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百十七 ◎兵部四十八 内容: ○攻围上   《孙子》曰:下政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橨辒,具器械,三月而后城,距闉又三月而后已。 (修,治也。 橹,大楯也。 橨辒,车也。 轒状,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 器械者,机关攻守总名,蜚临,云梯之属,距闉勇士积而前以附其城也。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则杀士三分之一分,而城不拔者,攻之灾也。 (将忿,不得攻器,而使卒缘城上,如蚁缘墙,杀士也。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而非攻,毁人之国而非久,必以全争於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不以敌战而必全得之,意胜於天下,不顿兵血刃也。 )   又曰:不可胜则守,可胜则攻。 (敌攻已,可胜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馀。 (吾所守者,力不足也。 所以攻者,力有馀也。 )所以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因其山水丘陵之固。 )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因天时地利之变,若动於九天之上也。 )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又曰: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谓敌之惜者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情不泄也。 )微乎微乎,故能隐於常形;神乎神乎,故能为敌司命。 进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也,速而不可及也。 (卒往攻其虚,解退又疾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之。 (绝粮道,守归路,攻君王也。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军不烦也。 )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 (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疑之。 我未修垒堑,敌人不敢敌我者,以形势之长,攻,就能加之于敌也。 )   《左传》曰: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 (鼓白,狄之别种也。 巨鹿郡曲阳县有鼓聚。 )鼓人或请以城叛,穆子弗许。 曰:"或以吾城叛,吾所恶也。 人以城来,我独何好焉? "使敌杀叛人而缮守备。 围鼓三月,鼓人请降,使其民见,曰:"犹有食色,姑修而城。 "军吏曰:"获城而弗取,何以事君? "穆子曰:"吾以事君也。 获一邑而教民怠,将焉用邑? 人能事其君,我亦能事吾君。 卒义不爽,(爽,差。 )好恶不愆,城可获而民知义所。 (知义所在。 )有死命而无二心,不亦可乎! "鼓人告食竭力尽,而后取之。 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鸢鞮归。 (鼓君名。 )   又曰:齐高发帅师伐莒。 初,莒有妇人,莒子杀其夫,已为嫠妇。 及老,托於纪鄣,(纪彰,莒邑。 )纺焉以度而去之。 (因纺纑连所以度城藏,欲待外攻以报仇也。 )及师至,则投诸外,(投绳城外。 )或献诸子占。 子占使师夜缒而登。 (缘绳登城。 )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 城上之人亦噪。 莒共公惧,启西门而出。 七月丙子,齐师入纪。 (《传》言:怨不在大。 )   又曰: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汛南。 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烛之武,皆郑大夫也。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公曰:"虽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 又曰: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又曰:楚子围郑。 旬有七日,郑卜行成,不吉。 卜临于太宫,(临,哭也。 太宫,郑太祖庙。 )且巷出车,吉。 (示将见迁。 )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陴者,城上脾睨也。 皆哭者,告楚穷也。 )楚子退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哀其穷,故为退师,尚不服,故获围之九十日。 )入自皇门,至于逵路。 (方九轨曰逵。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示服为臣仆也。 )曰:"孤实不天,(不为天所佑。 )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 敢不唯命是听。 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惟命。 其剪以赐诸侯,使臣妾之,亦惟命。 若惠顾前好,(世有盟誓。 )使改事君,夷於九县,(楚灭九国以为县也。 )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 敢布腹心,君实图之。 "   又曰:齐侯伐我北鄙,围龙。 (鲁邑。 )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攻龙门也。 )龙人囚之。 齐人曰:"弗杀! 吾与而盟。 "弗听,杀而膊诸城上。 (膊,磔也。 )齐侯怒,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 《国语》曰:晋献公见翟柤之氛,归寝不寐。 (翟相国名也。 言有亡国之气也。 一曰敌国有善祥,则己国凶恶也。 )郄叔虎朝,公语之。 遂伐翟柤,叔虎乘城,被羽先登,克之。 (羽,羽衣。 登,并其城也。 )   《战国策》曰:平原君谓冯忌曰:"寡人欲出兵攻燕,何如? "对曰:"不可! 夫以秦将伐武安君公孙起乘十胜之威,与马服子战於长平之下,大败赵师,自以馀兵围邯郸之城。 赵以十败之馀众,收破军之弊,而秦罢於邯郸之下。 赵守而不可拔者,以攻难而守易也。 今赵非有十克之威,而燕非有长平之祸也。 今一败之祸未复,而欲以罢赵攻强燕,强秦以兵承赵之弊,此乃强吴所以亡,而弱越所以霸也。 故臣未见燕之所攻也。 "平原曰:"善! "   又曰: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羹,乐羊坐於幕下而啜之,尽一杯。 文侯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羹,赏其功而疑其心。 "   又曰:秦攻赵,苏子说秦王曰:"臣闻王之于民也,多听而时用之,是故事无败也。 臣闻怀重宝者不夜行,任大功者不轻敌,是以贤者任重而行恭,智者功大而辞顺。 故民不恶其尊,世不妒其业。 "秦乃解兵,诸侯休,天下安,不相攻二十九年。 《史记》曰:秦末,沛公破南阳,南阳守齮走,保城守宛。 (齮,鱼绮切。 )张良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 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 "於是沛公乃夜引军从他道还,更张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匝。 (黎,未也,未明之貌。 顷已围之,事毕方明。 又言:黎,黑色,亦未明也。 )南阳守欲自刭。 其舍人陈恢曰:"死未晚也。 "乃逾城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 今足下留守宛。 