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四百八十六 ◎人事部一百二十七 内容: ○穷   《说文》曰:穷,极也。 《韩诗外传》曰:田子方出,见老马於道,曰:"何马也? "御曰:"公家畜,罢而不为用,故放之。 "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 "束帛赎之。 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论语》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家语》曰: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乎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贤圣,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於楚,则陈蔡危矣。 "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 《史记》曰:范睢说秦昭王曰:"伍子胥托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於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匍匐拜,稽首肉袒,鼓腹吹箫,乞於吴市,卒举吴国,阖庐为伯。 使臣得进谋如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之说行也。 "   又曰: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   《汉书·苏武传》曰: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结网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馀,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穹庐,旃庐也。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大穷。 《汉献帝春秋》曰:王朗降孙策。 孙策令使者诘朗曰:"问逆贼王朗,朗受国恩,当云何报德? "朗对曰:"身轻罪重,死有馀辜。 申脰就羁,蹴足入绊,叱咤听声,东西惟命。 "   《魏氏春秋》曰:初,宣王使何晏治曹爽等狱。 宣王曰凡有八族,晏疏丁、邓等七姓。 宣王曰:"未也。 "晏穷急,乃曰:"岂谓晏乎? "宣王曰:"是也。 "乃收晏。 《魏末传》曰:曹爽兄弟归家。 敕洛阳县发民八百人使尉部围爽第,四角作高楼,令人在上望视爽兄弟举动。 爽计穷愁闷,持弹到后园中,楼上人便唱:"故大将军东行。 "爽还厅事上。 《蜀志》曰:先主伐吴,先主败,引退,道隔,黄权不得还,降魏。 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归顺,欲追踪陈、韩耶? "权对曰:"臣过受刘氏厚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 "文帝善之。 《蜀志》曰:许靖为许邵排摈,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 王隐《晋书》曰:上攻张方,决千金堰,水碓不作,发王公家奴婢手舂给兵。 男子自十三以上皆从役。 於是公私穷踧,米石万钱。 《晋中兴书》曰:桓玄闻义军起,斩其二将。 志虑窘塞,日与臧道士推算数厌胜之术。 皇甫士安《高士传》曰:陈仲,字子终,齐人。 適楚,居於陵,自谓於陵子仲。 穷不苟求,非义之食不食。 《吴越春秋》曰:越伐吴,吴王率其贤良投於胥山。 越兵大至,围吴三重。 大夫文种相拜,范蠡左手提鼓,右手操桴而鼓之。 於是吴王书其弓矢而射种、蠡之军,其辞曰:"臣闻狡兔已死良犬烹,敌国已灭谋臣亡。 今吴已病也,子大夫何不虞之! "   《墨子》曰:孔子穷陈、蔡之间,藜羹不糁,子路烹豚,孔丘不问肉所从来而食之也。 《荀卿子》曰: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 又曰:孔子適楚,游陈、蔡之间,七日不食。 子路曰:"由闻善者天报之福,不善者天报之祸,今夫子积德义,奚居之隐? "孔子曰:"由! 芳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同也,居不隐者思不生,身不佚者志不广。 "   《庄子》曰: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乎江湖。 又曰: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 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载逐於鲁,削迹於卫,伐树於宋,穷於陈、蔡。 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 "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 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 召而来,吾语之:今丘也抱仁义之道以遭世之暴,其何穷之为也! "   《尸子》曰:汤复於汤丘,文王幽於羑里,武王羁於王门,越王栖於会稽,秦缪公败於殽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伯得於困也。 《韩子》曰: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徙於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履为人履之也,而越人乘舟;缟为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欲无穷,可得乎? "   《燕丹子》曰:樊将军以穷归我,而丹卖之,心不忍也。 