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一十七 ◎宗亲部七 内容: ○姊妹   《尔雅》曰: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毛诗·泉水》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礼记·檀弓》曰: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尚右。 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 "二三子皆尚左。 《左传·成上》曰:潞子婴儿之夫人,晋景公之姊也。 酆舒为政而杀之,又伤潞子之目。 晋侯欲伐之,诸大夫皆曰:"不可。 酆舒有三隽才,不如待后之人。 "伯宗曰:"必伐之。 狄有五罪,隽才虽多,其何补焉? "遂灭潞。 酆舒奔卫,卫人归请晋,晋人杀之。 又《昭元》曰:郑徐吴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 犯惧,告子产。 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惟所欲与。 "犯请於二子,使女择焉。 子晳盛饰而入,布币而出。 (晳,公孙黑。 )子南戎服而入,左右射,超乘而出。 女自房观之,曰:"子晳信美矣,抑子南夫也。 (子南,公孙楚字。 )夫夫妇妇,所谓顺也。 "适子南氏焉。 又《定上》曰:吴伐楚,楚昭王取其妹以出,涉濉水,锺建负之,以从。 复国。 王将嫁季羋,季羋辞曰:"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 锺建负我矣。 "王遂使妻锺建,以为乐尹。 《春秋感精符》曰:人主含天地,据玑衡,齐七政,秉八极,父天母地,兄日姊月。 《史记》曰:聂政为严仲子杀韩相侠累,因自披面抉眼,出肠以死。 韩取政尸,暴於市,购之曰:"有能言杀侠累者,与千金。 "政姊嫈闻之,乃伏尸哭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灭贤人之名? "乃大呼天者三,遂死於政旁也。 又曰:万石君石奋,高祖问曰:"君有何人? "对曰:"有姊,善鼓琴。 "高祖乃召为美人。 又曰:张敬叔姊善鼓琴,高祖召为宫人,徙其家就戚里。 戚里在长安,与亲戚别居,故曰戚里。 《汉书》曰:李延年妹绝美。 延年侍上,酒酣,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不惜倾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闻之,乃召入宫。 又曰:秦彭字伯平,为山阳太守。 民江伯欲嫁寡姊,姊乃引镰自割。 伯因前救姊,触镰伤姊,遂亡。 县正论法,彭曰:"救无恶志。 "乃轻罪之。 谢承《后汉书》曰:范冉姊病,往看之。 姊为设饭,冉留钱一百文。 姊使人追还之,冉竟不受。 又曰:曹寿妻,班超之妹也。 超字仲叔,扶风人,为都护,在绝域。 年老思入关,妹乃上书曰:"妾兄超延命沙漠三十馀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 "书奏,帝乃征还。 又曰:宋弘字仲子,为司空。 帝姊胡阳公主新寡,帝与论朝臣美恶,以观其意。 主曰:"宋弘容德莫及。 "帝曰:"方图之。 "后引弘入,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弘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谓主曰:"事不谐矣。 "   又曰:汝南袁隗妻,马融之女。 少有才辨。 融家世丰豪,装遣甚盛。 及初成礼,隗谓之曰:"妇奉箕帚而已,何乃过珍丽? "对曰:"慈亲垂爱,不敢逆命。 君欲鲍宣、梁鸿之行者,妾亦请从少绍、孟光之事。 "又问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今处姊未适人,而君先行,可乎? "对曰:"妾姊高行殊邈,未遇良匹,不如鄙薄,苟然而已。 "又问:"南郡学穷道奥,文为辞宗。 而所在之识,辄以资财为损,何耶? "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愬。 家君固其宜也。 "   《蜀志》曰:初,孙权以妹妻蜀先主。 孙氏性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 侍婢百馀人,皆执刀剑而侍立,先主心常凛凛然也。 《晋书》曰:郭奕字大业,太原人。 迁雍州刺史,有寡姊随其之官。 姊下僮仆多有奸犯而为人所纠,弈按省毕,曰:"丈夫岂当以老姊求名! "遣而不问。 又曰:桑虞字子深,卫人。 年十四丧父,哀毁过礼,以米百粒糁藜藿。 其姊喻之曰:"灭性非孝子。 "对曰:"藜藿杂米,足以胜哀。 "   又曰:凉州刺史羊欣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 张酺为御史中丞,贬预以清风俗。 论者称之。 又曰:陈统字元方,弟纮字伟方,俱清秀知名。 姊妹四人,并有美才。 姊适东莞徐氏,生邈。 及二姊适同郡刘氏,文章最盛。 又曰: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光禄大夫段仪女,婉惠有志操,常谓妹季妃曰:"我终不作凡人妻。 "季妃曰:"我亦不作庸夫妇。 "邻人闻笑之。 后燕王纳元妃为室,范阳王德聘季妃,并如其言。 又曰:王凝之妻谢氏名道蕴,安西将军弈之女也,聪明有才辨。 同郡张玄妹亦有才质,适顾氏。 谢玄每以之敌道韫。 有济尼者,游於二家。 或问之,答曰:"谢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之风;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   《宋书》:新野庾彦达为益州刺史,携姊之官,资给中分禄秩。 西土称之。 《齐书》曰:永兴中,有王氏女,年五岁,得毒病,两目皆盲。 性至孝。 年二十,父亡。 盲女临尸一叫,眼皆血出。 小妹娥舐之,其左眼即开愈。 时人皆以为孝感所致也。 《梁典》曰:长广桥者,宋武帝姊昔卖纱籴米,还,桥小,不敢过,无船得渡。 日晚,宋武帝大饥,久,方见姊负米还,乃谓姊曰:"若异日富贵,当长广此桥。 "遂为名也。 《新子》曰:梁车新为邺令,其姊往见之。 值暮,郭门闭,遂逾郭而入。 梁车新因刖其足。 赵成侯以为不慈,遂夺玺免官。 应劭《风俗通》曰:郝廉,太原人,饥寒不受人衣食。 曾过姊家饭,留五十文置席下而去。 《世说》曰:郗嘉宾死,妇弟欲迎其姊还,姊终不肯归,曰:"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也? "   又曰:袁彦道有二姊,一适殷源,一适谢祖。 尝语桓宣武,切恨不更有一人配卿也。 《王子年拾遗》曰:贾逵年六岁,其姊闻邻家读书,日日抱逵就篱听之。 逵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父曰:"吾未尝教尔,安得《三坟》《五典》诵之乎? "对曰:"姊尝抱於篱边,听邻家读书,因记得而诵之。 "   萧韶《太清记》曰:刘孝仪诸妹,文彩艳质,甚於神人也。 《荆州图南北岸》曰:屈原之乡里,原既流放,忽然归,乡人喜悦,因名南岸曰归乡岸。 原有姊闻原还,亦来归,责其矫世。 乡人又名其北岸曰姊归岸。 ○舅姑   《释名》曰:夫之父曰舅,舅言久也,父老之称也。 夫之母曰姑,姑言故也。 《尔雅》曰: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殁则曰先舅先姑。 《礼记·檀弓》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 又《内则》曰:妇事舅姑,如事父母。 鸡初鸣,咸盥漱。 栉,⻊从,笄,总,衣绅。 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般系}秩,大觿、木燧,衿缨、綦屦,以适舅姑之所。 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又曰:妇将有事,大小必请於舅姑。 (不敢专行也。 )   《仪礼·婚礼》曰:舅飨送者以一献礼,酬以束锦;姑飨妇人送者,酬亦束锦。 《左传·襄元》曰:鲁齐姜薨。 初,穆姜使择美槚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 君子曰:"非礼也。 礼无所逆,妇养姑者也,亏姑以成妇,逆莫大焉。 "(穆姜,成公母。 姜,成公妇也。 )   《列女传》曰:邹孟轲既娶,将入室,其妇祖而内。 孟子不悦,遂去不入。 妇辞孟母,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 今妾窃惰在室,而夫子见妾,悖然不悦,是客妾也。 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於父母。 "姑召轲而谓之曰:"夫礼,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 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 今子不察於礼而责於妻,不亦远乎? "孟子遂留其妇,谢之。 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姑妇之道。 ○嫂叔   《释名》曰:嫂,叟也,老称也。 叟,缩也,人及物老皆小缩於旧也。 叔,少也,幼者称也。 叔亦俶也,见嫂俶然却退也。 《尔雅》曰: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 《礼记·曲礼》曰:嫂叔不通问。 