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一百五十 ◎皇亲部第十六 内容: ○诸王上   《汉书·百官表》曰: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组绶。 《史记》曰:高帝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王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无废。 高帝崩,惠帝立。 吕后使人持鸩饮之,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名曰人彘。 居数日,乃召惠帝视人彘。 帝视,而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 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   又曰:燕王刘泽,(《汉书》曰:泽,高帝从祖昆弟。 )高帝十一年,封为营陵侯。 高后时,齐人田生以画干营陵侯泽。 泽大悦之,用金二百斤金为寿。 田生已得金,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太后所幸大谒者张卿。 居数月,请张卿,酒酣,乃屏人说张卿曰:"太后欲立吕产为王,恐大臣不听。 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讽大臣以闻太后,太后必喜。 诸吕已王,万户侯亦卿有。 "卿大然之,乃讽大臣立吕产为王。 田生因说张卿曰:"吕产王也,诸大臣未服。 今营陵侯泽,诸刘长,为大将军,尚觖望。 今卿言太后,裂十县王之,彼得王喜,於诸吕益固矣。 "张卿入言,太后乃以泽为琅琊王。 又曰:齐哀王襄,悼惠王子,高祖孙也。 太尉周勃诛诸吕,大臣欲立齐王,琅琊王泽曰:"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 (张晏曰:言钧恶戾,如虎而着冠者。 )方以吕氏,几乱天下,又立齐王,是复为吕氏也。 "   《汉书》曰:吴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 高祖立濞於沛,为吴王。 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状有反相。 "因抚其背曰:"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耶? 天下同姓一家,汝慎无反。 "濞顿首曰:"不敢。 "   又曰:楚元王交,高帝少弟也。 高帝即帝位,交与卢绾常侍上,出入卧内,传语言诸内事隐谋。 文帝尊宠元王,子爵比皇子。 又曰:齐悼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高祖六年,立,食七十馀城。 孝惠二年,入朝,帝与齐王燕饮后前,置齐王上坐,如家人礼。 太后怒,遣人酌两卮鸩酒置前,令齐王为寿。 齐王起,帝亦起,欲俱为寿。 太后恐,自起反卮。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而去。 又曰:济北王兴居,初以东牟侯与大臣共立文帝於代邸,曰:"诛吕氏,臣无功,请与太仆滕公入清宫。 "遂将少帝出,迎皇帝入宫。 始诛吕氏时,朱虚侯功尤大,大臣许尽以赵地王朱虚侯章,尽以梁地王东牟侯兴居。 及孝文帝立,闻朱虚、东牟初欲立齐王,故黜其功。 又曰: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骋驰,亦欲以行阴德抚循百姓,流誉。 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篇,《外书》甚众,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万言。 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百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 每为报书及赐,(张晏曰:赐,赐书。 )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 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 使为《离骚》赋,旦受诏,食时上。 又曰:孝文皇后生景帝、梁孝王。 孝王,太后少子,爱之,赏赐不可胜道。 於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三十馀里。 (如淳曰:在梁东北离宫所在也。 )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称跸,入言警,拟天子。 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东游士莫不至。 又曰:梁怀王揖,文帝子也。 文帝爱之,异於他子。 五年壹朝,因堕马死。 又曰:孝景栗姬生河间献王德。 孝景二年,立。 修学好古,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丰,加金帛赐以招之。 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 修礼乐,被服儒术,造次必於儒者。 武帝时,献王来朝,献雅乐,及诏策问三十馀事。 其对推道术而言,得事之中,文约指明。 又曰:江都易王非,景帝子。 