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十六 ◎皇王部十一 内容: ○秦   《史记》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 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娶少典之子,曰女华。 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已成,帝锡玄圭。 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与禹平水土。 已为辅。 "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 尔嗣将大出。 "遂妻之姚姓之玉女。 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 舜赐姓羸氏。 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 其玄孙曰费昌。 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於鸣条。 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 帝太戊闻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 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世有功,以佐殷国,故羸姓多显,遂为诸侯。 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生蜚廉。 蜚廉生恶来。 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才力事纣。 周武王伐纣,并杀恶来、蜚廉,死葬於霍太山。 蜚廉复有子曰季胜。 季胜生孟增,是为宅皋狼。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缪王,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蜚廉以下五世别居赵。 赵衰其后也。 恶来革者,蜚廉子也,早死。 有子曰女防。 女防四世生非子。 以造父之宠,皆姓赵氏。 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今天水陇西县秦亭也。 )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三世至秦仲始大,其孙襄公时,周平王避犬戎之难,东徙洛邑。 襄公以兵送平王。 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襄公於是始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 至缪公、康公之世,渐为强霸,与齐、晋争为诸侯盟主。 秦仲已下二十八世曰武王,武王卒,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 于时周室微弱。 ○昭襄王   《史记》曰:昭襄王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 五十二年,周九鼎入秦,周初亡。 五十四年,王郊见上帝於雍丘。 五十六年,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 《古史考》曰:王赧卒后,天下无主四十九年,以岁所在纪之。 ○孝文王   《史记》曰: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弛苑囿。 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 ○庄襄王   《史记》曰: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 东周公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 以阳人之地赐周君,奉其祭祀。 四年,庄襄王卒,子政立。 ○始皇帝   《河图》曰:秦始皇帝,名政。 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尚书考灵耀》曰:秦失金镜,(宋均注曰:金镜,喻明道也。 )鱼目入珠。 (言伪乱真也。 襄王纳吕不韦之妻生始皇也。 )   《古文奇字》曰:秦改古文以为大篆及隶字,国人多诽谤怨恨,秦苦天下不从而召诸生到者拜为郎,凡七百人。 又密令冬月种瓜於骊山硎谷之中温处,瓜实成,乃使人上书曰:"瓜冬有实。 "有诏天下博士、诸生说之,人人各异说,则皆使往视之,而为伏机。 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能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死。 《史记》曰: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帝。 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 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十年,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视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愿大王无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四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王从其计,见尉缭抗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鹰,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 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不可与久游。 "乃亡去。 秦王觉,固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 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廷尉斯等与博士议曰:"有天皇,有地皇,有人皇,人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王位号,号曰皇帝。 他如议。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 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朕弗取焉。 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於万世,传之无穷。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音亭传之传也。 )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 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为步,乘六马。 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 分天下之国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更命民曰"黔首"。 大酺。 收天下兵,聚之于咸阳,销以为钟鐻,铸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庭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作长信宫渭南已来,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 自极庙道通骊山,上作甘泉前殿。 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 与鲁诸儒生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乃遂上太山,立石,封,祠祀。 禅梁父。 刻所立石。 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德而去。 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 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 作琅琊台,立石颂秦德。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 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 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 刻碣石门。 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谴戍。 西北斥逐匈奴。 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北假,地名。 )筑亭障以逐戎人。 三十四年,丞相斯议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诸有文学之书蠲除之。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三十五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旌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表南山之巅以为阙。 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 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年。 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惟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 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不善也。 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 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 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听事,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 侯生、卢生相谋亡去,始皇怒,案问诸生犯禁者四百六十人皆坑之。 