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五 ◎逸民部五 内容: ○逸民五   萧子显《齐书》曰: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也。 年十八,父为之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 遂往剡,居瀑布山,时人比之王仲都。 在山三十馀年,隔绝人物。 王僧达为吴郡,苦礼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才交数言而退。 宁朔将军丘珍孙与僧达书曰:"闻褚先生出居贵馆,此子灭影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自非折节好贤,何以致之? 望其还策之日,蹔纡清尘,亦愿助为辔说。 "答曰:"褚先生从白云游旧矣。 此子索然,惟朋松石。 介于孤峰绝岭者,积数十载。 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 比谈讨芝桂,借访荔萝。 若己窥烟波临沧洲矣,知君欲见之,辄当申譬。 "太祖即位,手诏吴、会二郡以礼迎遣,又辞疾,上不欲违其志,敕於剡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 又曰: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 隐长广郡嶗山,诏征为正员外郎,称疾不就。 其后与崔思祖书曰:"不食周粟而食周薇,古犹发议,在今宁得息谈耶? "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刺史,罢任,僧绍随归住江乘摄山。 太祖谓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尧之外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 "乃遗僧竹根如意。 《南史》曰:郭希林,武昌人也。 曾祖翻,晋世高尚不仕。 希林少守家业,征召一无所就。 卒,子蒙亦隐居不仕。 又曰:辛普明字文达,少就关康之受业,至性过人。 居贫,与兄共处一帐。 兄亡,仍帐施灵,蚊甚多,通夕不得寝,而终不道侵螫。 侨居会稽,会稽士子高其行,当葬兄,皆送金为赠。 后至者不复肯受,人问其故,答曰:"本以兄墓不周,故不逆亲友之意。 今实以足,岂可利亡者馀赠耶? "   又曰:杜京产字景齐,吴郡钱塘人也。 父道鞠州从事,善弹棋。 京产少恬静,闲意荣宦,颇涉文义,专修黄老。 会稽孔顗清刚有峻节,一见而为交。 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称疾去。 与同郡顾欢同契,始宁东山,开舍受学。 齐建元中,武陵王晔为会稽,齐高帝遣儒士刘瓛入东为晔讲,瓛故往与之游,曰:"杜生,当今之台尚也。 "永明十年,孔珪、陆澄、沈约表荐京产,征为奉朝请,不至,於会稽聚徒教授。 建武初,征员外散骑侍郎。 京产曰:"庄生持钓,岂为白璧所回? "辞疾不就。 又曰:孔道徽,会稽山阴人。 守志业不仕,与杜京产友善。 道徽父祐,至行通神,隐於四明山,尝见谷中有数百斛钱,视之如瓦石。 太守王僧虔与张绪书曰:"孔祐,敬康曾孙也,行动幽祗,德标松桂,引为主簿,遂不可屈,此古之遗德也。 "道徽少厉高行,能世其家风,隐居南山,终身不窥都邑。 豫章王嶷为扬州,辟西曹书佐,不至,乡里宗慕之。 又曰:臧荣绪,京莞莒人也。 少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 母丧,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荐焉。 甘珍未尝先食。 纯笃好学,括东西晋为一书纪、录、志、传一百一十卷,隐居京口教授。 齐高帝为扬州刺史,征荣绪为主簿,不到。 建元中,司徒褚彦回启高帝,称述其美,以置秘阁。 荣绪谓人曰:"昔吕尚奉丹书,武王致斋降位,李、释教诫,并有礼敬之仪。 "因甄明至道,乃著《拜五经序论》,常以宣尼庚子日生,其日陈五经拜之,自号披褐先生。 又以饮酒乱德,言常为诫。 永明六年卒。 初,荣绪与关康之俱隐在京口,时号为二隐。 又曰:吴苞字天盖,濮阳鄄城人也。 儒学,善《三礼》及《老》、《庄》。 宋泰始中,过江聚徒教学。 冠黄葛巾,蔬食二十馀年。 与刘瓛俱於褚彦回宅讲授。 齐隆昌元年,征为太学博士,不就。 始安王遥光及江祐、徐孝嗣共为立馆於锺山下教授,朝士多到门焉。 当时称其儒者,自刘瓛以后,聚徒讲授,惟苞一人而已。 