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二十九 ◎偏霸部十三 内容: ○南齐萧道成   萧子显《齐书》曰: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汉相何二十四世孙也。 何孙侍中彪,免官居东海兰陵郡,於是为兰陵人。 太祖以元嘉四年丁卯岁生,龙颡锺声,鳞文遍体。 儒士雷次宗立学鸡笼山,年十三,受业治《礼记》及《左氏春秋》。 袭爵晋兴男,除江夏王大司马参军、员外侍郎、直阁中书舍人、右军将军。 寻阳王子房反,加辅国将军,帅众东讨,一日破十二垒。 转冠军将军、持节、北讨诸军事,镇淮阴。 征还,迁督徐兖二州军事、南兖州刺史。 明帝嫌太祖非人臣相,民间流言,云:"萧道成当为天子",帝愈以为疑,遣镇军将军吴喜以三千人北使,令喜留军破釜,自将银壶酒封赐。 太祖戎服出门迎,即酌饮之。 喜还,帝意乃悦。 七年,征还京师,部下劝勿就征,太祖曰:"诸卿暗於见事。 主上诛诸弟,太子稚弱,作万岁后计,何关他族。 惟应速发,事缓必见疑。 今骨肉相害,自非灵长之运,祸难将兴,方与卿等戮力。 "及还京,拜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 时世祖以功当别封赣县,太祖以一门二封,固辞不受。 诏许之,加二百户。 明帝崩,遗诏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加兵五百人。 与尚书令袁粲、护军褚渊、领军刘勔共掌机事,加侍中。 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反,出顿新亭以拒之,加使持节、平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治新亭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太祖方解衣高卧,以安众心。 乃索白虎幡,登西垣,使宁朔将军高道庆、羽林监陈显达、员外郎王敬则浮舸与贼水战,自新林至赤岸,大破之。 贼平,振旅凯旋入,百姓缘道聚观,曰:"全国家者此公也。 "迁散骑常侍、中领军、都督二兖徐青冀五州、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进爵为公,增邑二千户。 与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入直,号为四贵。 四年,加尚书左仆射。 太祖威名既重,苍梧王深相猜忌,几加大祸。 陈太妃骂之曰:"萧道成有功於国,今若害之,谁复为汝著力者? "乃止。 杨玉夫等杀苍梧王,迎立顺帝。 太祖移镇东府,进侍中、司空、录尚书事,封竟陵郡公。 进太尉、十二州诸军事。 大明、太始以来,相承奢侈,百姓成俗。 太祖辅政,罢御府尚方诸饰玩。 至是,又上表禁人间华伪,杂物不得以金银为薄,马乘具不得金银渡,不得织成绣裙衣,道路不得著锦履,不得用红色为幡盖衣服,不得剪彩帛为杂花,不得以七宝饰乐器,不得以金银为花兽,不得辄铸金铜为像。 又进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署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太尉、录尚书事、南徐州刺史如故。 三月,进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位在诸侯王上。 四月,进爵为王。 又命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乐舞八佾。 辛卯,宋使兼太保渊、兼太尉僧虔奉玺绂,禅位。 建元元年四月甲午,即位於南郊,柴燎告天,昇坛受禅。 礼毕,即建康宫,大赦,改昇明三年为建元元年。 封宋帝为汝阴王。 五月,汝阴王薨,追谥为宋顺帝。 四年三月庚申,有疾,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曰:"吾遘疾弥留,至于危笃。 公等奉太子如事吾,当令太子敦睦亲戚,委任贤才,崇尚节俭,弘宣简惠,则天下之理尽矣。 "壬戌,崩於临光殿,年五十六。 谥曰太祖高皇帝。 上少有大量,博涉经史,善属文。 虽经纶夷险,不废素业。 后宫器物栏杆以铜为饰者,改用铁。 内殿施黄纱帐,宫人著紫皮履。 欲以身率下,移风变俗。 每曰:"使我治国十年,当使金土同价。 "四月庚寅,葬武进大安陵。 ○萧赜   萧子显《齐书》曰:世祖武皇帝讳赜,字宣远,太祖长子也。 