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庶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 今足下尽日止攻,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后。 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强宛之患。 为足下计,莫若约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 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矣。 "沛公曰:"善。 "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 引兵而无有不下者。 又曰: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又曰:《周本纪》曰:古公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 獯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与之。 已复攻,欲得地与民。 民皆怒,欲战。 古公曰:"今戎翟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 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 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子不忍为。 "   《汉书·李陵传》曰:单于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之,矢下如雨。 又曰:李广利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至贰师,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 当道小国各坚守,不肯给食。 攻郁城,杀伤甚众,引而还。 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辄斩之。 "贰师恐,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六万人伐宛。 宛城外流水,於是遣水工徙其城下水,攻之三十馀日。 宛贵人相与谋,遣人到贰师军约:"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 "贰师许之,取善马、中马以三千匹馀。 《后汉书》曰:河南贼董宪招诱五校馀贼步骑数千人屯建阳,去昌虑三十里。 光武亲征至番,(音波)去宪百馀里。 诸将请进,帝不听。 知五校乏食当退,敕各各坚壁,以待其弊。 顷之,五校粮尽,果引去。 帝乃亲临,四面攻宪,三日大破之。 又曰: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郑禹发奔命,得数千人。 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 又曰:庞萌、董宪反,与苏茂校(音效)强合兵三万,急围桃城。 光武时在蒙,闻之,乃留辎重,自将轻骑二千、步骑数万,晨夜驰赴,师次任城,去桃城六十里。 且日:"诸将请进。 "贼亦挑战,帝不听,乃休士养锐以挫其锋。 城中闻车驾至,众心固。 时吴汉等在东郡,驰使召之。 萌等乃悉兵攻城二十馀日,众疲困而不能下。 及吴汉等到,乃率众军进桃城,帝亲自搏战,大破之。 又曰:张步据齐地,汉将耿弇总兵讨之。 张步使其大将费邑军历下,又分守祝阿、锺城。 弇先击祝阿,自晨攻城,未日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锺城。 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 又曰:汉将朱俊与荆州刺史徐璆共讨黄巾,击贼帅赵弘,斩之。 贼馀帅韩忠复据宛乞降,司马张超请听之。 隽曰:"兵有形同而势异者。 昔秦项之际,人无定主,故赏降附劝以来耳。 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 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 "因急攻,连战不克。 俊登土山睹之,顾谓张超曰:"吾知之矣。 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 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其害甚矣。 不如撒围,并兵入城。 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既而解围,忠果出战,俊因击,大破之。 忠等皆降。 又曰:曹公破袁尚,拔邺,进围壶关。 令曰:"城拔,皆坑之。 "连日不能下。 其将曹仁谓公曰:"夫围城必开之,所以开其生路也。 今许之必死,将卒自以为守。 且城固而粮多,攻则士卒伤,守则旷日持久。 今顿兵坚城之下,攻必死之,虑非良计也。 "曹公从之,遂降其城。 《东观汉记》曰:张步都临淄,使弟玄武将军蓝将兵守西安,去临淄四十里,耿弇引军营临淄、西安之间。 弇视西安城小而坚,蓝兵又精,未易攻也。 临淄诸郡太守相与杂居,人不专一,其声虽大而虚,易攻。 弇内欲攻之,告令军中治攻具,后五日攻西安,复纵生口令归。 蓝闻之,晨夜守城。 至期日夜半,令军皆食,会明,求乞攻西安,临淄不能救也。 弇曰:"然吾故扬言欲攻西安,今方自忧治城具,而吾攻临淄,一日必拔,何救之有? 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复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且西安城坚,精兵二万人,攻之未可卒下,卒必多死伤。 正使得其城,张蓝引兵突临淄,更强勒兵,凭城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城,后无转输,旬月之间,不战而困,诸军不见是尔。 "弇遂击临淄,至日中破之。 张蓝闻临淄破,果将其众亡。 《江表传》曰:郭典字君业,为钜鹿太守,与中郎将董卓攻黄巾贼张宝于下曲阳。 典作围堑而卓不肯。 典曰:"受诏攻贼,有死而已。 "使诸将引兵屯东,典独於西当贼之冲,昼夜进攻。 宝由是城守不敢出。 时为之语曰:"郭君围堑,董将不许,几令狐狸,化为豺虎。 赖我郭君,不畏强御,转机之间,敌为穷虏。 猗猗惠君,实邈疆土。 "   《英雄记》曰:袁尚使审配守邺,曹操进军攻邺。 审配将冯礼为内应,开突门内操兵三百馀人,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门,门闭,入者皆死。 操乃凿堑围,回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 配望见,笑而不出。 操令一夜浚之,广深二丈,决漳水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饿死者过半。 尚闻邺急,将兵万馀人还救。 操逆击,破之。 尚走,依曲漳为营,操复围之。 尚惧,遣阴夔、陈球琳请降,不听。 尚还走蓝田,操复进,急围之,尚将马延等临阵降,众大溃,尚奔中山。 尽收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及衣物,以示城中,城中崩沮。 审配命士卒曰:"坚守死战,操军疲矣。 幽州方至,何忧无主? "以其兄子荣为东门校尉,荣夜开门内操兵,配犹拒战,城陷,生获配。 意活之,配意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 遂斩之。 《魏志》曰:袁绍围太祖於官渡,粮乏。 问计於贾诩,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 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 必决其机,须臾可定。 "太祖曰:"善。 "乃弃兵出,为围击绍,绍军大溃,河北平。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4 16:32:1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