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一十八 ◎偏霸部二 内容: ○吴孙坚   《吴志》曰: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 少为县吏。 府召署校尉。 会稽妖贼许昌起於句章,坚以郡司马募精勇,得千馀人,与州郡合讨破之。 刺史臧旻列上功状,诏书除坚盐渎丞,又徙下邳丞。 汉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起於魏郡。 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俊将兵讨击之。 俊表请坚为佐军司马。 坚又募精兵千许人与俊并力奋击,所向无前。 拜别部司马。 中平三年,司空张温西讨边章、韩遂。 温表请坚参军事。 温以诏书召董卓,卓良久乃诣,应对不顺。 坚数卓三罪,劝温斩之。 温不忍发举。 军还,拜坚议郎。 时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以坚为长沙太守,克破星等。 汉朝录前后功,封坚乌程侯。 灵帝崩,董卓专擅朝政,州郡举义兵讨卓,坚亦举兵。 比至南阳,众数万人。 南阳太守张咨晏然自若,牵咨军门斩之。 郡中震慄,无求不获。 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 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遂治兵於鲁阳城,进军讨卓。 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音觉)等求和亲。 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与汝和耶? "复进军大谷,距雒九十里。 卓寻徙都入关,焚雒邑。 坚至雒,修诸陵,平塞卓所发掘。 讫,引军还,住鲁阳。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 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 坚破之,追渡汉水,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射杀。 追谥武烈皇帝。 兄子贲,帅将士众还就术,术复表贲为豫州刺史。 坚四子:策、权、翊、匡。 ○孙策   《吴志》曰:策,字伯符。 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江、淮间人咸向之。 坚薨,还葬曲阿。 已乃渡江,居江都。 策舅吴景,时为丹阳太守,策乃载母徒曲阿。 兴平元年,从袁术。 术甚奇之,以坚故部曲还策。 太傅马日磾(间低)杖节安集关东,辟策,表拜怀义校尉。 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 寿春,术已据之。 繇乃渡江治曲阿。 时吴景尚在丹阳,策从兄贲又为丹阳都尉,繇至,皆迫逐之。 景、贲退舍历阳。 繇遣樊能等屯江津,张英屯当利,以距术。 术以景为督军中郎将,与贲共将兵击英等,连年不克。 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才千馀,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 比至历阳,众五千。 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乐为致死。 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奔走。 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人,处处屯聚。 策引兵渡浙江,据会稽,乃攻破虎等。 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等为谋主,时袁术僣号,策以书责而绝之。 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虏之。 策轻军袭拔庐江,勋众尽降,勋与数百人自归曹公。 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彰取贲女,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谋袭许,迎汉帝,密治兵。 未发,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刺伤,创甚。 谓张昭等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观成败。 公等善相吾弟! "呼权佩以印绶。 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追谥长沙桓王。 ○孙权   《吴志》曰:孙权,字仲谋。 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郡察孝廉,举茂才,行奉义校尉。 汉以策远修贡职,遣使者刘琬加锡命。 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奇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 "   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耶? "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 建安八年,权西征黄祖,破其州军。 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 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 二十一年冬,曹公攻濡须。 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报修好,暂重结婚。 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于襄阳。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飞笺于曹公,乞讨关羽。 