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十七 ◎皇王部十二 内容: ○汉高祖皇帝   《河图》曰:帝刘季,日角戴胜,斗胸,龟背、龙眼、长七尺八寸,明圣而宽仁。 又曰:刘受纪昌,光出轸,五星聚井。 《龙鱼河图》曰:高皇摄正总万庭,四海归咏治武明。 文得道治承天精,元祚兴隆协圣灵。 《尚书帝命验》曰:贼起蜚,卯生虎。 (贼起蜚,始皇立也。 卯,刘字之别也。 皇立而刘生,虎谓高祖。 )   又曰:有人雄起戴玉英,(玉英,宝物之名,戴之谓骨表。 )祈旦失籥亡其金虎,(祈读曰晰,白也。 谓之秦也旦失钥,户将开。 金虎兽之长,喻於秦也。 )东南纷纷注精起。 (纷纷,动扰之貌。 注星之精起,谓刘氏也。 )   《尚书考灵耀》曰:卯金出轸,握命孔符。 (卯金,刘字之别,轸,楚分野之星。 符,图书,刘所握天命,孔子制图书。 )   《诗含神雾》曰:含始吞赤珠,刻曰玉英,生汉皇。 (刻,刻镂也。 有玉英之文。 )   《春秋孔演图》曰:其人日角龙颜,姓卯金刀,含仁义。 《春秋文耀钩》曰:庶人争权,赤帝之精。 (庶人,项羽、刘季者也。 争权并欲起也。 )   《史记》曰: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暝,父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上。 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为泗水亭长,亭中吏无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时饮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如淳曰:雠音售。 )数倍。 尝徭咸阳,纵观,观始皇帝,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到丰西泽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 徒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 高祖被酒,夜经泽中,令一人行前。 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 "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 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 "人曰:"妪子何为见杀? "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 "因忽不见。 后人至,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 秦始皇帝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东游以厌当之。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高祖怪问之。 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高祖又喜。 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沛令恐,欲以沛应胜。 沛父老皆曰:"生平所闻刘季奇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 "乃立为沛公。 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 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於东井,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 秦王子婴降轵道旁。 遂西入咸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 "民大喜。 五年,项羽灭,诸侯尊汉王为皇帝,天下大定。 高祖都雒阳,置酒南宫。 高祖曰:"通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孟康曰:姓高,名地也。 )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志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者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运筹策於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戍卒娄敬说高祖曰:"都洛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国。 "上以问张良,因劝上即日车驾西都长安。 九年,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 上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尝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与仲力孰多? "群臣皆称万岁,大为笑乐。 十二年,高祖回归,过沛,留。 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令儿皆和习之。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 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 "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 十馀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 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 "乃去。 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 (献牛酒。 )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 (张宴曰:张,张帷。 )高祖击黥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甚,吕后迎良医。 医入见,高祖问医。 医曰:"病可治。 "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命乃在天,虽扁鹊亦何益? "遂不使治病。 四月甲辰,崩於长乐宫。 时年六十二,在位十二年,葬长陵。 群臣上尊号为高皇帝。 太子袭位,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 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也。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 初从民心,作三章之约。 天下既定,命萧何治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如淳曰:章,历数之章术也。 程者,权衡丈尺斛斗之平。 )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 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又曰: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贪於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   《汉书赞》曰: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炽尚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荀悦《汉纪》曰:项羽自立为西楚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 诸侯皆就国。 汉王欲攻楚,丞相萧何谏曰:"虽王汉之恶不犹愈於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於一人之下,则伸於万人之上,汤、武是也。 愿大王王汉,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乃就国。 又曰:高祖开建大业,统辟元功,度量规模,不可尚已。 是时,天下初定,而庶事草创。 故《韶》、《夏》之音,未有闻焉。 《楚汉春秋》曰:项王在鸿门,亚父进谏曰:"吾使人望沛公,其气冲天,五彩相纠,或似云,或似龙,或似人,此非人臣之气也。 不若杀之。 "   《帝王世纪》曰:丰公,家于沛之丰,沛邑阳里。 其妻梦赤马若龙戏已而生孰嘉,是为太公,即太上皇也。 太上皇之妃曰"媪",是为昭灵后,名含。 始游於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出。 刻曰:"玉英,吞此者王。 "含始吞之,生邦,字季。 又曰:玄晏先生曰:"《礼》称至道以王,义道以霸。 观汉祖之取天下也,遭秦世暴乱,不阶尺土之资,不权将相之柄,发迹泗亭,奋其智谋,羁勒英雄,鞭驱天下,或以威服,或以德致,或以义成,或以权断,逆顺不常,霸王之道杂焉。 是以圣君帝王之位,而无一定之制,三代之美,固难及矣。 后汉班叔皮《王命论》曰:在昔帝尧之禅,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 "舜亦命禹,暨于稷契,咸佐唐尧,光济四海,奕世载德,至于汤武而有天下。 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於应天顺民,其揆一也。 是故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於《春秋》。 唐据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 由是言之,帝王之作,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於生人,故能为鬼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 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能纪,而得倔然在此位者。 世俗见高祖兴於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智力求。 悲夫,此世之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 ○项籍(附)   《河图》曰:怪目,勇敢、重瞳、大力,立楚之邦。 《尚书中候》曰:自号之王霸,姓有工。 (项羽为西楚霸王,工,项字之侧。 )   《史记》曰:项籍者,下相人也。 (《地理志》云:临淮有下相县。 )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梁杀人,与籍避仇於吴。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之。 籍身长八尺馀,力能扛鼎,(韦昭曰:扛,举也。 )才气过人。 秦二世元年九月,会稽守(徐广曰:尔时未云太守也。 )通谓梁曰:"(《楚汉春秋》曰:会稽假守适通也。