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百八十二 ◎兵部十三 内容: ○机略一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正者当敌,奇兵从旁击其不备。 )故善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故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闻。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 (以喻奇正无穷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故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势也;鸷鸟之击至於毁折者,节也。 (发起讨击敌之)。 是以善战者其势险,(险犹疾也)其节短。 (短,近。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在疾不运,发则中也)。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旌旗乱也,示敌者若乱,以金鼓齐之)。 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车骑转形圆者,出入有道,齐整。 )   《左传》曰: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阵之。 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而从之以扬尘。 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 齐师夜遁。 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 "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 "(邢伯,楚中行伯之。 )   又曰: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 夫概谓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 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 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半济而后可击也。 "从之。 又败之。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又曰: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 卫人以燕师伐郑。 郑将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子元潜军军其后。 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 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 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   又曰:宋襄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未尽渡泓水也。 )司马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 (二毛,头白有二色者也。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不因阻击以求胜。 )寡人虽亡国之余,(宋,商纣之后也。 )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成列,天赞我也。 (勍,强也。 言楚在险隘,不得陈列,天所以佐宋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 (虽因阻隘之,犹恐不胜也。 )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於二毛? (今之勍者,谓与吾竞者也。 胡耇,元老之称也,耇音苟。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明设刑戮,以耻不果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言尚能害已也。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言苟不欲伤杀敌人,则本可不须斗也。 )三军以利用也,(为利兴也。 )金鼓以声气也,(鼓以佐士众之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儳,岩未整阵也,儳,音谗。 《通典》曰:宋公违之而败也。 )   又曰:越伐吴,吴子御于笠泽,夹水而阵,越为左右勾卒,勾卒伍(伍相,著别为左右屯也。 勾音钩。 )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 吴师分以御之。 越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 (左右勾卒为声势以分吴,而三军精卒并力击其中军,故得胜。 《吴越春秋》:越伐吴,起军於江南,乃分兵为左右军将,有私卒六千人为中军,日昏,乃令左军含枚,氵斥江五里;右军含枚,沿江五里。 夜半鸣鼓,吴师闻之,大骇曰:"越人来攻我乎? "因分其军为二阵拒越。 越王乃以其以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败。 此与左氏传事同小异,故附于此。 )   又曰:吴子阖庐问於伍员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 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 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 "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適任患。 (適音的。 )若为三师以隶焉,(隶,犹劳也。 )一师至,彼必皆出。 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 (罢弊于道。 )亟隶以罢之,(亟,数也,音器。 肄音羊至切。 )多方以误之,既罢(音疲。 )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 "阖庐从之。 楚於是乎始病,终於吴师入郢。 (郢,楚都也。 )   又曰:吴伐越,越子勾践御之,阵于槜李。 (槜,将遂切。 )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擒焉,不动。 (使敢死之士往,辄为吴师所擒,欲使吴师乱取之,而吴不动。 )使罪人三行,属剑於颈,(以剑注劲。 行,户郎切。 )而辞曰:"二君有理,(理,军旅也。 )臣幹旗鼓,(犯军令也。 )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将归死。 "遂自刭也。 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吴师。 又曰:楚子围宋,晋侯将救之,大夫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 "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婚於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宋免矣。 "从之而解。 又曰:晋楚战于城濮,楚将子玉从晋师。 晋师阵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 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 "斗宜申将左,斗勃将右。 晋裨将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 陈、蔡奔,楚右师溃。 (陈、蔡属楚右师。 )狐毛设二旆而退之。 (旆,大旆也。 又建一旆而退,使若大将稍却也。 )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曳柴起尘,诈为众走。 )楚师驰之。 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 (公族,公所师之军。 )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 楚师败绩。 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穀。 (馆,舍也。 食楚军谷三日也。 )   又曰:楚将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 (音忧。 )邓养甥〈身冉〉(甥,音男。 )帅师救鄾。 三逐巴师,不克。 斗廉衡阵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 (衡,横也。 分巴师为二部,斗廉横阵于其间,以与邓师战而伪北。 北,走。 )邓人逐知,背巴师而夹攻之。 (楚师伪走,邓师逐之,背巴师。 巴师攻之,楚师自前与战也。 )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宵,夜。 )   又曰:晋师伐秦,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 又曰:楚师伐吴,鍼(音针。 )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 (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之。 鍼,职深切。 )   又曰:时邾人城翼,(翼,邾邑也。 )还,将自离姑。 (离姑,邾邑也。 从离姑则道经鲁之武城也。 )大夫公孙鉏曰:"鲁将御我。 "欲自武城还,循山而南。 (至武城而还,依山南行不欲过武城。 鉏,助鱼切。 )大夫徐鉏、丘弱、茅地(二子邾大夫。 )曰:"道下遇雨,而将不出,是不归也。 "(谓此道下山湿。 )遂自离姑。 (遂过武城。 )武城人塞其前,(以兵塞其前道。 )断其后之木而弗殊。 邾师过之,乃推而蹶之。 遂取邾师。 (推,士追切。 蹶其月切。 )   又曰:晋将阳处父侵蔡,(父,音甫。 )楚将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 (泜,直利切。 )处父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 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阵,(欲避楚,使渡成阵而后战。 )迟速惟命,不然纾我。 (纾,缓。 )老师费财,亦无益也。 "乃驾以待。 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 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 "乃退舍。 (楚退欲使晋渡。 )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 "遂归楚师亦归。 太子商臣谮子上曰:"受晋赂而避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 "王杀子上。 《战国策》曰:秦伐赵,赵以赵奢之子代廉颇为将,拒秦将王龁於长平。 (龁音恨勿切。 )秦王闻之,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禆将军,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者斩。 马服子至,则出兵击秦军。 秦军佯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赵军逐胜,追造秦壁。 秦壁坚,距不得入,而秦奇兵贰万五千人绝赵军,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而秦出轻兵击之。 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来攻秦垒,欲出。 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 其时马服子出锐卒自相搏战,秦军射杀之。 军大败,卒二十馀万人降,皆坑之。 又曰:燕军大破齐国。 齐将田单守即墨,知士卒可用,乃身操板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行伍之间,尽散饭食飨士。 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遣约降於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人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书曰:"即墨即降,愿无掠虏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出军击,大败之。 又曰:燕师伐齐已下七十馀城,围即墨,未下。 齐将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缝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中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 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者皆击铜器为声。 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而齐七十馀城皆复为齐。 又曰:燕将骑劫攻齐即墨,齐将田单拒守,乃宣言曰:"吾惟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 "燕人闻之,如其言。 城中人见齐降者尽劓,皆怒坚守,惟恐见得。 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即墨人从城上遥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皆十倍。 因大败燕。 又曰:魏赵相攻,齐将田忌引兵救赵。 孙膑曰:"夫解离乱纷纠者不控扌卷,(丘员切。 )救斗者不捕撠,(音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魏、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入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收弊於魏也。 "田忌从之,直走大梁,魏师遂退。 又曰:齐孙膑谓齐王曰:"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务先伏其心。 今秦之所恃为心者,燕赵也。 当收燕赵之权。 今说燕赵之君,勿虚言空乱,必将以实利以回其心,所谓攻其心者也。 "   《史记》曰:秦伐韩,军於阏与。 赵王召赵奢而问:"可救不? "对曰:"道远险狭,譬两鼠斗於穴中,将勇者胜。 "王乃命救之。 秦军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 赵奢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 秦间来入,奢善食而遣之。 间还报曰:"去国三十里而不行。 "秦将大喜。 秦间去,赵奢卷甲而趋之。 军士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兵以待之。 先据北山上者胜。 "奢许诺,即以万人趋之。 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奢纵兵,大破秦军,解阏与之围。 又曰:李广军败,为匈奴生得,佯死,腾上胡儿善马,抱儿南驰,以故得脱。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4 13:34:40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