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内容: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原文】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 安其危而利其菑①,乐其所以亡者。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有孺子歌曰:‘沧一浪一②之水清兮,可以濯③我缨④;沦一浪一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听之!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自取之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⑤:‘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 ”【注解】①菑:同“灾”。 ②沧一浪一:前人有多种解释。 或认为是水名(汉水支流),或认为是地名(湖北均县北),或认为是指水的颜色(青苍色)。 各种意思都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 ③濯(Zhuo):洗。 ④缨:系帽子的丝带.⑤《太甲》曰:《公孙丑上》(3·4)已引过这句话,可参见。 【译文】孟子说:“不人的人难道可以和他商议吗? 他们对别人的危险心安理得,从别人的灾难中牟利,把导致家破国亡的事当作乐趣。 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议,那怎么会有国亡家破的事发生呢? 从前有个小孩子唱道:‘沧一浪一的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缨;沧一浪一的水浊呀,可以洗我的双脚。 ’孔子听了说:‘弟子们听好了啊! 水清就用来洗帽缨,水浊就用来洗双脚,这都是因为水自己造成的。 ’所以,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一个家庭总是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一个国家总是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了。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解】水的用途有贵有贱(“濯缨”与“濯足”),是因为水有清有浊成的,人的有贵有贱,有尊有卑又何尝不是由自己造成的呢?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莫不如此。 人因为不自尊,他人才敢轻视;家由于不和睦,“第三者”才有插足的缝隙;国家动乱,祸起萧墙之内,敌国才趁机入侵。 所有这些,都有太多的例证可以证实。 我们今天说“保垒最容易从力部攻破”,其实也正是这个意思。 所以,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 祸福贵贱都由自龋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发布时间:2025-09-25 12:24:0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