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百六十五 ◎人事部一百六 内容: ○讴   《说文》曰:讴,齐歌也。 《左传》曰:宋华玄为植,巡功。 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 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   又曰: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不许。 筑者讴曰:"泽门之晢,实兴我役。 邑中之黔,实慰我心。 "   《汉书》曰:汉王既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师古曰:讴,齐歌也。 )多道亡还者。 (未至南郑,在道即止。 )   ○歌   《释名》曰:歌,柯也。 所歌之声是其质也。 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之有柯叶也。 《说文》曰:歌,咏也。 《诗》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家语》曰:孔子相鲁,齐人归女乐。 鲁君淫荒,孔子遂行,师已,送曰:"夫子则非罪也。 "孔子曰:"欲歌可乎? "歌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败死。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   《史记》曰:曹参为汉相国三年,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讠冓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静,人以宁一。 "   又曰:卫子夫为皇后,弟青贵震天下。 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   《汉书》曰:石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党,诸附倚者得宠位。 民歌之曰:"牢耶石耶,五鹿客耶! 印何累累耶,绶何若若耶! "言其兼官据势也。 又曰: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白姓,公爵也,为孺子之也。 )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延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因名"白渠"。 民甚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插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粪且溉,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   又曰:冯立,字圣通。 为西河、上郡,与兄野王相代,政行相似,吏人嘉之,乃歌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圣智惠吏人,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 "   又曰:王氏五侯争为奢侈,大起第宅,百姓歌曰:"五侯初起,曲阳最怒;坏决高都,连境外杜;土山渐台,象西白虎。 "(白虎,殿名。 )   《后汉书》曰:皇甫嵩讨平黄巾,请冀州一年田租,以瞻饥民。 百姓歌曰:"天下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妻失夫,赖得皇甫复汝居。 "   又曰:刘陶駼除顺阳长,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曰:"邑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 "   又曰:郭贺,字乔卿。 为荆州刺史。 到官有殊政,百姓歌之曰:"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 "   谢承《后汉书》曰:岑晊迁魏郡太守,民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 我有蛑贼,岑君遏之。 狗吠不惊,足下生氂'含哺鼓腹,焉知凶灾。 我嘉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於戏在兹。 "   又曰:陈临,字子然。 为苍梧太守。 人遗腹子,报父怨,捕得系狱。 伤其无子,令其妻入狱,遂产得男。 人歌曰:"苍梧陈君恩广大,令死罪囚有后代,德参古贤天报施。 "   司马彪《续汉书》曰:贾琮为交州刺史,岁间清平,百姓安土,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   又曰:李燮拜京兆尹,诏发西园钱,燮上一封,事遂止不发。 吏民爱仰,乃歌曰:"我府君,道教举;恩如春,威如虎;刚不吐,弱不茹;爱如母,训如父。 "   《东观汉记》曰:廉范,字叔度。 为蜀郡太守。 削火,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人安堵? 平生无襦,今五袴。 "   又曰:范丹,字史云。 为莱芜长。 遭党锢事,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有时绝粮。 丹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   又曰:朱晖为临淮太守,抑强绝雅,岁常丰熟,人为之歌曰:"强直自遂,南阳朱季。 吏畏其威,人怀其惠。 "   又曰:张堪为渔阳太守,勤人耕种以致丰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   《吴录》曰:彭循,字子阳,毗陵人。 建国二年,海贼丁仪等万人据吴,太守秋君闻循勇,谋以守令。 循与仪相见,陈说利害,应时散降,民歌之曰:"时岁仓卒贼纵横,大戟强弩不可当,赖遇贤令彭子阳。 "   又曰:王谭,字世容。 为成武令,民服德化,宿恶奔迸。 父老歌之曰:"王世容,治无双;省徭役,盗贼空。 "   《晋书·束晳传》:太康中,郡界大旱,晳为邑人请雨,三日而雨注。 众谓晳诚感,为作歌曰:"束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零零。 我黍以育,我稷以成。 何以酬之,报束先生。 "   又曰:邓攸为吴郡守,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 后称疾去职。 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 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少停,夜中发去。 吴人歌之曰:"纔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 "   又曰:徐州刺史吕虔檄王祥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 为具车牛,祥乃应召,虞委以州事。 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 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 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   又曰:诸葛恢,字道明;荀闿,字道明;蔡谟,字道明。 皆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 时人歌之曰:"京师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廉清。 "   王隐《晋书》曰:应詹为南平郡,郡人歌之曰:"乱离既著,殆为灰朽;侥幸之运,赖兹应后。 荫我涂炭,惠隆丘阜;润曰江海,恩犹父母。 "   崔鸿《前秦录》曰:王猛化洽六州,人移风变,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 下走朱轮,上有鸾栖。 英彦云集,诲我人黎。 "   又曰:苻坚时,凤皇集于东阙,歌之曰:"凤皇于飞,其羽翼翼;渊哉圣后,享龄万亿。 "   崔鸿《崔氏家传》曰:崔瑗为汲令,开沟澮,兴造稻田。 长老歌之曰:"上天降神明,锡我慈仁父;临人布德泽,恩惠施以序。 "   《唐书》:"颜师古叔父游秦,武德初,累迁廉州刺史,封临沂县男。 时刘黑闼初平,人多以强暴寡礼,风俗未安。 游秦抚恤境内,礼让大行,邑人歌之曰:"廉州颜有道,性行同庄老;爱人如赤子,不煞非时草。 "高祖玺书劳勉之。 《韩子》曰: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 管仲曰:"公胡不雪之以政? "公曰:"善"。 因发困仓赐贫穷,论囹圄三日,而人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其冠乎! "   《吕氏春秋》曰:魏襄王使吴起为邺令,引漳水灌田,民大得利,相与歌曰:"邺有吴圣令,为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稻粱。 "   《世说》曰:郗超、王珣并以俊才为桓温大司马所眷。 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多须,珣形状短小。 时人为之歌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   常璩《华阳国志》曰:吴资,字玄约,为巴郡太守。 屡获丰年,人歌之曰:"习习晨风动,澍雨润乎苗;我后恤时务,我人以优饶。 "   刘向《新序》曰: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不忘旧故;千金之剑,以带丘墓。 "   《陈留耆旧传》曰:爰珍除六令,吏人讼息,教诲其子弟,歌之曰:"我有田畴,爰父殖置;我有子弟,爰父教诲。 "   《襄阳耆旧传》曰:山季伦每临习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曰:"我高阳池也。 "襄陵城中小儿歌之曰:"山公出何去往至高阳池。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时时能骑马,到着白接篱。 举鞭向葛强,何如并州儿! "   又曰: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百姓歌曰:"美哉明后,俊哲惟嶷。 陶广乾坤,周孔是则。 文武播畅,威振遐域。 "   ○谣   《尔雅》曰:徒歌曰谣。 《汉书》曰:石显失权数月,丞相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 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病死。 诸所交结,以显为官,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 长安谣曰:"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石无徒。 "   袁山松《后汉书》曰:桓帝时,朝廷日乱,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尚,后进之士升其堂者以为登龙门。 大学生三万馀人榜天下士,上称三君,次八俊,次八顾,次八及,次八厨,犹右之八玄八凯也。 