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为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须臾,梁眗籍曰:"可行矣! "於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项梁乃渡江而西,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此时沛公亦起沛,往焉。 乃求楚怀王孙心,立以为楚怀王,王召宋义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次将。 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如淳曰:梧音吾,枝梧犹枝〈木旱〉也。 臣瓒曰:小柱为枝,邪柱为梧。 今屋梧邪柱是也。 )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 今将军诛乱。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怀王因使羽为上将军,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必死,无一还心。 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虏王离。 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呼声动天地。 项羽召见诸侯,诸侯入辕门,(张晏注曰:军行以车为阵,辕相倚为门曰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张晏曰:沐猴,狝猴也。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汉之二年春,汉王伐楚,四月,汉皆已入彭城。 收其宝货,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大破汉军。 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二水皆在沛郡彭城。 )杀汉卒十馀万人。 汉卒皆走南山,楚又追击之灵壁东(徐广曰:在彭城。 )睢水上。 (徐广曰:睢水彭城西,水入泗水。 )汉军却,为楚所挤,(挤,排也。 )多杀,汉卒十馀万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围汉王三匝。 於是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 楚军大乱,坏散。 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 汉之四年,项王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孟康注曰:筑西城相对,在广武敖仓西,三皇山山上。 )相守数月。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道。 项王患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李奇曰:挑,身独战不须众也。 挑音荼了反。 瓒曰:挑战擿挠敌求战,古谓之致师。 )决雌雄,无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王命壮士出挑战。 汉王有善骑射者楼烦,(应劭曰:楼烦,今楼烦县。 )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 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 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 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汉王大惊。 於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汉王数之,项王怒甚,欲一战。 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 汉王使侯公往说,项王乃与约,中分天下。 割鸿沟以西者为汉,(文赖曰:於荥阳下引河东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 兵济汝汉淮泗水於楚,即今官渡水也。 )鸿沟而东者为楚。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 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 "汉王乃追项王至垓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应邵曰:楚歌者,鸡鸣歌也。 汉已略得其地,楚歌者多也。 )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乃夜起,饮於帐中。 有美人名虞,(徐广曰:姓虞氏。 )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王至阴陵,(徐广曰:在淮南。 )迷失道,问一田夫,田夫绐曰"左。 "(文颖曰:绐,欺也。 欺令左也。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汉书音义》曰:县名,属临淮。 )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能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瓒曰:在牛渚也。 )乌江亭长舣船待,(孟康曰:舣音蚁,附着岸也。 如淳曰:南方人谓整船向岸回舣。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千里,吾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张晏曰:以故人难亲斫之,故背面之也。 如淳曰:面,不视正也。 )指王翳曰:(如淳曰:指示王翳也。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得。 "(徐广曰:亦可是功德之德。 )乃自刎而死。 汉以鲁公礼葬项王於穀城。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周时贤也。 )"舜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乎? 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此时山东六国而齐、赵、韩、魏、燕并伐秦,故云五诸侯也。 )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周生《烈子》曰:桀、纣是汤、武之梯,秦、项是大汉之阶也。 四逆不兴,则三顺不胜。 蒋子《万机论》曰: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 谯周《法训》曰:刘、项方争,父战於前,子斗於后。 ○孝惠皇帝   《史记》曰: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也,常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戚姫得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赖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高祖崩,太子袭号为惠皇帝。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 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雉,赵王少,不能早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九鸟〉饮之。 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徐广曰:犁犹比。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燻耳,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居数日,乃召孝惠帝来观人彘。 孝惠见,问,乃知是戚夫人也。 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之所为。 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 七年秋八月戊寅,帝崩。 又曰: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於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闺房,天下宴然。 刑罚罕用,罪人是希。 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矣。 "   《汉书》曰:孝惠(讳盈之,字曰满。 应劭曰:礼谥法,柔质慈民曰惠矣。 )七年,帝崩于未央宫,葬安陵。 (案帝年十七即位,在位七年矣。 )   《汉书赞》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可谓宽仁之主,遭吕太后亏损至德,悲夫! 荀悦《汉纪》曰:立皇后张氏,帝姊鲁元公主之女也。 太后欲为重亲,故以配于帝也。 论曰:"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姊子而为后,昏於礼而渎於人情,非所以示天下,作民则也。 "君臣莫谏过也。 "   班固《汉书述》曰:孝惠短世,高后称制,罔顾天显,吕宗以败。 ○前少帝   《史记》曰:惠帝崩,太子即位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太后称制。 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有娠,取美人子名之。 杀其母,立所名子以为太子也。 孝惠崩,太子为帝。 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之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 "太后闻而患之,恐其后为乱。 於是乃幽之於永巷中,群臣奉旨废帝。 ○后少帝   《史记》曰:后元年,立孝惠后宫子弘为襄成侯。 二年,以为常山王,更名义。 四年,废少帝,立常王义为帝,更名弘,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 八年七月,太后崩。 大臣谋诛诸吕,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 "乃相与阴使人召代王,代王至长安,共尊立为天子。 东平侯兴居曰:"诛吕氏吾无功,请得除宫。 "乃与太仆汝阴侯滕公入宫,前谓少帝曰:"足下非刘氏,不当立? "乃召乘舆载少帝出。 少帝曰:"欲将我安之乎? "滕公曰:"出就舍。 "代王遂入而听政。 夜,有司分部诛灭梁、淮阳、常山王及少帝於帝邸。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1 17:24: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