以寿终。 又曰:楼惠明字智远,立性贞固,有道术。 居金华山,旧多毒害,自惠明居之,无复辛螫之苦。 藏名匿迹,人莫之知。 宋明帝召,不至;齐高帝征,又不至。 文惠太子在宫,苦延方至,仍又辞归。 俄自金华轻棹西下,及就路回之丰安。 旬日,闻袄贼起,惟丰安独全。 时人以为有先觉,齐武帝敕为立馆。 又曰:渔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 太康孙缅为寻阳太守,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凌波隐显。 俄而渔父至,神韵萧洒,垂纶长啸。 缅甚异之,乃问:"有鱼卖乎? "渔父笑而答曰:"其钓非钓,宁卖鱼者耶? "缅益怪焉,遂褰裳涉水,谓曰:"窃观先生有道者也,终朝鼓枻,良亦劳止。 吾闻黄金白璧,重利也;驷马高盖,荣劳也。 方今王道文明,守在海外,隐鳞之士,靡然向风。 子胡不赞缉熙之美,何晦其用若是也。 "渔父曰:"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辩贵贱,无论荣贵。 "乃歌曰:"竹竿籊々,河水悠悠;相忘为乐,贪饵吞钩;非夷非惠,聊以忘忧。 "於是悠然鼓棹而去。 又曰:顾欢字景怡,吴兴盐官人也。 家世寒贱,父祖并为农夫。 欢独好学,年六七岁,知推六甲。 家贫,父使田中驱雀,欢作《黄雀赋》而归。 雀食稻过半,父怒,欲挞之,见赋乃止。 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於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 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糠自照。 及长,笃志不倦。 闻吴兴东迁,邵玄之能传五经文句,假为书师,从之受业。 同郡顾凯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 从豫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 母亡,水浆不入口,庐於墓次,遂隐不仕。 於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 欢早孤,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辄执书恸哭。 由是受学者废《蓼莪》篇,不复讲焉。 又曰:蔡薈字休明,陈留人。 清玩不与俗人交。 李捴谓江敩曰:"古人称安贫清白曰夷,涅而不缁曰白。 至如蔡休明者,可不谓之夷白乎? "   又曰: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 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若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叔父璠之与颜延之友善,还袪蒙山,立精舍讲授。 伯珍往从学,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 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伯珍,应召便退。 如此者凡十二焉。 好释氏老庄,兼明道术。 岁尝旱,伯珍筮之,如期而雨。 举动有礼,过曲木之下,趋而避之。 早丧妻,晚不复重娶,自比曾参。 宅南九里有山,伯珍移居之。 阶户之间,木生皆连理;门前梓树,一年便合抱;白雀一双,栖其户牖,论者以为隐德之感也。 又曰:沈麟士字云祯,吴兴武康人也。 父虔之,宋乐安令。 麟士幼而俊敏,年七岁,听叔父岳言玄,宾散,言无所遗失。 岳抚其肩曰:"若斯文不绝,其在尔乎? "及长,博通经史,有高尚之志。 亲亡,居丧尽礼,服阕忌日,辄涕泣弥旬。 居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乡里号为织帘先生。 尝行路,邻人认其所着屐。 麟士曰:"是卿屐耶? "即跣而返。 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之。 麟士笑而受之。 宋文帝令何尚之抄撰五经,访举学士,县以麟士应选。 不得已,至都,尚之深相接。 及去,尚之谓子偃曰:"山薮固多奇士。 沈麟士,黄叔度之流也。 汝师之。 "麟士常苦无书,因游都下,历观四部毕,乃叹曰:"古人亦何人哉! "少时,称疾归乡,不与人物通。 或劝之仕,答曰:"鱼悬兽槛,天下一契;圣人玄悟,所以每履吉先。 