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五百七十 ◎乐部八 内容: ○歌一   《释名》曰:人声曰歌。 歌,柯也。 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 充言歌声如柯也。 《尔雅》曰:曰:徒歌谓之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 "(用庶尹公谐,故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 敕,正也。 奏天命以临人,惟在顺时,惟在慎微也。 )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元首,君也。 服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理功,乃起百王之业。 )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赓,续;载,成也。 帝歌归美,股肱乃安,以成其美。 )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丛脞,细碎无大略。 曰君如此,则臣懈,万事隳废,其功不成。 歌以申成也。 脞音仓果反。 )   又曰:九功惟序,九序惟歌。 (六府三事之功,次序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也。 )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六府三事之功,决序坏,在此三者而已。 )   又曰:禹曰:"於! 帝念哉!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水、火、金、木、土、穀,惟修。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九功惟叙。 九叙惟歌。 "   又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又《五子之歌》曰:太康尸位以逸豫,畋於有洛之表,十旬不反。 厥弟五人,御其母於洛之汭。 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 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於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 万姓仇予,予将畴依。 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   《毛诗》曰: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又《葛屦·园有桃》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   又《谷风·四月》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 "   《礼记》曰:子贡问师乙曰:"赐也闻声歌各有宜也。 如赐者,宜何歌也? "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其所宜?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 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 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 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 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 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 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 《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 《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 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 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能让。 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能让,义也。 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 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又《檀弓》曰:原壤之母死,登木歌曰:"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   又《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又《檀弓上》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於门。 歌曰:"太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又曰: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   又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又曰:奠酬而工升歌,发德音也。 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周礼》:春秋太师大祭祀,师瞽登歌,小师掌教弦歌。 (教谓教瞽矇出音弦,谓琴瑟歌依咏诗也。 )   《左传》:哀二十一年八月,公及齐侯、邾子盟。 齐人责稽首,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 (言鲁人皋绥,数年不知答齐稽首,故使我高蹈来为此会。 )惟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   又曰:昭十二年,南蒯将适费,饮乡人酒。 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 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 已乎已乎! 非吾党之士乎! "(已乎已乎,言自遂不改。 )   又曰:哀五年秋,齐景公卒。 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鉏、公子阳生来奔。 (皆景公子在莱者。 )莱人歌之:"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   又曰:襄二十五年,崔子称疾不视事。 公问崔子,遂从姜氏。 姜入於室,公拊楹而歌。 (歌以命姜氏。 )   《论语》曰:夫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又曰: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   又曰: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史记》曰:古者《诗》三千馀篇。 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 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又曰: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夜到明,常有流星至於祠坛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 又得神马渥洼水中,为《太一歌》曰:"太一贶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今安匹兮龙为友。 "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为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   又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咸生禾黍。 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所谓狡童者,纣也。 民为流涕。 又曰:淳于髡见梁惠王,王屏左右见之,终无言。 王让之,髡曰:"王志在音,吾是以默也。 "王曰:"会有献歌者,未及言之也。 "   又曰:赵武灵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颜若舜,华若苕。 )之荣。 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旦日,王饮酒乐,言所梦,想见其状。 吴广闻之,内其女娃嬴孟姚也。 甚有宠,立为后。 又曰:武王克殷,伯夷、叔齐耻之,不食周粟,隐首阳山。 作歌曰:"登彼西山兮,言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   又曰:项羽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军四面皆楚歌,(应劭曰:楚歌者,鸡鸣时歌也。 )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 "项王乃悲歌忼忾,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汉书》曰:李延年善歌,武帝幸之。 时人语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   又曰:孝惠帝所教歌儿百二十人,有缺辄补。 又曰:田横,齐王建之亲族也。 秦灭六国,田氏悉为庶人。 高祖遣韩信破齐,后定天下,田横乃与五百人深居海岛。 高祖即位,遣使者征之。 横与将士俱至尸乡亭顿止,横乃奋跃自刎而死,从者不敢哭,遂歌以寄之。 今之挽歌,起於此矣。 又曰:张释之为中郎将,从行至霸陵。 是时,慎夫人从,上指视慎夫人新丰道曰:"此是邯鄣道也。 "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又班固《颂论功歌诗·灵芝歌》曰:因露寐兮产灵芝,象三德兮瑞应图,延寿命兮光此都。 缘上帝兮象太微,参日月兮扬光辉。 又曰:武帝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又曰:上幸行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歌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   又曰:孝武帝巡狩,至於盛唐。 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 作《盛唐枞阳之歌》。 又曰:高帝崩,皇太后乃令戚夫人髡钳,衣赭舂,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太后闻之,大怒,曰:"乃欲倚汝子耶? "遂鸩杀赵王,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薰耳,名曰"人彘"。 又曰:汉以江都王女细君妻乌孙,悲愁自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绝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悲思兮内感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   又曰:燕王旦谋反,事败,王忧懑,置酒万载宫会宾客,群臣妃妾坐饮,王自歌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 "华容夫人起舞,歌曰:"发纷纷兮寘渠,骨藉藉兮亡居。 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俳徊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 "   又广陵王胥祝诅事发觉,有司按验有实,使者反。 及置酒显阳殿,召太子霸及子女董訾、胡生等夜饮,使所幸八子、郭昭君、家人子赵左君等鼓瑟歌舞。 王自歌曰:"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 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 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兮何为苦心,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 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   又曰:元帝自度曲被歌声。 注云:歌终更授其次曰度曲。 "度曲未终,云起雪飞"是也。 谢承《后汉书》曰:祭遵为将,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东观汉记》曰:朱酺,明帝时为益州刺史。 移书属郡,喻以圣德。 白狼王等百馀国重译来庭,歌诗三章,酺献之。 《后魏书》曰:郑道昭字僖伯。 兼中书侍郎。 从征沔汉,高祖飨侍臣于悬瓠,方丈竹堂。 道昭与兄懿俱侍坐。 乐作酒酣,高祖乃歌曰:"日月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彭城王勰续歌曰:"愿从圣主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 "郑懿歌曰:"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 "邢峦歌曰:"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 "道昭歌曰:"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请六合。 "高祖又歌曰:"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 "宋弁歌曰:"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 "   《吴书》曰:留赞初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乃进战。 《晋书》曰:三月上巳日,会稽夏统,字仲御,入洛阳市药。 太尉贾充问曰:"卿能作土地间曲乎? "统曰:"百姓感咏,遂作《慕歌》,为孝女曹娥作《河女之章》,为伍子胥作《小海唱》,今欲歌之。 "充曰:"善。 "乃以足扣船,引声啭喉,清激慷慨,大风应至,含水〈口敕〉天,云雨响集。 充曰:"听《慕歌》之声,便仿佛见大禹之容。 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泣交。 即谓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之左右矣。 "   又曰:袁山松善音乐。 旧歌有《行路难》曲,词颇疏质。 山松乃文其辞句,婉其节制,因酣歌之。 闻者流涕。 又曰:应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事。 时政令不一,诸蛮怨望,并谋背叛。 詹召蛮酋,破铜券与盟,由是怀詹,数郡无虞。 其后天下大乱,詹境独全。 百姓歌之曰:"乱离既普,殆为灰朽;侥幸之运,赖兹应后。 岁寒不凋,孤境独守。 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 "   又曰:山简慠诞好酒,尝止襄阳习公池。 日晚醉归,自歌曰:"山公时一醉,遥造高阳池。 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时复能骑马,倒着白接篱。 举头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   《晋阳秋》曰:高祖伐公孙渊,过本县,赐牛酒穀帛,郡守典农会。 墓次,父老故旧燕饮。 高祖作歌曰:"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今遭际会,奉辞遐方,将扫逋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   邓粲《晋纪》曰:太子洗马郭讷字敬言,尝入洛,观伎人歌言佳,石崇问其曲,讷不知。 崇笑:"卿不识曲,那得言佳? "讷答:"譬如见西施,何必识其姓名然后知美? "崇无以难。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初,苻坚二十五年灭慕容,冲姊清河公主年十四,有姝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冲时年十二,亦有龙阳之美,坚又幸之。 姊弟专宠,宫人莫进。 长安中歌之曰:"一雌与一雄,双飞入紫宫。 "咸惧为乱,王猛切谏,乃出冲。 冲卒为坚贼。 又《前燕录》曰:慕容廆父涉归分户以封长庶子,吐谷浑分马以给之。 及廆嗣位,而二部马斗。 廆怒,遣使让浑曰:"先公分建有别,奈何不相远离而令马有斗伤? "浑曰:"马饮食水草,门其常性,何故怒及於人? 兄弟至亲而斗起於马,当去汝万里。 "於是遂西移八千里。 廆后悔之,遣乙那楼追浑谢之,乃拥回浑马。 马东行数百步,辄悲鸣西奔,冲突山谷,如是者十馀曰。 此非人事,遂附阴山面黄河。 晋永嘉之乱,南迁陇右,廆以孔怀之思作《吐谷浑阿干歌》,岁暮穷思,常歌之。 及俊、垂僣号,以为辇后大曲。 《孟嘉别传》:桓温问嘉曰:"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 "答曰:"渐近自然。 "一坐咨嗟。 《宋书》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 殷允为豫章时,侨人庾僧度家亦有鬼歌《子夜》。 殷允为章郡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 《齐书》曰:萧惠基解音律,尤好魏三祖曲及《相和歌》。 每奏,辄赏悦不能已也。 《梁书》曰:羊侃有妓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 敕赉歌人玉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唐书》曰:刘禹锡贬朗州司马,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於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又曰:开元中,歌工长孙元忠,元忠之祖受业於侯将军名贵昌,并州人也,亦代习北歌。 贞观中,有诏令贵昌以其声教乐府。 元忠之家代相传习如此,虽译者亦不能通知其辞。 盖年岁久远,失其真矣。 丝桐唯琴曲有胡笳声。 《太平御览》 宋·李昉 发布时间:2025-09-27 17:40:25 来源:班超文学网 链接:https://www.banceo.com/article/33516.html