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百四十八 ◎兵部七十九 内容: ○弩   《释名》曰:弩,怒也。 有势怒也。 其柄曰臂,似人臂也。 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 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 下曰县刀,其形然也。 合名之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枢机开阖有节也。 《说文》曰:洛阳名弩曰弲。 (许缘切。 )彀,弩也。 彍,满弓也。 (彍,音霍。 )   《古史考》曰:黄帝作弩。 《广雅》曰:钜黍弓,谿子弩。 《太公兵法》曰:弩之神名远望。 《尚书》曰: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 《尚书帝命验》曰:王弩发,惊天下。 (秦有往矢西流,往矢即弩星也。 兵精主天下,见之而惊。 西流,秦灭也。 )贱类出,高将下。 (贱类谓秦始皇也。 吕不韦之妻孕身而秦襄王纳之,生始皇。 高,谓丞相赵高也。 始皇出,赵高下,言天生之也。 贱或为贼。 )   《史记》曰:庞涓追孙膑,(音鬓。 )膑量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险,可伏兵,乃大斫树白而书:"庞涓死此下。 "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   又曰:高祖厄於冒顿平城。 天下歌曰:"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彀,张也,音遘。 )   又曰:始皇葬骊山,令匠作机弩矢。 有所穿近,辄射之。 又曰:苏秦说韩王曰:"谿子、距黍射六百步之外。 (许慎曰:南方谿子蛮之弩皆善射。 )   又曰:苏代遗穰侯书曰:"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痈也。 "   又曰:汉王临广武,数项羽十罪。 项羽大怒,令伏弩射,中汉王。 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   《汉书》曰:《李广传》曰:"广为匈奴所击,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 "(服虔曰:大黄,肩弩也。 )   又曰:申屠嘉,梁人也。 以材官蹶张,(如淳曰:材官皆多能脚踏强弩张之,故曰蹶张。 律有蹶张生。 )从高帝击项籍。 又曰:李陵至浚稽与单于相值,骑二万围陵。 陵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 陵引士出营外为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 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 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又曰:司马相如为中郎,建节邛笮。 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荣之。 又曰: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过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先驱。 《续汉书》曰:虞诩为武都太守。 虏来攻城,诩出战,使强弩射之,三发而三中,虏众溃。 (谢承《后汉书》云:羌攻城也。 )   《东观汉记》曰:耿恭在疏勒城,救兵不至。 恭食尽穷困,士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无贰心。 《后汉书》曰:宋则子年十岁,与苍头共弩射。 苍头弦断,矢激误中之,即死。 奴叩头就诛,则察而恕之。 颍川荀爽深以为美,时人亦服焉。 又曰: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而走。 陈愍王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 (置军营於国之都亭也。 )国人素闻王善射。 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馀万人。 又曰:陈愍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 华峤《后汉书》曰:陈愍王宠射,善弩。 其秘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 其射至十发十中。 《魏氏春秋》曰: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 以铁为矢,矢长八寸。 