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十三 ◎时序部十八 内容: ○腊   许慎《说文》曰:腊,冬至后壬戌,腊祭百神也。 《礼记月令》曰:孟冬,是月也,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 (此《周礼》所谓蜡祭也。 天宗,日月星辰也。 大杀群牲,割之也。 腊谓以畋猎所得禽祭也。 五祀,门户霤井灶也。 或曰祈年,或曰大割,或曰腊,互其文也。 )劳农休息之。 (党正属民饮酒,正齿位也。 )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讲武角力,校武士材力,所以备畋猎之礼。 )   又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 (伊耆氏,古天子号也。 )蜡也者,索也。 (谓求索也。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岁十二月,周之正月谓建亥之月,飨者祭其神也。 万物育功民者,神使为之也,祭之以报焉。 )蜡之祭也,主先啬也。 (先啬,若神农者,司啬,后稷神也。 )   又曰: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蜡者索也。 岁十二月索合聚万物而索飨之。 亦祭宗庙,孔子仕鲁在助祭之中。 )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观,阙也。 子见鲁君于祭礼有不备于此,又睹象魏旧章之处,感而叹之。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又曰:子贡观于蜡。 (蜡,索也,岁十二月索,群神而祀之腊也。 )孔子曰:"赐也乐乎? "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 "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泽,非尔所知。 "(言民皆勤稼穑,百日之劳,喻久也。 今一日使之饮酒宴乐,是君之恩泽也。 )   《周礼》曰: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郑玄曰:十二月,礼谓建亥之月也。 索万物而祭之者,万物助天成岁事,至此为其老而劳,其祀以息之也。 《豳风七月》又有获稻作酒觥觞万寿无疆之事,是亦歌其类矣。 谓之颂者,以其言岁终又功成也。 周以今之十一月为正月以今十月为腊月。 )   《传》曰: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弗听,以其族行。 曰:"虞不腊矣。 "(腊,祭名也。 日月会于龙尾,百物备合,国于是祭群神也。 )   《史记》曰:秦惠文王十二年初腊,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 (太原真人《茅君内记》曰: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君鲁祖父濛乃於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昇天。 先是其邑歌谣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虚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嬴,帝若学之腊嘉平。 始皇闻谣而问其故,父老具对此仙人之谣,劝帝求长生之志也。 于是始皇欣然乃有寻仙山之志,因改腊日嘉平也。 )   又曰:张良见老父出一编书曰:"读是书,为王者师。 后十三年济北城山下黄石,即我也。 "良后得黄石,取宝而祠之。 及死,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焉。 《汉书》曰:高祖十年春,有司奏令县道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社稷以羊彘。 又曰:严延年为河南太守。 初,延年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便止都亭,不肯入府。 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阁不见,延年免冠顿首。 良久乃见之,因数责延年曰:"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人爱,多刑杀人,欲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 "延年重谢,自为母御归府舍。 母毕正腊已,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意自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 行矣,去汝东归,扫除墓地耳。 "后岁余,延年遂败。 司马彪《续汉书》曰: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已交,劳农夫,享腊,以送故焉。 