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爱人者人恒爱之 内容: 一爱一人者人恒一爱一之【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一爱一人,有礼者敬人。 一爱一人者,人恒一爱一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横道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一兽奚择④哉? 于禽一兽又河难⑤焉?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 舜为法(6)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忧之如何? 如舜而已矣。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注释】①横逆:蛮横无礼。 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 奚宜:怎么应当。 ③由:通“犹”。 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犹”。 ④择:区别。 ⑤难:责难。 (6)法:楷模。 【译文】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 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仁一爱一的人一爱一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 一爱一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一爱一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 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 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 “这样的人和禽一兽有什么区别呢? 而对禽一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 比如说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世,可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 忧虑又怎么办呢? 像舜那样做罢了。 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患就没有了。 不是仁一爱一的事不于,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即使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来到,君子也不会感到尤患了。 ”【读解】“一爱一人者人恒一爱一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一爱一互敬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自剩读起来,使人感到与西方基督教的一精一神有相通之处。 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一爱一,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这世界有真心的一爱一,让这世界充满情和一爱一! 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关键是要有行动的热情。 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纠葛就会没有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了。 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一爱一互敬的教育,而实际到底做得怎么样呢? 恐怕也应该接受孟子的建议,来一点反躬自省吧。 发布时间:2025-09-27 11:10:46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