吾诚未能景行坐忘,何为不希企日损? "乃作《玄散赋》以绝世。 隐居吴差山讲经,从学之士数百人,各营屋宇,依止其侧。 时为之语曰:"吴差山中有贤士,开门教授居成市。 "   又曰:诸葛璩罪褡玟,琅琊人也。 世居京口。 璩幼事征士关康之,博涉经史。 复师征士臧荣绪。 荣绪著《晋书》,称璩有发擿之功,方之壶遂。 齐建武初,江祀荐璩于明帝,言璩安贫守道,悦礼敦诗,如其简退,可扬清厉俗,请辟为议曹从事。 帝许之。 璩辞不赴。 陈郡谢朓为东海太守,下教扬其风概,饷穀百斛。 梁天监中举秀才,不就。 璩性勤于诲诱,后生就学者日至。 居宅狭陋,无以容之,太守张友为起讲舍。 璩处身清正,妻子不见喜愠之色,旦夕孜孜,讲诵不辍,时人益以此宗之。 又曰:刘惠斐字宣文,彭城人也。 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 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有终焉之志。 因不仕,居东林寺。 又於山北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 时人因谓离垢先生,远近钦慕之。 简文遗以机杖。 论者云:自远法师殁后,将二百年,始有张、刘之盛矣。 又曰:范元琰字伯珪。 居父忧时,哀慕尽礼,亲党异之。 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 祖母患瘫,常自含吮。 与人言,常恐伤物。 居家不出城市,虽独居如对宾客,见者莫不改容惮之。 家贫,惟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退,畏其愧耻。 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於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林为桥以度之。 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草窃。 齐建武初,征为曹虎平西参军,不至。 於是始安王遥光为扬州,谓徐孝嗣曰:"曹虎参军,岂是礼贤之职? "欲以西曹书佐聘之。 会遥光败,不果,时人以为恨。 《南史》曰:阮孝绪字士宗,尉氏人。 父彦之诫曰:"宜思自勖,以庇尔躬。 "答曰:"愿追赤松子於沧海,逐许由於穹谷耳。 "自是屏居一室,非晨昏定省,未尝出户外。 外兄王宴贵显,孝绪度必颠覆,闻其笳声至门,乃穿篱逃迸。 及宴诛,竟获免。 时中丞任昉欲往见之,不肯。 乃叹曰:"其室虽迩,其人何远! "自是钦慕风誉者莫不敛衽,望尘而息也。 又曰:陶弘景字通明,丹阳人。 生十岁,读葛洪《神仙传》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齐高祖作相,引为侍读。 永明初,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乃许之。 居句容曲句山,自号华阳隐居。 武帝即位,有吉凶征讨大事,皆使咨问,时人号为山中宰相。 预知梁祚覆没,乃制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 "及侯景倾陷篡位,果在昭阳殿,皆如其言。 大同初卒,年八十五。 颜色不变,屋中有异香气,累日氤氲,谥贞白先生。 有《肘后方》、《枕中术》及《本草》。 又曰:沈顗顗,吴兴人也。 性有至介,常慕黄叔度、徐孺子之为人,每独处一室,罕见其面。 从叔勃贵显当朝,每还,吴宾客迎送填咽,顗送迎不出域。 勃乃叹曰:"吾乃今知贵不如贱也。 "   梁书曰:何点字子晳,庐江人也。 点虽不出入城府,而遨游於外,不簪不带,驾柴车,蹑草履,恣心所适,致醉而归。 士大夫多慕从之,时人谓之通隐。 《后周书》曰:韦敻字敬远,孝宽之兄也。 志尚夷简,淡於荣利。 太祖经略王业,仄席求贤,备礼辟之,终不能起,弥加敬重。 世宗即位,礼遇逾厚,敕有司日给河东酒一斗,号曰逍遥公。 年七十而卒。 《陈书》曰:马枢字要理,扶风人。 初为梁邵陵王纶学士。 纶举兵援台城,留书二万卷寄枢,枢肆意寻览将遍,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 今乃稽诸史典,笃论其义,亦各从其所好。 "乃隐於茆山,曰精洞。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7 12:05:17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