又《礼仪志》曰: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又《旧仪》曰:腊者,报诸鬼神,古圣贤有功于民者,皆享之。 袁山松《后汉书》曰:韩卓,字子助,陈留人。 腊日,奴窃食祭其母,卓仪其心,即日免之。 (免,从良也。 )   谢承《后汉书》曰:第五伦,母老不能之官,至腊日,常悲恋垂涕。 又曰:沛国陈咸为廷尉监,王莽篡位,还家杜门不出。 莽改易汉法令。 及腊日咸常言,我先祖何知王氏之腊乎? 又《东夷列传》曰:三韩俗以腊日家家祭祀。 俗云:腊鼓鸣,春草生也。 《东观汉记》曰:甄宇,字长文,北海人。 建武中,自青州从事征拜博士。 每腊,诏书赐博士羊人一头,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称分其肉。 宇曰:"不可。 "又欲投钩,宇复耻之,因先自取其最瘦者。 所在京师,因以号之。 高堂隆《魏台访议》曰:诏问何以用未祖丑腊? 臣隆对曰:按《月令》孟冬十月,腊先祖五祀,谓荐田猎所得禽兽谓之腊。 《左传》曰:"虞不腊矣。 "惟见此二者,而皆不书日。 闻先师说曰:王者各以其行之盛祖,以其终腊。 水始生於申,盛於子,终於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辰腊。 火始生於寅,盛于午,终於戌,故火行之君,以午祖戌腊。 木始生於亥,盛於卯,终於未,故木行之君,以卯祖未腊。 金始生於巳,盛于酉,终於丑,故金行之君,以酉祖丑腊。 土始生於未,盛於戌,终於辰,故土行之君,以戌祖辰腊。 今魏据土德,宜以戌祖辰腊也。 又曰:华歆常以腊日宴子弟,王朗慕之。 盖其家法,由来渐矣。 (杜公瞻云:蜡者,息民之祭。 故孔子云,百日之劳,一日之怿。 其所祭八神者,皆报其成功。 则於十月农隙是也。 后世腊有新故交接之义,遂移於夏正十二月。 晋博士张亮说蜡聚飨,腊者祭庙,初云蜡则黄服,蜡腊不同总非也。 腊宜在新故交接,二祭月同而名异,祭俱而服殊。 今推诸经传无正说。 蜡腊之文,《月令》云蜡腊,此则同日祭,但互名耳。 据田猎取兽之名为腊,因索飨百神号之日蜡,其日上祭先祖旁享百神下息万民,无别祭也。 即郑玄云既蜡腊先祖五祀,於是劳农者也。 近日蜡腊兼设,蜡在十月,腊在岁终。 隋开皇四年始停建元之蜡,直为建丑之腊,依五行,火衰於戌而用戌日故也。 )   《晋书》曰:范乔,字伯孙,乔邑人。 腊夕,盗斫其树,有告者,乔佯不闻,邑人愧而还。 乔曰:"节日取柴与父母相欢耳,何以愧乎? "遂与之。 又曰:陈轸问方士戴洋曰:"江南有贵人顾彦先、周宣佩是否? "洋曰:"顾不及腊,周不及明年八月。 "其年十二月廿十九日顾卒,明日腊。 宣佩以明年七月晦亡。 又《晋起居注》曰:安帝安隆四年十二月辛丑腊祠作乐。 又博士张亮议曰:腊,接也,登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谓之腊,明日为初岁,秦汉以来有贺,此古之遗语。 《晋宋旧事》曰:魏帝逊位,祖以酉日,腊以丑日,魏名臣奏曰:大司农董遇议曰,土行之君,故宜以未祖,以丑腊,为得盛终之节,不可以戌祖辰腊。 《梁书》曰:何凤为建安太守,物不敢忤。 伏腊每放囚还家,依期而返。 《唐会要》曰:贞元九年十一月,上曰:比来京兆府每年及腊日,府县捕养狐兔,以充进献,自今已后宜停。 又曰:贞元十一年十二月腊日,畋于苑中,止多杀,行三驱之礼,军士无不知感。 《郑玄列传》曰:玄年十二,随母还家,正腊宴会,同列十余人,皆美服盛饰,语言閒适,玄独漠然如不及。 母私督数。 乃曰:此非我志,不在此愿。 《列女传》曰:鲁之母师者,鲁九子之寡母也。 腊日休家作,悉召诸子谓曰:"妇人之义,非有大故不出夫家,然吾父母家多幼稚,岁时祀不理,吾从汝谒(谒告诸子欲往。 )往监之,慎房中之守,吾夕而返。 "于是天阴还,失早,至闾外而止,待夕而入。 鲁大夫从台上见而怪之,使人问。 对曰:妾归视私家,与诸妇孺子期夕而反。 妾恐其酺歠醉饱,人情所有也。 妾反早,故止闾外,期尽而入。 "大夫美之,言於穆公,公赐母尊号曰母师。 《搜神记》曰:宣帝时,阴子方者,当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祠之。 自是以后,暴至巨富。 故后常以腊日祠灶。 《风土记》曰: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彄。 (盖因妇人所作金环以錔指而缠者,驱音钩。 )腊日之后,叟妪(叟妪皆男子妇人之老称。 )各随其侪为藏彄,分二曹以校胜负。 《荆楚岁时记》曰:又为藏彄之戏。 辛氏以为钓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缓并作彄字,《艺经庾阐》则作钩字,其事同也。 俗云:戏令人生离,有禁忌之家,废不修也。 (《辛氏三秦记》曰:汉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有国色,世人藏钩,因此安汉。 钩弋夫人姓赵,为武帝婕妤,生昭帝。 《汉武故事》云:上巡狩河间,见青气自地属天,望气云,下有贵子,求之莫舒,上自披即舒,号拳夫人,善素女术,大有宠,即钩弋夫人也。 周处《风土记》云:呼为行彄,盖妇人所用,银作环以錔指而缝者,腊日祭后叟妪儿息皆藏彄戏,分为二曹,以效胜负,为一筹为一都,负者起拜谢胜者。 )   又曰:孔子所为预于蜡宾,一岁之中,盛于此节。 又曰:俗又以此月为腊月。 按《史记陈胜传》有腊月之言,是谓此也。 