闰月,权征羽,遂定荆州。 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持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 魏文帝践祚,加权九锡,为吴王。 初,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 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征任子。 权辞让不受,遂改元为黄武元年,临江拒守。 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好。 犹与魏文帝相往来,至后年乃绝。 七年二月,公卿百司皆劝正尊号。 夏四月,武昌言黄龙、凤凰见。 丙申,祭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元黄龙元年。 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 六月,与蜀为盟。 九月,迁都建业。 嘉禾四年,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瑇瑁,权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听与交易。 "赤乌七年,步陟、朱然等各上疏云:"自蜀还者,咸言蜀欲背盟与魏交通。 宜为之备。 "权曰:"吾待蜀不薄,无以负之。 人言若不可信,朕为君破家保之。 "蜀竟无谋,如权所筹。 太元元年,权祭南郊还,寝疾。 二年四月,薨,时年七十一。 谥曰大皇帝,葬蒋陵。 《吴志》评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以贻厥孙谋以宴翼子者哉? 其后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吴志》曰:权自陆口,遂征合肥。 合肥未下,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 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捍权,权乘骏马越津渠得去。 《献帝春秋》曰:张辽问吴降人曰:"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大便马善射,是谁? "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耶。 "张辽、乐进相谓言:早知之,急追即获。 "举军叹恨。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 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 权乃自乘船,从濡须口入。 公见舟船器仗法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权,刘景昇儿若豚犬耳! "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 "乃撤还。 《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 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 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知名,侔於父兄矣。 每参问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 每请会宾客,顾权曰:"此诸军之将军也。 "   ○孙亮   《吴志》曰: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 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 姊全氏公主尝譛太子和子母,心不自安,因倚权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权为亮纳焉。 赤乌十三年,和废,权遂立亮为太子,以全氏为妃。 权薨,太子即尊号。 大赦,改元建兴元年。 冬十月,大傅诸葛恪率军遏巢湖,城东兴。 十二月,魏使将军诸葛诞等出骑七万围东兴。 恪以大兵赴敌,大破魏军。 太平元年,以从兄偏将军綝(丑林切)为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 二年四月,亮临正殿,大赦,始临政事。 又料兵家子弟十八已下十五以上,得三千馀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者为之将帅。 亮曰:"吾立此军,欲与之俱长。 "日於苑中习焉。 三年,亮以綝专恣,与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谋诛綝。 九月,綝以兵取尚,遣弟恩攻杀承於苍龙门外,召大臣会宫门,黜亮为会稽王,时年十六。 《吴历》曰: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屎,召问藏吏,吏叩头。 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耶? "吏曰:"向求,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侍中刁玄、张邠启:"黄门、藏吏辞语不同,请付狱推。 "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屎,屎里燥。 亮大笑谓玄、邠曰:"若久在蜜中,中外当湿,今里燥,必黄门所为。 "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孙休   《吴志》曰:孙休,字子烈,权第六子。 年十三,从中书郎谢慈、郎中盛冲受学。 太元二年正月,封琅耶王,居虎林。 四月,权薨,休弟亮承统,诸葛恪秉政,不欲诸王在滨江兵马之处,徙休于丹阳郡。 太守李衡数以事侵休,休上书乞徙他郡,诏徙会稽。 居数岁,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尾,觉而异之。 