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暑病有宜用参者论 内容: 盛夏酷热,烁石流金,汗出过多,未有不伤气者。 内经云:热伤气。 又云:壮火食气。 故治之必顾气分,补气之药,孰有过于参哉? 孙真人生脉散,东垣清暑益气汤,丹溪十味香薷饮,皆人人共见之方,未有不用参者。 至人参白虎汤,乃《金匮》中 门专主之方,《金匮》乃医圣仲景之书,是不足法,更何法也? 今人见中暑之症,往往疑为时邪而不敢用,不知四时不正之气,如春当暖反凉,夏当热反寒,秋当凉反热,冬当寒反温,感而病者,谓之时邪。 暑乃六气中之一气,本天地之正热,应时而至,人或不慎,感之而病,是直中暑而已。 不得混谓之时邪也。 竟有霍然撩乱,上吐下泻,汗出如油,阳微欲绝,非重用参、附,不能挽救者。 犹记亡友刘南士云:其兄文星,精堪舆之学,七月初,为人相地,在罗店地方,中暑霍乱,吐泻交作,十指螺纹尽瘪,危在顷刻,医尽束手。 适有友人周介儒,在其地处馆,视之,以为气虚欲脱也。 重用一味高丽参,煎汤服之,吐泻顿止,螺纹尽绽。 及南士闻信赶至,已愈矣。 皆惊以为奇,而不知非奇也,人特不细思耳。 盖文星体素肥胖,外有余者,中气必不足;又当秋暑方张之日,履地劳苦之事,气之伤也决矣。 既经大吐、大泻、大汗,舍参无别法矣。 其效之神速,不亦宜乎? 或曰;暑天岂无秽浊之气,何可用参以补住之? 余曰:此病之所以贵乎看也,果有秽浊,原不可补。 不知当大吐泻之后,即有秽浊,亦必尽去,此时不补其气,更有何法可用? 况亦有本无秽浊,而仅感暑气,体虚不克支持者乎? 奈何执暑天不可用补之说,坐令有可治之法,而听其不治也。 发布时间:2025-09-25 10:47:1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