吴、楚反时,非年十五,有材气,上书愿击吴。 景帝赐非将军印。 吴已破,二岁,为江都王,治吴故国,以军功赐天子旌旗。 元光五年,匈奴大入汉为贼,非上书愿击匈奴,上不许。 又曰:孝景程姬生鲁恭王馀。 二年,立为淮阳王。 吴楚反破后,徙王鲁。 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好音乐,口吃难言。 王初治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宫室,闻锺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於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又曰:孝景贾夫人生中山靖王胜。 建元三年,来朝,天子置酒,胜闻乐声而泣。 帝问其故,胜对曰:"臣闻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 故高渐离击筑易水上,荆轲为之泣而不食;雍门子壹微吟,孟尝君为之於邑。 今臣之心结日久,每闻窈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聚轻折轴,羽翮飞肉。 今臣雍阏不得闻,窃自悲也。 臣闻社鼷不懽,屋鼠不熏,何则? 所托者然也。 臣虽薄也,得蒙肺腑;位虽卑也,得为东藩,属又称兄。 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张晏曰:葭,芦叶。 莩,里白皮也。 )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斯伯奇所以流离,比干所以横分也。 "胜又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馀人。 常与赵王彭祖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 "赵王亦曰:"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 "   又曰:景帝唐姬生长沙定王发。 唐姬,故程姬侍者。 景帝召程姬,有所避,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 上醉,不知,幸之,遂有身。 及生子,因名曰发。 以母微,无宠,故王居卑湿贫国。 (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称爵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嗟其拙。 上怪而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帝以武陵、桂阳属焉。 )   又曰:孝武李姬生燕刺(卢达切)王旦。 为人辩略,博学经书。 及卫太子败,齐怀王又薨,旦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 上怒,下其使狱。 遂立少子为太子。 帝崩,太子立,是为孝昭帝,赐诸侯王玺书。 旦得书,不肯哭。 霍光秉政,褒赐燕王钱三千万,益封万三千户。 因怒曰:"我当为帝,何赐也! "多赍金宝走马,赂遗盖主。 上官桀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等皆与交通,数记疏光过失与因,令上书告之。 桀欲从中下其章。 旦闻之,喜,上疏。 是时昭帝年十四,觉其有诈,桀等皆伏诛。 旦闻之,忧懑,置酒万载宫,会宾客臣妾坐饮。 王自歌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苏林曰:广音旷,瓒以"术"为道路。 )固知国中之无人! "华容夫人起舞曰:"发纷纷兮置渠,骨籍籍兮亡居。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 徘徊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 "坐者皆泣。 又曰:孝武李姬生广陵厉王胥。 倡乐逸游,故终不得为汉嗣。 始,昭帝时,胥见上年少无子,有觊欲心。 迎女巫李女须,使下神祝诅。 女须泣曰:"孝武帝下我。 "左右皆伏。 言:"吾必令胥为天子。 "胥多赐女须以钱。 会昭帝崩,胥曰:"女须良巫也。 "杀牛塞祷。 及昌邑王徵,复使巫祝诅之。 后王废,胥浸信女须等。 宣帝即位,胥曰:"太子孙何以反得立? "复令女须祝诅如前。 又胥女为楚王延寿后弟妇,相馈遣,通私书。 后延寿谋反诛,辞连及胥。 又闻汉立太子,谓姬南等曰:"我终不得立矣。 "居数月,祝诅事发觉,有司按验,天子遣廷尉大鸿胪即讯胥。 胥既见使者还,置酒显阳殿,召太子霸及子女董訾、胡生等夜饮,使所幸八子郭昭君、家人子赵左君等鼓瑟歌舞。 王自歌曰:"欲人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 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 下黄泉兮幽深,人生要死兮何为苦心! 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极。 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左右悉更涕泣奏酒,至鸡鸣时罢。 胥谓太子霸曰:"上遇我厚,今负之甚。 我死,骨骸当暴。 幸而得葬,薄之,无厚也。 "即以绶自绞死。 又曰:淮阳宪王钦,宣帝子。 好经书法律,聪达有才,帝甚爱之。 数嗟叹宪王,曰:"真我子也。 "   又曰:初,楚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也。 又曰:王尊为东平相。 东平王以至亲骄奢不奉法度,傅相连坐。 及尊视事,奉玺书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诏,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 致诏后,谒见王,太傅在前说《相鼠》之诗。 尊曰:"毋持布鼓过雷门。 "王怒,起入后宫。 复延请登堂,尊谓王曰:"尊来为相,人皆吊尊也,以尊不容朝廷,故见使相王耳。 天下皆言王勇,王顾但负贵,安能勇? 如尊乃勇耳。 "王变色视尊,意欲格杀之,即好谓尊:"欲愿观相君佩刀。 "尊举掖,顾谓旁侍郎:"前引佩刀视王,王欲诬相拔刀向王耶? "王又雅闻尊高名,大为尊屈,酌酒具食,相对极欢。 《东观汉记》曰:东平献王苍,少有孝友之质,宽仁弘雅。 明帝即位,诏以为骠骑将军,位在三公上。 四年,苍上疏愿朝,上以王触寒涉道,使中谒者赐乘舆、豹裘。 苍到洛阳,使鸿胪持节郊迎,引入不在赞拜之位。 升殿乃拜,上亲答拜。 诸王归国,上特留苍。 八月,饮酎毕,大鸿胪奏遣苍。 苍发,上亲临送,流涕,赏赐以亿万数。 又曰:明帝诏书示诸国曰:"诏问东平王苍处家何等最乐? "王对云:"为善最乐。 "帝曰:"其言甚大,称是腰腹。 "苍美鬓髯,腰带围八尺二寸。 又曰:北海靖王兴,每朝廷有异政,京师雨泽,秋稼好丑,辄乘驿马问焉。 其见亲重如此。 又曰:广陵思王荆,性刻急隐害,善文法,有才能。 中元二年,世祖崩,不悲哀,而作飞书与东海王强说之,令举兵为逆乱。 强得荆书,即臣其行书者,封上之。 以亲亲隐其事,遣荆止河南宫。 又曰:明德后诏书流布,咸称至德。 王主诸家,莫敢犯禁。 广平钜鹿乐成王在邸,入问起居。 帝望,见车骑鞍勒,皆纯墨,无金银采饰,马不逾六尺。 於是以白太后,即赐钱各五百万。 於是施亲戚,被服自如。 范晔《后汉书》曰:沛献王辅,矜严有法度,好经书,善说京氏《易》、《孝经》,世号之曰:《沛王通论》。 在国谨节,终始如一,称为贤王。 显宗敬重,数赏赐焉。 又曰:琅琊孝王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王。 京性恭孝,好经学,显宗尤爱幸,赏赐恩宠殊异,莫以为比。 光烈皇后崩,帝悉以太后遗金财宝赐京。 都莒,好治宫室,穷极伎巧,皆饰以金银。 上诗赋颂德,帝嘉美,下之史官。 又曰:乐成靖王党,永平十五年,封乐城王。 党聪慧,善史书,如正文学字。 与肃宗同年,尤相亲爱。 又曰:清河王庆为太子,窦后讽有司奏废庆。 庆时虽幼,而知避嫌畏祸,言不敢及宗氏。 帝更怜之,敕皇后令衣服与太子齐等。 庆小心恭孝,自以废黜,尤畏事慎法。 每朝谒陵庙,常夜分严装,衣冠待明,约敕官属,不得与诸王车驰。 常以贵人葬礼有阙,每窃感恨,至四节腊,辄祭於私寝。 窦氏诛后,始使乳母於城北遥祠。 及窦太后崩,庆求上冢致哀,帝许之,诏太官四时给祭。 庆垂涕曰:"生虽不获供养,终得奉祭祀,私愿足矣。 "   又曰:李燮,字德公,灵帝时拜安平相。 先是,时安平王续为张角贼所略,国家赎王,还,欲复其国。 燮奏曰:"续在国无守,蕃政不称,损辱圣朝,不宜复国。 "续竟归蕃,燮以谤毁宗室,输作佐校。 未满岁,王果坐不道被诛,乃贵燮为议。 又曰:董卓置弘农王於阁上,使郎中令李儒进鸩,曰:"服此药,可以辟恶。 "王曰:"我无疾,是欲杀我! "乃与妻唐姬、宫人饮宴别。 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如! 弃万乘兮退居蕃。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兮適幽玄! "因令唐姬起舞,姬抗袖而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王兮命夭摧。 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我茕独兮心中哀! "因泣下呜咽,王曰:"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 自爱,从此长辞! "遂饮鸩死,时年十八。 《汉名臣奏》曰:杜业奏曰:"河间献王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雄骏,众儒皆归之。 "孝武帝时,献王朝,武帝色难之,谓献王曰:"汤以七十,文王百里,王其免之。 "知其主意,即纵酒听乐,因以终也。 《汉杂事》曰:中元二年,光武崩。 王莽之乱,国无制度。 皇太子与诸王同席坐,尊卑无别,是时上下莫之是正,太尉赵喜乃正色,横剑殿阶,扶下诸王,以明尊卑。 《魏略》曰:任城王彰,字子文,武帝子也。 太子嗣立,既葬,遣彰之国。 始彰自以先王见任有功,冀因此见授用,而闻当随例,意甚不悦,不待遣而去。 时以鄢陵瘠薄,使治中牟。 及帝受禅,因封为中牟王。 是后大驾幸许昌,北州诸使上下,畏其刚严,每过中牟,不敢不速。 又曰:赵王朝幹,一名良。 良本陈妾子,良生而陈氏死,太祖令王夫人养之。 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因遗令语太子言:"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 "太子由是亲待,隆於诸弟。 良年小,常呼文帝言阿翁,帝言良曰:"我,汝兄耳。 "愍甚如是,每为涕泪。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2 15:48:1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