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三百八十一 ◎人事部二十二 内容: ○美妇人下   《庄子》曰:西施、毛嫱,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尹文子》曰:齐有黄公者,好谦卑。 有二女皆国色,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 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敢聘者。 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 《阚子》曰:西施自窥于井,不恃其美,犹佐汤沐;尧舜自窥于世,不恃其贤,犹须才德。 况中庸而距谏! 嫫母自窥于井,以为媚于西施;桀纣自窥于世,以为贤于尧舜。 《韩子》曰:魏王遗楚王美女,王甚悦之。 《慎子》曰: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衣以皮褐则见者皆走,易以玄锡则行者皆止。 《淮南子》曰:曼颜皓齿,形姱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美者,西施、阳文也。 (许慎注曰:阳文,楚好女也。 )   又曰:蔡之幼女,卫之稚质,纂组奇彩,抑黑质,扬赤文,(纂组,织纪也,如今之绶也,没黑见赤其工也。 )汤禹之知不能逮也。 (言不能及二国女之行也。 )   《神仙传》曰:介象字玄则,会稽人。 入山求仙,见谷上有石,皆紫色,如鸡子,象取二枚,见一美人,被五彩。 象向之叩头,乞长生,女曰:"汝急送手中物,还著故处。 汝未应取此。 "象乃送石还,女授丹方一首。 《穆天子传》曰:赤乌之人献二女于天子,女聪、女列。 赤乌氏,美人之地也。 刘向《列仙传》曰: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 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以妻焉,一朝随凤飞去。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乘紫云之辇,履玄琼之舄,下辇上殿,呼帝共坐,命侍女许飞琼鼓云和之簧。 《续列女传》曰:曹节弟破石为越骑校尉。 越骑营伍伯妻有美色,破石从求之,伍伯不敢违。 妻执意不肯行,遂自杀。 《襄阳耆旧记》曰:楚襄王游云梦,望朝云之馀,上有云气,宋玉曰:"昔先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暧乎若云,皦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浮如倾,对曰:我帝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丧,封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为灵芝。 "   《西京杂记》曰:卓文君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如脂。 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长卿作《美人赋》以自刺。 王子年《拾遗记》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 灵芸年十七,容貌绝世。 时明帝选良家子入宫,灵芸别父母,歔欷累日,泪下沾衣。 至升车就路之时,玉唾壶承泪,壶即如红色。 及至京师,壶中之泪凝如血矣。 又曰:蜀先主甘后,沛人,生微贱,里中相者云:"此后后贵,位极宫掖。 "及后长,体貌特异。 年十八,玉质柔肥,态媚容冶。 先主置后白绡帐中,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侧,常称:"玉人之所贵,比德君子,况为人形,而不可说乎! "后与玉人洁白齐色,观者殆相乱惑。 嬖者非惟嫉于后,亦妒在玉人。 后欲毁之,乃诫上曰:"昔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美之。 今吴、魏未灭,安以妖玩经怀,勿复进也? "上乃彻玉人,众嬖皆退。 当时以甘后为神知妇人。 又曰:吴王潘夫人父坐法,夫人输入织室,容态少俦,江东绝色。 同幽者百馀人,谓夫人曰"神女",敬而远之。 有司陈于吴主,使图其容。 夫人忧戚不食,减瘦改形。 工人写之以进吴主,主见喜,以虎魄如意抚案嗟曰:"此神女也! 愁貌尚能感人,况在欢乐! "乃纳于后宫。 又曰:孙亮作绿琉璃屏风,每于月下清夜舒之。 常爱宠四姬,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俪居,三名洁华,四名洛宝。 又曰:周成王时有因祗国,去王都九万里,献女工一人,善于工巧,体貌轻洁,被纤罗杂绣之衣,长袖修裾。 风至,则结其襟带,恐飘摇不能自止。 善织,以五色丝引而结之,则成文锦。 《吴会分地记》曰:土城者:勾践时索美女,欲以献吴,于罗山得西施、郑旦,作土城贮之,使近道习见人,令贤傅母教之三年。 段龟龙《凉州记》曰:隐王美人张氏,色艳,出家为道。 乃自投门楼,双股频折,口诵经,颜色自若,俄而死。 《邺中记》曰:广陵公陈逵妹,才色甚美M袖长七尺,石虎以为夫人。 《三国典略》曰:崔孝芬取贫家子贾氏以为养女,有姿色。 腾纳之,请以邑号。 又曰:齐武成曾有疾,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徐之才云:"此至灵所致",即进汤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 数剂疾平。 《帝王世纪》曰:纣以鬼侯为三公,鬼侯有女美,而进之于纣,纣悦之。 妲己乃泣而谮之,纣怒鬼侯女,遂杀之,而醢鬼侯。 何集《续帝王世纪》曰:张天锡疾笃。 阎、薛二姬并有国色,天锡谓曰:"吾死之后,汝二人岂可更为他妻? "皆曰:"尊若不讳,请效死尊前,誓无他志。 "二人自杀。 天锡有瘳,追悼二姬,葬以夫人礼。 《说苑》曰:齐王起九重之台,募国中有画者,赐之钱,狂卒敬君居常饥寒,妻端正。 敬君工画,贪赐画台,去家日久,思念其妻,像向之嬉笑。 旁人瞻见之,以白王,王即设酒与敬君相乐,谓敬君曰:"国中献女无好者,以钱百万,谓妻可乎? 