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君子也难免受骗 内容: 君子也难免受骗【原文】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①畜之池。 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2)焉;少则洋洋③焉;攸然④而逝。 ”子产曰:“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 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 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注释】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官②圉圉(yu):疲惫的样子。 ③洋洋:舒缓摇尾的样于。 ④攸然:迅速的样子。 【译文】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养在池塘里。 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 ”于产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谁说子产聪明呢? 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倩理的方法所欺骗,但难以被不合情理的方法所欺骗。 【读解】骗子有术,也有限。 有术就能使人受骗,不仅使普通人受骗,就是有德有才的君子,像郑国贤宰相于产那样的聪明人,也照样受骗。 只不过这很有个条件,就是你得把谎话说圆,说得合乎情理,就像那个“校人”那样,把鱼开始怎么样,接着又怎么样,最后又怎么样说得来非常生动细致,活灵活现,难怪得子产要上当,要相信他了。 这里面还有一层微妙的原因在于,越是君子,其实越容易受骗。 因为君子总是以君子之腹度人,凡事不大容易把人往坏处想,结果往往上骗子的当。 倒是真正的小人,以小人之心度人,把人往坏处想,往往还不容易被欺瞒过去。 所以,说君子也难免受骗,这原本不应该是什么奇怪的问题。 当然,还是那句话,要让君子上当受骗,得有合乎情理的说法,否则,还是容易被识破的。 这就是骗亦有限的话题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即使你是君子,是不是也应该保持戒心,多一分警惕,以免上当受骗呢! 发布时间:2025-09-27 11:30:4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