,冏然明净,乃相谓曰:"此吉祥也,谁当应之? "於是,薛郭更以瓢接取,并不得,马最后,取星正入瓢中,便饮之,既而若有感焉。 俄而怀玄。 玄虽篡位不终,而数年之中,荣贵极矣。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0 16:46:1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