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十四 ◎时序部九 内容: ○秋上   《释名》曰:秋者緧也,(音秋)。 緧迫万物,使得时成也。 又曰:七月谓之夷则何? 夷者,伤也,则者,法也,言万物始伤,被刑法也。 又曰:八月谓之南吕何? 南者,任也,言阳气尚有任,生荠麦也。 《说文》曰:天地反物为秋,字从禾,燋省声。 《易》曰: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 (王弼曰:欲万物成,所以悦也。 )   《书》曰: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毨,理,毛更生整理也。 )   《诗》曰: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腓,病也。 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兴也。 贪残之政行,而万民困病。 )   又曰:七月流火。 (流,下也。 火星中而寒暑退。 )   又曰: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礼》曰:七月之节,(立秋为七月之节。 )日在张,昏尾中,晓娄中,斗建甲位之初,其日庚辛。 (庚辛属金,主秋,故云其日庚辛。 )其帝少皞,其神蓐收,(昔少皞氏以金德继天下而王,故为秋帝。 金正曰蓐收,故蓐收为金神,佐少皞于秋。 )其虫毛,(西方白虎,毛虫之长,凡有毛之类皆属于金,故曰其虫毛。 )其音商,(三分微一益以生商,商数七十二,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 秋气和则商声调。 《乐记》曰:商乱则陂,其官坏。 )律中夷则,(七月气至,则夷则之律应。 夷则者,大吕之所生也。 三分去一,管长五寸六分。 )其数九,(金生数四成数九,自言九者率其成数。 )其性义,其事言,(《洪范五行传》曰:西方金,其性义,其事言。 言曰从,从作者,王者言从义和则神龟至。 )其味辛,其臭腥,(凡臭味辛腥者,皆属于金。 )其祀门,祭先肝。 (秋阴气出,祀之于门外阴也。 祭先肝者,秋为阴中,于藏值肝,凡祀门为祖,先进肝。 )立秋之日,凉风至,后五日白露降,后五日寒蝉鸣。 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辂,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稻与鱼,其器廉以深。 (总章左个当申上之室,乘白辂,衣白衣,从秋色也。 食稻与鱼,秋味之宜也。 其器廉以深,象金伤害,物入藏。 )太史以先立秋三日,谒於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 "天子乃斋。 立秋之日,天子亲率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迎秋为祖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以少皞配坐,以蓐收、太白、三辰、七宿从祀。 )还乃赏军帅武人於朝,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杰俊,专任有功,以正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诘谓问其罪,顺犹服也。 )   又曰:七月中气,日在张,(处暑为七月中气。 )昏箕中,晓昴中,斗建申位之中。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后五日,天地始肃,后五日,禾乃登,修宫室,坯垣墙。 (为经夏雨损,立秋后修补。 )   又曰:八月之节,日在翼,(白露为八月之节。 )昏南斗中,晓毕中,斗建酉位之初,律中南吕。 (八月气至,则南吕之律应。 南吕者,大蔟之所生,三分去一,管长五寸三分,其日、其音、其数并同孟秋。 )白露之日,鸿雁来,后五日,玄鸟归,后五日,群鸟养羞。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行犹赐也。 )天子乃傩,以达秋气,(此傩,傩阳气,恐阳暑至此不衰,害亦将及人,故傩通秋气。 方欲助秋,故不磔犬。 )命乐正习吹。 (春夏尚舞,秋冬尚吹,习之为将释奠。 )   又曰:八月中气,日在轸,(秋分为八月中气。 )昏南斗中,晓东井中,斗建酉位之中。 秋分之日,雷乃收声,后五日,蛰虫坯户,后五日,水始涸。 是月也,祀夕月於西郊,(秋分日祭之。 )命有司享寿星於南郊。 (秋分日,祀寿星于南郊,寿星,南极老人星。 )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因秋分昼夜平,则正之。 )祭马社。 (谓仲秋祭马社于大泽,用刚日。 )   又曰:九月之节,日在角,(寒露为九月节。 )昏牵牛中,晓东井中,斗建戌位之初,律中无射。 (九月气至,则无射之律应,无射者,夹钟之所生,三分去一,管长四寸九分。 其日、其音、其数,并同孟秋。 )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后五日,雀入大水化为蛤,后五日,菊有黄花。 