《淮南子》曰:今夫穷鄙之社(穷巷之小社也。 )也,叩盆拊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 尝试为之击建鼓,撞巨锺,乃始知其缶之足羞矣。 《新序》曰: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歌,宿於郭门之外,击牛角而歌。 桓公闻之,曰:"异哉之歌,非常人也! "   《杂道书》曰:地肺之山,其下生草,名曰:"救穷,如竹,冬夏不枯。 取而食之,可绝穀不食,令人长生;服之三十日,行及走马。 赵壹《穷鸟赋》曰:有一穷鸟,戢翼原野。 罩网加上,机阱在下。 前见苍隼,后逼驱者。 缴弹张右,羿弓彀左。 飞丸激矢,交集於我。 思飞不得,欲鸣不可。 举头畏触,摇足恐堕。 内独怖急,乍冰乍火。 《琴操》曰:孔子使颜渊执辔,到匡郭外。 孔子既似阳虎,以为今复来至,乃相率围孔子,数日不解,弟子皆有饥色。 於是孔子仰天叹曰:"君子固亦穷乎! "子路闻孔子之言悲感,勃然大怒,张目奋剑,声如钟鼓,顾谓二三子曰:"使吾有此厄也。 "   司马彪《与山巨源书》曰:根拔失据,托命此别。 告求矜愍,许见赈恤。 穷人易感,悲喜兼怀。 承命之后,情过挟纩。 孔舒玄《在穷记》曰:遣信与义阳太守孙仲开相闻,告其困乏,得绢二匹,坏车一乘。 卖,得绢三匹;以籴,得米一石,橡三斛。 食口三十五人,百日之中以此自活人皆鹤节,无复血色。 ○冻   《左传·襄十八年》曰:楚师伐郑,涉於鱼齿之下,(鱼齿山之下有水,故言涉也。 )甚雨,楚师多冻,役徒几尽。 《汉书》曰:韩王信降匈奴,上自将击之,连战,乘胜北至楼烦,会寒大雨,士卒饥冻。 又曰:王莽。 天凤四年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 威斗者,以五石铜为之,(五色石铜合治为威斗也。 )若北斗,长二尺五寸,欲以厌胜众兵。 既成,令司命负之,莽出则在前,入则御旁。 铸斗日大寒,百官人马有冻死者。 《三辅决录》曰:鲍恢父为县吏,有罪,令欲杀之。 恢年十三,常伏门外冻地,昼夜号泣,令感而赦之。 《晋玄嘉起居注》曰:徐州刺史王仲德上言:下坯僮令殷道益,十一月冒寒出郡,履涉冰雪,主簿王黑等三人脚悉冻断。 《晏子春秋》曰:景公出游於塞途,睹死瘠者,默然不问。 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食,病者与财。 今君游塞途,饥寒冻馁,死瘠相望,而君不问。 失君道矣! "公於是敛死瘠,发粟赈贫,三月不出游。 《吕氏春秋》曰:戈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宿於郭外,寒愈甚,谓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我与子衣,子活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不足爱也。 子与我衣。 "弟子曰:"夫不肖人,恶能与国士衣哉? "戈夷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琴操》曰:曾子幼少,慈仁质孝,耕於太山之下,遭天霖泽雨雪。 寒,旬月不得归,乃作《忧思》之歌。 ○饿   《礼记·檀弓》曰:齐大饥,黔敖为食於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戢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 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致於斯也! "(嗟来食,虽悯而呼之,非敬辞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左传·宣上》曰: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初,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田,猎也。 翳桑,桑之多阴翳者也。 )见灵辄饿,问其病。 (灵辄,晋人。 )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官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既而辄为公介,(灵辄为公甲士。 )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其何故,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论语·季氏》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史记》曰:赵主父游沙丘,公子章作乱。 李兑起兵,败之,章往走主父,兑因围主父宫。 令宫人"后出者夷"。 主父不得出,探雀鷇而食之,三月遂饿死沙丘宫。 又曰:上使善相人相邓通,曰:"当贫饿死。 "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谓贫! "於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 景帝立,有告邓通盗出崮吴铸钱,下吏验问,颇有。 遂案,尽没入,一簪不得着身,遂饿死。 又曰:条侯周亚夫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柄,贵矣,於人臣无两。 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负指其口:"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三岁,其兄绛侯有罪,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 卒饿死。 又曰:赵王友以诸吕女为后,弗爱。 太后怒,召赵王置邸、弗与食。 