小讳龙儿。 生於建康清溪宅,其夜,陈孝后、刘昭后同梦龙据屋上,故以字上。 初为寻阳国侍郎,辟为西曹书佐,出为赣令、尚书库部。 桂阳王休范反,上遣军袭寻阳,事平,除晋熙王谘议,迁司徒右长史、黄门郎、散骑常侍、江州刺史。 征拜侍中、领军将军,给鼓吹一部。 又加持节、都督京畿诸军事、仆射、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给班剑二十人。 齐国建,为世子,加侍中、南豫州刺史,给油络车、羽葆鼓吹。 以石头为世子宫,置二率,坊省服章,一如东宫。 进为太子。 及太祖即位,为皇太子。 太祖崩,上即位。 乙丑,称先帝遗诏,以司徒褚渊录尚书,左仆射王俭为尚书令。 丙申,立皇太子妃王氏。 永明元年正月辛亥,南郊,大赦,改元。 四年正月辛亥,藉田礼毕。 甲寅,幸阅武堂劳酒小会。 十一年正月,皇太子长懋薨。 甲午,立太孙昭业为皇太孙。 七月,上不豫,徙居延昌殿,始登阶而屋鸣,咤甚,恶之。 戊寅,大渐。 诏曰:"始终大期,圣贤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 但皇业艰难,万机事重,不能无遗虑耳。 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 子良善相毗辅,思弘治道。 百辟庶条,各奉尔职,谨事太孙,勿有懈怠。 知复何言。 "又诏曰:"我识灭之后,身著夏衣画天衣,纯乌犀导路,器服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 常所服身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我入梓宫。 灵上勿以牲牢为祭,祭惟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丧礼每存省约,不须烦民。 百官六时入临。 又显阳殿玉像诸佛及供养,具如别牒,可尽心礼拜供养。 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并严断之。 惟年六十,必有道心者,听朝贤选序,已有别诏。 "是日崩,年五十四。 丙寅,葬景安陵。 帝刚毅有断,为治总大体,以富国为先。 颇不喜游宴、雕绮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顿遣。 诏"凡诸游烦,宜从休息。 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 珠玉玩好,伤工尤重,严加禁绝。 "   萧昭业   萧子显《齐书》曰:郁林王昭业,字元尚,小名法身,文惠太子长子也。 世祖即位,封南郡王。 文惠太子薨,立为皇太孙。 即位,追尊文惠太子为世宗文皇帝。 隆昌元年正月,大赦,改元。 加太傅竟陵王子良殊礼。 闰月丁卯,以镇军大将军西昌侯鸾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七月癸巳,太后令:"嗣主特锺沴气,爰表弱龄。 自入纂鸿业,长恶滋甚。 居丧无一日之哀,衰绖为忻宴之服。 昏酣长夜,万机斯壅。 社稷危殆,有过缀旒。 镇军居正体道,国家是赖,伊、霍之举,实寄渊谟,便可依旧典,以礼废黜。 中军新安王,体自文皇,叡哲天秀,宜入嗣鸿业,永宁四海,外即以礼奉迎。 "   昭业少美容止,好隶书,世祖敕皇孙手书不得妄出,以贵重之。 进对音吐,甚有令誉。 王侯五日一问讯,世祖常独呼昭业至幄座,别加抚问,呼为法身,重爱甚。 文惠太子崩,昭业每临哭,辄号咷不自胜,俄而还内,欢笑极乐。 在世祖丧,泣竟,入后宫,常列胡伎二部入阁迎奏。 为南郡王时,文惠太子禁其起居,节其用度,昭业谓豫章王妃庾氏曰:"阿婆,佛法言有福德福生帝王之家。 今日见作天子,便是大罪,左右主师,动见拘执,不如作市边屠沽富儿百倍矣。 "及即位,极意赏赐,动百数十万。 每见钱,曰:"昔时思汝,一个不得,今用汝未? "期年之间所出,诸库储钱数亿垂尽。 开主衣库,与不逞群小,又给阉人竖子各数人,随其所欲,恣意辇取,取诸宝器以相剖击破碎之,以为笑乐。 好斗鸡,密买鸡至数千价。 世祖御物甘草杖,宫人寸断用之。 毁世祖招婉殿以封赐阉人徐龙驹为斋。 龙驹尤亲幸,为后阁舍人,日夜在宫房内。 昭业与文帝幸姬霍氏淫通,龙驹劝长留内,声言度霍氏为尼,以馀人代之。 皇后亦淫乱,斋阁通夜洞开,内外淆杂,无复分别。 壬辰,使萧鸾等率兵自尚书入云龙门,戎服加朱衣于上。 帝在寿昌殿,闻外有变,使闭内殿,诸阉人登兴光楼望,报云:"见一人戎服,从数百人,在西锺楼下。 "须臾,萧鸾领兵先入,帝走向爱姬徐氏房,拔剑自刺不中,以帛缠出,杀之,馀党亦见诛。 卒时年二十二,葬以王礼。 ○萧昭文   萧子显《齐书》曰:海陵恭王昭文字季尚,文惠太子第二子也。 封临汝公。 郁林王即位,改封新安王。 及郁林王废,尚书令西昌侯鸾奉帝纂统。 延兴元年七月丁酉,即位。 以尚书令、镇军大将军西昌侯鸾录尚书事、杨州刺史,封宣城郡公。 十月,进为太傅、杨州牧,加殊礼,进爵为王,辅政,帝起居皆谘而后行。 思食蒸鱼菜,太官令以无录公命,不与。 辛亥,皇太后令曰:"嗣主幼冲,庶政多昧,且早膺尫疾,弗克负荷。 太傅宣城公宜入承宝命,式宁宗祏。 帝可降封海陵王。 "   十一月,称王有疾,数遣御师占视,乃殒之。 时年十五,谥曰恭王。 ○萧鸾   萧子显《齐书》曰:高宗明皇帝讳鸾,字景栖,始安贞王道生子也。 少孤,太祖抚育,恩过诸子。 宋世为安吉令,有严能之名,迁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 太祖践祚,迁侍中,封西昌侯。 建武元年,持节、冠军将军、郢州刺史。 世祖即位,转度支尚书、侍中,领骁骑将军。 王子侯旧乘缠帷车,高宗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 迁中领军、左卫将军、豫州刺史、尚书仆射,领右卫将军。 武帝遗诏为侍中、尚书令,加镇军、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 海陵即位,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镇东城,给兵五千人。 录尚书、假黄钺、中外都督,加殊礼,进爵为王。 太后令废海陵王,以上入纂大位,群臣三请,乃受命。 建武元年十月癸亥,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戊子,立皇太子宝卷。 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 二年十月丁卯,诏曰:"轨业去奢,事殷哲后,训物以俭,理镜前书。 朕思所以迁淳改俗,反古移民。 可罢东田,毁兴光楼。 "并敕水衡量省御乘。 永太元年四月甲寅,改元,大赦。 五月,以太子中庶子梁王为雍州刺史。 己酉,崩于正福殿,年四十七。 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 大存俭约。 罢世祖所起新林苑,以地还百姓。 废文帝所起太子东田,卖之。 永明中,舆辇舟乘,剔去金银还主衣库。 太官进食,有裹蒸,帝曰:"可四片破之,馀充晚食。 "世祖掖庭中宫殿服御,一无所改。 ○萧宝卷   萧子显《齐书》曰:东昏侯讳宝卷,字智臧,高宗第二子。 建武元年,立为皇太子。 高宗崩,即位。 永元元年正月,大赦,改元。 辛卯,南郊。 诏二品清官以上应食禄者,有二亲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给见钱二千贯。 二年八月甲申夜,宫内失火。 十二月,雍州刺史梁王起义兵于襄阳。 三年正月丙申,合朔,事毕,与宫人於阅武堂元会,皇后正位,帝戎服临事。 三月,南康王宝融即皇帝位于江陵,以太子左率李居士总督西讨诸军事,屯新亭。 九月,义军至南州,辅国将军申曹军二万人于姑熟奔归。 丙辰,李居士与义军战于新亭,败绩。 十月,冀青二州刺史桓和入卫,屯东宫;己卯,以众降。 光禄大夫张瑰先守石头,弃城奔还。 于是闭宫城自守。 李居士以新亭降。 军筑长围守宫城。 十二月,王珍国、侍中张謏等帅兵入殿废帝。 帝在东宫,便好弄,不喜书学。 及即位,性重涩少言,不与朝士接,惟亲信阉人。 日夜于后堂戏马,五更方卧,至晡乃起。 渐出游走,屏逐居民,从万春门游东宫以东至于郊外,数十百里,皆空家静室。 巷陌悬幔为高障,置仗防之,谓之屏除。 夜出晨反,火光照天。 拜爱姬潘氏为贵妃。 仍以金莲帖地,使妃行于其上,曰此步步莲花耶。 每出,妃乘卧舆,帝骑马从后。 着织成袴褶,金薄帽,执七宝缠槊,戎服急装,不变寒暑,凌冒雨雪,不避坑阱;驰骋渴乏,辄下马解取腰间蠡器,酌水饮之,复上马驰去。 选无赖小儿善走者为逐马,左右百人,常以自随。 置射雉场二百九十六处,翳中帷帐及步障,皆夹缘以红锦,金银镂弩牙,瑇瑁帖箭。 郊郭四民,樵苏路绝,吉凶失时,舆疾弃尸,不得殡葬。 后宫遭火之后,更起仙华、神仙、玉寿诸殿,刻画雕彩,麝香涂壁,锦幔珠帘,穷极绮丽。 又信鬼神,崔惠景事时,拜蒋子文神为假黄铖、使持节、相国、太宰、大将军、杨州牧、钟山王,以至尊为皇帝。 