是月也,命有司伐蛟、取鼍,登龟,取鼋。 (四者甲类,秋乃坚成,故是月登取。 )   又曰:九月中气,日在氐,(霜降为九月中气。 )昏须女中,晓柳中,斗建戌位之中。 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后五日,草木黄落。 后五日,蛰虫咸俯。 是月也,霜降始,则百工休。 (谓胶漆之作停。 )天子尝稻,先荐寝庙,(稻初熟。 )藏帝籍於神仓,祗敬必饬。 (重祭祀之谷。 )是月也,乃伐薪为炭。 (伐必因杀气。 )   又曰:秋敛冬藏,义也。 又曰: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 《周礼》曰:大司马之职,仲秋教理兵,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 又曰:司裘,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 仲秋献良裘,季秋献功裘。 又曰:籥章氏,掌仲秋击土鼓,吹豳诗以迎寒气。 (郑玄注曰:迎寒以夜,来诸侯也。 )   又曰:司矢,仲秋献矢箙。 (弓弩成於秋,矢箙成於坚。 箙,盛矢器也。 以兽皮为之。 箙音服。 )   又曰:南吕,酉之气,八月建焉,而辰在寿星。 又曰:秋见曰觐。 (觐之言勤也,其勤王之事。 《大行人》云:秋觐以比天下功也。 )   又曰:秋献龟鱼。 又曰:司爟,(音贯。 )掌行火之政令,季夏内火。 (九月黄昏,心星伏在戌,上使民内。 )   《传》曰: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 《尔雅》曰:秋为白藏。 又曰:秋曰收成。 又曰:秋为旻天。 (李巡曰:秋万物成熟皆有文章。 郭璞云:旻,愍也。 万物皆可愍。 )   又曰:秋猎日狝。 (狝,杀也。 顺秋气。 )   《汉书》曰:太白西方秋金,义也,言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 又曰:秋〈韦焦〉,(如淳曰:〈韦焦〉,音焦也。 )物鎡敛乃成熟也。 《汉书》云:八月赐大臣羊酒,以助衰气。 《后汉书》曰: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为友。 二人春别京师,以暮秋为期。 元伯以九月十五日,杀鸡以待巨卿。 母曰:"相去千里,汝何信之也。 "言未卒,而巨卿至,相随上堂,再拜母,极欢悦。 《续汉书》曰:仲秋祀老人星于国南郊。 孟康《汉书义律》曰:春日朝,秋日请,如古诸侯朝聘也。 师古曰:请,音才性反。 (吴王濞不朝,使人为秋请是也。 )   《晋书》曰:袁宏孤贫,运租自业。 谢尚时镇牛诸,秋夜乘月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遣问即其咏史之作,尚迎升舟,与谈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梁书》曰:朱异除中书郎,时秋日始拜,有飞蝉正集异武冠上,时咸谓蝉珥之兆。 焦赣《易林》曰:秋风生哀,花落悲心。 《易通统图》曰:日行西方白道曰西陆。 《尚书大传》曰:万物非秋不收。 又《尚书》曰:寅饯入日,辩秩西成。 《大传》曰:天子以秋命三公,将率选士厉兵,以征不义,决狱讼,断刑罚,趣收敛,以顺天道,以佐秋杀。 曰:西方者,何也? 鲜方也。 鲜,讯也,讯者,始入之貌。 始入者何以谓之秋? 秋者,愁也,愁者,物方愁而入也。 故曰,西方者,秋也。 (秋,收敛貌。 )   《尚书中候》曰:周文王为西伯,季秋之月甲子,赤雀衔丹书入丰鄗,止於昌户,乃拜稽首受取,曰:"姬昌苍帝子,亡殷者,纣也。 "   《尚书考灵曜》曰:政失於秋,太白出入不常。 《尚书考灵曜》曰:虚星为秋候,昴星为冬期,阴气相佐,德乃弗邪,子助母,母合子符。 (虚星,北方宿也。 昴星,西方宿也。 阴,称母也。 )   《毛诗传》曰:壮士悲秋,感阴气也。 《诗含神雾》曰:秦地处仲秋之位,男懦弱,女高〈月尞〉,白色身,音中商,其言舌举而仰,声清而扬。 《三礼义宗》曰:九月大享帝於明堂之中。 《孝经》云:宗祀文王於明堂,是也。 《三礼义宗》曰:秋曰庚辛者,庚,更也,辛,新也,言物皆改更而新也。 又曰:周祫以秋者,万物新成,可以奉荐宗庙,故合先祖之神而祭之,故祫宜在秋也。 又曰:九月寒露为节者,九月之时,露气转寒,故谓之寒露节。 霜降为中,露变为霜,故以霜降为中。 《春秋繁露》曰:秋之为言犹湫,湫者,忧悲之状。 又曰:秋,怒气,故杀。 《春秋元命包》曰:尧为天子,季秋下旬,梦白帝遗以鸟喙子,其母索扶始升高丘,白帝上有云如虎,感已生皋陶,索扶始问之,如尧言。 (又《淮南子》云:皋陶鸟喙。 )   《春秋感精符》曰:霜,杀伐之表,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穆天子传》曰: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雀梁,(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蠹书于羽陵。 (谓暴书蠹虫,因曰蠹书也。 )   《圣贤记》曰:冯夷,弘农潼乡堤首里人,服八石得道,为水仙河伯。 又一说,华阴人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 《荆楚岁时记》曰:八月十日,四民并以朱点小儿头,名为天灸,以厌疾也。 