赵王饿,遂幽死。 《战国策》曰:楚伐中山,中山君亡走。 有二人挈戈随其后,曰:"臣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餔臣父。 臣父曰:中山有事,女必死之! 故来死君也。 "   《汉书》曰:朱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食之。 又曰:苏武,字子卿,杜陵人。 使匈奴,匈奴必欲降之,乃出置大窖中,绝不与饮食。 天雨雪,武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之处,使牧羝羊。 粟食不至,掘野鼠草实而食之。 又曰:玄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 二年,齐地饥,穀石三十馀万,民多饥死,琅琊郡人相食。 又曰:王莽末,赤眉遂烧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 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虚中无行人。 宗庙园林皆发掘,惟霸陵完。 《东观汉记》曰:王莽末,南方枯旱,民多饥饿。 群盗入野泽,掘凫茨食之。 又曰:建武九年正月,隗嚣饿,出城餐糗,腹胀死。 又曰:朱勃上书理马援曰:"八年,车驾讨隗嚣,惟独狄道为国坚守。 然民饥馑,啖弩煮履。 寄命漏刻。 "   又曰:上问第五伦曰:"闻卿为吏挝妻父,不过从兄饭,宁有之也? "伦对曰:"臣三娶妻皆无父。 臣生遭饥扰攘,米石万钱,不敢妄过人饭。 "   又曰:王郎起兵,上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芜蒌亭。 时天寒冽,众皆饥疲,冯异上豆粥。 明旦,上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   又曰:邓禹与赤眉战,赤眉佯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 兵士饥,争取之。 赤眉引还击之,军溃乱。 时百姓饥,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军士悉以果实为粮。 又曰:耿恭在疏勒城,救兵不至,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 谢承《后汉书》曰:天下乱,人相食。 赵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 "贼大惊,并放之。 袁山松《后汉书》曰:赤眉入长安掖庭中,有数百千人。 自更始败,闭殿门不出,掘庭中芦菔根,捕池中鱼食之,死因埋宫中。 有故祠甘泉乐人,尚共击鼓歌舞,衣服鲜明,见盆子叩头言饥。 盆子使中黄门廪之粟数升。 后盆子去,皆饿死。 范晔《后汉书》曰:邓禹威稍损,又乏食,归附者离散。 而赤眉后还入长安,禹与战败,走至高陵,军士饥饿,皆食枣菜。 《汉献帝传》曰:车驾至洛阳。 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 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穞,或饿死墙壁间。 《吴志》曰:袁术在寿春,穀石百馀万,载金钱之市求籴,市无米而弃钱去。 百姓饥寒,以桑椹、蝗虫为乾饭。 王隐《晋书》曰:永嘉五年,洛中大饥。 五月,挚虞饿死。 又曰:刘琨与王丞相笺曰:"不得进军者实困无食,残民鸟散,拥发徒跣,木弓一张,荆矢十发,编草盛粮,不盈二日,夏即桑椹,冬则营豆。 视此哀叹,使人气索,恐吴孙、韩白犹或难之,况以琨怯弱凡才,而当率此以殄强寇。 "   《晋中兴书》曰:王尼,字季孙。 洛阳覆没,避乱江夏。 王澄时为荆州刺史,见之欣喜,厚供给之。 尼早丧妇,止有一息,不用居宅,惟畜露车牛一乘,每行辄使儿御,暮则宿车上,无定处。 澄卒,荆州饿荒,尼杀牛坏车煮之,遂父子馁死。 《晏子春秋》曰:越石父冻饿,为人臣仆三年矣。 晏子解左骖赎之。 《文子》曰:神农之法: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饿者。 《孟子》曰:陈仲居於陵,三日不食,耳目无闻,见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目有闻见。 《韩子》曰:秦大饿,应侯谓王曰:"吾苑之草蔬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 "王曰:"今发吾苑以活民,是使有功与无功争取也。 人生而乱,不如死而治。 "   贾谊《新书》曰:虢君骄恣,晋伐之,出走,逃於山中,遂饿死,为禽兽食之。 《风俗通》曰:俗说大饿不在一车饭,谓正得一车饭不复活也。 《苻子》曰:惠子家穷,饿数日不举火,乃见梁王。 王曰:"夏麦方熟,请以割,子可乎? "惠子曰:"施方来,遇群川之水长,有一人溺,流而下,呼施救之。 施应曰:'吾不善游,方将为子告急於东越之王,简其善游者以救子,可乎? '溺人曰:'我得一瓢之力则活矣。 子方告急於东越之王,简其善游者以救我,是不如求我於重渊之下、鱼龙之腹矣。 '"   《世说》曰:郗公遭永嘉丧乱,穷馁,乡人共食之。 公常携兄子外甥二小儿往食,乡人曰:"各自穷馁,以君之贤,共欲存君耳,恐不能兼食。 "公於是独往食,讫辄含饭着颊,还,吐与二小儿。 后并得存。 《幽明录》曰:乐安县故市经荒乱,人民饿死,枯体填地。 每至天阴将雨,辄闻吟啸呻叹,声聒於耳。 《古艳歌》曰:行不随道,经历山陂,马啖柏叶,人啖柏脂,不可当饱,聊可过饥。 《傅玄诗》曰: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 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 一餐重丘山,哀之以终老。 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6 17:03:0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