又《檀弓》曰: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妇人倡踊。 又曰:嫂叔之无服也,盖推之远之也。 又《杂记》曰:嫂不抚叔,叔不抚嫂。 《史记》曰:苏秦,洛阳人。 从鬼谷归,大困穷困。 兄嫂姊妹妻皆笑之,不为下机。 秦乃闭室不出,读《周书阴符》。 后合六国,从约并力,相六国。 北报赵,过洛阳,车骑辎重拟於王者,乃归。 昆弟嫂侧目不敢仰视。 秦谓嫂曰:"何前踞而后恭? "嫂匍匐以面伏地,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   《汉书》曰:高祖长兄伯妻,高祖微时尝避事,时与宾友过其丘嫂。 (丘,空也。 无婿曰丘,乃寡嫂也。 )嫂厌叔引客来食,佯为羹尽轑釜。 客去,高祖视釜,尚有羹,由是怨之。 后定天下,而伯子独不得封。 太上皇为言之,高祖曰:"非敢忘也,但其母不长者耳。 "后七年,封为羹颉侯。 又曰:陈平兄伯常耕田,纵平游学,嫂疾之不亲家事。 或问平:"食何物而肥? "对曰:"食糠籺耳。 "嫂曰:"有叔如此不如无。 "伯闻而遂其妻。 《晋书》曰:郑休妻石氏为九族所重。 休前妻女既幼,又休父布临终生庶子沈。 休命弃之,石氏曰:"奈何使舅之胤不存乎? "遂养沈及前妻女,力不兼举。 九年之间,三不举子。 又曰:王浑妻锺氏字琰,生子济。 浑尝共琰坐,济趋庭而过。 浑欣然曰:"生子如此,足慰人心! "琰曰:"若新妇得配参军,(为浑弟沦也。 )生子固不啻如此耳。 "   又曰:王澄字平子,衍季弟也。 衍妻郭氏性贪鄙,令婢於路担粪。 澄年十四,谏郭。 郭大怒,谓澄曰:"昔先人临终之日,以小郎嘱新妇,不以新妇嘱小郎。 "因捉其衣裾,欲杖之。 澄惧,逾窗而走得脱。 又曰: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弈之女也,聪识有才辨。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使婢白献之曰:"新妇欲与小郎解围。 "乃以青绫步障自蔽,申献酬之义。 客遂不能屈也。 又曰:晋中书令王珉与嫂婢私通,嫂挞甚苦。 婢素善歌,而珉好执白团扇,故制《白团扇歌》。 又曰:颜含字弘都,嫂老而失明。 含奉养如亲,束带躬侍。 嫂病困,须蚺蛇胆,求之不获,忧叹盈怀。 方独坐愁苦,忽有一童子持一青囊授含,含闻之,乃蚺蛇胆也。 童子出户,化为青鸟飞去。 含得药成,嫂病遂愈。 《齐书》曰:吴达之,义兴人。 嫂亡,无以具葬,乃自卖为十夫,佣以营葬。 《三十国春秋》曰:晋吏部郎魏衡谓侄舒曰:"汝后得为小县长。 "舒曰:"堪八百户长。 将老,便入官舍,即斯愿毕矣。 "   《孟子》曰: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男女授受不亲者,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逸士传》曰:高凤为太守所召,恐不得免,自言不应为吏,乃与寡嫂伪争田,遂免仕。 《世说》曰:阮籍嫂尝还家,籍见嫂,与之别。 或讥之。 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   常璩《华阳国志》曰:汝敦兄弟共居,有父母时财物,嫂心欲得之。 敦妻劝敦尽让田宅奴婢与兄弟,出别居。 敦后耕田,得金器,妻劝送与兄。 夫妻共往。 嫂性啬,见金器,踊跃欲留之。 兄因感悟,即去妻,悉让财物还弟。 弟又不受,相让积年。 《邺洛鼎峙记》曰:卢道虔后妻元氏升堂讲老子《道德经》,虔弟元明隔纱帷以听之。 ○娣姒   《尔雅》曰: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 (同出为俱嫁事一夫。 )长姊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姊为姒妇也。 《左传·成下》曰:鲁声伯之母不聘。 (不聘,无妇礼。 )穆姜曰:"吾不以妾为姒。 "(昆弟之妻相谓为姒。 )   又《昭七》曰:晋叔向欲娶於申公巫臣氏,其母不许。 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 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子容母,叔向嫂,伯华妻也。 )姑视之。 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 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 "   《晋书》曰:王浑妻锺氏,名琰,太尉之孙也。 浑弟湛妻郝氏有德行,琰虽贵门,不陵郝;郝亦不下琰。 时称锺夫人之礼,郝夫人之法。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7 12:55:51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