孙亮废,孙綝使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 休初闻问,意疑,楷、朝具述奉迎本意,留一日一夜,发。 行至曲阿,有老公干休叩头曰:"事久变生,天下喁喁,愿陛下速行。 "休善之,是日进及布塞亭。 武卫将军孙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於永昌亭。 綝以兵千人迎拜於道侧,休下车答拜。 即日,御正殿,大赦,改元永安元年。 冬,綝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 休闻綝逆谋,阴与张布图计。 十二月戊辰腊辰,百僚朝贺,公卿升殿,诏令武士缚綝,即日伏诛。 五年,以卫将军濮阳兴为丞相。 休以丞相兴及左将军张布有旧恩,委之以事,布典宫省,兴关军国。 休锐意於典籍,欲毕览百家之言,又好射雉,春夏之间常晨出夜还,惟此时舍书。 休欲与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讲论艺,曜、冲素皆切直,布恐入侍,发其阴失,令已不得专,因妄饰说以拒遏之。 休答曰:"孤之涉学,群书略遍,所见不少也。 其明君暗主,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之事,无不览也。 今曜等入,但欲与讲论书耳,不为从曜等始更受学也。 纵复如此,亦何所损? 君特当以曜等恐道臣下奸变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 如此事,孤已自备之,不须曜等然后乃解也。 此都无所损,君意特有所忌故耳。 "布得诏陈谢,重自序述,又言惧妨政事。 休答曰:"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 此无所为非,而君以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 圣王务学业,其流各异,不相妨也。 不图君今日在事,更行此於孤也,良甚不敢。 "布拜表叩头,休答曰:"卿相开悟耳,何至叩头乎! 如君之忠诚,远近所知。 往者所以相感,今日之巍巍也。 《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终之实难,君其终之。 "初,休为王时,布为左右将督,素见信爱,及至践祚,厚加宠待,专擅国事,多行无礼,自嫌瑕短,惧曜、冲言之,故尤患忌。 休虽解此旨,心不能悦,更恐其疑惧,竟如布意,废其讲业,不复使冲等入。 七年七月,休薨,时年三十。 谥曰景皇帝。 《江表传》曰:休寝疾,口不能言,乃手书呼丞相濮阳兴入,令子(音湾)出拜之。 休把兴手,而指以托之也。 《襄阳记》曰:李衡为丹阳太守,时休在郡,衡数以法绳之。 妻习氏每谏衡,衡不从。 会休立,衡惧,谓妻曰:"不用卿言,以至於此。 "遂欲奔魏。 妻曰:"琅邪王素好善慕名,方欲自显於天下,终不以私嫌杀君明矣。 可自囚诣狱,如此,乃当逆见优饶,非但直活而已。 "衡从之。 果得无恙,又加威远将军。 授以棨戟。 《吴志》曰:休诏曰:"丹阳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 夫射钩斩祛,在君为君,遣衡还郡,勿令自疑。 "   ○孙皓   《吴志》曰:孙皓,字元宗,权孙和之子也;一名彭祖,字皓宗。 孙休立,封皓为乌程侯,遣就国。 西湖民景养相皓当大贵,皓阴喜而不敢泄。 休薨,是时蜀初亡,而交阯携叛,国内震惧,贪得长君。 左典军万彧者为乌程令,与皓相善,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俦,又加之好学,奉尊法度,屡言之於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 布、兴说休妃太后朱,欲以皓为嗣。 朱曰:"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陨,宗庙有赖可矣。 "於是遂迎立皓,时年二十三。 改元,大赦。 皓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 兴、布窃悔之。 或以语皓,十一月,诛兴、布。 天纪三年冬,晋命镇东将军司马伷(音宙)向涂中,安东将军王浑,扬州刺史周浚向牛渚,太尉贾充为大都督,量宜处要,尽军势之中。 初,皓每宴会群臣,无不咸令沉醉。 置黄门郎十人,特不与酒,侍立终日,为司过之史。 宴罢之后,各奏其阙失,罔有不举。 大者即加威刑,小者咸以为罪。 后宫千数,而采择无已。 激水入宫,宫人有不合意者,辄杀流之。 或剥人面,或凿人眼。 岑昏险謏贵幸,致位九列,好兴功役,众所患苦。 是以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盖积恶已熟,不复堪命故也。 晋军所至,则土崩瓦解,而王濬顺流,司马伷、王浑皆临近境。 皓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计,分遣使奉书於濬。 濬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缚焚榇,延请相见。 伷以皓致印绶於己,遣使送皓。 皓举家西迁,以太康元年三月丁亥就集于京邑。 四月,诏赐号为归命侯,给衣服车乘,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疋,绵五百斤。 皓太子瑾拜郎中。 五年,皓死於洛阳。 (《吴录》曰:皓以四年十二月死,时年四十二,葬河南县也。 )   《世说》曰: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女歌,颇能不? "时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国邻,今为汝作臣。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帝悔之。 《吴志》评曰:皓淫刑所滥,殒毙流黜者,盖不可胜数。 是以群下人人惴恐。 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其腰首分离,以谢百姓。 既蒙不死之诏,复加归命之宠,岂非旷荡之恩,过厚之泽也哉!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2 13:16:3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