迎神像及诸庙杂神皆入后宫,祷祀祈福。 及闻兵入,趋出户,阉人黄大刀伤其膝,仆地,曰:"奴反耶? "直后张齐斩首送梁王。 宣德太后令依汉海昏侯故事,追封东昏侯。 唐秘书监虞世南《公子先生论》云:公子曰:"宋齐二代,废王有五,并骄淫狂暴,前后如一,或身被杀戮,或倾坠宗社,岂厥性顽凶,自贻非命,将天之所弃用倾代业者乎? "先生曰:"夫木之性直,匠者揉以为轮;金之性刚,工人理以成器。 岂人事也? 惟上智下愚,特禀异气;中庸之才,全由训习。 自宋、齐以来,东宫师傅,备员而已,贵贱礼隔,规献无由,且多以位升,罕由德进。 善乎哉! 贾生之言:'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保则保其身体,傅则傅以德义,师则导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 又置三少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晏者也。 故乃孩提有识。 三公、三少固明者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遂去邪人,不使见恶行。 选天下之儒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以翼卫之,使与太子居处。 故太子生乃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犹生长齐地不能不齐言;习与不正人居,犹生长楚地不能不楚言也。 '秦使赵高傅胡亥,教之狱讼,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 故胡亥今日即位,明日射人,有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视杀人如刈草菅然。 岂胡亥之性恶哉? 彼其导之者非其理也。 故选左右禅教之,最急此五。 君者禀凡庸之性,无周召之师,远益友之箴规,狎不尚之近习,以斯下质,生而楚言,覆国忘身,理故然也。 "   ○萧宝融   萧子显《齐书》曰:和帝讳宝融,字智昭,高宗第八子。 建武元年,封随郡王。 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出为荆雍宁益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萧颖胄杀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奉王举兵。 以雍州刺史萧衍为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左将军。 以萧颖胄为右将军、督行诸军事。 夏侯亶自京师至江陵,称宣德太后令:"南康王宜纂成国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十郡为宣城王,加相国、荆州牧,又加黄钺。 "萧颖胄为左长史,进号镇军;萧衍进号征东将军。 己巳,群僚上尊号。 中兴元年正月乙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 以相国左长史萧颖胄为尚书令、领军将军,萧衍为雍州刺史。 十二月,建康平。 皇太后令以萧衍为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杨州刺史,封建安郡公,依晋武陵王遵承制故事,百僚致敬。 二年正月,皇太后临朝,入居内殿。 以大司马萧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殊礼,进位相国,总百揆,杨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加远游冠,位在诸王上。 二月,进梁公爵为王,增封十郡,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 三月景辰,逊位于梁。 丁卯,梁奉帝为巴陵王,徙姑熟。 戊辰,薨,年十五。 追为和帝,葬恭陵。 史臣曰:夏以桀亡,殷因纣灭,郊天改朔,理无延世。 而皇符所集,重兴西楚,神器暂来,虽有冥数,徽名大号,斯为幸矣。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2 14:11:2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