不者,杀汝。 "敬臼甸慞惶听许。 《世语》曰: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女被发垢面,立绍妻后,文帝问之,答曰:"是熙妻",顾搅发,以袖拭面,姿貌绝伦。 遂纳之。 《世说》曰:汉玄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焉,其中皆行货赂。 王昭君,姿容甚丽,志不可苟求。 工遂毁为甚丑,终身不召。 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帝,以昭君充行,既召见而叹之。 又曰: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 (温尚明帝女南康长公主。 )正值梳头M袖籍地,肤色玉耀,不为动容。 徐曰:"国破家亡,以至今日,若能见杀,乃其本怀。 "主惭而退。 《俗说》曰:宋祎是石崇妓绿珠弟子,有色,善吹笛,后在晋明帝处。 帝疹患笃,群臣进谏:请出宋祎,帝曰:"卿诸人谁欲得之? "阮遥集时为吏部尚书,对曰:"愿以赐臣。 "即与之。 《典说》曰:司隶冯方女,国色也,避地扬州,袁术登城见而遂纳焉。 诸妇害其宠,绐言将军以贵人有志节,但见时示忧色,必长见敬重。 冯氏如其言,术益哀之。 诸妇因绞悬之厕,言自杀。 术诚以为不得志而死,乃厚葬之。 《方言》曰:娥、〈女赢〉,(音盈。 )好也。 秦曰娥(言娥娥也。 )宋谓之〈女嬴〉(言〈女嬴〉〈女嬴〉也。 )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 自关而东,河淆之间谓之媌,(今关西人亦呼好为媌,吾交切。 )或谓之姣,(言姣洁也,音交。 )赵魏燕岱之间曰姝,(音妹,亦四方通语耳。 )或曰妦。 (言妦容也,音蜂。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故都曰忏。 (秦旧都,今扶风雍县也。 晋旧都,今太原晋阳县也。 其俗通呼好为忏,五干切。 )   又曰:釥、(错眇切。 )嫽(洛夭切。 )好也。 青徐海岱之间曰釥,或谓嫽。 (今通呼小姣洁喜好者为嫽眇。 )好,凡通语也。 朦庞(鸱〈尨鸟〉)丰也。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貌谓之朦,或谓之庞。 丰,其通语也。 娃(乌佳切。 )媠(诺过切。 )窕(途了切。 )艳,美也。 吴楚衡淮之间曰娃,南楚之外曰媠,宋卫晋郑之间曰艳,陈楚周南之间曰窕。 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 故吴有馆娃之宫,秦有柒(音七)娥之台。 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美心为窈。 奕、偞,容也。 自关而西凡美容谓之奕,或谓之媟。 (弈弈、媟媟,皆轻丽之貌也。 )   《竹书纪年》曰:桀伐岷山,献女于桀,二女曰琬,曰琰。 桀受女,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 《楚辞》曰:姱容修态縆洞房,娥眉慢睃目腾光。 又曰:粉白黛黑施芳泽。 又曰:美人既醉朱颜酡。 又曰: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烛明华容备。 《山海经》曰:丹山西即巫山也,帝女居焉。 宋玉所谓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 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崔豹《古今注》曰:魏文帝宫人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回衣、陈巧笑。 琼树始制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故号曰"蝉鬓"。 桓谭《新论》曰:或曰陈平为高帝解平城围,隐而不傅,子能知乎? 曰:"陈平说阏氏,言汉有美女,其容貌天下无有,今急驰使归迎,欲进单于,单于见必爱之,则阏氏言之单于而得免也。 《六韬》曰:纣囚文王羑里。 散宜生受命而行宛怀、条涂之山。 山有玉女三人,宜生得之,因费仲而献之于纣,以免文王。 何承天《纂文》云:孚瑜,美色也。 服虔《通俗文》云:容丽曰媌(莫豹切。 )形美曰媠(汤火切。 )容媚曰婠(乌活切。 )南楚以好为娃(乌佳切。 )肥骨柔弱曰婐(乌果切。 )娜(奴果切。 )颊妍美曰妩媚,容茂曰〈女乐〉。 (羊灼切。 )   《越绝书》曰:越王勾践得采薪二女西施、郑旦,以献吴王。 崔骃《七依》曰:闾娵之孕既丽且闲,紫唇素齿,雪白玉辉,回眸百万,一笑千金。 孔子倾于阿谷,浮屠忘其桑门,彭祖飞而溶集,王乔忽而堕云。 司马相如《上林赋》曰: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皆古神女名也。 )绝殊离俗,妖冶闲都,靓妆刻饰。 又《美人赋》曰:臣之东邻有一女子,玄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 离宫闲馆,寂寞重虚;门阁昼掩,暧若仙居。 芳香郁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素质艳光。 辞不具载。 蔡邕《协初赋》曰:其在近也,若神龙彩鳞翼将举。 其既远也,若披云扫汉见织女。 陈思王《洛神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蜿若游龙。 荣辉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醲纤得中,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辞不具载。 曹植《扇赋》曰:情骀荡而外得,心悦豫而内安。 增吴民之姣好,发西子之玉颜。 阮籍《清思赋》曰:靥白玉以为面,披丹霞以为衣。 袭九英之曜精,佩瑶光以发辉。 袁弘《夜酣赋》曰:开金扇,坐琼筵。 卫姬进,郑女前。 形窈窕以纤弱,艳妖冶而清妍。 似春兰之齐秀,象明月之双悬。 宋玉《神女赋》曰:楚襄王游于云梦之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 王梦神女,其状甚丽,王异之。 