又曰:以绵采为眼明囊,赤松子以八月囊承柏树露为宜服,后世以金薄为之,递相饷遗。 《西京杂记》曰:贾佩兰云:"在宫时,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方竹林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 "   又曰:汉宗庙八月饮酎,用九十牢。 王子年《拾遗记》曰:汉武帝以季秋之月,泛灵鶂之舟於临池之上,穷夜达昼,以昼达夜。 於桂台之下,以香金为钩,缩纫丝为轮,以丹鲤为饵,不逾旬,钓一白蛟,长三四丈,若大蛇,无鳞甲。 帝曰:"非龙也。 "於是付太官为鲊,而肉紫骨清,香美无伦,诏赐臣下。 时以上为神感所获,后更不得。 《续齐谐记》曰:弘农邓绍,八月朝入华山,见一童子,以五色囊承取柏叶下露,露皆如珠子,亦云赤松先生,取以明目。 今八月朝作眼明囊,象此也。 邓明德《南康记》曰:平固县有湖,中有石雁,浮在湖中,每至秋,石雁飞鸣如候时也。 《庄子》曰:舜以天下让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足以劳,秋收之足以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何以天下为哉! "入深山,莫知其处。 又曰: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管子》曰:东方曰岁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 《管子》曰:秋三月,以庚辛之日发五政;一政曰禁博赛,二政曰无见五兵之刃,三政曰慎旅农,趋聚收,四政曰补缺塞坼,五政曰修垣墙,谨门闾。 五政徇时,五穀皆入也。 又曰:岁有四秋:春农事既成,农夫赋耜铁,此春之秋;夏至蚕纊之所作,此夏之秋;秋成五穀之所会,此谓大秋;冬营室中,女事纺绩之所作,此谓冬之秋。 《文子》曰:日月欲明,浮云盖之,藂兰欲茂,秋风败之。 又曰:政失於秋,太白出入无常。 《文子》曰: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不德,所杀不怨,即几於道矣。 (春秋无心,生杀有时,人主无为,当罚必当,远违其理,近合其道。 )   又曰:唯神化为贵,精至为神。 精之所动,若春风之生,秋气之杀。 (其生也,暄然如春物得其生;死也,肃然如秋物终於死。 故生不祈报,死无归怨,生之死之,以其无心也。 )   《幽求子》曰:秋风晨厉,则惨然多凄。 《抱朴子》曰:南海之中,萧丘之上,有自生火。 火常以秋起而秋灭。 《邹子》曰:秋取柞楢之火。 《淮南子》曰: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物成实。 又曰:春女悲,秋士哀,感物化矣。 又曰:至秋三月,青女乃出,降霜雪。 (青女,乃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 )   又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又曰:太阴治秋,则欲修备缮兵。 (金德断割,故修兵也。 )   又曰:孟秋之月,西宫御女白色,衣白采,撞白钟。 其兵钺,其畜狗。 八月官尉,其树柘。 九月官候,其树槐。 又曰:秋为矩者,所以方物也。 又曰:九月失政,三月春风不济。 (济,止也。 )   又曰《时则》曰: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 孟春始盈,孟秋始缩;仲春始出,仲秋始内;(出,二月播植也。 内,八月收敛也。 )季春大出,季秋大内;孟夏始缓,孟冬始急;(缓,四月阳炎。 急,十月寒肃。 )仲夏至修,仲冬至短;(夏至北极,冬至南极。 )季夏德毕,季冬刑毕。 (德毕,阳施穷也。 刑毕,阴杀尽也。 )   又曰: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 又曰: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沉羽,西至三危之国,(流沙盖在昆仑之西南也。 )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少昊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其令曰:审用法,诛必辜,备寇贼,禁奸邪,饬群牧,谨积聚,修城郭,补决窦,塞蹊径,遏沟渎,壅溪谷,守门闾,陈兵甲,选百官,诛不法。 (应金断也。 )   《鹖冠子》曰: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尸子》曰:秋为礼,西方为秋。 秋,肃也,万物莫不肃敬,礼之至也。 《商子》曰:螟螣春生秋死,出而民失食。 今一民耕而百人食焉,螟螣大矣。 《吕氏春秋》曰:秋早寒,冬必暖。 春多雨,夏必旱。 《太玄经》曰:酉,西方也,秋也,物皆成象而就也。 有形则复於无形,故曰冥也。 (谓物终岁。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1 12:02:49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