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四十 ◎礼仪部十九 内容: ○冠   《仪礼》曰:士冠礼:筮於庙门,(郑玄注云:筮者告於庙,重成人之礼。 )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韠,即位於门东西面。 筮人即席,坐西面。 卦者在左。 卒筮书卦,执以示主人。 筮人还东面,旅占卒,进告吉。 前期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 (筮宾,筮其可使冠子者。 )乃宿宾,宾许。 厥明夕为期,於庙门之外,主人立於门东,兄弟在其南。 摈者请期。 宰告曰:质明行事。 夙兴,设洗,陈服於房中西墉下。 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韎韐。 皮弁,服素积、缁带、素韠。 玄端,玄裳,黄裳,杂裳。 缁带爵韠。 缁布冠。 主人立於阼阶下,兄弟立於洗东。 将冠者,出房南面。 赞者奠纚笄栉于筵南端。 彻皮弁冠栉筵,入于房。 筵於户西南面。 冠者就筵西拜受觯。 冠者奠觯於荐东,筵北面坐。 取脯,降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於母。 (时母在闱门之内,妇人入庙由闱门。 )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 宾降直西序东面,主人降,复初位。 冠者立於西阶东南面。 宾字之,冠者对。 宾出,主人送於庙门外。 请醴宾就次。 (此醴当作礼。 礼宾者,谢其自勤劳。 )冠者见於兄弟,兄弟再拜,冠者答拜。 入见姑姊如见母。 (如见母者,亦北面,姑姊不拜也。 不见妹,妹卑也。 )乃易服,服玄冠、玄端、爵韠。 奠贽见於君,遂以贽见于乡大夫乡先生。 若孤子,则父兄戒宿;若庶子,则冠於房外南面,遂醮焉。 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 敬尔威仪,淑慎尔德。 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 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醴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拜受祭之,以定尔祥。 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醮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亶时。 始加元服,兄弟具来。 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再醮曰:"旨酒既湑,嘉荐伊脯。 乃申尔服,礼仪有序。 祭此嘉爵,承天之祜。 "三醮曰:"旨酒令芳,笾豆有楚。 咸加尔服,肴升折俎。 承天之庆,受福无疆。 "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 爰字孔嘉,髦士攸宜。 宜之於假,永受保之。 "   《大戴礼·逸礼》曰:太子既冠,成人,免於师传,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太子有过,史必书之。 《礼记·郊特牲》曰:始冠,缁布之冠也。 大吉冠布,齐则缁之。 嫡子冠於阼,以著代也;醮於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无大夫冠礼,而有其婚礼。 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 诸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 (言下初以上。 诸侯虽有幼而即位者,犹以士礼冠,五十而爵命。 )   又曰:始冠缁布,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 (本古耳,非时王之法服也。 )   又曰:曾子问曰:"将冠子,冠者至,揖让而入,闻齐衰、大功之丧,如之何? "(冠者,宾及赞者。 )孔子曰:"内丧则废;外丧则冠而不醴,彻馔而扫,即位而哭。 如冠者未至,则废;(内丧,同门也。 不醴,不醴子也。 其废者,丧成服,因丧而冠。 )如将冠子而未及期日,而有齐衰、大功、小功之丧,则因丧服而冠。 "(废吉礼,而因丧冠俱成人之服。 及,至也。 )"除丧不改冠乎? "孔子曰:"天子赐诸侯大夫冕弁,服於太庙,归设奠,服赐服,於斯乎有冠醮,无冠醴。 (酒为醮。 冠礼醴重而醮轻。 此服赐服,酌用酒,尊赐也。 不醴,明不为改冠。 改冠当醴之。 )父没而冠,则已冠,扫地而祭於祢,已祭而见伯父、叔父,而后飨冠者。 "(飨谓之礼。 )   又《冠义》曰: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 (言服未备者,未可求以三始也。 童子之服采衣紒。 )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国以礼为本。 )故冠於阼,以著代也。 醮於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阼谓主人之北也。 适子冠於阼,若不醴,则醮用酒於客位,敬而成之也。 户西为客位,庶子冠於房中外,又因醮焉不代父也。 冠者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 每加益尊,所以益成也。 )   又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 是故古者重冠。 重冠,故行之於庙。 行之於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 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嘉事,嘉礼也。 宗伯掌五礼,有吉礼,有凶礼,有宾礼,有军礼,有嘉礼。 而冠属嘉礼。 《周礼》曰: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也。 )   《左传·襄公》曰:晋侯以公宴於河上,问公年。 季武子对曰:"会于沙随之岁,寡君以生。 "晋侯曰:"十二年矣。 是谓一终。 一星终也。 国君十五而生子。 冠而生子,礼也。 (冠,成人之服,故冠而生子。 )君可以冠矣。 大夫盍为冠具? "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祼谓祼鬯酒也。 享,祭先君。 )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 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 请及兄弟之国而假备焉。 "晋侯曰:"诺。 "公还,及卫,冠於成公之庙,假锺磬焉,礼也。 《家语》曰: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於孔子。 孔子曰:"其礼如世子之礼。 "懿子曰:"天子未冠即位,长亦冠乎? "孔子曰:"古者,王世子虽幼而即位,则尊为人君。 尊为人君,治为成人之事者也,何冠之有? "懿子曰:"然。 然则诸侯之冠,异天子与? "孔子曰:"君薨而世子主丧,是亦冠也,与人君无殊也。 "懿子曰:"今邾君之冠,非礼乎? "孔子曰:"诸侯之有冠,礼也。 夏之末造也。 有自来矣,今无讥焉。 "   又曰:成王年十有二而嗣立。 明年六月,冠成王而朝于祖庙,以见诸侯。 周公命祝雍作颂,曰:"祝王辞达,而勿多也。 "祝雍辞曰:"使王近於民,远於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而任能。 "其颂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 去王幼志,乃心衮职。 钦若昊王,六合是式,率尔祖考,烝烝无极。 "   《国语》曰:赵文子冠,(谓以士礼始冠也。 )见韩献子。 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 成人在始与善。 始与善,进不善蔑由至矣。 (蔑,无也。 )始与不善进,善亦蔑由至矣。 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 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室。 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粪除,喻自脩洁。 )   《汉书》曰:惠帝元年,冠,赦天下,除挟书律。 又曰:宣帝五凤元年,皇太子冠。 太后赐丞相以下帛,赦徒作杜陵者。 《续汉书》曰:安帝、灵帝加元服,并大赦,赐公卿金帛。 《东观汉记》曰:马防子钜为常从小侯。 六年正月,齐宫中。 上欲冠钜,夜拜为黄门郎,御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 《晋书·礼志》曰:江左诸帝将冠,金石宿设,百僚陪位。 豫於殿上铺大床,御府令奉冕帻簪导衮服,以授侍中、常侍。 太尉加帻,太保加冕。 太尉跪读祝文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 皇帝穆穆,思弘衮职。 钦若昊天,六合是式。 率尊祖考,永永无极。 眉寿惟祺,介兹景福。 "   谯周《丧服图》曰:男子幼娶必冠,女子幼嫁必笄。 礼之则从成人,不为殇。 《礼论》曰:王彪之以为礼冠自卜日,不必以三元也。 又《礼》:夏冠用葛屦,冬冠用皮屦,明无定时也。 后汉应亨《赠四王冠诗》曰:永平四年,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并冠,故贻之诗。 曰: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 令月惟吉日,成服加元首。 虽无兕觥爵,杯醮传旨酒。 后汉黄香《天子冠颂》曰:以三载之孟春,建寅月之上旬,皇帝将加玄冕。 简甲子之元辰,厥日王於太皞,厥时叶於百神。 既臻庙而成礼,乃回軨而反宫。 正朝以享宴,撞太蔟之庭锺。 祚蕃屏而鼎辅,暨夷裔之君王。 咸进酌于金罍,献万年之玉觞。 萧子范《冠子箴》曰:是月惟令,敬择良辰,式遵士典,谘筮於宾。 嘉宾受锡,醮酒方陈。 礼庄尔质,德成尔身。 梁沈约《冠子祝文》曰:蠲兹令日,元服肇加;成德既学,童心自化。 行之则至,无谓道败。 敦以秋实,食以春华。 无耻下问,乃致高车。 子孙千亿,广树厥家。 ○婚姻上   《易·归妹·九四》曰: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夫以不正无应而适人也。 必须彼道穷尽,无所与交,然后乃可以往。 故愆期迟归,以待时也。 )   又《咸卦》曰:咸,亨,利贞,取女吉。 (山泽以气通,男女以礼感,男女初嫁之象,所以为礼。 )《彖》曰:咸,感也。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 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万物感阳气而生,民感圣人之化而和。 悖政感天而生。 )   《毛诗·鹊巢·何彼秾矣》曰:《何彼秾矣》,美王姬也。 虽则王姬,亦下嫁於诸侯,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 又《国风》曰:《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卫人化其上,淫於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绝,国俗伤败焉。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僶俛同心,不宜有怒。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又曰:《绸缪》,刺晋乱也。 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 (不得其时,谓不及中春之月。 )   又曰:《东门之杨》,刺时也。 婚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兴也。 牂牂然盛貌,言男女失时不逮秋冬。 笺云:杨叶牂牂,三月中也。 兴者,言时晚也。 失仲春之月。 )婚以为期,明星煌煌。 (期而不至也。 笺云:亲迎之礼以婚时,女留他色,不肯时行,乃至大星煌煌也。 )   又曰:《有狐》,刺时也。 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 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婚,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育,生长也。 )   又《小雅》曰:《我行其野》,刺宣王也。 (刺其不正嫁娶之数而有荒政,多淫婚之裕。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樗,恶木也。 笺云:樗之蔽取芾始生。 谓仲春之时,嫁娶之月,妇之父、婿之父相谓婚姻言我也。 我乃以此二父之命,故我就女居,我岂其无礼来乎? 责之也。 )我行其野,言采其遂。 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又《文王·大明》曰:贽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於周,曰嫔於京。 (贽国,任姓也。 贽国之中女也。 