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三十六 ◎皇亲部二 内容: ○汉太上昭灵后   《诗含神雾》曰:含始吞赤珠,刻曰"玉英生皇"。 (刻,刻漏,有玉英文也。 )后赤龙感女媪,刘季兴。 《春秋握成图》曰:执嘉妻含始游洛池,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为王客。 "以其年生刘季,为汉皇。 (为王客者,为王者所宾客。 )   《史记》曰:高祖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见蛟龙於上。 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帝王世纪》曰:太上皇名执嘉,妃曰媪,为昭灵后。 《陈留风俗传》曰: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於黄乡。 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於幽野,於是有丹蛇在水自洒濯,入於梓宫,其浴处有遗发,故谥曰昭灵后。 黄乡,今小黄县也。 ○高祖吕皇后   《汉书》曰:高祖后吕皇后,父吕公,单父人也,好相人。 高祖微时,吕公见而异之,乃以女妻高祖,生惠帝、鲁元公主。 后汉王得定陶戚夫人,爱幸,生赵王如意。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 高祖崩,惠帝立,吕后为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 戚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太后闻之大怒,曰:"乃欲倚汝子耶? "乃召赵王,欲诛之。 使者三反,赵相周昌不遣。 太后召赵相,相至长安。 使人复召赵王,王来。 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入挟赴王与起居饮食。 数月,帝晨出射,赵王不能早起,太后伺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 迨帝还,赵王死。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喑药,使居鞠域中,名曰:"人彘"。 居数月,召惠帝视人彘。 帝视而问,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 臣为太后子,终不能复治天下! "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七年而崩。 立孝惠后宫子为帝,太后临朝称制。 后治天下八年,病大祸而崩。 ○高祖薄皇后   《汉书》曰:高祖薄姬,文帝母也。 父吴人,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通,生薄姬。 魏豹立为王,而魏媪内其女於魏宫。 许负相薄姬,当生天子。 曹参等虏魏王,薄姬输织室。 诏内后宫,岁馀不得幸。 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 "已而管、赵先幸。 汉王四年,坐河南成皋灵台,此两美人侍,相与笑薄姬初时约。 汉王问其故,两人俱以实告。 汉王心凄然怜薄姬,是日召,欲幸之。 对曰:"昨暮梦龙据妾胸。 "上曰:"是贵征也,吾为汝成之。 "遂幸,有娠,岁中生文帝。 高帝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出从子之代。 代王为帝,尊为皇太后。 《东观汉记》曰:中元元年,告祠高庙曰:"高皇吕氏不宜配食,薄太后慈仁,孝文皇帝贤明,子孙赖福延至於今,宜配食地祇高庙,今上薄太后尊号为高皇后,迁吕太后於园。 "   ○孝惠张皇后   《汉书》曰:孝惠张皇后,宣平侯敖女也。 敖尚帝姊鲁元公主,有女。 惠帝即位,吕太后欲为重亲,以公主女配帝为皇后。 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乃使阳为有身,取后宫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 惠帝崩,太子立为帝,吕后崩,大臣正之,以非孝惠子诛之,孝惠后废处北宫。 ○孝文窦皇后   《汉书》曰: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 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会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家在清河,乃求其主者愿归清河,而主者误置代籍中。 窦姬泣涕而行,及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子。 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为皇后。 景帝立,为皇太后。 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以尊其术。 ○孝景薄皇后   《汉书》曰:孝景薄皇后,孝文薄太后家女也。 景帝立,立薄妃为皇后,无子无宠。 立六年,薄太后崩,皇后废。 ○孝景王皇后   《汉书》曰: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 父仲,槐里人。 初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曰两女当贵,欲倚两女,夺于金氏。 金氏怒,不肯与决,乃内太子宫。 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 男方在身,梦日入其怀中,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征也。 "景帝即位,立为皇后,男为太子。 景帝崩,武帝即位,为皇太后也。 ○孝武陈皇后   《汉书》曰:孝武陈皇后,长公主嫖女也。 武帝得立为太子,长公主有力,取主女为妃。 及帝即位,妃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馀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 上愈怒。 