明日以白玉,玉曰:"其梦若何? "王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抚心定气,复有所梦。 其始来也,耀乎。 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乎若明月舒其光。 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耀殿堂。 忽兮改容,蜿若游龙乘云翔。 "王曰:"此盛矣,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夫何神人妖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极毛嫱。 "   又《登徒子赋》曰:夫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 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 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太白,施朱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又《高唐赋》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 "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唐之岨,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王曰:"朝云始出状若何? "玉对曰:"其始出也,对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袂。 障日而望所思,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旌。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   王粲《神女赋》曰:发似玄鉴,鬓类刻成。 质素纯皓,粉黛不加。 朱颜熙曜,晔若春华。 口譬含丹,目若澜波。 美姿巧笑,靥辅奇牙。 傅毅《舞赋》曰:郑女出进,二八饰侍。 眉连娟以增绕,目流睇而横波。 刘桢《鲁都赋》曰:众媛侍侧,鳞附盈房。 娥眉青眸,颜若濡霜。 含丹吮素,巧笑妍详。 掖耀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珰。 圭衣纷裶,振佩鸣璜。 应玚《神女赋》曰:腾玄眸而俄青阳,离朱唇而耀双辅。 红颜晔而和妍,时调声以笑语。 张衡《舞赋》曰:裾若飞烟,袖如回雪。 窣若霆震,瞥若电灭。 于是粉黛施兮玉质灿,朱簪挺兮缁发乱。 谢灵运《江妃赋》曰:小腰微骨,朱颜皓齿。 绵视腾采,靡肤腻理。 天台二娥,宫庭双媛。 青袿晨接。 紫衣形见,或飘翰凌烟,或潜泳浮海。 万里俄顷,寸阴未改。 辞不具载。 魏文帝《与繁钦书》曰:今之妙舞,莫巧于绛树,清歌那激于宋腊。 《古诗》曰: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又曰: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衣裳,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愿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梁简文帝《晚景出行诗》曰:细树含残影,春闺散晚香。 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 梁徐悱妻诗曰:东家挺奇丽,南国擅容晖。 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 晋阮籍诗曰:妖冶闲都子,英曜何芬葩。 玄鬓发朱颜,睇盼有光华。 又曰:西方有佳人,皎若白素光。 被服织罗衣,左右佩双璜。 又诗曰:抖晰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玉佩,婉娈有芬芳。 左思《娇女诗》曰:吾家有娇女,娇女皦白晳。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髻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五言。 )   傅玄歌曰: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 蛾眉双翠羽,明硇蔻清光。 丹唇翳皓齿,秀颜若圭璋。 巧笑露靥辅,众媚不可详。 令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 首戴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岂不言倾城国,佳人难再得! 陆机《艳歌行》曰: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古乐府《陌上桑行》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言名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绳,桂枝为笼钩。 头上发堕髻,耳中明月珠。 鲍昭《堂上行》曰:胪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满堂皆美女,目我对湘娥。 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曹植《美女篇》曰: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桑条芬苒苒,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雀钗,腰佩翠琅玕。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5 15:09:5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