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百七十四 ◎兵部五 内容: ○命将   《礼记》曰:诸侯赐弓矢,然后专征;赐斧钺,然后专杀。 《史记·留侯世家》曰:黥布反,上欲使太子往击之。 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 太子将兵,事危矣。 "乃说建成侯曰:"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 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无异使羊将狼也。 "   又《冯唐》曰:上古王者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寡人制之;阃以外,将军制之。 "   又《淮阴侯传》曰:信数与萧何曰:"信虽为将,信必不留。 "汉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   《汉书》曰:萧何追韩信,还,汉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召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宜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乃韩信也。 一军皆惊。 《后汉书·陈龟传》曰:臣闻三辰不轨,擢士为相;蛮夷不恭,拔卒为将。 挚虞《新礼》曰:汉魏故事,遣将出征,符节郎授钺於朝堂。 新礼遣将,御临轩,尚书授节钺,古兵书"跪而推毂"之义也。 崔豹《古今舆服注》曰:得赐黄钺,则斩持节将。 《淮南子》曰: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耳。 今国有难,请子将而应之。 "将军受命,乃令祝史太卜斋宿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鼓旗。 君入庙门,西面而立。 将入庙门,北面而立。 主亲操钺持头,授将军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又复操斧持头授将军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将以授斧钺,答曰:"国不可从外治也,军不可从中御也。 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 臣既以受制於前矣,鼓旗斧钺之威,臣无还,愿君亦无垂一言之命於臣也。 君若不许,臣不敢将。 君若许之,臣辞而行。 "乃剪爪,(前长鬋爪,送终之礼,去其手足爪也。 )设明衣,(明衣,丧衣也。 在于暗冥,故言明。 )凿凶门而出。 (凶门,北出门也。 将军之出,以丧礼乐之,以必死也。 )乘将军车,载旌旗斧钺,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 是故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敌於前,无主於后,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利合於主,上将之道也。 如此,则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 气厉青云,疾如驰骛。 是故兵未交接,而敌人恐惧。 若战胜敌奔,赏吏迁官;顾反於国,放旗以入,乃缟素辟舍,请罪於君。 君曰:"赦之。 "大胜三年反舍,(大胜敌者,还三年,乃反故舍。 )中胜二年,下胜期年。 兵之所加者,必无道之国也。 故能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 民不疾疫,将不夭死,五穀丰昌,风雨时节。 战胜於外,福生於内,是故名必成而后无馀害矣。 任彦升《奏弹曹景宗》曰:昔汉光武命将,坐知千里;魏武置法,案以从事。 陈孔璋《檄吴将校部曲文》曰:朝为仇虏,夕为上将。 冯衍《与田邑书》曰:今以一节之任,建三军之威,岂特宠其八尺之竹、牦牛之尾也! ○易将   《史记》曰:秦师伐赵,王使廉颇御之。 颇固壁不战,赵王惑秦之间,以赵奢之子代颇,赵师大败。 《后汉书》曰:光武遣冯异代邓禹,车驾送之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具,谓以宝玉装饰之。 《东观汉记》作玉具剑。 )   《晋书》曰:石苞为淮北监军,王琛所奏与吴人交通。 先时望气者云"东南有大兵起。 "及琛表至,帝甚疑之。 会荆州刺史胡烈表吴人欲大出为寇,苞亦闻吴师将入至,乃筑垒遏之以自固。 帝闻之,谓羊祜曰:"吴人每来,常东西相应,岂石苞果有不顺乎? "祜深明之,而帝犹疑焉。 命苞子乔为尚书郎,上召之,经日不至。 帝谓为必叛,欲讨而隐其事,遂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 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其大军征之,以备非常。 又敕镇东将军琅邪王伷自下邳会寿春。 苞用掾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 帝闻之,意解。 及苞诣阙,以公还第。 苞自耻受任无效而无怨色。 又曰:镇南将军杜元凯都督荆州诸军事,袭吴西陵督张政,(西陵,今夷陵郡。 )大破之。 政,吴之名将,据要害之地,耻无备取败,不以实闻於孙皓。 元凯欲间吴边将,乃请还其所获之众於皓。 皓果召政,遣武昌监刘宪代之。 故晋军将至,使将帅移易,成倾荡之势,竟殄灭焉。 《北史》曰:后周末,隋文帝作相,尉迟迥据相州举兵。 隋文遣郧公韦孝宽(郧,音云。 )为东道元帅,师次沁水,水涨,兵未得渡。 吏李询上密启云:"大将梁士彦、宇文欣、崔弘度等并受尉迟迥饷金,军中骚骚,人情大异。 "文帝以为忧,欲代此三人。 李德林独进计云:"公与诸将并是国家贵臣,未相伏驭,今以挟令之威得使之耳,安知后所遣者能尽腹心,前遣之人独致乖异? 又取金之事虚实难明,即令换易,彼将惧罪恐逃逸,便须禁固,然则郧公以下必有惊疑之意。 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 乐毅所以辞燕,赵奢之子以之败赵。 如愚所见,但遣公一腹心,明於智略、为诸将旧来所信伏者,速至军所观其情伪,纵有异意,必不敢动。 "文帝大悟,即令高颎驰驿往军所,为诸将节度,竟成大功。 《战国策》曰:昌国君乐毅为燕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惟莒、即墨二城未下。 而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乐毅奔赵。 ○老将   《史记》曰:秦始皇问李信曰:"吾欲攻荆,用几何人而足? "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 李将军果断壮勇,其言是也。 "王翦因谢疾,归老於颍阳。 李信攻鄢、郢,破之。 於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 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得顿舍,大破李信军。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颍阳谢翦曰:"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将军独忍弃寡人乎? "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惟大王更择贤将。 "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 "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听将军计耳。 "於是王翦将六十万人,始皇自送灞上。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翦曰:"为大王将,有功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或曰:"将军乞贷亦已甚矣。 "翦曰:"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 "翦果代信击荆。 大破荆军,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汉书》曰:西羌反时,赵充国年七十馀,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无逾于老臣耳。 "上遣焉,问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 "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 兵难隃度,(隃,遥也,三辅言也。 )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臣,勿以为忧。 "上笑曰:"诺。 "充国日飨军士,皆欲为用。 虏数挑战,充国坚守。 捕得生口,言羌豪相责曰:"汝无反,今天子遣赵将军来,年八九十矣,善为兵。 今欲一斗而死,可得耶。 又曰:元狩四年,大将军大击匈奴,李广数自请行。 上以为老,不许;良久乃许之。 大将军阴受上旨,以为李广数奇,(不偶也。 )无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时公孙敖亡道。 徙广,广或失道。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失道状。 长史急责广之莫府上簿。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终不能复对刀笔吏。 "遂引刀自刭。 而百姓闻之,知与不知,皆为垂泣。 《东观汉记》曰:马援,字文渊。 建武二十四年,威武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 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许之。 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 "帝令试之。 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 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遂遣援。 《宋书》曰:沈庆之讨竟陵王诞。 庆之至城下,诞登楼谓曰:"沈公君白首之年,何为来? "庆之曰:"朝廷以君狂愚,不足劳少壮,故使仆来耳? "   《梁书》曰:王神念少善骑射,及老不衰,尝於武帝前手执二刀盾,左右交度,驰马往来,冠绝群伍。 《后魏书》曰:中山王英之征义阳,傅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 萧衍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永谓英曰:"凶竖驰突,意在决战。 雅山形要,宜早据之。 "英沉吟未决,永曰:"机者如神,难遇易失,今日不去,明朝必为贼有,虽悔无及。 "英乃分兵,夜筑城於山上,遣统军张怀等列阵於山下以防之。 至晓,仙琕果至,怀等战败,筑城者悉皆奔退,仙琕乘胜直趋长围,义阳城人复出挑战。 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轘甲挥戈,单骑先入,惟有军主蔡三虎副之,馀人无有及者。 突阵横过,贼射永,洞其左股,永拨箭复入,洞大破之,斩仙琕子。 仙琕烧营席卷而遁。 英於阵谓永曰:"公伤矣,且还营。 "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反,时年七十馀矣。 三军莫不壮之。 又曰:毕众敬爵为东平公,善自奉养,必致他方远味。 年已七十,鬓发皓白,而气力未衰,据鞍驰骋,有若少壮。 笃於姻亲,深有国士之风。 太和中,高祖宾礼旧老,众敬与咸阳公高允引至方山,虽文武奢俭,好尚不同,然与允甚相爱敬,接膝谈款,有若平生。 后以笃老乞还桑梓,朝廷许之。 众敬临还,献真珠珰四具、银装剑一口、刺虎矛一枚。 《后周书》曰:梁台不过识千馀字,口占书启,词意可观。 年过六十,犹能被甲跨马,足不蹑蹬。 驰射弋猎,矢不虚发。 《隋书》曰:开皇初,突厥寇边,燕、蓟多被其患。 总管李崇为虏所杀,周瑶拜为幽州,总管六州五十镇诸军事。 摇修鄣塞,谨斥堠,边民以安。 后六载,徙为寿州。 初,自以年老,乞骸骨,上召之。 既引见,上劳之曰:"公积行累仁,历仕三代,克终富贵,保兹遐寿,良足善也。 "赐坐褥,归於第。 岁馀,终於家。 又曰:贺若谊为泾州刺史。 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谊素有威名,拜灵州刺史,进位柱国。 谊时年老,而筋力不衰,犹能重铠上马,为北夷所惮。 数载,上表乞骸骨,优诏许之。 谊家富於财,于郊外构一别庐,多植果木。 每邀宾客,列女乐,游集其间。 卒於家。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4 12:57:0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