王季,大任之子、文王父也。 大任从殷商之畿内嫁为妇于周之京,配王季,共行仁义之德,同志意也。 )   《大戴礼·逸礼》曰:子孙娶妻嫁女,必择孝梯世世有行义者。 是则其子孙慈悌孝爱,不敢淫暴。 党无不善,三族辅之。 故凤皇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 呜呼,戒之哉! 无养乳虎,将伤天下。 《仪礼》曰:记士婚礼,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诸一祢庙,辞无不腆,无辱。 挚不用死,皮帛必可制。 腊必用鲜,鱼用鲋,必殽全。 《礼记·曲礼上》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见媒往来传婚姻之言,乃相知姓名。 )非受币,不交不亲。 故书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寮友,以厚其别也。 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又《曲礼下》曰: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於国君曰备酒浆,於大夫曰备洒扫。 (纳女犹致女也。 )   又《曾子问》曰: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亲骨肉也。 )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重世变也。 )   又《郊特牲》曰:夫婚礼,万世之始也。 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 币必诚,辞无不腆,(诚,信也。 腆犹膳也。 )告之以直信。 (直,正也。 二者所以杀妇正直也。 )信,事人也;信妇德也。 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男子亲迎,男先於女,刚柔之义也。 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 执贽以相见,敬章别也。 男女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然后万物安。 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 婿亲迎授绥,亲之也。 亲之也者,敬之也。 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 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 妇人,从人者也。 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又《杂记下》曰: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 (纳币谓婚礼纳征也。 十个为束,贵成数也。 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 八尺曰寻,则每卷二束也。 合之谓四十尺,谓之〈匚人〉,由匹偶之云也。 )   又《祭统》曰:国君娶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 "此求助之本也。 又《经解》曰:婚姻之礼废,则夫妻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 又《哀公问》曰:哀公问於孔子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 所以治礼,敬为大。 敬之至矣,大婚为大。 大婚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 "公曰:"冕而亲迎,不己重乎? "(已犹大也。 怪亲迎乃服祭服也。 )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己重乎? 天地不合,万物不生。 大婚,万世之嗣也。 君何谓己重焉! "   又《婚义》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致礼币为征信也。 )请期,(求请迎之吉也。 )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 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婚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 子丞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 婿执雁而入,揖让,升,再拜奠雁。 盖亲授之于父母也。 又《外传》曰:古者谓婚姻为兄弟,因成兄弟之义也。 婿曰婚,以昏时往;妇曰姻。 (因婿之来则从之而去。 )又婿之父曰姻,妇之父曰婚。 (《尔雅》:取其内外父党之新者。 )婿者,阳也;妇者,阴也。 日往而阴气至也。 (昏时日往则月来,阳往阴来之义。 )   又曰: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 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 《左传·文公上》曰:逆妇姜於齐。 卿不行,非礼也。 又《成下》曰: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先君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 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   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 君来赐命曰:'吾与汝伐狄。 '寡君不敢顾婚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使。 "   又《成下》曰:声伯之母不聘。 (不聘,无媒礼。 )穆姜曰:"吾不以妾为姒。 "生声伯而出之,嫁於齐。 又《定上》曰:楚昭王败,锺建负季羋以逃。 王将嫁季羋,辞曰:"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 锺建负我矣。 "以妻锺建。 又《哀上》曰:刘氏范氏世为婚姻。 (刘氏,周卿士。 范氏,晋大夫。 )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7 15:00:23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