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大疫。 《华阳国志》曰:王长文,字德俊。 元康初,守江源,令县收得盗马贼,及发冢贼,长文引见诱慰。 时适腊晦,皆遣归家,狱先有系囚,亦遣之。 谓曰:"教化不厚,使汝等如此,长吏之过也。 蜡节庆祚,肆汝归于家善相欢乐,过节来还,当为汝思他理。 郡吏惶怖,争请不许。 "寻有赦,无不感恩。 《三十国春秋》曰:江州刺史胤自武昌以一疾被征为右将军,而王舒未至,犹在盆口,后将军郭默旋而过胤,胤不礼之。 腊日遗默酒五升,犭乇一头。 默大怒,投之於江。 遂与故将张丑宋、侯孟纯等矫诏入城门,莫有御者,胤独与其妾寝,默至斩于床下,及其司马张满,参军荀楷、李慕,傲默故也。 王肃《议礼》曰:季冬大傩,旁磔鸡,出土牛以送寒气,节令之腊,除逐疫。 磔鸡,苇绞桃梗之属。 《风俗通》曰: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汉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以祭先祖。 或曰:腊,接也,新故交接,故有腊大祭以报功也。 汉火行衰于戌,故以戌为腊也。 又曰:兔髌。 俗说腊正旦祖,食得兔髌者,名之曰幸,赏以寒酒。 幸者善祥,令人有利也。 (髌,毗忍切。 髌,膝盖。 )   又曰: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伏鬼,度朔山桃树下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者,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 于是县官常以腊除文饰桃人,垂苇绞,画虎於门。 皆追效前事,冀以御凶也。 《会稽典录》曰:陈修,字奉迁,乌阳人,家贫为吏,常步担上下,恒食乾糒。 (音备,乾诈也。 )每至正腊,僵卧不起,同僚以饮食请,不往,其志操如此。 《世说》曰:王朗中年,以识度推伏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宴饮,王亦敩之。 有人向张茂先称此事。 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   《玉烛宝典》曰: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 蔡邕《独断》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也。 崔寔《四民月令》曰:十一月上辛,命典馈清麹酿冬酒,以供腊祀。 又曰:腊明日谓小岁,进酒尊长,修刺贺君师。 又曰:十二月腊时祠,祝炙蓬树瓜田四角,去甘虫。 蔡邕《王乔录》曰:汉永和元年十二月腊夜,王乔墓有哭声。 王伯闻而往视之,天大雪,见大鸟迹,并祭祀处。 采薪者尹秃见人衣冠曰:"我王乔也,汝莫取吾墓树。 "忽不见。 徐爰《家仪》曰:蜡本施祭,故不贺。 其明日为小岁贺,称初岁福始,罄无不宜。 正旦贺,称元旦首庆,百物惟新。 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 《西域诸国志》曰:天竺国以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腊则麦熟。 《卢公家范》曰:凡腊日,上澡豆带及头膏、面脂、口脂。 《淮南万毕术》曰:岁暮腊,埋圆石于宅隅,杂以桃弧七枚,则无鬼疫。 《养生要术》云:腊夜持椒卧井傍,勿与人言,投于井中,除瘟疫。 盛翁子《藏钩赋叙》曰:以腊之后,因祭祀余胙,要命中外,以行钩为戏。 嵇含《蜡赋序》曰:大蜡之夕,虽天地同有至,携金兰以齐馨利,得贵意以遗荣势,孰尚我哉! 裴秀《大蜡诗》曰:有肉如丘,有酒如渊,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小岁膢(附)   《说文》曰:膢,楚十二月祭饮食也。 一曰尝新。 始杀食新曰貙膢。 (貙,敕俱切。 )   《汉书》曰:武帝太初二年,令天下酺五日,膢五日,祠门户比腊。 (如淳曰:膢者溇,《汉仪注》立社貙膢。 许慎曰:俗以十二月祭饮食,冀州北部或以八月朝作饮为膢,其俗语曰膢腊社伏。 蔡邕曰,貙兽常立秋日逻食,其母猛虫搏鸷,时王者亦以此腊,还以祭庙膢刘。 刘,杀也。 言击杀之时者也。 )   《续汉书礼仪志》曰:立秋之日,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郊东门以荐陵庙。 其仪乘舆御戎辂,白马朱鬛,躬执弩射牲荐庙,太宰令、谒者各一人,载获车驰驷送庙。 还宫,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肆兵习战阵之仪。 斩牲之礼名曰犭区刘。 《风俗通》曰:谨案《韩子书》曰,山居谷汲者,膢腊寡水,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饮也。 又曰:尝新,始杀也。 食新,曰貙膢也。 又曰:谨案:自郊貙膢,春秋飨射,天子射麑掩雉,献诸宗庙,扶阳发滞,养老致敬,化之至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1 12:51:4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