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 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馀人,楚服袅首於市。 赐后策曰:"后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司马相如《长门赋》序曰:孝武皇帝陈皇后得幸颇为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求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颂以奏主上,皇后复得亲幸。 ○孝武卫皇后   《汉书》曰:孝武卫皇后字子夫,生微贱,为平阳主讴者。 武帝即位,数年无子。 平阳主求良家女子十馀人,饰置家。 帝祓灞上,(祓,除也。 於霸水上自祓除。 今三月上巳祓禊也。 )还过平阳主。 主见所待美人,帝不悦。 既饮,讴者进,帝独悦子夫。 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 还坐忻甚,赐平阳主金千斤。 主因奏子夫送入宫。 子夫上车,主拊其背曰:"行矣! 强饭勉之。 即贵,愿无相忘! "入宫岁馀,不复幸。 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之,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 元朔元年生男据,遂立为皇后。 (据,即戾太子也。 )   ○孝武李皇后   《汉书》曰: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 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 每闻新声曲,闻者莫不感动。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倾国,佳人不可再得! "上叹息曰:"善! 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 由是得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 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怜悯焉,图画其形於甘泉宫。 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 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妾久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 愿以王及兄弟为托。 "上曰:"夫人病甚,殆将不起,一见属托王及兄弟,岂不快哉! "夫人曰:"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 妾不敢以燕堕见帝。 "上曰:"夫人若一见我,将加赐千金,予兄弟尊官。 "夫人曰:"尊官在帝,不在一见。 "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向壁欷歔而不复言。 於是上不悦而起。 夫人姊让之曰:"贵人独不可见上属托兄弟耶? 何为恨上如此? "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 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於上。 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绝,爱绝则恩绝。 上所以恋恋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 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且畏恶有吐弃我意,尚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及夫人卒,上以厚礼葬焉。 ○孝昭赵太后   《史记》曰: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 得幸武帝,生子一人,即昭帝也。 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 昭帝立时,年五岁。 卫太子废,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 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 后数日,帝谴责钩弋。 夫人脱簪珥叩头。 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 "夫人还顾,帝曰:"趋行,女不得活! "夫人死云阳宫。 时暴风扬尘,百姓感伤。 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识其处。 其后帝间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 "左右对曰:"人言以为且立其子,何为去其母乎? "帝曰:"然。 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 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 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 汝不闻吕后邪? "故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莫不谴死,岂可谓非贤圣哉! 《汉书》曰:孝武钩弋赵婕妤,家在河间。 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室有奇女天子气,使使召之。 既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 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 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 妊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尧十四月乃生,今钩弋亦然。 "乃命其生门曰尧母门。 昭帝即位,追尊为皇太后。 《汉武故事》曰: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解黄帝素女之术。 从上至甘泉,因幸,告上曰:"妾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男七岁妾当死,今年必死,宫中多蛊气,必伤圣体。 "言终而卧,遂卒。 既殡,香闻十馀里,因葬云陵。 上哀悼,又疑非常人,发冢室,棺无尸,惟履存。 为起通灵台於甘泉。 常有一青鸟集台上,至宣帝时乃止。 《列仙传》曰:钩翼夫人姓赵,少好学沉静,病卧六年,右手拳,饮食少。 望气云"东方有贵人气",推而到,姿色甚伟。 帝披其手,得一钩,而手寻伸。 生昭帝。 既而,帝害之。 殡,尸不臭而香。 数月,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衣履。 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为弋。 ○孝昭上官皇后   《汉书》曰:孝昭上官皇后,陇西上邽人。 祖父桀,因材力亲近为侍中。 昭帝始立,年八岁,帝姊鄂邑长公主居禁中,共养帝。 后交安因主亲近丁外人,闻之长公主,召入为婕妤,月馀为皇后,年甫六岁。 安以后父封侯。 后桀谋反发觉,后以少不预谋,亦以霍光外孙,不废。 宣帝即位,合葬平陵。 ○卫太子史戾后   《汉书》曰:卫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 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子皆称皇孙。 史良娣生男进,号史皇孙。 武帝末,巫蛊事起,卫太子及史良娣、史皇孙皆遭害。 ○史皇孙王悼后   《汉书》曰:史皇孙王夫人,宣帝母也,名公硕,太始中得幸於史皇孙。 皇孙妻妾无号位,皆称家人子。 政和二年,生宣帝。 帝生数月,卫太子、皇孙败,家人子皆坐诛,莫有收葬者,惟宣帝得全。 即尊位后,追尊母夫人谥曰悼后,祖母史良娣曰戾后,皆改葬。 ○孝宣许皇后   《汉书》曰:孝宣许皇后,元帝母也。 父广汉,昌邑人,为暴室啬夫。 广汉有女平君,十四五,当为内者令欧侯氏子妇。 临当入门,欧侯子死。 其母将行卜相,言当大贵,母独喜。 张贺闻许啬夫有女,乃置酒请之,酒酣,为言曾孙可妻也。 广汉许诺。 明日,妪闻之,怒。 广汉重令为媒介,遂与曾孙。 及立为帝,平君为婕妤。 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 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 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婕妤为皇后。 明年,许皇后当娠,病。 女医淳于衍受霍氏指,取附子以饮,皇后遂崩。 谥曰恭哀皇后。 ○孝宣霍皇后   《汉书》曰:孝宣霍皇后,光女也。 母显,既使女医阴杀许后,显因为女成君衣补,治入宫。 《汉书》曰:孝宣许后起微贱,登至尊,从官车服甚节俭,五日一朝皇太后於长乐宫,亲奉案上食,以妇道供养。 及霍后立,亦循许后故事。 而皇太后亲霍后之姊子,故常竦体,敬而礼之。 皇后舆驾侍从甚盛,赏赐官属以千万计,与许后时悬绝矣。 ○孝宣王皇后   《汉书》曰:孝宣王皇后,父奉光少时好斗鸡,宣帝在民间数与奉光会,相识。 奉光有女,年十馀,每欲適人,所当適者辄死,故久不行。 及宣帝即位,召入后宫,称为婕妤。 霍皇后废后,上怜太子蚤失母,几为霍氏所害,於是乃选后宫素谨朴而无子者,遂立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 元帝即位,为皇太后。 成帝即位,为太皇太后。 时成帝母亦姓王氏,故号太皇太后为邛成太后。 年七十馀,崩。 (以后父奉光封邛成侯,故号之。 )   ○孝元王皇后   《汉书》曰:孝元王皇后,王莽之姑也。 王贺字翁孺,为武帝绣衣御史。 逮捕魏郡盗,皆纵不诛。 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者有封,吾所活者万馀人,后世其兴乎! "翁孺既免,而与东平陵终氏为怨,乃徙魏郡元城委粟里,为三老,魏郡人德之。 元城建公(元城,县;建公,姓名也。 )曰:"昔春秋沙麓崩,晋史卜之,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此龟繇文。 阴,元后;阳,汉也。 王氏,舜后土也;汉,火也,故曰土火相乘。 阴盛而沙麓崩。 )故有沙麓崩,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其齐田乎! 今王翁孺徙,正直其地,日月当之。 元城郭东有麓之墟,即沙麓地也。 后八十年,有贵女兴天下"云。 翁孺生禁,字稚君。 禁生女政君,即元后也。 初,母李亲妊政君在身,梦月入其怀。 及壮大,婉顺得妇人道。 常许嫁未行,所许者死。 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 禁独怪之,使卜数者相政君,"当大贵,不可言。 "禁心以为然,乃教书,学鼓琴。 五凤中,献政君,年十八矣,入掖庭为家人子。 皇后择后宫可以娱侍太子者,政君与在其中。 及太子朝皇后,乃见政君等五人。 微令旁长御问知太子所欲,太子殊无意於五人者,不得已於皇后强应曰:"此中一人可。 "是时政君坐近太子,又独衣缝缘,遂送政君於太子宫,见丙殿。 得御幸,有娠。 甘露三年,生成帝於甲馆画堂,为世嫡皇孙。 宣帝崩,太子即位,是为孝元皇帝。 立太孙为太子,以母王妃为皇后。 哀帝即位,为太皇太后。 哀帝崩,无子,以莽为大司马,共徵立中山王奉哀帝后,是为平帝。 平帝年九岁,常被疬,太皇太后临朝。 平帝崩,无子,莽立孺子,践祚居摄。 太后不以为可,力不能禁,於是莽遂为摄皇帝。 其后,莽遂以符命自立为真皇帝。 汉传国玺,以孺子未立,玺藏长乐宫。 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以授莽。 莽使安阳侯舜谕指。 舜素谨饬,太后雅爱信之。 