一弩十矢俱发。 《吴志》曰:甘宁字兴霸。 巴郡临江人也。 (《吴书》曰:宁本南阳人也。 )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 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眊(音饵。 )带铃。 民闻铃声,即知是宁也。 《吴录》曰:松梁山山石开处,容数十丈高竹。 弩不及其上。 在沣州。 《晋书》曰:《嵇绍传》云:"齐王冏被诛。 初,兵交,绍奔散赴宫。 有持弩在东閤下者,将射之。 遇有殿中将兵萧隆见绍姿容长者,疑非凡人,趣前拔箭,於此得免。 又曰:刘聪将赵染冤杀其长史鲁徽。 染寇北地,梦鲁徽大怒,引弓射之,染惊悸而寤。 旦攻城将,中弩而死。 又曰:孟幹为吴人所获,将徙之临海。 幹等志北归,虑东徙转远。 以吴人爱蜀侧竹弩,言能作之。 皓留付作部。 后幹逃至京都。 又曰:崔洪荐郄诜自代。 诜后驳奏。 洪曰:"我举郄诜而反奏我,是挽弩自射。 "   《晋阳秋》曰:初,高祖勒兵阙下,经曹爽门。 爽帐下督严世引弩将射高祖,孙谦止之曰:"未可知。 "三注三止。 高祖车乃过。 (《世说》又载。 )   又曰:马隆讨凉州虏。 隆募限腰引弩四十六钧、弓限四钧以上。 隆捶扌剽悬弓弩,扌剽侧阅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 《唐书》曰:李希烈既陷汴州,乘胜东侵,连陷陈留、雍丘,顿军宁陵,期下宋州,会食浙西。 节度韩滉命王栖曜将强弩数千,夜入宁陵,希烈不之知。 晨朝弩矢及希烈坐帐,希烈惊曰:"此江淮弩士,今入矣。 "遂不敢东,希烈夜败。 《晋诸公赞》曰:都官从事程伟案状羊琇(音酉。 )所犯狼籍,琇即遣家人持铜弩牙首入重法。 时人皆谓琇有权智,世祖诏迁琇官。 《英雄记》曰:王匡字公节,太山人,以任侠闻。 辟大将军何进府使。 匡於徐州发强弩五百,西诣京师。 会进败,匡还乡。 又曰:袁绍击公孙瓒,先令麹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 又曰:袁尚使审配守邺城,曹操进军攻邺,生获配。 谓曰:"吾近行围,弩何多也? "配曰:"犹恨其少。 "   《日南传》曰:南越王尉佗攻安阳。 安阳王有神人睪(音高。 )通为安阳王治神弩一张,一发万人死,三发杀三万人。 佗退,遣太子始降安阳。 安阳不知通神人,遇无道理,通去。 始有姿容端美,安阳王女眉珠悦其貌而通之。 始与珠入库盗锯截神弩,亡归报佗。 佗出其非意。 安阳王弩折兵挫,浮海奔窜。 《华阳国志》曰:秦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郡游巴蜀,伤害千馀人。 昭王乃重募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 阆中夷廖中能作白的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 昭王嘉之。 以其夷不欲封,刻石盟要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锺。 "夷人安之。 又曰:邓芝征涪陵,见玄猿抱子在树上。 引弩射之中猿母,其子为拔箭,以木叶塞疮。 芝乃叹息曰:"嘻! 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 "投弩水中,芝后果死。 《会稽典录》曰:锺离权谓朱育曰:"大皇帝以中国多骑,欲以当之。 然吴神锋弩射三里贯洞,三四马骑敢近之乎? "   《南越志》曰:龙川有营涧,尝有铜弩牙流出水,皆以银黄雕镂。 取之者,祀而后得。 曾有取此牙逢风雨举船沦没。 父老云:"越王弩营处也。 "   《杂记》曰:东吴朝鸿胪卿张俨、议郎张纯、镇南将军朱异三人,共诣骠骑将军朱据。 据曰:"三贤屈顾老鄙,相闻含甘须之明,怀终贾之才,相饥渴久矣。 各为赋一物,然后乃坐。 "乃各赋所见。 异赋弩曰:"南岳之幹,锺山之铜。 应机命中,射隼高墉。 "   《吴越春秋》曰:陈音对越王曰:"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生於古之孝子。 臣闻楚琴氏以弓矢之势,不足以威天下,遂乃横弓着臂,施机设郭,加之以力。 郭为方城守臣子也,敖为人君命所起也,关为守御捡去止也,锜(音奇,又音蚁。 )为侍从听人主也,辞为道路通所使也,弓为将军主重负也,弦为军师御战士也,矢为飞容主教使也,金为穿敌往不止也,卫为副使正道里也,骠为都尉执左右也。 鸟不得飞,兽不得走,弩之所向,无不恐者。 "王曰:"善。 子之说弩也。 愿复闻正射之道。 "陈音对曰:"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拊枝,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 此正射持弩之道也。 "   《战国策》曰: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曰:"天下之良弓、劲弩皆自韩出,射六百步之外。 "   《文子》曰: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 《尉缭子》曰:兵如植木,弩如羊角。 《慎子》曰:弩弱而矰高者,乘於风也。 身不肯而行合者,得助於众也。 《淮南子》曰:乌号之弓,谿子之弩,(南方谿子蛮夷柘弩皆善射也。 )不能无弦而射。 越舼(渠容切。 )蜀艇,(舼,小艇。 船大皆一木。 )不能无水而浮。 又曰:铅不可以为刀,铜不可以为弩,铁不可以为弓,木不可以为釜。 又曰:万毕术云:"牛翁十四,可以强弩。 "(取牛翁十四枚,曲蟮白颈者二七,以三尺新布裹之活涂布着之,无令人见,用之拭弩令温,引之校半力也。 )   《阮子》曰:世多善弩而拙於弓。 弓无法准,故任巧由意;弩有法准,故易有善。 《抱朴子》曰:秋以弓弩在前。 太公《六韬》曰:陷坚阵,败强敌,以大黄参连弩,大扶月车三十六乘,才士、强弩、矛戟为翼。 《太公兵法》曰:神后加四仲者以为明堂宫时。 天一出游八极之外,行窃冥之中,日照其前,月照其后,当此之时,天一自持玉弩,执法丞相刻不道者。 崔寔《政论》曰:永平,建初之际,去战未久,官兵劲利,有蔡太仆之弩,擅名天下。 《风俗通》曰:汲令应郴,(一作"余祖父郴"。 )夏至日请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悬赤弩,照於杯中,见其形如蛇。 宣恶之,然不敢不饮,因得胸腹病,攻治不差。 郴后知之,过宣家问疾之由,以为蛇入腹中。 郴绕厅事思惟良久,顾悬弩曰:"此是乎? "乃扶宣来,於故处设酒,杯中致复有蛇。 因谓宣曰:"北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 "宣意解,病即瘳。 又曰:臧文仲家欲炊,而失釜及弓、弩,自行。 《十洲记》曰: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属连弓弩断弦,连刀剑断折之金。 胶连,使人挽制,他处即断,此终不复脱。 天汉二年,帝事北海,祠恒山,西国王使至献胶四两、吉光毛裘。 武帝受以付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也。 以上贡不奇,稽留使未遣之。 帝幸华林苑,射虎而弩弦断。 使者从驾,因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弦。 帝惊,乃使武士数人对掣,终日不断。 胶青色如璧玉,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 裘入水经月不沉,入火不焦,帝乃重之。 厚赂使者而遣之。 赵公王琚(音居。 )《教射经》曰:弩古有黄连、百竹、八檐、双弓之号,今有绞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 擘张弩中,三百步步战用之。 马弩中二百步马战用之。 弩张迟,临敌不过三发,所以战阵不便於弩,非弩不利於战。 而将不明於弩也。 不可杂於短兵,当别为队,攒箭注射,则前无立兵,对无横阵。 复以阵中张、阵外射,番次轮回,张而复出,射而复入,则弩不绝声,敌无薄我。 夫置弩必处其高,争山夺水,守隘塞口,破骁陷果,非弩不克杀。 《法令》曰:"张弩后,左厢丁字立,当弩八字立,高楦(揎音宣。 )手,屈衫襟,左手承橦,右手迎上,当心看张。 张有阔狭,左〈月坒〉右膊,还复当心安箭。 高举射敌,远抬弩头,敌近平身放敌在左右,回身放,敌在高上,挈脚放。 放箭讫,唱杀,却制拗〈虫曷〉尾覆弩还着地。 "   《太白阴经·发弩图篇》曰:弩者,怒也。 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 穿刚达坚,自近及远,守险塞口,破骁陷坚,非弩不克也。 后汉李尤《弩铭》曰:粤自近古,发意所睹。 前圣制弓,后世造弩。 机牙发矢,执破丑虏。 克获虽屡,犹不可常。 忘战者危,极武者伤。 魏陈琳《武军赋》曰:弩则幽都筋角,恒山檿幹。 通肌畅骨,直矢轻弦,当锋摧决,贯遐洞坚。 陆机《七导》曰:长角三倡,武士棋布。 捺紫间之神机,审心中而后射。 《东观汉记》云:朱初理马援表曰:"羌反杀吏,惟狄道为国坚守。 然民饥饿,啖弩煮履,援救倒悬之急,存几亡之城。 "   蔡邕《幽州刺史议》曰: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 国家赡核,四方有事,未尝不取办於二州。 《暨艳集·杂移》曰:角弩既调,射者又工,多获鹑鸟,能无恳伤? 《文选》曰:机不虚椅。 又曰:虞机发,留䴔䴖。 又曰: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射雉赋》曰:擎牙伭镞,心平望审。 又曰:黄间机张,镞折毫芒。 俯贯鲂鱮,仰落双鸧,鱼不及窜,鸟不及翔。 又曰:彀金机驰,鸣镝剪爵,毫落劲翮。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5 12:23:18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