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萤萤之火悠悠蓝天 内容: 萤萤之火,悠悠蓝天。 灵魂之火,流传千年。 师者,素来为世人所景仰。 国之兴盛,离不开人才和教育。 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少不了那些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儿。 我们尊崇那群伟大无私的人儿,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 萤萤之火,从师立人。 孔子曾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大意是说上位者品行端正,即使没有下令,下属也会去执行。 若上位者品行不正,即使再多的命令,下属也不会甘于执行。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灵魂当是剔透的琉璃色的。 老师品德高尚,以身作责,对工作兢兢业业,用渊博的知识和一颗充满爱的心教导学生。 我相信这样做的老师收获的必定是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而他们的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学识了。 这些学生收获的更多的是如何宽以待人,学会如何立身处事。 有名人曾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倦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倦的学生。 一个好的老师就是人生历程中一笔不匪的财富。 我们从老师身上学会谦虚,学会勤勉,还学会立人。 与此同时,对待老师,我们需怀敬畏之心。 萤萤之火,悠悠我师。 且慈且严,砥砺向前。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吾爱吾师。 ”中华自古便有“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恩师也”这一说法。 我们华夏的万圣先师——孔子,一个对学生严厉但不失关爱的伟大老师。 学生对他充满敬意。 他以"三省吾身”教导学生,让他们懂得真正的人生在于不断反省自己;他以“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教育儿子孔鲤,让他明白礼义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孔子也作为一个"慈父”的形象活在人的心中。 周游途中免不了挫折苦难,一次困于陈国,饥寒交迫,他将自己那份食物分给弟子们,自己却忘我的弹着长琴。 他为弟子的谦虚而感到欣慰高兴,为冉耕的病重叹息,为颜回的逝世伤心痛哭……这就是我们的孔子,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和弟子的严师,一个为弟子喜怒哀乐的慈父。 多么鲜活饱满,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啊! 怎能不被人尊敬? 怎能不被中华儿女敬为共同的老师呢? 萤萤之火,师道永存。 只有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才能考验出一个人的品性。 正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身处贫穷落后的大山之中,他并末抱怨,执一教鞭教书育人三十载。 他半生守候等待,千百回"低三下四"的“化缘”,求善款,只为他的“儿女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好的未来。 最终,他却倒在了他的"战场"——学校。 他就是"校长爸爸"高德振,当之无愧的"真心英雄"。 不止"校长爸爸",还有朱敏才、孙丽娜、张丽莉等老师同样在中国某一偏僻角落书写着他们那平凡而又有意义的人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所以育人成人立人也。 萤萤之火,灼灼其华,永世传承,耀我中华。 发布时间:2025-09-26 08:49:0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