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代,既无以报,受人寄托,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 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馀,天下岂有而兄弟耶! 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欲求之? 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 "太后因泣涕,莽欲胁之,乃出玺投之地。 莽改号,太后为新室文母,绝之於汉。 太后年八十四,建国五年二月癸丑崩。 三月乙酉,合葬渭陵。 ○孝元傅皇后   《汉书》曰:孝元傅昭仪,哀帝祖母也。 父河内温人。 昭仪少为上官太后才人,自元帝为太子,得进。 《汉书》曰:孝元傅皇后,帝即位,为婕妤,甚有宠。 为人有才略,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酹地,皆祝延之。 ○信都冯太后   《汉书》曰:孝元冯昭仪,平帝祖母也。 元帝即位二年,以选入后宫。 后五年,就馆生男,拜为婕妤。 父奉世。 婕妤内宠与傅昭仪等。 建始中,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 熊佚出圈,攀杆欲上殿。 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 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 "婕妤对曰:"妾闻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 "元帝嗟叹,以此倍敬重焉。 ○孝成许皇后   《汉书》曰:孝成许皇后,平恩侯嘉女。 元帝悼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皇太子。 侍送者还白太子忻说状,元帝喜谓左右:"酌酒贺我! "左右皆称万岁久之。 及成帝即位,立许妃为皇后。 后聪慧,善史书,自为妃至即帝位,常宠於上,后宫稀得进见。 久之,皇后宠亦益衰,而后宫多新爱。 姊平安侯夫人谒等为媚道祝诅后宫有身娠者,太后大怒,下吏考问,谒等诛死,许后坐废处昭台宫。 ○孝成赵皇后   《汉书》曰: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 初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 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 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 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父临为咸阳侯。 后月馀,乃立婕妤为皇后。 后宠以衰,而弟绝幸,为昭仪。 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璧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谓璧中之横带。 )承兰田壁,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 ○孝哀丁太后   《汉书》曰:定陶丁姬,哀帝母也。 河平四年,生哀帝。 丁姬为太后。 建平三年,丁太后崩。 起陵恭皇之园。 王莽秉政,乃奏贬傅太后号曰定陶恭王母,丁太后号曰丁姬。 元始五年,莽复奏:"恭王母及丁姬葬渭陵,冢高与元帝山齐,礼有改葬,请发王母及丁姬冢徙归定陶。 "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发。 莽固争之,太后诏曰:"因故棺为致椁作冢,祠以太牢。 "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杀数百人;开丁姬椁户,火出焚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得入,烧燔椁中器物。 莽复奏言:"前恭王母生,僣居桂宫,皇天震怒,灾其正殿,丁姬死,葬逾制度,今火焚其椁。 此天见变以告,当改如媵妾也。 恭共王母及丁姬椁棺皆名梓宫,珠玉之衣非藩妾服,请更以木棺代,去珠玉,葬丁姬媵妾之次。 "奏可。 既开傅太后棺,臭闻数里。 掘平恭王母、丁姬故冢,二旬间皆平。 莽又周棘其处以为时戒云。 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冢中。 ○孝哀傅皇后   《汉书》曰:孝哀傅皇后,定陶傅太后弟子也。 哀帝为定陶王时,傅太后欲重亲,取以配王。 王入为汉太子,傅氏女为妃。 哀帝即位,立为皇后。 帝崩,王莽白太后,令孝哀皇后退就桂宫。 后月馀,复与孝成赵皇后俱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 ○孝平母卫姬   《汉书》曰:中山卫姬,平帝母也。 父曰子豪。 子豪女弟为宣帝婕妤,生楚孝王;长女又为元帝婕妤,生平阳公主。 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上以卫氏吉祥,以子豪少女配孝王,生平帝。 平帝年二岁,孝王薨,代为王。 哀帝崩,无嗣,太皇太后与莽迎中山王,立为帝。 莽欲颛国权,卫姬及外家不当得至京师,乃赐卫姬玺绶,即拜为中山王后。 莽长子宇非莽隔绝卫氏。 卫氏日夜啼泣,思见帝,而但益户邑。 宇复教令上书求至京师。 会事发觉,莽杀宇,尽诛卫氏支属。 莽篡国,废为家人,后岁馀卒,葬孝王旁。 ○孝平王皇后   《汉书》曰:孝平王皇后,莽女也。 莽欲依霍光故事,以女配帝。 帝崩,莽立孝宣帝玄孙婴为孺子,莽摄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 三年,莽即真,以婴为安定公,王皇太后号为安定太后。 时年十八,为人婉嬺有节操。 自刘氏废,常称疾不朝会。 莽敬惮伤哀,欲嫁之,乃号为皇室主,令立国将军成新公孙建世子豫饰将医往问疾。 后大怒,笞鞭其旁侍御。 因发病,不肯起,莽遂不敢强也。 及汉兵诛莽,焚烧未央宫,后曰:"何面以见汉家! "自投火中而死。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2 14:50: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