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惟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三十七年,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 少子胡亥爱慕请从,始皇许之。 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 浮江下,观苏柯,渡梅渚,过丹阳,至钱塘。 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峡中渡。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还,过吴,从江乘渡。 并海上,北至琅琊。 方士徐福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害,故不得至。 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以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乃命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自琅琊北至营城山,弗见。 至之罦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至平原津而病。 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 "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时年五十,在位三十七年。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棺载辒辌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其奏事。 独子胡亥,赵高及用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 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高乃与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遂从井陉抵九原。 会暑,上辒辌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太子胡亥袭位。 《汉书》曰: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山东,一切取胜。 因矜其所习,自任私智,讪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 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蕃翼之卫。 吴陈奋其白挺,刘项随而毙之。 又曰:秦始皇即位三十九年,内平六国,外攘四夷。 死人如麻,暴骨长城之下,头颅相属於道,不一日而无兵。 又曰:贾山借秦为喻,名曰《至言》。 其辞曰:"始皇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赋敛重数,百姓罢弊,赭衣半道,群盗满山,使天下之人载目而视,倾耳而听。 离宫三百,钟鼓帷帐,不移而具。 为宫室之丽如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 为驰道於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为驰道之丽如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葬于骊山,铜锢其内,漆涂其外,中成游观,上成山林。 为葬埋之侈如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蓬颗蔽冢而托葬焉。 秦以熊罴之力,虎狼之心,蚕食诸侯,并吞海内,而不笃礼义,故天殃已加矣。 "   《异苑》曰:秦世有谣云:"秦有帝,号始皇奄僵。 开吾户,据吾床。 饮吾酒,啜吾浆。 餐吾饭,以为粮。 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 "始皇既坑儒焚典,乃发孔子墓,欲取诸《经》、《传》。 壙既启,於是悉如谣者之言。 又言谣文刊在冢壁,政甚恶之。 及达沙丘,而修别路,见一群小儿辇沙为阜,问云沙丘,从此得病。 《淮南子》曰: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造驰道数千里,铸金人,发边戍,入刍藁,头会箕敛,输於少府。 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象郡桂林,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人以沟量。 当此之时,有忠谏者谓之不祥,道仁义者谓之狂。 桓谭《新语》曰:秦始皇见周室失统,自以当保有九州。 见万民碌碌,犹群羊聚猪,皆可以竿而驱之,故遂以败也。 ○二世皇帝   《史记》曰: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 赵高为郎中令,任用事。 征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 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用法益刻深。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 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 二世大惊,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 卜曰:"泾水为祟。 "二世乃斋於望夷宫,欲祠泾水,沉四白马。 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 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 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遣乐将吏卒千馀人至望夷宫。 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 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 旁有宧者一人,侍不敢去。 二世入内,谓曰:"何不早告我? "宧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 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叛,足下其自为计。 "二世曰:"丞相可得见不? "乐曰:"不可。 "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 "弗许。 又曰:"愿为万户侯。 "弗许。 又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乐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 "麾其兵进。 二世自杀。 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 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 宜为王如故,便。 "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 在位三年。 ○秦王子婴   《史记》曰:赵高令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 斋五日,子婴与其子二人谋,称疾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 "子婴遂刺杀赵高於斋宫,夷三族以徇咸阳。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 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 《史记》太史公曰: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皇,而羞与之侔。 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 曰:秦并兼诸侯,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挺,(耰田器也,音忧。 )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楚师深入,战於鸿门,曾无藩篱之艰。 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为戮殁矣。 故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箝口而不言。 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秦王缵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附,拍。 音府。 )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北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於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 然后堑华为城,因河为津。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羸粮而影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帝王世纪》曰:秦凡四王二帝,合四十九年。 ○楚义帝(附)   《尚书中侯》曰:空受之帝立。 《史记》曰:项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 沛公亦起沛,往焉。 居鄛人范增,好奇计,往说项梁曰:"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后也。 "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在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 陈婴为楚上柱国,与怀王都盱眙。 秦灭,尊怀王为义帝。 (《汉书》曰:义帝名心也。 )项羽谓诸将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 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诸将皆曰:"善。 "汉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乃徙义帝长沙,都郴县。 其群臣稍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1 17:19:5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