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一十四 ◎宗亲部四 内容: ○兄弟上   《释名》曰:兄,荒也;荒,大也。 故青、徐人谓兄曰荒。 弟曰弟也,相次第而生也。 《说文》曰:兄,长也。 《周易》曰:《家人》卦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尚书·五子之歌》曰: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 乃盘游无度,畋於有洛之表,十旬不反。 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於河。 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傒於洛之汭。 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又《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 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 又《康诰》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孔安国曰:封康叔,名称小子,明当受教训。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祇祇,威威,显民。 《尔雅》曰: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又曰:张仲孝友,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毛诗·常棣》曰:《棠棣》,燕兄弟也。 闵管蔡之失道,故作《棠棣》焉。 棠棣之华,萼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鹡鸰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於墙,外御其侮。 每有良朋,蒸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又《何人斯》曰: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土曰埙,竹曰篪。 云伯仲,喻兄弟也。 )   又《頍弁》曰:尔酒既旨,尔肴既嘉。 (笺云:旨,嘉皆美也。 汝酒已美也,汝肴已美矣,何己不同与族人燕也。 言其知能具具礼而弗为之也。 )岂伊异人,兄弟匪他。 又《氓》曰: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又《葛藟》曰: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又曰:《杕杜》,刺时也。 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又《六月》曰:《四牡》废,则君臣缺矣。 《皇皇者华》废,则忠信缺矣。 《棠棣》废,则兄弟缺矣。 又《陟岵》曰: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又《沔水》曰: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又曰:《黄鸟》,刺宣王也。 (刺其以阴礼教亲而不至,联兄弟之不固。 )黄鸟黄鸟,无集於桑,无啄我粱。 此邦之人,不可与明。 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又《斯干》曰: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无相犹矣,似续妣祖。 又《行苇》曰: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又《角弓》曰:《角弓》,父兄刺幽王也。 不亲九族而信谗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诗也。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又《将仲子》曰:《将仲子》,刺庄公也。 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又《扬之水》曰:扬之水,不流束楚。 终鲜兄弟,维予与汝。 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莫不信。 又《皇矣》曰:维此王季,因心则友。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 又《蓼萧》曰:蓼彼萧斯,零露泥泥。 既见君子,孔燕恺悌。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为兄亦宜,为弟亦宜。 )   《礼记·王制》曰: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 又《檀弓》曰: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 子柳曰:"何以哉? "子硕曰:"请粥庶弟之母。 "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 不可。 "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馀具祭器。 子柳曰:"不可。 吾闻之也,君子不家於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   《周礼·春官》曰:大宗伯之职,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 (脤膰,祭社稷宗庙之肉也。 赐以同姓之国,同福禄也。 兄弟有共先王者也。 鲁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脤也。 )   《仪礼》醮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亶时。 (亶,诚也。 古文亶为瘅。 )始加元服,兄弟俱来。 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左传·桓公》曰: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不敢忘。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殁,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 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对曰:"群臣愿奉冯也。 "公曰:"不可。 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 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 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使公子冯出居於郑。 (杜预曰:公子冯,穆公子也。 )穆公卒,殇公即位。 又《襄公》曰:宋向戌来聘,且寻盟。 见孟献子尤其室,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 "对曰:"我在晋,吾兄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间。 "(杜预曰:传言献子友於兄,且不隐,其实也。 )   又《文上》曰:穆伯如莒莅盟,且为襄仲逆。 及鄢,登城,见之美,(鄢城,莒邑。 )自为娶之。 仲请攻之,文公将许之,叔仲惠伯谏,(惠伯,叔子孙也。 )曰:"巨闻之,兵作於内为乱,於外为寇。 寇犹及人,乱自及也。 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仇,若之何? "公止之。 惠伯成之,(平。 仁子也。 )使仲舍之,公孙敖反之。 (还莒女也。 )复为兄弟如初。 又《文下》曰:"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为孟氏,且国故也。 葬视共仲声已,不视帷堂而哭。 襄仲欲勿哭,惠伯曰:"丧,亲之终也。 (惠伯叔彭生也。 )虽不能始,善终可也。 史佚有言曰:'兄弟致美,救乏、贺善,吊灾、祭敬、丧哀,情虽不同,毋绝其爱,亲之道也。 '子无失道。 何怨於人? "襄仲说,帅兄弟以哭之。 又《昭元》曰:秦后子有宠於桓,如二君於景。 (后子,秦桓公子,景公母弟鍼也。 其权宠如两君也。 )其母曰:"弗去,惧选。 "鍼适晋,其车千乘。 书曰"秦伯之弟鍼出奔晋。 "罪秦伯也。 后子享晋侯,造舟於河,十里舍车,自雍及绛,归取酬币,终事八反。 司马侯问,曰:"子之车尽於此而已乎? "对曰:"此之谓多矣。 若能少此,吾何以得见焉? "   又《隐公》曰:郑庄公弟共叔段,居京,谓之京城太叔。 祭仲谏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   又《襄十四》曰:吴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 (杜预曰:札,诸樊弟也。 )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 将立子臧。 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 君子曰:'能守节'。 