因为七言谣曰:"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 天下模楷李玄礼,天下好交荀伯条。 天下英秀王叔茂,天下冰楞王秀陵。 天下忠平魏少英,天下稽古刘伯祖。 天下良辅杜周甫,天下才英赵仲经。 "   司马彪《续汉书》曰:张霸为会稽太守,越贼束手归附。 童谣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   又曰:蜀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时公孙述僣号於蜀,时人窃言王莽称皇述欲继之,故称汉家货泉当复也。 又曰:桓帝时,汝南太守宗资任用功曹范滂,中人以下共嫉之,作七言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   《东观汉记》曰:王涣除河内温令,商贾露宿,人开门卧,人为作谣曰:"王稚子,代未有;平徭役,百姓喜。 "   《吴志》曰:周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曰:"曲有误。 周郎顾。 "   《晋书》曰:羊祜以伐吴必藉上流之势。 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 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 "   又曰:杜预遣周旨、伍巢等伏兵乐乡城外。 孙歆遣军出拒王濬,大败而还。 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直至帐下,虏歆而还。 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讨伐战一当万。 "於是进逼江陵。 又曰:太始中为贾充等谣曰:"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 "言亡魏而成晋也。 王隐《晋书》曰:裴秀才十馀岁,叔父徽有声名,宾客诣徽,出则过秀。 时人谣曰:"后进领袖有裴秀。 "   又曰:杜预开杨口,起夏口水道洪洞达巴陵,经千馀里,内写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   又曰:潘岳,字安仁,清辩能属文。 早辟贾充府、太子舍人,出为河阳令。 以仕次宜为郎,不得意。 时仆射山涛领选,岳内非之,密作谣曰:"阁道东,有大牛。 王济鞅,裴楷秋,和峤刺促不得休。 "   崔鸿《后赵录》曰:张楼为临水长,严政酷刑,残忍无惠,人谣之曰:"阳平张楼头如箱,见人切齿剧虎狼。 "   崔鸿《前秦录》曰:苻洪母姜氏因寝产洪,惊悖而寤。 先是,陇右大霖雨,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 "故名之曰洪。 又曰:初,苻生梦大鱼食蒲,又长安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 "海,坚将也,时为龙骧将军,第在洛门之东。 是月,生以谣梦之,故诛侍中鱼遵。 《赵书》曰:刘胶讨陈安於陇城。 安下小将刘牙、赵牢、路松多坚戍不下,城内得安死力,谣曰:"陇上健儿曰陈安,躯幹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騄骢駮马铁瑕鞍。 七尺大刀配齐钚,丈八蛇矛左右盘。 十荡十决无当前,百骑俱出如云浮,追者千万骑悠悠。 战始三交失蛇矛,十骑俱荡九骑留。 弃我騄骢攀岩悲,天降雨,迨者休。 阿呵呜乎奈子乎,呜乎阿呵奈子何。 "   又曰:汲桑六月盛暑而重裘累茵,使人扇之,患不清凉,斩扇者。 时军中为之谣曰:"士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茵被纳裘,不识寒暑断他头。 "   又曰:燕人庞世为光禄勋。 奏案豪强苛克,人物咸忄瞿疾之。 及卒,门无吊客。 时人为之谣曰:"庞家之巷车马鳞鳞,泥丸之日无吊宾,吊宾不来何所因,由性苛克寡所亲。 "   《隋书》曰:韩擒虎。 先是,江东有谣曰:"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木,去日春风始。 "皆不知所谓。 擒虎本名豹,平陈之际,又乘青骢马,往反时节与谣相应,至是时方悟。 《列子》曰:尧微服游於康衢,闻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   《抱朴子》曰:童谣犹助圣人之耳目,岂况坟素之弘博哉! 《益部耆旧传》曰:王忳,字少林。 诣京师於客舍,见诸生病甚困,生谓忳曰:"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与,乞收藏尸骸。 "未问姓名,呼吸因绝。 忳卖金一斤,以给棺絮,九斤置生腰下。 后署大度亭长。 到亭日,有马一匹到亭中。 其日大风,有一绣被随风以来。 后忳骑马突入,金彦父见曰:"真得盗矣。 "忳说马状,又取被示之,彦父怅然曰:"被马俱止,卿有何阴德? "忳具说葬诸生事,彦父曰:"此吾子也。 "遣迎彦丧,金具存。 民谣之曰:"信哉少林世为遇,飞被走马与鬼语。 "   《陈留耆旧传》曰:吴祐为恒农令,劝善惩奸,贪浊出境,甘露降,年穀丰。 童谣曰:"君不我忧,人何以休;不行界署,焉知人处。 "   《商氏世传》曰:商亮,字子华。 举孝廉,到阳城,遇两虎争一羊,亮按剑直前斩羊,虎乃各以其半去。 时人为之谣曰:"石里之勇商子华,暴虎见之藏爪牙。 "   常璩《华阳国志》曰:阎虑,字孟度。 为绵竹令,以礼让为本。 童谣曰:"阎君赋政明且昶,蠲苛去碎以礼让。 "   刘恭叔《异苑》曰:晋时长安谣曰:"秦川中,血没踠;唯有凉州倚柱看。 "及惠、愍之间,关内歼破,浮血丹溧,张轨拥众一方,威恩共著。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6 15:22:24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