君,义嗣也,(诸樊适子,故曰义嗣。 )谁敢干君? 有国,非吾节也。 札虽不才,愿附於子臧,以无失节。 "固立之,弃其室而耕。 乃舍之。 (传言季札之让,且明吴兄弟相传。 )   《谷梁传·隐公元年》曰:兄弟天伦。 (兄先弟后,天之伦次。 )   《论语》曰: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包氏曰:周时仲乳生八子,皆为显士,故记之也。 )   又曰: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马融曰:切切偲偲,切责之貌也。 怡怡,和顺之貌也。 )   又《为政》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又《颜渊》曰: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郑玄曰:牛兄桓魋行恶,死丧无日,我为无兄弟。 )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包氏曰:君子疏恶而友贤,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之。 )   《史记》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追之。 国人立其中子。 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养老,往归焉。 又曰:信陵君无忌谓魏王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不顾亲戚兄弟,禽兽耳。 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 此於亲戚若此,而况於仇雠之国乎? "   又曰:汉五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数使使劳苦丞相萧何。 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焉。 为君计,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君所,上必益信君。 "於是何从其计。 汉王大说。 又曰:卜式者,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亲死,式有少弟。 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馀,田宅财物尽与弟。 式入山牧十馀岁,羊致千馀,头买田宅。 而弟尽破其产。 式辄复凤耠弟者数矣。 又曰:周公旦,武王弟也。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又曰:朱公居於陶,中男杀人,囚於楚。 朱公告其少子生往视之,乃装黄金千镒,置褐器中,载于一牛车,且遣其少子。 朱公长男请欲行,不听。 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 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 "欲自杀。 其母为言,公从之。 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 惟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 彼非不爱其弟也,顾有所不能忘者也。 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 前日吾所以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 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 事之理也,无足悲者。 吾固日已望其丧之来也。 "   又曰:蒙恬弟毅仕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 蒙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 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又曰:汉王灭项籍,立为皇帝。 田横惧诛,与其徒属五百馀人入海,居岛中。 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乃使赦田横罪而召之。 田横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 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主。 纵彼畏天子诏,不敢动我,独不愧於心乎? "遂自刭,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曰:"嗟乎,有以也夫! 起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哉! "为之流涕。 又曰:季布弟季心气盖关中,遇人恭谨,为任侠,方数千里士皆争为之死。 当是时,季布以诺、心以勇著闻。 又曰:卫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 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 青常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 "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无笞骂即幸矣,何得封侯。 "   《汉书》曰:陈平,阳武户牖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里,与兄伯居。 伯常耕田,纵平游学。 又曰:何武字君公,蜀郡郫人。 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 郡县敬惮之。 又曰:田蚡封武安侯,为丞相,召客饮。 坐其兄盖侯北乡,自坐东乡。 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挠。 由此滋骄。 又曰:丞相韦贤封扶阳侯,长子方山早终,次子弘,少子玄成。 初,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 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 弘怀嫌,不去官。 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 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不肯言。 於是贤门生博士等与宗室计议,共矫贤令,以玄成为后。 贤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 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妄笑语。 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逊兄者。 丞相御史劾奏之,不得已,受侯爵。 又曰:左冯翊韩延寿行县,至高陵,有昆仲相讼曰。 延寿耻不能明教化,因入传舍,闭阁思过。 於是讼者自髡,肉袒谢罪。 又曰:严延年兄弟五人,有吏才,至大官。 东海号其母曰万石严妪。 又曰:金日磾两子赏、建俱为侍中,与昭帝略同年,共卧起。 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 及赏赐佩两绶,上谓霍将军曰:"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耶? "霍光对曰:"赏自嗣父为侯耳。 "上笑曰:"侯不在我与将军乎? "光曰:"先帝之约,有功乃得封侯。 "   又曰:张延寿已历位九卿,既嗣侯,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入岁千馀万。 延寿自以身无功德,何以能久堪先人大国,数上书让减户邑。 又因弟阳都侯彭祖口陈至诚,天子以为有让,乃徙封平原,并一国,户口如故,而租税减半。 又曰: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 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 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 於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 繇是擢为诸曹侍郎中郎将。 范晔《后汉书》曰:光武郭后讳圣通,真定槁人也,为郡著姓。 父昌,让田宅财产数万与母弟,国人义之。 又曰: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援三兄况、余、员并有才能。 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 况曰:"汝大才,当晚成。 良工不示人以朴,直从所好。 "会况卒,援行服,暮岁不离墓所。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7 12:46:3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